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中小学教师科研选题的四类思维

2023-05-30 08:28王旸
河南教育·职成教 2023年1期
关键词:痛点选题课题

王旸

中小学教师的教育研究是将教育教学实践和教育管理实践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作为课题,通过反思、学习及运用教育教学理论和科学人文主义的研究方法解决问题、揭示规律的一项认识和实践活动。

通常来讲,中小学教师课题研究大致分为三个阶段:选题阶段、研究阶段和结题阶段。在此过程中,选题既是研究的第一步,又是最关键的环节。“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选题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研究的立项申请能否通过评审。因此,研究者需要深入思考教育教学中的问题,挖掘出有较强研究价值和意义的课题。

大部分中小学教师的课题来源于问题,问题也是无时不在、无处不有的。在现实中,很多中小学教师虽然具备了一定的问题意识,在日常的教育教学中也常常遇到这样或那样的困惑与问题,但在选题时仍然感到无从下手,找不到有价值、有意义的课题。因此,中小学教师如果在选题的过程中能灵活运用以下四类思维,就可以打开思路,明晰方向,更好地拓宽课题选题的广度,提升课题选题的质量。

难点思维

教师的日常工作内容是繁杂的。在此过程中,教师应有捕捉工作难点的敏感性。当遇到难点时,教师应进行深入的分析研究,弄清难点产生的原因,找到具体的研究内容及研究对象,构思相应的对策,形成基于解决工作难点的选题。

一是从教育教学面临的突出问题中选择课题。如小学低年级美术教师发现部分学生在绘画创作时有畏难情绪,以至于无法完成绘画作品。经过分析,教师发现主要原因是学生缺乏相应的绘画基础和技巧,自信心不足。这种情况就比较适合作为课题研究,可以将“小学低年级美术课堂中提高学生创作自信心的研究”作为选题。

二是从教育教学工作的困惑中提炼课题。在工作中,教师时常会遇到让自己感到疑惑、不知该怎么办的问题,如某中学英语教师对如何在阅读课堂上高效运用思维导图感到迷茫,想探索出更明晰、有效的运用途径,就可以把“思维导图在中学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作为选题。

痛点思维

痛点就是教师在教育教学中遇到的令自身感到痛苦的事情,如果不解决心情就会不安定、不愉快。事实上,教师工作痛点也是无处不在的。那么,教师面对痛点时的态度和所采取的行动,直接可以决定痛点所带来的结果。每一个痛点背后都隐藏着一个课题,需要教师运用痛点思维,发现、研究、解决痛点问题,提升将痛点转化为课题的能力。

一是从遗憾中发现课题。如教师在教学中尝试开展“翻转课堂”但效果不佳,对自身课堂教学感到遗憾,就可以及时进行反思,查漏补缺,将不足转化为课题研究,形成“高中化学尝试进行‘翻转课堂’的实践研究”“高中化学进行‘翻转课堂’的不足与改进策略”等相关课题研究。

二是从不满中发现课题。有时,教师教学效果不佳、学生作业质量不高、班级纪律较差等都会引发教师的不满情绪,那就可以对此类问题进行梳理,提炼出课题。

如教师多次讲授同类题型却仍有学生不能掌握,就可能出现“讲了这么多次学生怎么还不会”这样的疑问,此时就可以将类似“初中数学试卷评讲课有效性策略研究”确立为课题。

三是从提醒中发现课题。教师在讲授古诗词时,被同事提醒:“这节课学生兴趣不高,想想办法吧!”该教师通过思考,形成了“流行音乐在小学高段古诗词教学中的应用策略研究”课题。

热点思维

2019年10月,教育部发布的《关于加强新时代教育科学研究工作的意见》中提出:“鼓励支持中小学教师增强科研意识,积极参与教育教学研究活动,不断深化对教育教学改革的规律性认识,探索适应新时代要求的教书育人有效方式和途径,推进素质教育发展。”其中,“增强科研意识”是要求一线教师持续关注教育发展的前沿、变革的动向。

在确定研究课题时,中小学教师应有对教育热点的敏感性,提升对教育发展的关注度,如此才能具备更开阔的研究视野,把握教育教学研究的热点问题,了解教育研究的不同领域,并基于自己教学的实际情况,更精准地确定研究课题。也就是说,教师在进行教育科研时既要“低头看路”,发现教育实践的问题,也要“抬头看天”,把握教育发展方向,这样才能找到既有时代性又有实践性的好课题。

一是从教育教学改革创新中发现课题。教师要把握好当下教育发展的“热词”,深入了解其背后的内涵与要求,通过研究,让自己的教育教学发生改变。

例如,教师针对“怎样在教学中落实学科核心素养”,可以形成“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数学创客社团建设的研究”。“劳动教育如何在中小学落地”,可以确立为“建构新时代劳动教育校本课程的实践研究”。面对新课程新教材新高考怎么办?此时,教师可以选择“‘双新’背景下指向深度学习的大单元教学实践研究”……

二是从具有时代性的政策文件中发现课题。教师应多关注相关政策文件,根据自己的学科特点、研究领域及研究经历等,通过查阅网站等方法获得相关资料,并从中受到启发;再通过文献检索了解国内外研究现状,进一步确定研究主题,形成如“基于‘教—学—评’一致性的自主导学课堂教学模式的实践研究”“小学课后服务精细化管理的行动研究”“‘双减’背景下中小学数学教学衔接策略研究”等课题。

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应把教育热点、难点问题和自身工作实际有机结合,选题宜小不宜大,宜具体不宜抽象,相关研究目標与内容要在自身研究能力范围内,避免研究高高在上、不切实际。

经验思维

很多教师通过教学实践积累了大量的经验,如对教材重难点及课堂节奏的把握、课堂教学组织、班级管理等。很多经验都是符合教育规律的有效做法,也是教师获得的宝贵财富。不少教师对自己的教学特点和研究兴趣有明确的认知,有已形成的或正在形成的教学特色。教师可以在科研选题时认真思考自己在教育教学中最具优势的方面是什么,通过挖掘自己擅长且有较多经验积累的研究内容,形成相关课题研究,最终凝聚成有价值的成果。

在此基础上,教师要结合当前的教育教学研究方向和研究趋势,考虑自己的优势及研究兴趣,确定自己的研究课题,找到自己教科研的生长点。

一是从自身已有的成功教育教学经验中提炼课题。如“初中语文整本书阅读有效教学策略研究”“小学低段写字‘四步’教学策略的实践研究”等。

二是从理论学习中反思出课题。如某教师通过学习“学分制”的历史发展、内涵及应用方法,将其运用到工作中,形成了“积分制度在小学高年级班级管理中的运用研究”。

三是从已有成果的应用研究中归纳课题。如某教师已完成“初中生英语阅读兴趣现状的调查研究”,发现学生阅读兴趣与阅读材料的选择使用有变量关系,于是在前期研究基础上开展了“初中生英语课外阅读材料开发与使用的行动研究”。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中小学教师在课题选题阶段灵活运用相关思维,就能把真正值得研究、能够研究的问题挖掘出来,从而确定有价值的课题,通过研究达到解决实际问题、提高教育教学能力、促进自身专业发展最终促进学生发展的目的。

(责编 马孟贤)

猜你喜欢
痛点选题课题
聚焦学前教育 破解民生“痛点”
党的建设的永恒课题
第一次写课题
本刊诚征“独唱团”选题
谈诗词的选题
本刊诚征“独唱团”选题
本刊诚征“独唱团”选题
直击“走出去”痛点
解决痛点
“十三五”医改的新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