新时代党建引领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的理性思考

2023-05-30 00:48陈蔺
天津教育·上 2023年1期
关键词:教师队伍党组织党员

陈蔺

2016年6月,中组部、教育部印发《关于加强中小学校党的建设工作的意见》,指出加强中小学党建工作的重要意义。2018年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把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提到了前所未有的政治高度。2018年9月,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各级各类学校党组织要把抓好学校党建工作作为办学治校的基本功,把党的教育方针全面贯彻到学校工作的各方面。小学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最基本的组成部分,小学教师队伍建设是影响小学教育质量的关键因素。以党建引领小学教师队伍建设,对于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党的教育方针在学校的全面贯彻与落实上发挥重要作用。

一、新时代党建引领小学教师队伍建设意义

(一)对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具有积极意义

小学教师是少年儿童在学校教育中接触的第一任“人生导师”,肩负着培养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的艰巨任务,其思想政治素质、师德师风和教学水平直接影响学校教育质量和学生健康成长。因此,学校要注重加强教师思想政治建设,引导教师深刻领会“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当好“四个引路人”,争做“四有”好老师,切实将教师的政治要求和师德规范落实到教育教学全过程,在向学生传授文化科学知识的同时实现对学生的价值引领和思想引领,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二)对营造学校团结和谐生态具有积极意义

在学校教师群体中,党务工作人员和党员教师人数通常能占到一定的比例,他们在学校党建工作中的主体地位不可替代。与此同时,他们在政治素养、品德修养、行事风格等方面对普通教师群体有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此外,普通教师群体通常占据学校教师人数的较大比例,他们是学校党建工作的重点服务对象,他们对党建工作的广泛认同、大力支持和积极参与,是学校党建工作取得实效的有力保障。树立党建引领教师队伍建设的鲜明导向,发挥党组织在学校的政治核心作用,有助于在学校里形成党群合力共建的良好氛围,构建和谐的党群干群关系。

(三)对构建教师队伍建设新格局具有积极意义

教师队伍建设具有综合性和全面性。其中,思想政治建设居于教师队伍建设的首位,具有统领作用。党掌握教师队伍建设的领导权,保证教师队伍建设的正确政治方向。学校党组织是落实党领导教师队伍建设的基本组织保障,而党建工作是学校党组织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途径,对构建思想政治建设、师德师风建设和业务能力建设三者相互促进提升的教师队伍新格局具有积极意义。

二、学校党建与教师队伍建设现状

(一)存在问题

1.党建工作与教师队伍建设存在脱节。党建工作与教师队伍建设存在“两张皮”现象。具体表现:一是党建工作面向教师群体,习惯于常规性地传达上级政策文件,没有将政策文件精神转化为对教师的政治要求,更没有将政治要求内化为教师的政治素养,造成教师政治意识薄弱、政治素养欠缺;二是没有把党建工作有效贯穿教师集体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之中,部分党员教师的价值观发生偏离,宗旨意识淡化,理想信念不够坚定,先进性表现不突出,对群众的影响力不足,并在一定程度上存在脱离群众的问题。

2.党建工作不够扎实。学校党建工作日益受到重视,也取得了明显成效,但仍存在一些薄弱环节。一是党组织建设乏力,政治功能不够突出,党务工作人员缺乏专业的党务工作经验,党员教育管理较为松散;二是党建职能被弱化,部分党员教师存在“重业务轻党建”的错误认识,群众中也不同程度上存在“重专业研究轻政治理论武装”的看法;三是党建工作方式存在形式化、随意化现象,不能与学校自身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党建工作吸引力不强。

3.教师思想政治修养的自觉性不强。新时代教师队伍应具有较强的思想政治觉悟,强化政治意识和责任担当,这是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基本要求。然而现实中,部分党员教师的政治敏锐性不强,不能自觉以“四有”好老师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不能担当起教书育人的神圣使命;部分党员教师的教育信念缺失,把教师职业看作“铁饭碗”,缺乏进取精神;部分党员教师缺乏敬业精神和合作意识,学习观念淡薄,自身的教学能力和专业水平得不到明显提升。

(二)原因分析

1.学校党建工作定位不明确。一段时间以来,人们对党建工作在办学治校中处于何种地位、发挥何种作用,缺乏清晰的认知和准确的定位,进而在教育教学与党建工作的关系、教师政治学习与业务发展之间关系的认识上出现偏颇,造成党组织政治核心作用发挥不力,党建的政治引领作用不强。

2.对党建工作重视程度不够。学校党组织是党建工作的“发动机”,党组织书记是党建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党务工作人员是党建工作持续有效开展的有生力量,党建工作保障机制是党建工作做优做强的前提条件。若要保证党建工作的顺利开展,离不开上述重要因素发挥各自作用。由于对党建工作缺乏足够重视,势必在党组织组建、党组织书记选任、党务工作人员配备、党建工作机制建设等方面存在不加重视、流于形式的现象,造成党建工作难以深入开展、党建水平难以提高的结果。

3.运用党建思维指导教师队伍建设自觉意识不强。党建思维是办学治校的一种思考方式,它强调学校各方面工作的开展要坚持党的领导,将党建工作全方位有机融入学校工作,进而不断提升党建工作质量。缺乏党建思维的结果是,党员教师无法树立“一盘棋”的理念,把学校党建工作与教师队伍建设相分离,必将使教师队伍建设成效大打折扣。

三、党建引领教师队伍建设实施路径

(一)加强政治建设,教师旗帜鲜明讲政治

政治建设是党的根本性建设。学校要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政治功能,把对党员教师和普通教师的政治要求和政治标准“立起来”,树立政治意识,提高政治站位,增强政治能力,坚定政治信仰,强化政治担当,使每一位教师都能深刻把握“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养成风清气正的学校政治生态。

(二)加强思想建设,强化教师理论武装

学校要建立常态化的思想理论学习制度,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加强党史国史和形势政策教育,将意识形态工作贯穿到教育教学工作全过程,让教师将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内涵于心,外化于行,坚定理想信念,以实际行动践行教师的光荣使命。

(三)加强作风建设,树立良好师德师风

学校要全方位构建党风、校風、学风和师德师风的内在联动机制,提升教师的道德行为水准。党员干部严格履行中央“八项规定”,加强自我管理,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在学校中广泛宣传和培养师德标兵、优秀班主任、教学骨干和德育工作者等先进典型。加强教师职业道德教育,建立师德师风监管机制,将教师的职业道德和行为表现作为考核的首要标准。

(四)加强组织建设,提升教师队伍建设能力

学校要健全党组织建设,形成强有力的领导班子。选优配强党务干部,发展学科带头人、优秀青年教师入党,实施把骨干教师培养成党员、把党员教师培养成教学管理骨干的“双培养”机制,把党的组织优势转化为教师队伍建设的人才优势。

(五)加强制度建设,使教师发展“有法可依”

学校要健全党组织议事决策制度、党员联系服务群众制度、党员日常管理制度,形成长效机制。把党的建设的有关内容融入学校章程和规章制度中,建立充分保障教师专业发展和维护自身权益的学校制度体系。

(焦  佳)

猜你喜欢
教师队伍党组织党员
我是党员向我看
“我是党员,就要冲在最前面!”
清华党组织公开
务实求真的长春高新第二实验教师队伍
尚德学校的教师队伍建设
当前高校青年教师队伍建设思考
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思考和实践
转移党员组织关系的要求
对慰问贫困党员的反思
对症下药 强健基层党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