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主义视角下《波西和皮普》绘本系列中的德国幼儿性别角色教育

2023-05-30 20:27张学雅
百花 2023年3期
关键词:性别角色女性主义

张学雅

摘 要:在经历上百年女权运动后,追求女性独立与解放的德国人如今会以怎样的方式引导孩子认识性别差异呢?当代德国绘本中展现的是怎样一种性别角色观?本文以此为研究内容,借助女性主义批评理论,通过对《波西和皮普》绘本系列中的角色行为及性格特征进行对比发现德国绘本作家阿克塞尔·舍夫勒的作品中蕴含了德国的独立教育理念,同时,书中的两性角色突破了“传统界限”,作者赋予了女性更丰富、更多元的形象特征。

关键词:德国文学;性别角色;德国幼儿教育;女性主义

一、问题的产生

在人类文明不断发展、社会不断进步的今天,幼儿教育越来越受到社会和家庭的重视。儿童图书琳琅满目,一个三四岁的小朋友也许已经读过几十本甚至上百本书籍。《波西和皮普》绘本系列,其故事内容涉及儿童友情建立与品格教育,该书作者是德国的阿克塞尔·舍夫勒(Axel Scheffler)。笔者作为一位德语语言文学的研究者,在做亲子阅读的时候,除了关注书中精致传神的绘图和简单生动的情节,对书中呈现的德国文化,确切地说是德国的幼儿教育文化也颇感兴趣。

众所周知,由雅各·格林(Jacob Grimm)和威廉·格林(Wilhelm Grimm)兄弟搜集并整理完成的德国民间文学作品《格林童话》(Die M?rchen der Brüder Grimm)是文学史上璀璨的瑰宝,书中所描述的故事不仅情节优美,带给儿童以美妙的视觉体验与文学享受,并且内涵深刻,在展现并赞颂真、善、美的同时深刻揭露人性的假、恶、丑,从而促进儿童认知能力的提升和道德情感的发展。但其中体现的以男权为中心的性别观和“男刚女柔”“男主女从”的性别刻板印象多为现代女性主义者和大多数家长所批判。[1]因为新时代的家长不希望自己的女儿像童话故事里的公主一样,在遇到困难时被动地承受苦难或无奈地渴求得到王子的帮助与救赎。相反,家长期待孩子能够发现自身的价值与优势,多元化发展自己的特长,做自己命运的主人。[2]那么,在经历上百年女权运动后,追求女性独立与解放的德国人如今会以怎样的方式引导孩子认识性别差异呢?当代德国绘本中展现的是怎样一种性别角色观?本文以此为研究内容,同时借助女性主义批评理论,尝试探究《波西和皮普》系列绘本中所体现的德国幼儿性别角色教育方式。

二、理论框架与研究方法

本文以女性主义批评理论为依据,该批评理论强调女性的性别意识,批判传统的男女二元对立观念,颠覆“男主女从”的封建文化价值体系,探索消除女性边缘化现象的途径与方法。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理论认为女性不仅不逊于男性,甚至应该有比男性更高的地位。女性在传统历史中被压抑、被歧视在本质上是男性崇拜和父权政治的结果。[3]

女性主义批评的流派众多,本文主要以性别刻板印象这一主题作为研究方向。性别刻板印象也被称为性别偏见,是针对某一性别的性格特征、外貌、行为、角色的普遍看法或固有印象,它体现了人们对性别角色的期待和看法。比如男性被认为是高大强壮的,相比之下女性则娇小柔弱;男性理性从容,女性敏感自卑;秘书、幼师和护士等多被认为是女性职业,而老板、工程师等角色由男性来承担。这些现象都属于性别刻板印象的范畴。

本文旨在通过对比分析《波西和皮普》系列绘本中的角色行为及其行为背后体现的人格特征来分析性别观在该绘本作品中的体现,并以此探究德国幼儿性别角色教育及角色期待。

三、《波西和皮普》绘本系列中的角色行为与人物

性格特征

《波西和皮普》绘本系列共9册,其中《大搜索》是从其他8本作品中摘选的图画集,不涉及连贯的故事情节,因此本文以系列中的8本故事为研究对象,包括《红气球》《大怪兽》《下雪天》《滑板车》《新朋友》《尿裤子》《最心爱的玩具》《圣诞树》。

日常生活里不经意制造的小麻烦或朋友间发生的小摩擦,因为主人公皮普和波西的智慧以及这对好朋友之间的互相理解与包容,最后都变成了他们成长路上的甜蜜回忆。故事让孩子们看到了爱与包容、善良与勇敢,引导孩子学会发现问题和独立思考。

