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基层党建引领城市社区治理

2023-05-30 05:18杨丽超侯庆丰
经济研究导刊 2023年1期
关键词:社区治理基层党组织城市

杨丽超 侯庆丰

摘   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社区自治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党对社区治理的引领具有必要性,现代城市社会面临全面转型、治理体制重心下移至基层、居民利益诉求的多元化和社区构建的公共属性,加大了新时代基层党建工作难度。基层党建在社区治理中成效显著,但是也面临着社区党组织治理权威不足、社区治理资源与党建资源难以统合、社区党建工作与实际需求脱节的现实困境。因此,提出强化城市社区党组织的引领作用、搭建社区共治共享平台、创新社区服务管理模式等路径,以期强化党建对城市社区治理的引领。

关键词:新时代;城市;基层党组织;社区治理

中图分类号:D2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23)01-0141-03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健全基层党组织领导的基层群众自治机制。”社区自治,即社区地域范围内的居民通过民主协商制度,参与讨论社区公共事务的协调与处理,促进社区的和谐发展。基层党建引领社区自治,是指基层党组织引领广大社区居民在符合基本的法律规程之下,参与到社区治理中。基于新时代城市党建工作新变化,2019年5月国家出台了《关于加强和改进城市基层党的建设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1]。此后,又逐步出台了相关的文件,对党建引领社区自治的完善提供了根本遵循和法律保障。

一、基层党建引领城市社区治理的成效

一是社区治理的组织基础进一步扎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时强调:“我们共产党可以说是全世界最重视基层的党。”[2]近年来,城市基层党组织建设扎实推进。根据《2022年中国共产党党内统计公报》最新统计,社区区委会有114 065个,党组织在各个城市各地区覆盖率均超过99%,各领域党组织与驻区单位联建共建,城市党组织覆盖面进一步扩大。这些广泛覆盖于社区的基层党组织,深深地服务于基层,构建和谐社会,为全面提高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二是城市各领域基层基础保障力度持续加大。基层治理逐步完善,保障群众切身利益的基础服务项目增多。在这方面,成都市多地区做出先行示范。成都市金牛区率先出台《社区党组织工作运行规范》,明确“社区党组织领导基层治理,组织整合辖区资源,服务社区群众、维护和谐稳定、建设美好家园”的职能职责,规定1名党员每年定点联系1个社区服务不低于12次的“1+1+12”志愿服务长效机制;江北区按照《江北区社区养老服务设施运营绩效考核实施办法》,多方调动养老服务运营主体,全力推进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率先在全市实现全覆盖。现今全国各地应中央批示,多地区还在不断加强老旧小区改造,提升居民幸福感。目前来看,整个城市各领域党建日趋融合,服务群众成效明显,城市社区党建工作不断得到创新发展。

二、基层党建引领城市社区治理的困境

新形势下,我国在党建引领社区治理中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面对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要求,依然存在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如社区党组织治理权威性不足、党建资源和社区治理资源统合不协调、社区党建工作和社区需求相脱节等。

(一)社区党组织治理的权威性不足

一是社区党组织治理的权威性弱化。一方面,社区党组织功能弱化。在组织上缺乏一定的凝聚力,说服性不强,对于居民关注的事不能够很好地做出回复,工作程序复杂烦琐、周期长等。另一方面,党员先锋模范意识不够强。在组织建设上,对党员管理松散,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存在薄弱环节。在一段时间内党员在时间和地域上存在流动性,部分党员只是挂靠在党组织上,对于这些党员的教育也成了难题。

二是社区居委会弱化了社区党组织的权威。从地位上看,基层党组织是处于领导地位的,而社区居委会则是根据基层党组织的指导意见进行具体事务的深入实施。一种是社区党组织和社区居委会互不关联,在工作上形成错位,不能够很好衔接。另一种是两者权责分配不清晰。党建同社区居委会交杂在一起,许多问题在居委会层面上又并不能很好地解决掉,社区党组织总体设计、系统推进不够,工作碎片化,实际上弱化党组织权威[3]。

(二)党建资源和社区治理资源统合不协调

一是社会治理重心的下移与社会资源下移存在错位,社会大部分资源依然是由少数人掌控,资源难以运用于社会之中。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推动社会治理重心向基层下移”。重心的下移势必使基层面临更多的工作负荷,人力、服务、管理等社会治理资源向基层倾斜力度也不够,再加上基层的人才缺乏和基础设施的不完善,通常是处于负荷的状态之下,社区建设难以有效开展。

