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钢琴改编曲《百鸟朝凤》演奏诠释

2023-05-30 11:47张文瑾
百花 2023年3期
关键词:百鸟朝凤演奏技巧

张文瑾

摘 要:王建中是我国著名钢琴家、作曲家,在中国钢琴艺术创作领域有着极高的地位,深受海内外听众的喜爱。《百鸟朝凤》是王建中根据同名唢呐曲改编的钢琴独奏曲,王建中运用中西结合的手法并基于钢琴的特点对其做了完美改编。可以说钢琴独奏曲《百鸟朝凤》是中国最经典的钢琴作品之一,具有鲜明的中国传统特色,演奏难度较高。为了让演奏者更好地演奏中国钢琴改编曲,笔者以王建中《百鸟朝凤》为研究对象,结合自身在练习时的体会,从速度、音色、踏板三方面论述此曲的演奏技巧,期望可以帮助学习者更好地把握、演奏这首钢琴作品。

关键词:中国钢琴改编曲;《百鸟朝凤》;演奏技巧

一、中国钢琴改编曲《百鸟朝凤》简介

钢琴自传入中国开始,便受到了国内音乐专业学习者与爱好者的关注,作曲家们纷纷采用中国音乐元素来开启钢琴作品的创作之路。中国钢琴改编曲是中国钢琴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向世界展现中国魅力的重要途径,通过将经典的中国音乐改编成钢琴演奏的形式为传统作品注入全新的艺术生命力。在大量中国钢琴改编曲中,较为著名的有《彩云追月》《平湖秋月》《夕阳箫鼓》等。这些作品是作曲家们以传统民歌、戏曲和民间乐器为基础,融合西方钢琴音乐的表现手法,选用我国民族音乐素材创作出的具有民族特色的钢琴作品。王建中作为“立足传统,面向创新”的中国民族音乐的作曲家代表,不论是在中国民族器乐的音乐创作还是改编成钢琴音乐作品的创作中,均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创作改编的钢琴曲《百鸟朝凤》保留了中国传统音乐的特点,继承了原有唢呐曲所蕴含的情感,同时又运用钢琴这一乐器的特有演奏技法,如纯四度、纯五度、纯八度音程的叠置,且加入了大量的倚音、琶音和颤音,生动形象地描绘了莺歌燕舞、鸟语花香、生机勃勃的自然景观,表现了广大人民对大自然的热爱及对自由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二、王建中《百鸟朝凤》演奏分析

(一)速度

《百鸟朝凤》原在我国民间流传,经过多次加工改编后,广受欢迎。所以王建中老师在创作时,就抓住了民间音乐即兴以及无规定节拍束缚的特点,使表演者在演奏时可以根据对乐曲的理解以及乐曲此时所营造的意境进行即兴发挥。这样可以使音乐所塑造的形象更加生动,描绘的场景更为真实,更有感染力。但即兴发挥并不是随意发挥,不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想如何改就如何改,否则就会使乐曲的结构松散。

从谱面来看,有很多的速度标记,如Moderato(中板)、stretto(加速的)、Allegro(快板)、vivace(快速有生气)、rit.(渐慢)、Poco meno mosso(稍转慢)、string(渐快)、rubato(自由节奏)、Piacere(随意处理)、Prestissimo(最急板)等,特别是最后的高潮段落,速度变化标记最为密集。从整体来看,这部曲子较为灵活自由,不受拘束。

在演奏时,除了要遵循谱面标记,还有许多地方要根据其所描绘的场景来做出改变。《百鸟朝凤》全曲主要描绘百鸟齐鸣、莺歌燕舞的场面,不同段落展现了不同的鸟鸣。因此,要如何将蝉、黄鹂鸟等鸣叫声演绎得活灵活现、热闹有趣是处理该作品的重点。这就需要根据自己在演奏时的理解,对音的时值进行适当的拉宽与紧缩。例如在第92节、第95节、第97节,右手模仿鸟鸣,左手为右手的旋律声部作铺垫。如果将该句弹成一串中规中矩的八分音符的话,听起来就没有鸟儿那种活泼生动的感觉了。每组的四个八分音符,在弹奏时应将前两个拉宽,略微放慢速度,后两个稍快一些,这样既弥补了小节首拍拖延的时值,不使整段的拍子拖沓,又表现出了鸟儿们争先恐后鸣叫的场面,突出紧凑感。

