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境教学法在小学不同水平阶段体育课堂中的耦合模式

2023-05-30 01:28袁浩
当代体育 2023年1期
关键词:教学法阶段情境

袁浩

小学体育课中情境教学法应用的普及度较高,但应用效果参差不齐。本文从实际出发根据不同水平阶段学生的具体情况,运用情境教学法设计相应课堂组织方式,水平一阶段,融入情境时童声童趣,以游戏和该年龄阶段学生常见的事物融合;水平二阶段,融入情境时主抓该年龄阶段学生好学、认真的特性进行融合;水平三阶段,融入情境时以学生为主为导向,该年龄阶段的学生发挥他们的自主积极性。

2020年《关于深化体教融合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的意见》的正式颁布,指出要让学生身心得到全面的发展,培养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接班人[1]。2021年中共中央办公厅与国务院办公厅联合颁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2],“双减”的目的就是在与减轻当下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学习压力与年龄段不符、压力巨大、体质骤降等原因。两份文件中均将重点倾向于学生体质发展,也意味着体育课在学校体育中的分量越来越重要。但长期以来,我国小学体育教学主要采用“教师示范讲解、学生听看练习”的“说教式”传统教学方法,这种封闭的教学模式不利于激发体育运动兴趣,难以有效提升课堂教学质量[3]。根据小学阶段学生的特点,在体育课堂中情境教学法是一项非常有效的教学手段,能够使学生在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体育教学活动中激发参与兴趣,提升情境教学法在小学体育课堂中的应用效果。因此,本文针对小学不同水平学生特点,设计出情境教学法在小学不同水平阶段体育课堂中的耦合模式,改善现阶段小学体育课堂中情境教学法应用的质量,使学生在快乐运动的同时爱上体育。

1 相关概念

对于情境教学法第三版《教育大辞典》中认为:“是运用具体生动的场景,推动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提高学习效率的一种教学方法。”石昊天认为,情境教学法是一种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设定好相应教学情境,引导学生置身情境中,使其得到充分情境体验,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课堂参与度及学习效果的教学方法。刘思尊认为,情境教学法是教师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目的,有意识地创设一定形象、生动、具体的场景,以逭染课堂情绪并引起学生的态度体验,从而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教学内容,进而促使学生身心机能得到更好发展的一种教学方法。

综上所述,情境教学法是教师为了达到某种教学效果或目的,通过设置特定的教学环境与氛围,使学生从的心理产生变化,积极主动的参与到课堂中,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一种方法。

2 情境教学法在小学体育课堂应用的现状

随着国家对体育课的逐渐重视,现今小学体育课堂基本不在出现教师只负责学生的安全,主要以自由活动课为主的现象。体育课堂的逐渐正规化体育教师首先所需要考虑的就是学生的情况,小学生的注意力不稳定、不持久,而且与兴趣爱好密切相关,体育教师应关注小学生的兴趣,并运用于教学之中[5],情境教学法中的情境创设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与和谐的课堂氛围、能培养学生的感知、想象、记忆、思维等能力、能为学生的整个课堂学习提供充足的学习资源,辅助学生进行分析,帮助学生选择合适的练习方法,从而解决课堂学习中遇到的问题[6]。因此,情境教学法在小学体育课堂中的使用频率和使用范围也逐渐加大。

情境教学法在课堂中出现频率增加,但目前教师在进行情境选择时关于是否与教材、教学内容、所处水平阶段学生的情况等一些列情况契合考虑不够全面。虽然教师在课堂中通过创设情境,来激发学生学期的兴趣,但由于在情境选择时考虑的不够全面,而且课堂上教师占据了的主导地位,给学生讲解课堂的注意事项和练习要点时间过多,由于小学生本身年龄较小,注意力集中的時间不长,没有吸引到他们的地方,就会出现教师在讲,学生的思想已不知在何处,因此当前部分体育课呈现出枯燥无味的局面。根据走访交流发现,主要是由于教师对于教材的把握、教学对象情况的了解、情境教学法等的运用没有系统性的把握,几者的关系没有厘清,从而导致小学体育课堂情境教学法的应用效果不明显。

3 情境教学法与不同水平阶段耦合带来的优势

3.1 对学生

小学生在逻辑思维能力、专注力和控制力都比较差,不同水平阶段校学生之间由于年龄的差异性,导致他们在接受和理解事物上的能力存在较大的差异。教师根据相应水平阶段学生的实际融入情境教学法,设置与之相切合的内容,从而使学生由原来的不愿意动、被动去学,到乐于去学、主动去学,课堂中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调动孩子爱动的天性,使其在收获知识的同时找到乐趣,爱上体育,且身体素质得到一定的提升,为终身体育目标打下基础。

3.2 对教师

通过设计出情境教学法与不同水平阶段学生情况相切合的教学方案,首先,有利于教师工作的开展,在课堂中学生都乐于其中,一改之前课堂中教师讲的口干舌燥,却得不到回应的局面,使教学效果达到新的高度。其次,提高教师的专业能力,通过设计出情境教学法与不同水平阶段学生相切合的教学内容过程的打磨,促使教师对教材、授课方式、语言组织以及情感的表达有了新的认识,使教师对于自己所具备的运动能力从以前在教学中所表现的“输出”模式转换成“会输出”,使自己的专业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其次,通过课堂中的互动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课堂中来,教师在课堂中深入其中,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越来越多,使师生之间的距离拉进,更有利于教学的开展。

