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场作文“审题立意”技法导写

2023-05-30 11:43黄翠苹
高中生学习·阅读与写作 2023年1期
关键词:审题立意

黄翠苹

庄子《天道》里说:“语之所贵者,意也。”是的,千古文章立意高。写好考场作文,审题立意很重要。只有把握好这一关键环节,才会“口中有话,笔下生花”;否则,下笔千言却离题万里。正如王夫之所说,“无论诗歌与长行文字,俱以意为主。意犹帅也。无帅之兵,谓之乌合。”所以,考场作文要想吸睛,受到阅卷者青睐,惟意足以摄之,以至“意能称物,文能逮意”。那么,在写作中如何审题立意呢?下面给大家介绍“六种”审题立意法。

一、主旨概括法

主旨概括法,也叫中心思想概括法。针对给出的作文材料内容,简明扼要地概括出材料的思想主旨,并以此作为审题立意的基点。

如,2022年全国乙卷作文题——“‘双奥之城’的跨越与再跨越”,通读材料内容后,可以概括出其主旨:看“双奥之城”之成就,感受接续跨越的荣光,谈谈肩负的历史使命。又如,2022年新高考Ⅰ卷作文题,通读材料内容后,可以概括出其主旨:对“围棋三手‘本手、妙手、俗手’含义”的理解,以及从中所受到的启发,从而辩证阐述基础与创新之间的关系。

二、关键词句法

关键词句法,即重要词句法。重要词句在整个作文材料内容阐述中起着提纲挈领的作用,它或者提示某些隐含信息,或者暗示写作对象。考生可以以此为突破口,找到最佳的立意角度。

如,2022年全国甲卷“《红楼梦》‘大观园试才题对额’”这一作文题中的关键语为:直接移用、借鉴化用和情境独创。由此可确定立意,只要紧紧围绕“继承、发展和创新”之间的关系行文即可。又如,2020年全国Ⅲ卷作文题——“寻找各种‘镜子’、不断绘制‘自画像’”中的关键句为:“我是怎样的人”“我想过怎样的生活”“我能做些什么”“如何生活得更有意义”。由此可以确定立意:关注自我,认识自我,思考人生。

三、求同存异法

求同存异法,就是寻找共同点,保留不同的看法和意见。这种方法,可运用在内容相近或者相似的多则作文材料的审题立意中。

如,下面这道作文题目。

材料一:2022年2月,有网友在社交平台爆料称,因为在上班时间向招聘网站投递简历,在领导约谈后被裁员。据介绍,该公司采用监测系统来分析员工的离职倾向,员工访问求职网站的频率、聊天关键词、简历投递频率等,通过该系统可一目了然。

材料二:2020年11月21日,有网友爆料称,湖北省广水市一位94岁的老奶奶行动不便,为了激活社保卡,被人抬到银行进行人脸识别。11月22日,涉事银行回应:已向老人道歉。此事引发网友热议。多数网民质疑涉事银行——为何不能关照一下老年人?这种做法是否有失人性化?

以上材料触发了你怎样的思考和感悟?请结合材料内容,写一篇文章。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材料一中的公司采用监测系统分析员工的离职倾向,并根据监测数据对员工进行约谈并裁员,缺少最基本的人文情怀。材料二中94岁的老奶奶为了激活社保卡被抬到银行进行人脸识别,银行这样的做法看似严格遵守规章办事,实则却是缺少最基本的人文情怀。综合两则材料,可找出其共同点:大数据(或者科技创新)时代,缺少人文情怀。

四、由果溯因法

由果溯因法,即根据结果去寻找或分析内在原因,在原因处立论,从而确立文章的观点。写材料作文,审题时如果能由材料中列举的现象或结果推究出所列现象或者结果的根本原因,往往能找到最佳的立意。

如,2020年全国新高考Ⅰ卷作文题——“疫情中的距离与联系”。这是一道社会时事类材料作文,与2020年突发的新冠肺炎疫情紧密相连。要写好这道作文题,可以由“防疫拉开了人们的距离,以及抗疫密切了人们的联系”这个结果,去分析其内在的原因,从而确定文章立意。

