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广场舞开展路径探究

2023-05-30 02:42杨隽媛
百花 2023年3期
关键词:开展路径

杨隽媛

摘 要: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需求已从最初的物质娱乐逐渐向精神文化发展,广场舞作为一种文化的独特表现形式,也越来越受到人们喜爱。然而在当前时代背景下,传统文化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农村广场舞作为我国乡村文化和广场舞运动相结合的产物,在发展过程中也面临着诸多难题。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广场舞是对农村文化建设水平和群众精神文化需求水平双重提升的有效途径。本文基于当前中国农村广场舞发展现状,分析了导致广场舞发展停滞的原因,并为农村广场舞的稳定发展提供一些思路与建议。

关键词:乡村振興;农村广场舞;开展路径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强农村基层基础建设,激发农民文化创造活力。广场舞作为乡村文化生活中最重要的项目之一,具有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农村广场舞不断推广完善、组织模式不断创新、群众参与性不断增强,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同时也要看到当前农村广场舞的发展还存在着较多问题,发展方式不够成熟可靠,与当代广场舞的审美有着很大差距,因此本文将对其开展路径进行探讨。

一、农村广场舞的发展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生活质量不断提升。党和国家高度重视社会建设,不断加强“文化强国”建设,并且采取一系列措施推动文化产业等经济模式加快发展。广场舞作为代表性“文化符号”之一,深受人民群众喜爱,但是“文化不平衡”“文化资源浪费”等问题长期困扰着广场舞事业。国家虽然颁布了一系列政策鼓励社会组织开展文化活动,但大部分省份对广场舞尚未有明确概念并制定相关制度,同时政府也尚未出台相关政策对我国农村广场舞事业给予支持。对于一些不发达地区而言,广场舞并没有得到相应的发展,没能为农村地区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提供支持。

二、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广场舞发展的问题

从当前农村广场舞活动的发展现状来看,存在着较为严重的问题。农村广场舞发展起步较晚,主要原因有:一是广场舞在农村并不是一种文化活动,它只是一种娱乐方式,而且能带来的利益并不多;二是许多农民受传统思想观念影响较深,没有完全认识到广场舞在传统文化中所带来的益处;三是社会竞争日益激烈,农民想要参与广场舞活动的积极性不高。此外,由于农村场地设施有限、场地租金高昂等原因,农民也并不能经常参与到广场舞中。

(一)缺乏合适的组织与活动形式

在当前的农村广场舞发展过程中,部分村委会没有进行相应的培训,管理人员对广场舞的组织和活动形式没有完全掌握或完全不了解,导致舞蹈动作不规范、不标准,不能达到健身保健益智的目的。此外,由于缺乏资金与设备,很多地方没有条件建立健身馆等活动场所,导致一些舞蹈队只能到乡镇集市或田间地头活动。另外,舞蹈教师大多专业水平有限,舞蹈队人员大多年龄偏大、文化程度偏低、学习水平参差不齐,导致舞蹈动作离专业性还有较大差距,难以根据舞蹈风格设计舞蹈动作、技巧、动作标准、音乐等,很大程度上制约了乡村广场舞的发展,并没有充分发挥出广场舞的作用。

(二)农村广场舞场地设施匮乏

近年来,在乡村振兴背景下,虽然很多农村地区建立了体育广场,配备了简单的健身器材,但是广场舞场地建设尚不完善,农村群众参与广场舞活动的场地匮乏现象严重。主要原因在于农村经济发展比较落后,公共设施建设资金投入较为缺乏。从农村实际情况来看,农村居民对于公共设施建设重视程度也不够;另外,场地设备、开放时间等无法满足大部分村民开展广场舞活动要求,导致很多农村地区无法开展广场舞活动。

(三)受到传统文化的影响

受到一些传统文化的影响,村民普遍性格与情绪内敛,羞于在人前展示,觉得当众跳舞有点不太好看,所以在日常生活中并不会接触广场舞活动,很多村民对于广场舞活动并不了解,也不知道广场舞的诸多益处。从当前我国的广场舞现状来看,农村文化市场几乎处于停滞状态,这对于一个地方的文化发展是非常不利的。

三、乡村振兴背景下发展农村广场舞的措施

想要实现农村广场舞的健康发展,必须充分发挥农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通过建立健全群众文化工作机制、丰富基层文化活动内容、创新群众活动形式、提升群众思想文化素质等方式,不断推进农村广场舞项目的高质量发展。