3.3 对课堂

随着情境教学法与不同水平阶段耦合模式被运用到课堂中,较之前相比学生的积极、课堂参与度、练习效果都有了很大的提升,教师在课堂中不再是独自扮演的角色,学生能跟着教师的脚步去走,从而使得教师更加专注、富有激情的投入到课堂教学中来。有了师生间的良好配合,使得体育课中学会、勤练、常赛的目标能够更好的体现,促进体育课堂朝着高质量发展。

3.4 对学校

不同水平阶段的学生对于体育课堂的参与度越来越高,从上体育课转变成喜欢上体育课,喜欢上体育运动,为终身体育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教师在课堂中的输出得到了学生的反馈,促使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更富有激情,积极去发掘新的教学手段,同时也提高了教师的专业水平。使课堂更加高效,推动了学校体育朝着更高的方向发展,促使全校学生的体质水平得到提升,学校的办学水平更上一层楼。

4 情境教学法在不同水平阶段的耦合模式

小学体育课堂中不同年级的学生分为水平一、水平二、水平三,三个水平阶段。分别对应着一、二年级;三、四年级;五、六年级。不同水平阶段学生的情况大有不同,由于年级跨度大学生之间的年龄也有较大的差距,不论是在身体形态还是在思维意识都有着较大的区别,所以不同水平阶段的学生情况有着较大的差距。在小学,体育教师跨水平阶段任课的情况屡见不鲜,由于不同水平阶段学生的情况不同,哪怕是同一个教学内容,教师在不同水平阶段授课时所采用的方法形式有所不同,需要根据相应水平阶段学生的特点选择适当的语言和组织方式来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促使学生主动积极的投入到课堂中来,跟着教师的节奏使教学效果达到最佳。

水平一的学生年龄在6到7岁之间相对偏小,这个年龄段的学生他们的理解能力差,并且刚从幼儿园进入小学,对一切事物都充满好奇,注意力集中时间不长,爱动容易被新事物吸引,有能够吸引他们的事物时注意力就不容易转移,因此教师在课堂中运用情境教学法需要有针对性,使之能够吸引学生,例如:在学习立定跳远时,教师通过设置学生熟悉的情境來引导学生们 “欢迎同学们来到超人课堂”,以“超人课堂”来替换立定跳远,在动作示范时将立定跳远准备中的预摆用变“矮人”和“高人”替换,预摆后起跳用变“超人”替换,用这三种变化,最终变身成为“超人”跳出去,让学生掌握立定跳远的基本动作,因为“超人”在低年级小学生的脑海中印象深刻和熟悉,所以他们非常乐意参与其中,变身成为“超人”,在开心参与其中的同时也掌握了立定跳远的基本动作。

水平二的学生有了一定的认知,在课堂中比较听话,也能跟着教师的思维去走,有着较强的好胜心理,较水平一他们对于知识的理解能力有了一定的进步,但用水平一学生的方式进行教学他们会觉得幼稚,在行动上表现出的效果较差。因此在课堂中运用情境教学法时可以借用该水平阶段学生的好胜心理,例如:在学习立定跳远时,以“运动会”来替换立定跳远,告诉学生在本次“运动会”中我们只有一次看教师示范的机会,因为机会少而且要比赛所以学生们的积极性就会很高,教师在讲解动作时要详细、精炼,利于学生模仿,示范过后给“运动员们”一定的时间分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而后进行比赛,使学生们组内相互帮助掌握动作的技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水平三的学生年龄相对较大,理解能力和思维意识较水平一和水平二的学生都较强,在课堂上爱表现自己希望老师肯定。因此课堂中教师在运用情境教学法是可以很好地融入这一内容,例如:在立定跳远学习时,用“小老师”来替换立定跳远,以角色互换的情境,让学生体验教师的身份,把自己学会的知识技能表达出来。在开始时教师对动作进行准确的讲解示范,让学生认真观察,再进行分组,让学生尝试在组内进行教学,教师巡回指导,每学生即是老师又是学生,使学生投入其中。

通过设计出情境教学法与不同水平阶段的耦合模式,根基不同水平阶段学生的具体情况“对症下药”,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以及促进学校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国家体育总局,教育部.关于印发深化体教融合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意见的通知[EB/OL][2020-09-21].http://www.gov.cn/zhengce/zhengceku/2020-09/21/content_5545112.htm.

[2]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EB/OL][2021-07-24].http://www.moe.gov.cn/jyb_xwfb/gzdt_gzdt/s5987/202107/t20210724_546566.html.

[3]杨志云.情境教学法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有效运用[C]//2021年科教创新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第五期).[出版者不详],2021:672-675.DOI:10.26914/c.cnkihy.2021.041187.

[4]陈崇高.浅谈体育教学中引入翻转课堂的意义[J].中国教育学刊,2019(S2):93-95.

[5]陈默.中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与体育教学结合分析[J].青少年体育,2020(11):108-109.

[6]叶子瑞.情境教学法在小学低年级唱歌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西南大学,2021.

[7]张振宇.小学武术课堂情境教学法的实证性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3.

[8]李吉林.小学语文情境教学[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1996,73.

[9]《教育大辞典》(第三版)编撰出版启动召开会[J].教育学报,2015,11(06):31.

[10]刘尊思.情境教学法在9-11岁儿童网球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9.

[11]石昊天.分析教学法在网球训练中的运用——评《现代网球技术教学法》[J].中国教育学刊,2017(04):147.

(作者单位:广州体育学院研究生院)

猜你喜欢
教学法阶段情境
不同情境中的水
关于基础教育阶段实验教学的几点看法
批注式阅读教学法探究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实施“六步教学法”构建高中政治高效课堂
在学前教育阶段,提前抢跑,只能跑得快一时,却跑不快一生。
护患情境会话
特定情境,感人至深
大热的O2O三个阶段,你在哪?
两岸婚恋迈入全新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