五、由此及彼法

由此及彼法,又叫拓展延伸法。世间的万事万物都是相互联系的,没有哪件事物是独立存在的。所以,写考场作文时,可以采用由此及彼法来提高审题立意的准确性。尤其是寓言类和漫画类材料作文,可从“由物(事)及人(社会、民族和国家)”生发开来,进行合理地想象和联想,适当地拓展,其審题立意的范畴就可以完全打开,同时还可以升华文章的主题。

如,2021年新高考Ⅱ卷作文题——《“人”字描红》,整幅漫画表面上是在展示书法——“人”字的描红步骤,即“逆锋起笔,藏而不露”“中锋用笔,不偏不倚”“停滞迂回,缓缓出头”,最后“描红”,实际上也在说做人。所以,使用“由此及彼法”联系起来理解,就会弄清“书法”与“做人”二者之间的关系,从而确定正确的立意。

六、互补完善法

互补完善法,即相互补充,相互完善。这种方法,多运用于内容不尽相同的两则或两则以上的名言警句类材料作文的审题。

如,2019年高考天津卷作文题,方志敏的话出自《可爱的中国》,主要表达作者在逆境中对国家前途未来的希望与信心;陶行知的话意在表达爱国的精神是每一个中华儿女必备的素养;黄大年的话意在鼓励个人要为国家奋斗,从而实现自我价值,做一个对社会有贡献的人。不难看出,这三句名言是一个有机的统一体,写作时,需注意它们之间的关系:对国抱信心,爱国具素养,为国献力量。

当然,以上六种方法,有时也是相互联系的。我们面对同一道作文题目,不能机械地死套某一种方法,要灵活运用,找到适合解题的方法。

文 题 展 示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古人认为书法临帖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对临、背临和意临。对临就是将字帖摆在眼前,照着帖上的运笔和结构写,追求形似;背临意谓脱离碑帖而临,是靠记忆来书写,力求与原作形神兼似;而意临指在继承古人用笔与精神上能有所取舍,自发创造,加之自己的理解和风格特点。“临书画固贵逼真,尤贵能避其熟。”临摹书画的过程中做到对临,追求逼真形似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做到在背临的基础上走向意临,在学习古人法度的过程中不被习惯和法度束缚。

以上材料对我们颇具启示意义。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解 题 指 导

这是一道有关“书法临摹”的材料作文,学生行文时应围绕材料内容展开。可采用“关键词句法”,或“由此及彼法”,或“互补完善法”,来进行审题立意。材料中有三个关键术语:“对临”“背临”“意临”。若想作文出彩,这三个关键词缺一不可。但写作时不应只谈书法,而要延伸到我们的生活中去。

对临是书法临摹的起点,是仔仔细细、认认真真地对照着写;背临是在反复研习的基础上“背临其字,默想其神”,这时已经有自己的思考和体悟在里面,不再受碑帖左右,心中有字。意临是心中要有自己的字。这个字是在原来的基础上的创造和融合,既有碑帖又有自己的理解。我们的生活何尝不是如此,我们要融入生活,去了解现实,但是我们又不能被生活和现实束缚,要明白生活和现实的内在机理,尊重生活和现实的规律。

书法临摹是这样,人生亦是如此。只有活出自己的生命样态,才能感受生活的意义,感悟生命的真谛。

参 考 立 意

品临帖三阶段,悟人生新样态;对临是起点,意临是创造。

范 文 展 示

品三临之境 铸辉煌人生

李萌萌

【题目契合材料内容,简洁且鲜明准确】

书法作为中华传统文化之一,其一笔一划书写的不仅仅是文字,传达的更是意蕴无穷之精神境界。书法练习讲究三个阶段:对临、背临和意临,在对临中沉淀,在背临中锤炼,在意临中创新。书法如此,人生亦如此。品三临之境,在一横一竖中领悟人生真谛,在一撇一捺中书写辉煌人生。