(一)加强对基层文化工作者的业务培训

加强对基层文化工作者开展广场舞的培训,提升他们的技能和服务能力,发挥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在乡村振兴背景下,文化要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人民群众物质生活以及文明进步,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为目的,通过加强基层文化工作者队伍建设,提升基层文化工作者应用群众文化服务平台开展工作的能力。基层文化工作者在开展文化服务过程中需要不断学习新知识才能掌握新技能。加强基层文化工作者队伍建设是加强基层文化建设工作、促进基层文化工作转型和发展而必须解决的问题。这就要求政府在基层文化工作者队伍培养上多下功夫、多想办法、多下任务、多出成果。

基层文化工作者队伍要成为基层文化服务的主力军和排头兵,保证乡村地区能够有效地开展文化工作,进而为农村广场舞工作的开展提供保障,为乡村地区的居民提供优质的文化服务,充分发挥出广场舞的作用,帮助村民们保持良好心情的同时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

(二)加强舞蹈教练队伍建设

利用“五下乡”“送文化下基层”等开展文化惠民演出活动,扩大基层文化阵地的影响力。加强广场舞师资建设,在农村地区培育舞蹈类人才是提高农村广场舞水平及普及程度的有效手段。在农村地区开展广场舞师资培训有利于提高基层文化工作者对广场舞项目的认识,让村民们认识到广场舞活动的作用,进而规范农民群众跳广场舞。培养专业教练队伍,不断提升跳舞教练的自身修养以及跳舞技能,为跳舞群体提供帮助和保障,这样才能提高广场舞活动的质量,更好地发挥出广场舞活动的价值。

(三)组织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

加强宣传引导,组织基层文化工作者开展“千村万镇”活动,将广场舞活动列入村规民约。开展农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娱乐活动,组织农民群众积极参加广场舞活动,并举办相关文体比赛,推动农村广场舞向更高水平发展。

(四)把广场舞融入农村公共文化建设中

开展送戏下乡、送电影下乡、送文化下基层等形式多样的活动,将农村广场舞项目融入农村公共文化建设当中,积极利用各项资源,为农村地区提供各项设备和场地的支持,确保文化娱乐活动的顺利开展。农村公共文化的建设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长时间的努力,农村地区的广场舞活动发展也是如此。基层文化工作者要循序渐进地开展工作,发挥出自身的价值,积极听取群众的心声,与群众进行有效沟通,发现问题并及时解决,在工作的过程中要为群众办实事,绝对不走形式主义的路线,确保后续工作的稳定开展,同时也保证每项工作的质量都能满足群众的要求,根据实际情况开展工作,不能好高骛远、脱离实际。

四、结 语

综上所述,农村地区的广场舞发展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因此,应该结合当前农村文化生活现状,为农村广场舞的开展提供有效途径,这样才能为农村地区的居民提供有效的娱乐文化服务,才能发挥出广场舞活动的积极作用。从当前农村广场舞发展现状来看,存在着组织水平不高、广场舞发展方式不成熟、缺乏组织管理、活动经费不足等问题。为此,应该创新广场舞形式与内容;加强管理,完善管理制度;完善赛事体系,优化服务功能,打造农村广场舞文化品牌,创造属于乡村地区的广场舞特色,以实现农村广场舞高质量发展,进而充分发挥出基层基础文化建设的价值和作用。

(南宁市群众艺术馆)

参考文献

[1] 李娅芳.广场舞在农村群众文化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J].农家参谋,2022(8):171-173.

[2] 刘宇桐,陈家鸣,陈国壮.乡村振兴视域下我国农村广场舞开展策略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21,11(34):103-105.

[3] 王应双.社会主义新农村背景下重庆市广场舞多元化推广策略研究[D].成都:成都体育学院,2021.

[4] 万朝阳,金涛.农村广场舞可持续发展的生成机制研究[J].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20,39(2):134-139.

猜你喜欢
开展路径
生活化背景下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开展路径的探讨
小学数学教学中生活情境的开展路径研究
互联网视域下高校思政教育开展路径
浅谈新时代档案管理工作开展路径
分层训练法在高中体育训练中的应用
深化小学阳光体育运动开展问题研究
家具设计课程项目化教学开展路径探讨
和谐社会背景下校园党建工作的开展路径解析
开展群众文化的路径研究
论“两学一做”的逻辑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