还有第116至121小节,也是右手在模仿鸟鸣声且越来越激烈。弹奏时,每一组的八个十六分音符也应该由慢至快,表现鸟儿们鸣叫时的欢快气氛。

在第132至138小节,左手用连续的十六分音符为右手伴奏,使右手出现了大切分。由于切分造成的节拍重音的冲突,在演奏此段时会不自觉地在切分时提速,出现赶拍子的情况。因此要格外控制好左手聲部的力度不能太强,起到铺底的作用即可,整体速度虽快但要做到均匀稳定,避免出现越弹越快的现象。

又如第二个插入段中的第186小节,出现了蝉与黄鹂鸟的叫声,一共两组。由于第185小节中有一个rit.的标记,所以第186小节的代表蝉鸣的自由延长的颤音也不能直接就弹得很快,应由慢到快,表现出蝉从静止到加快速度扇动翅膀的画面。后来左右手单音交替演奏两只黄鹂鸟的叫声时,速度应由慢到快,再到慢,声音由强到弱,让听众能感受到两只鸟儿叽叽喳喳地讨论后又一起向远处飞走,继而逐渐消失的画面。

我国民间音乐的创作,喜欢在高潮乐句之前设置一小节的慢速演奏,然后再突然加快速度,达到“欲扬先抑”的听觉效果,《百鸟朝凤》中就出现了很多这样的写法。最后一段中出现的次数最多,如第232、第251、第264-265、第288小节,在演奏时要把这几个小节的节奏拉宽,以引出后边的高潮乐句。

因此,对整首曲子在速度方面的演奏要求是随意处理而不刻板,自由且不松散。

(二)音色

“中国艺术倾向于重表现、重象征,要求艺术家着重于寻求总体的‘意境与‘神韵。中国音乐讲究‘情景交融、富有童趣,乐曲多寓情于景,借景抒情,情景交融。”[1]《百鸟朝凤》原用唢呐演奏,唢呐发出的声音明亮而且音大,所以它在表现动物方面有很大的优势。由于全曲大多在描写鸟鸣声,要在钢琴上表现出来,演奏时对音色要求就得高,要根据每段不同特点来调整触键方法,以奏出想要的音色。

1.旋律性

例如本曲的第一段,右手和弦较多,且主旋律都在冠音上,其他音用来丰富和声色彩。主旋律多用4、5指来弹奏,但它们在力度与灵活性方面往往不如1、2、3指,因此就要求在练习时多对主旋律声部下功夫。其余的非旋律音用手指在音位上空弹,只弹响4、5指的旋律音,使它们具有很好的爆发力与控制力。4、5指的力量练习到位之后,再加入其他声部的演奏,且仍要控制好这些声部的音量,不能使和声声部的音量盖过旋律声部。

又如第三段,在第134-146小节,右手负责主旋律,左手伴奏。在第147-160小节立即转为了左手负责主旋律,右手为其伴奏。伴奏声部都为十六分音符,由于速度较快,往往音量跟着就提高了,所以容易盖过另一只手的旋律声部。伴奏声部在练习时不需要有很深的触键,也由于速度较快,因此指尖轻轻带过就好,不能弹得太实。特别是第146与第147这两小节,作为左右两手旋律声部交换的衔接小节,更需单独练习,使力量迅速地由右手转移到左手。

2.颗粒性

本曲大量描写鸣叫声,所以在演奏时,颗粒感尤为重要。

例如第一个插入段,在第92、第95、第97、第99、第100等小节,右手的旋律声部都为四个八分音符的单音。由于描绘的是分散在各个树梢上的鸟鸣声,为使其更具鸟儿的轻巧灵动,需要将其每个音断开,使用断奏的形式,且无需使用太多的力量,指尖轻点琴键即可。

又如这个段落的第116-125小节,右手在高音区描绘鸟鸣,突然变得很急促,并且逐渐激烈。这就要求在演奏时,指尖要绷紧,把手的力度集中在指尖上。练习时先把这些十六分音符弹成慢速的跳音,以避免快速时出现不清晰的情况。接着慢慢提速,依旧奏成跳音,能熟练地弹下来之后,再奏成普通的十六分音符。这样在演奏时,就能奏出空灵的鸟鸣感,清晰透亮。

再如第三个插入段的蝉鸣,这段是经典乐段。卞萌老师说,演奏时,除对右手弹奏的全句颤音,发音必须达到“颤速精细均匀、颗粒清晰如珠、音质玲珑剔透”的技巧要求之外,主要应充分发挥自己的艺术想象力去弹奏。[2]在演奏时应想象蝉扇动翅膀的画面,建议用2、3指来弹。私下练习时应强调指尖触键,慢练,达到2、3指发力均匀,不出现某个音音量的凸显。接着用整体快练锻炼手指的灵活性,在快练时更应注意出现粘连的情况。最后,根据自己的理解灵活调整速度与力度,使蝉鸣声活灵活现。