看过《波西和皮普》的读者可能心中会存在这样的疑问:该绘本讲述的不是一只叫作波西的小老鼠和一只名为皮普的小兔子之间发生的故事吗,怎么会涉及男女性别?如果是这样,又何谈性别角色教育与性别角色期待?在此笔者做出如下解释与说明。

经过仔细观察不难发现,每一册绘本的扉页都有一个关于故事的介绍与引入,其中透露出波西是女孩,而她的朋友皮普是男孩。比如《红气球》里描写道:

皮普很快乐,

因为他有一个大大的红气球。

他把快乐分享给波西

和许许多多的朋友。

小快乐变成了大快乐。

又如《最心愛的玩具》扉页有这样一段文字:

波西要去皮普家玩,

还要度过一个夜晚!

她开心地收拾好行李,

不想落下任何一样东西。

《红气球》正文里也有“红气球破了,皮普伤心极了,他哭啊……哭啊……”,类似的还有《新朋友》中的“波西不喜欢扎克和皮普的游戏。她感觉自己受到了冷落”。

绘本里的插图虽然清晰地展示了老鼠和兔子这两个动物形象,但实则正如例文所示,“他”和“她”的使用都预示着故事是在一个男性与一个女性间展开的,同时,作者也在有意无意地通过图文来传达角色的性别形象特征。因此,下面的部分笔者将选择使用“人物”这一概念来进行角色分析。

每一则小故事的经过都是起因于日常生活中不经意间制造的小矛盾,然后通过两个小伙伴的共同努力与相互谅解得以化解。那么,具体来看,问题的产生主要是由哪一方造成的,又是由谁最终化解了矛盾呢?在问题的解决过程中双方的态度与反应是怎样的,这些体现了人物的哪些性格特征?以上问题将在下文中一一展示。

(一)绘本《最心爱的玩具》

事件经过:波西去皮普家过夜,因为忘了带她最喜欢的青蛙玩偶而无法入睡。皮普做了诸多尝试,最后把自己最心爱的小猪借给了波西,从而消除了她的烦恼。

矛盾的制造者:波西

矛盾的化解者:皮普

体现的人物性格:

波西:敏感、依赖

皮普:热情、无私、温暖、独立

原文:波西:“没有小青蛙我睡不着觉啊!”

皮普想了想,做了一个艰难的决定。

(二)绘本《红气球》

事件经过:皮普非常喜欢他的新气球,他和小伙伴一起分享他的快乐,突然气球飞走了,皮普伤心得大哭。这时,波西赶来,还想到了解决问题的好办法。

矛盾的制造者:皮普

矛盾的化解者:波西

体现的人物性格:

波西:聪明、有创意、温暖、善解人意

皮普:乐于分享、脆弱

原文:红气球破了,皮普伤心极了,他哭啊……哭啊……

这时,波西想到了一个好主意。

(三)绘本《下雪天》

事件经过:皮普和波西在雪地里快乐地玩耍,但在堆雪人的时候发生了争执,甚至还气得打起来,弄得一个浑身是雪,另一个被推倒在地。波西站出来讲和,一对好朋友又重新拥抱在一起。

矛盾的制造者:波西、皮普

矛盾的化解者:波西

体现的人物性格:

波西:情绪化、勇敢、率直、宽容、善良

皮普:无明显行为特征

原文:波西做了一件很棒的事。

“对不起,皮普,我弄得你身上全是雪。”

(四)绘本《大怪兽》

事件经过:波西正在家做蛋糕,突然,窗外出现一只毛茸茸的爪子,紧接着门被打开,一只大怪兽出现在眼前,吓得波西哭起来,定睛一看发现是自己的朋友皮普,害怕的情绪瞬间烟消云散,于是两个小家伙扮起了怪兽,度过了一个快乐的下午。

矛盾的制造者:皮普

矛盾的化解者:波西

体现的人物性格:

波西:勤劳、胆小、细心

皮普:活跃、调皮、喜欢恶作剧

原文:门开了,是一只大怪兽!

