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教育观念有分歧,究竟谁说了算?

2023-05-30 02:56孔沁刚
现代家长 2023年5期
关键词:共识女士主持人

孔沁刚

家长在家庭教育中出现分歧是难免的,但如果处理不当,不仅会影响家庭气氛,还会影响孩子的成长。本期,我们邀请教育心理学博士沈子瑞先生,与家长朋友们讨论如何解决这一难题。

经常当着孩子的面争吵,会削弱父母的威信,导致家庭教育失效

邢女士(12岁男孩的妈妈):因为育儿观念有分歧,我和丈夫经常吵架。对付一个刚进入青春期的男孩就够我烦的了,再加上一个固执己见的丈夫,真让人抓狂!

主持人:都有哪些分歧?

邢女士:比如,我想给儿子报体育特长班,以提高他的体育成绩,我丈夫不同意,他说要想提高体育成绩,多跑多跳就行,不必花那冤枉钱。再比如,我丈夫有家暴倾向,经常打儿子,说孩子犯了错就得受惩罚,否则不长记性……分歧实在太多了,每次都吵得昏天黑地。

主持人:你们吵架的时候,儿子在干什么?

邢女士:看我们吵架。儿子小的时候会被吓得大哭,求我们别吵了;后来,他会躲到自己房间,把头扎到被子里哭;现在,他一脸茫然地当观众,时而露出轻蔑的一笑。

江先生(15岁女孩的爸爸):我女儿也这样。有时,她还会嘲笑我们:“你们就像两个孩子!”“要不,我们三个举手表决吧。”

主持人:吵完架,你们统一思想了吗?

邢女士:谁嗓门儿大就听谁的呗。没有什么统一思想,有的只是我让步、隐忍,委曲求全。

江先生:我妻子职称、年薪都比我高,我只好让着她,什么都听她的。

主持人:看来,吵架不是解决分歧的有效方法。请沈博士谈谈看法。

沈子瑞:父母经常争吵会破坏家庭气氛,而不和谐的家庭气氛会让心理敏感的孩子产生恐惧感,对孩子的心理健康非常有害。邢女士的儿子由大哭到逃避,再到麻痹,正是恐惧感的三个发展阶段,一定要注意他的心理健康情况。

即便孩子的心理素质好,父母經常吵架也有明显的害处。经常当着孩子的面吵架,会削弱父母的威信,导致家庭教育失效。孩子会发现家庭教育的漏洞,谁的意见对自己有利就听谁的。久而久之,孩子就学会了察言观色和讨好。

所以,当父母在家庭教育上出现分歧时,先不要急着教育孩子,而要先静下心来,好好沟通,达成共识。在沟通过程中,不应该谁的脾气大谁说了算,也不应该谁的收入高谁说了算,而应该是以保证孩子的身心健康为目的。

父母对家庭教育持有不同的观点,未必是一件坏事,关键看能否形成合力

黄女士(9岁男孩的妈妈):没有人喜欢吵架,但事事和丈夫意见不合,着实令人恼怒。有时我想,或许意见不合是性别造成的,是夫妻的宿命,只能忍受。

沈子瑞:父母对家庭教育持有不同的观点,未必是一件坏事,关键看能否形成合力。

通常情况下,爸爸看问题更理性,会要求孩子必须做正确的事;妈妈看问题更感性,对孩子有更多的理解和宽容。父母这种本质性的差异会在教育孩子时表现得很突出:爸爸更重视规则,孩子违反了规则就要接受惩罚,而遵守规则就会受到表扬;妈妈会尽可能理解孩子的心理,了解孩子为什么违反规则,是不是因为遇到了困难……实际上,父母的做法谁的更好无从分辨,因为对孩子来说,这两种做法都是需要的。父母只有认识到这一点,才可能把分歧变成互补,保持家庭教育的平衡,做好各自擅长的事。

李先生(13岁女孩的爸爸):沈博士的话让我茅塞顿开!原来分歧不必消除,而应该善加利用。请沈博士说得详细些,如何让分歧变成互补?

沈子瑞:秘诀之一是包容地看待配偶的意见,仔细考虑两种意见的优缺点,不要一开始就否定对方。

家庭教育的目的是最大限度促进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而不是父母之间比谁更正确、谁更讨孩子喜欢。因此,父母不可搞恶性竞争,更不可相互拆台,而要在孩子面前给配偶留面子。

主持人:不同意配偶的意见,可以说:“或许你有更好的主意。”而不要说:“你能不能说话过过脑子!”孩子非常喜欢看到父母相互尊重,因为这样的尊重会带给孩子安全感。

沈子瑞:秘诀之二是取长补短,促进视野融合。父母看待问题的角度不同,要想取得一致意见,就要充分讨论,换位思考,从对方的观点中寻找积极合理的因素,弥补自己的不足,这样就会形成视野融合,更容易达成共识。

比如,爸爸认为双休日是休息时间,孩子应该多参加体育运动,但妈妈认为双休日应该去上才艺班,否则就是浪费时间,双方争执不下。视野融合就是认识到体育运动和学才艺都需要,让孩子动静结合才能全面发展,达成共识的办法就是合理规划时间,科学安排双休日活动。

秘诀之三是父母共同学习,有更多共同语言,这样更容易达成共识。比如同步阅读某部家庭教育专著,经常讨论专著的原理和案例,会形成相同或类似的教育观念,遇到问题再从自身的理解出发来讨论,分歧就不再是针锋相对,而是相互补充了。

方女士(10岁男孩的妈妈):沈博士的方法很好,但可能有些理想化。我和孩子的爸爸三观不合,分歧多如牛毛,很少达成共识,大多是我迁就他。要知道,他是一个性格倔强的人,听不进别人的意见。

沈子瑞:芸芸众生之中,你们结为夫妻,又有了孩子,一定有许多可以融合的地方,千万不要拒绝沟通,因为拒绝沟通是死胡同。

父母不能达成一致意见也不必焦虑,控制好情绪更重要

史先生(8岁女孩的爸爸):父母当着孩子的面讨论问题,言辞稍微激烈一点,应该没什么问题吧?

沈子瑞:不仅没问题,而且应该鼓励。父母在孩子面前理智地争论是真实的生活场景,没必要遮遮掩掩。同时,这样做也是给孩子示范,让孩子学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但讨论时一定要保持冷静,用事实说话,而不是感情用事,以解决问题为目的,而不是压倒对方。

史先生:如果讨论不能达成一致意见呢?

沈子瑞:父母不能达成一致意见也不必焦虑,控制好情绪更重要。父母要认同对方关爱孩子的心情,方法即使不同,却是殊途同归,既然是同一个目的,为什么不能坐下来好好聊聊呢?如果真的不能达成一致意见,至少可以做到以下两点:

第一,寻找最大公约数。从父母双方的分歧中寻找最大的共同点。比如,爸爸要带孩子跑步,妈妈担心孩子流汗弄湿衣服,导致感冒。表面上两人观点截然不同,实际上,只要能找到适度运动,避免感冒的方法,比如选择室内的运动场所,这样双方都能接受。

第二,拟定一些基本原则。比如,饭前要洗手,饭后要漱口;犯了错误要承担责任并改正;教育以鼓励为主,以批评为辅;周一到周五不玩网络游戏;遵守交通规则;等等。这样可以减少分歧。

【编辑:陈彤】

猜你喜欢
共识女士主持人
女士不停买衣服的背后
共识 共进 共情 共学:让“沟通之花”绽放
主持人语
论思想共识凝聚的文化向度
主持人语
主持人语
主持人语
商量出共识
这位女士一个月读了100本书
全年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