二是实现互联互动的信息渠道尚未同步。國内学者陈朋对于基层政府的调研结果显示,“67.9%的受访者认为所在地政府对大数据尚未形成清晰判断,也未有效开发运用大数据。”部分基层党政系统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有待提高。这类基层党政干部对信息协同意识的缺乏,源于其治理意识的落后和固化,这无疑也形成了信息共享的现实阻碍[4]。基于此,信息共享渠道不同步,无法与社区治理形成良性互动。

(三)社区党建工作与社区需求相互脱节

一是社区党建内容同社区治理不匹配。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城乡融合越来越紧密,社区人员的构成也呈现出异质性和多元化的特点,对社区治理提出了新的挑战。目前,社区党建的开展有专业性和难度,而居民对参与社区党建活动意愿较低,难以提出专业性的建设意见,最终敷衍了事。其原因主要是以学习会议精神、传达文件、访贫问苦式的节日帮困慰问等为主要内容的传统党建模式满足不了居民群众的需求。

二是社区党建方式落后于社区治理发展。现阶段,社区党组织普遍存在人手不足、经费欠缺、权责不清等问题,往往出现为了完成任务敷衍了事、走过场、搞形式等现象,这些都制约着基层党建工作的开展。当前,城市社区治理日益朝着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方向发展,社区党组织迫切需要在培育社会组织参与、引入社工专业队伍以及探索智慧党建方面完善和提升现有的社区党建方式,增强社区党建参与社区治理的能力[5]。

三、基层党建引领城市社区治理的路径

党执政的基础在人民,党工作最坚实的力量也在基层,要始终将基层人民的诉求放在首位。社区治理作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基础性工程之一,要始终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不动摇,寻求党建与社区治理相结合的新模式,不断推进党建与社区治理的新发展和新格局。

(一)强化社区党组织的引领作用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在于党是领导一切的,加强基层党建,要始终以社区党组织为根本、以完善社区党组织体系为保障,将基层治理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提高社区党建引领城市社区治理的质量和能力。

1.社区党组织建设是根本

一方面,要继续深入实施党员干部教育培训机制。党员干部综合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工作开展的程度。因此,各级组织要依据地方特色,尤其是红色教育基地,挖掘红色资源,不断开展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每周不断开展读书班以及考核,党组织书记作为第一负责人要严格落实到位,不断夯实党员干部的理想信念根基,不断提高基层干部的实践能力和履职能力。另一方面,要不断深入社区“带头人”队伍优化行动。要严格按照程序以及学历组织等方面的综合考量,做好社区党组织书记的届中调整,并且让社区居民也参与其中,选举出真正能够为民办实事的书记。

2.社区党组织体系完善是保障

党建引领城市社区治理需要不断提升社区自治和社区服务能力,为现代化社区治理格局提供组织保障和资源保障。一方面要优化“一核多元”的组织架构体系。“一核”即一个领导核心,以社区党委为领导核心;“多元”即“多元共治主体”,由社区服务中心、社会组织、驻地单位等多元主体共同参与各项社区事务的治理和居民服务活动[6]。因此,要在坚持社区党组织领导的基础之上,将社区的利益相关体不断吸收进来,平衡彼此间的利益,助推城市社区治理的有效开展。另一方面打造“一核多能”城市社区功能体系。在社会转型的过程中,社区党组织不仅要承担起领导核心和战斗堡垒作用,还要更加积极地拓展服务功能。例如设立专门的社区服务站,将社区之中威信高的人吸收进来,使居委会脱离繁杂的行政工作,履行居民自治。

(二)搭建社区共治共享平台,整合社区治理资源

城市管理任务加重,社区党组织必须要在教育、管理、监督党员,组织、宣传、凝聚、服务群众,维持社会秩序和整合社会资源等方面发挥强大功能,将党建资源和社区治理资源合理配置,达到最优解。