波西哭了起来。

这时,波西看到了怪兽的脚,她不再哭了。“你好,皮普。”

(五)绘本《滑板车》

事件经过:皮普熟练地骑着滑板车,吸引了波西的注意,她也想试试,可没等皮普同意,波西就抢过滑板车骑走了,皮普很生气。但是紧接着波西发生了意外,贴心的皮普赶来照顾波西,最后这对好朋友一起骑着滑板车回家了。

矛盾的制造者:波西

矛盾的化解者:皮普

体现的人物性格:

波西:调皮、任性

皮普:宽容、体贴、善于解决问题

原文:波西抢过皮普的滑板车,快速地骑走了!皮普可生气了。

皮普赶紧跑过来,给波西包扎受伤的膝盖。

(六)绘本《新朋友》

事件经过:波西和皮普去海边玩耍,然而因为新朋友扎克的到来,波西感觉自己受到了冷落,但是在扎克遇到麻烦(冰激凌被海鸥叼走)时,她大方地拿出自己的硬币,帮助了这个新朋友。

矛盾的制造者:扎克、海鸥

矛盾的化解者:波西

体现的人物性格:

波西:安静、敏感、善良、包容、大方

皮普:受欢迎、马虎、不拘小节、不善于关注情绪

原文:波西不喜欢扎克和皮普的游戏。她感觉自己受到了冷落。

波西想到了一个好主意。她把自己的最后一枚硬币给了扎克。

(七)绘本《尿裤子》

事件经过:皮普到波西家里玩,因为喝了太多水,不小心尿湿了裤子,温暖的波西用几句话便化解了尴尬,她拿来拖把,还拿出了自己的衣服给皮普,两个朋友又开心地玩起来。

矛盾的制造者:皮普

矛盾的化解者:波西

体现的人物性格:

波西:温暖、善良、细心、关注情绪

皮普:无明显行为特征

原文:“没关系,皮普。”

“谁都会出点儿小差错的。”

波西让皮普换上她的衣服。

(八)绘本《圣诞树》

事件经过:圣诞节到了,波西和皮普开心地用饼干和糖果装扮着他们的圣诞树,可是波西每次走开,再次回到圣诞树旁的时候都会发现装饰变少了,她知道它们是被皮普偷偷吃掉后,不仅原谅了皮普,还为肚子不舒服的皮普端来热水,陪他散步,两个小伙伴最后用不一样的方式装饰了他们的圣诞树。

矛盾的制造者:皮普

矛盾的化解者:波西

体现的人物性格:

波西:心思细腻、温暖、善良、宽容

皮普:调皮、诚实、有创意

原文:“对不起,波西。”皮普说,“我把所有的圣诞树装饰都吃了。”

“我知道。”波西说。

“我们用彩纸做一些装饰怎么样?”皮普说。

从上面的分析中可以发现,在矛盾的制造和化解频率上,波西更多是矛盾化解的一方,而皮普则因其调皮的性格多次制造了麻烦。具体数据见图1。

除此之外,不同的角色行为主要体现的角色性格特征如下:

波西 敏感、依赖、聪明、有创意、温暖、善解人意、情绪化、勇敢、率直、宽容、善良、勤勞、胆小、安静、大方、关注情绪、心思细腻

皮普 调皮、热情、无私、马虎、温暖、独立、脆弱、活跃、宽容、善于解决问题、受欢迎、不拘小节、不善于关注情绪、诚实、有创意

四、结 语

德国绘本作家阿克塞尔·舍夫勒笔下的两性角色在一定程度上脱离了传统的刻板印象,他让书中的女性(波西)成为拯救者与主导者,而不是一直处于附属与依赖的地位。同时,作者赋予了女孩(波西)更丰富、更多元的形象特征,她可以有传统女孩的善良与包容、敏感与脆弱、依赖与任性,同时也可以调皮、勇敢、率直而独立。与之相比,书中的男性角色(皮普)虽独立、有创意,却也有脆弱、敏感的一面。总之,该绘本系列一方面正视了性别角色差异,另一方面注入了多元化的性别价值观。

(广东白云学院)

参考文献

[1] 韩超.论古老童话对儿童心理的潜在消极影响:以格林童话为例[J].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2016,32(4):75-78.

[2] 邢燕萍,刘红丽.《格林童话》的性别观对儿童性别意识形成的影响:以《灰姑娘》和《白雪公主》为例[J].昆明学院学报,2014,36(4):14-17.

[3] 易彬彬.当代西方女性主义视野下的社会性别概念研究[D].湘潭:湘潭大学,2007.

猜你喜欢
性别角色女性主义
以女性主义视角解读《苏吉尼玛》
论日本的女性主义文学批评
大学生性别角色与自我认同感、亲社会行为关系的研究
运动员性别角色研究综述
管理人员的性别角色观念:现状及影响因素——以湖南省为例
《人·鬼·情》中的女性主义
大学生性别角色类型、一般自我效能感与人际困扰程度的相关性
《花月痕》的女性主义解读
儿童对动画人物偏爱与性别角色认同相关研究
中国儿童性别角色观念及其性别差异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