【由书法的一笔一划写起,自然带出“三临”之境,最后落到人生之途,并且点题,此谓之巧妙。】

在对临中沉淀。对临即追求逼真形似,承他人之风,坚个人之志。日复一日模仿、顺承,重在体味其之神韵,在时间中沉淀,找寻人生之方向,此乃人生之对临。实践所得,欲速则不达。一味追求结果并非捷径,没有经过时间沉淀也注定经不起时间的冲刷,人贵在有静气,有定力才能创作传世久远之作品。如《史记》作者司马迁历经约13载才出一大作却可传承千年而不衰,靠的就是沉淀与坚定方向的不懈。书法是这样,人生更是如此,对临人生之帖,在沉淀中找寻成功方向。

【层次一,意旨为:在对临中沉淀。文段先阐释其意,接着从正反两个方面,采用道理论证和举例论证的方法,得出“对临人生之帖,在沉淀中找寻成功方向”的结论。】

在背临中锤炼。背临即脱离碑帖而临,靠记忆书写,贵在无数次遗忘后的重复与面对一次次坎坷后的坚持。在沉淀与坚定后,锤炼顽强意志,领悟其神韵之真諦,在重复与坎坷之中追求人生之目标。一盏枯灯一刻刀,一把标尺一把锉,这便是匠人的全部世界。在寂寞中守候,在孤独中坚持,将一门技术掌握得炉火纯青绝非易事,但工匠精神的内涵远不限于此。倘若没有废寝忘食、金石可镂的坚持与付出,又怎会有独具匠心、巧夺天工的卓越与创造;没有精益求精、物我两忘的追求与境界,又怎会有临危不惧、脚踏实地的坚定与从容。精于工、匠于心、品于行。工匠精神正是无数次的重复与极致的坚持、坚定与坚忍,这也正是背临的内涵所在。“世事常成于坚忍,毁于急躁。世界上没有一蹴而就的成功,更没有从天而降的‘伟力’,那些不急不躁、朝着既定目标砥砺奋进的人,才能在日积月累中抵达梦想的彼岸”。诚然,成功的背后是无数次失败与坚持不懈的努力,辉煌的背后是无数艰难坎坷和坚毅顽强的拼搏。背临人生之帖,在锤炼中感悟坚持,收获人生精彩。

【层次二,意旨为:在背临中锤炼。文段先阐释其意,接着采用道理论证、假设论证和引用论证的方法,得出“背临人生之帖,在锤炼中感悟坚持,收获人生精彩”的结论。】

在意临中创新。“新故相推舒画卷,丹青妙手向翠峰”,我们应在继承中自发创造,在已有的基础上加以创新,在创新与创造中勇攀人生之高峰。嫦娥五号揽月归来,长征五号运载火箭首飞成功,天问一号探测器奔向火星……中国给世界带来的一个又一个惊喜无不印证着创新的力量。筑梦太空遨游九天,一代代航天人在传承中奋斗,在追求中创新,为浩瀚太空留下更多中国身影、中国足迹。“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在继承中开拓,在务实中创新。意临人生之帖,在创新中铸就辉煌。

【层次三,意旨为:在意临中创新。文段首先引用名句阐释其意,接着采用举例论证和引用论证的方法,得出“意临人生之帖,在创新中铸就辉煌”的结论。】

品味“三临”之境,在“对临、背临、意临”中沉淀、坚持、创新;以梦为桨,砥砺奋进,扬帆起航,展青春之风采。“三临”人生之帖,书写人生之华章,铸就祖国之辉煌。

【结尾段,总结全文,简洁有力,同时升华了文章主题。】

【点评】

1.主题鲜明,富有深意。文章观点直指材料核心,由浅入深,自然过渡到人生成长和国家发展之中,鲜明的主题,使文章内容更加深刻。

2.论证有力,卒章显志。文章采用了议论文中的“并列式”结构,采用道理论证、举例论证和引用论证等多种论证方法,深刻鲜明地论证了分论点和中心论点;同时,在结尾部分,与前文照应,总结并升华了文章主题。

猜你喜欢
审题立意
谈写作之我见
以“微”促大 提高中职学生的写作能力
高考材料作文如何审题立意
浅谈议论文中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
高中语文新材料作文审题立意教学策略
“三步作文法”初探
浅谈初中生材料作文审题立意的指导
研究高考作文 提升高中生审题拟题能力
分层次序列化训练增强考场写作的增分因素
高考作文审题立意应把握好“三个维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