1.以技术革新为导向,实现社区资源共享

在数据化的时代背景之下,城市社区治理要顺应时代发展,利用互联网技术,构建“互联网+社区”的新模式,打造智慧型社区,推动数字技术赋能社区治理,让社区治理活起来,同时构建共享的文化新阵地,打破原有的“熟人”社会壁垒。一方面要构建新的共享式网络平台,加大信息化建设,始终将基层组织生活公开化、透明化,让基层组织工作阳光下运行。另一方面要利用好新兴的媒体工具,构建双向的公共服务需求表达机制,从宏观上将党的相关精神和指示精準快速地传达给社区居民,从微观上在线及时回答和处理居民的需求与困难,积极主动地践行群众路线,更好地服务于民生,使得群众路线更好地向网络延伸,从而更好地实现两者的双向互动。

2.以区域化党建为平台,有效整合社区资源

社区治理作为一项系统的重点工程,需要总览全局,要用全面的发展的眼光来看待这项工作。一方面是要运用区域化党建理念,构建起社区大党委的组织架构,将其范围内的事业单位和基层组织吸纳进来,以基层党组织为中心,其余各级事业单位、社会组织为半径,形成一个强有力的同心圆,权责清晰,办事高效来助力社区治理的有效开展。另一方面要加大财政投入的力度。通过构建党建项目平台,以党建项目为支点,整合资源,吸引其他城市的党政机关、社会组织、企事业单位进行共建合作,将资源向基层倾斜,以经济建设来带动社区新发展,进一步优化治理方式和资源配置,从而构建起性能稳定的长效机制。

(三)创新社区服务管理模式,精准服务人民群众

在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社区治理下,传统单一的服务模式已经无法适应社会的发展所需,因此要创新社区服务管理的新模式,以精准、高效、便捷的理念和思路,完善健全新型的社区管理和服务体系。

1.使社区治理由“一元主管”向“多元共治”转变

社区治理过程中要创新服务载体,发挥党组织优势。首先,社区党委要起领导作用,在发挥党组织领导作用的同时,除社区党组织、居委会和居民外,加强引导第三方社会力量的入驻。其次,社区治理无论是社区党组织主导还是第三方力量的加持,都要保证以社区居民需求为根本出发点。一方面,第三方社会治理主体在社会市场中可以发挥自己的优势,以社区需求为导向,实地调研本辖区内的居民需求,比如医疗、教育、就业等民生需求。另一方面,社区党政部门开展活动也要根据居民实际的物质和精神层面的需求,不要想当然,同时也要考虑人力、物力等成本问题,不要使社区服务过度公益化,造成社区党政部门入不敷出。

2.使社区居民从“旁观者”向“社区主人”转变

一方面要最大限度挖掘公民参与资源。要将社区党建同文化创新结合在一起,打破原有的壁垒,实现新的转变,由上到下、由里到外,形成社区治理文化新格局。要将公民参与公共事业和基层党建紧密地结合起来,将资源向居民参与度高的社会热点难点问题倾斜,吸引社区居民踊跃发表意见,将党建资源转化为社区治理资源,从而最大限度地避免基层党建与社区治理“两张皮”问题。另一方面,增强居民在社区治理的存在感与参与感。要充分利用传统的参与平台,充分发挥监督委员会、党群服务中心、居民议事会议等平台的作用,组织和动员居民参与到社区公共服务当中去。

基层治理作为国家治理的重要基石,也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基础,目的在于提高城市社区治理的能力与水平。为了实现城市社区治理的有效运行,要始终坚持党全面领导基层治理制度,始终坚持以党建促善治。加强社区党建,将社区居民的民心聚在一起,在全社会形成城市社区治理的整体合力,稳定基层安全,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添砖加瓦。

参考文献:

[1]   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城市基层党的建设工作的意见[N].人民日报,2019-05-09(004).

[2]   习近平.之江新语[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7:111.

[3]   杨妍,王江伟.基层党建引领城市社区治理:现实困境、实践创新与可行路径[J].理论视野,2019,(4):79.

[4]   陈朋.大数据时代政府治理何以转型[J].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9,(6):26.

[5]   王焱.健全和完善城市社区党组织功能的思考——以长春市南湖街道湖东社区为例[J].长春市委党报,2012,(3):56-58.

[6]   袁方成.国家治理与社会成长——中国城市社区治理40年[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8:366.

[责任编辑   立   夏]

猜你喜欢
社区治理基层党组织城市
依托社区学习共同体推进社区治理的路径研究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理论
城市规划管理中出现的问题
心理建设:社区治理新方向
徐州广播电视台:讲好特色故事雕刻城市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