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自愈的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2023-05-30 10:48蒋颖
家庭医药·快乐养生 2023年1期
关键词:脾肿大咽部单核细胞

蒋颖

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是由EB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增生性疾病,在学龄前及学龄期儿童多见。该病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不规则发热、咽扁桃体炎,还会发生淋巴结肿大和肝脾肿大等。

一般症状:患儿会出现发热和身体乏力、肌痛等非典型症状,体温多为中高热,通常会持续7~14天,少数患儿持续低热时间可达一个月之久。

鼻咽部症状:多数患儿会出现咽颊部腭垂充血、扁桃体肿大等,有些患儿扁桃体表面有白色渗出物附着;咽部肿胀严重的患儿还会伴有吞咽困难。

淋巴结肿大:是该病多见的表现,多数在发热后数天到1周出现,任何淋巴结均可受累,以颈淋巴结肿大最常见;肿大的淋巴结质软,没有明显压痛感,也无粘连。若肠系膜淋巴结出现肿大,患儿会出现腹痛症状。患儿退热后,肿大的淋巴结会在数周后才能消退。

肝脾肿大:部分患儿会出现肝脾肿大症,肿大严重程度不同,也可能会出现肝功能异常,重症者可并发急性肝炎。脾脏增大的患儿,可伴有脾区压痛感,偶会发生脾破裂。

皮肤黏膜表现:有一部分患儿在发病1周左右会出现形态不一的皮疹,比如丘疹、荨麻疹、丘斑疹以及猩红热样红斑等,多位于躯干部;皮疹大概持续1周左右会自行消退,消退后皮肤恢复正常,无脱屑及无色素沉着。还有少部分患儿会出现眼睑水肿、眼结合膜充血等表现。

目前对于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还没有特效的治疗方法,但该病是自限性疾病,即不加治疗的话很多患儿也能够自愈,临床上多是根据患儿症状采取对症治疗。急性期要保证患儿充分的休息,密切观察患儿面色、呼吸、神情等变化,保持大便通畅;避免剧烈运动,特别是对于有肝脾肿大者,应注意保护腹部不受挤压或撞击,需要限制和避免运动,防止脾破裂;在症状改善的2~3个月后甚至6个月后才能进行剧烈运动。

本病的药物治疗包括:①抗病毒治疗,常用药物有阿昔洛韦和更昔洛韦等,抗病毒治疗可以有效降低病毒复制和咽部排泌病毒时间,病情重、进展快者可进行抗病毒治疗;②若患儿出现继发性细菌感染,要积极予抗菌治疗;③糖皮质激素治疗,多用于重症患儿,比如患儿出现严重咽部水肿引发呼吸困难,发生心肌炎、溶血性贫血以及神经系统等并发症,为了尽快控制炎性反应,可予糖皮质激素治疗。

当然,还要做好疾病的护理工作。

1.发热护理。小儿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主要症状是发热,有超70%患儿出现不同程度的发热,多在38.0~40.0℃之间,可伴有畏寒、寒颤,发热达数日甚至数周,部分年龄小的儿童发热可引发惊厥,因此发热期间要严格监测患儿生命体征变化,做好降温护理,出汗多的孩子勤换衣裤,保证衣服舒适干爽;及时补充水分与电解质,注意病房环境空气清新,温度与湿度都适宜。

2.口腔与皮肤护理。患儿口腔咽部黏膜多会出现充血,甚至会糜烂,日常要做好患儿口腔清洁,可用1%~2%碳酸氢钠溶液或生理盐水漱口,鼓励患儿多喝水,保证口腔湿润。同时注意皮肤清洁护理,避免孩子抓伤皮肤引起感染。

3.心理护理。因对疾病知识的不了解,特别反复发热、体温峰值高者,家长可能出现各种焦虑、恐慌,增加家长的心理压力,这样也会影响到患儿的康复。所以作为医护人员,要积极宣传疾病的相关知识,积极主动解答家长的疑问,提高家长對疾病的了解,增加家长的治疗配合度,以提高患儿的治疗效果,使患儿早日康复。

猜你喜欢
脾肿大咽部单核细胞
咽部不适或是消化道疾病
颏下岛状瓣修复老年口咽部恶性肿瘤术后缺损的临床应用
儿童肝脾肿大原因分析
经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确诊内脏利什曼病一例
针刀针刺治疗中并发急性咽部出血死亡1例
咽部菌群在呼吸道感染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单核细胞18F-FDG标记与蛛网膜下腔示踪研究
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TLR2的表达及意义
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拮抗菌的分离鉴定及其抑菌活性
单核细胞的成熟/分化有利于跨越血脑屏障和被艾滋病毒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