3.连贯性

此曲中有很多歌唱旋律片段,例如第三段(第134-173小节),整段的歌唱性较强,而且不是完全在模仿鸟类的叫声,而是采用虚实结合的写法,不仅能听到鸟叫,更能让观众感受到这是在用钢琴来模仿两件不同音区的传统乐器,以此表现出百鸟合鸣的场景。在演奏这里时不需要有很强的颗粒感,该段的前半部分,左手应采用连续的十六分音符为右手的旋律声部铺垫,因此该声部不能弹得太实在,要控制好手指尖做蜻蜓点水状轻轻带过,音量不能盖过旋律声部。左臂不能有较大幅度的动作,应用手腕带动手指进行伴奏,这样产生的声音更柔和。左右手都应采用连奏的形式,手掌与手指始终保持一定的紧张度。旋律声部的和弦尽量连,突出旋律音,其余的单音清晰连贯即可。后半部分旋律转到了左手,此时就要控制好右手伴奏声部的力度了,指尖轻轻带过方能体现出连贯性。

(三)踏板

俄国钢琴家安东·鲁宾斯坦说过:“踏板是钢琴的灵魂。”[3]只有严格掌握运用踏板的方法,正确使用踏板,可以准确表达乐曲的内涵,才能让音乐充满活力,从而真正提高演奏水平。由于本曲描绘的是百鸟争鸣的热闹景象,想要打造这种意境就需要运用多种踏板演奏方法,来更好地表现百鸟的生命力。

1.预备踏板

预备踏板又名音前踏板,即在音响发出之前就把踏板全部踩下,这样演奏出来的声音丰满厚实。在演奏第1小节时,先把踏板踩下,暗示要开始演奏这首乐曲了,接着双手的和弦再下键,将力量向内推,使音爆发出来,这样可以使声音更加丰满,营造出百鸟朝拜凤凰的热闹氛围。

2.重音踏板

在弹奏诸如第29、第31、第33和第35小节时,右手是由倚音和八度音组成,左手是一个七和弦,右手的音显着有些单薄,又因为描绘的是鸟叫的声音,为了在音量上与其后一小节形成对比,所以要在八度音上使用重音踏板,来增强音量与双手和声的共鸣。又如第87小节右手的和弦下有一个sf(突强)的标记,由第84-86小节使用波音与四度音交替演奏来描绘鸟的叫声逐漸激烈。在第87小节的和弦之后叫声戛然而止,因此在第87小节要使用重音踏板,与右手的和弦同时进行。

3.音后踏板

在弹奏第134与第135小节标有连音线的和弦时,为了使这组和弦的声音不间断,应在135小节的第一个和弦处使用音后踏板,在弹奏这个和弦的同时抬起脚,在手指离开琴键去弹下一个双音之前迅速换踏板。这里要注意在换踏板时,踏板必须完全松掉,避免保留之前和弦的杂音。完全松掉和弦之后再踩下,既起到了连贯的作用,又使声音听着干净舒适。第136-137小节使用同样的方法。

4.半踏板

乐曲中多处出现连续的十六分音符,例如第222-229小节,这里采用的是虚实结合的方式描绘鸟叫,因为这里的演奏速度较快且多为十六分音符,如果采用全踏板的奏法,声音必然有些混乱,这时就需要用到半踏板,踩下时只踩到整个踏板深度的一半,以一小节为单位来换踏板。这样演奏出来的声音既清晰又连贯,鸟鸣声也更灵动。

5.长踏板

在第126-131小节处,左右手交替演奏十六分音符,下行进行,将这六小节应用在一个长踏板之内,手指控制音量由强到弱再到强,来营造鸟群由近到飞远再飞回来的景象。再如结束句的第289-292小节,是全曲的高潮,在第289小节的第一个强和弦处踩下一个同音踏板,接着是左右手一连串的小二度重叠交替上行,这时的踏板不要松,四个小节使用一个长踏板,演奏的力度由很弱到极强,鸟鸣声逐渐激烈,最后在第293小节,伴随着凤凰的鸣叫声,使用一个音后踏板,全曲结束。

三、结 语

《百鸟朝凤》是中国最经典的钢琴改编作品之一,是王建中老师结合西方审美方式和创作手法,并运用中国传统乐曲的发展手法改编而成的。周琴老师说:“中国的音乐好比中国的绘画,是散点透视,它不是凝聚而是分散。从各个不同的分散角度描写事物,描写人们的心理感受。但是,形散而神聚。”在演奏诠释上,笔者结合了个人在实际练习中的心得,对乐曲在演奏中所使用到的演奏技巧进行分析,并提出了自己的观点、所认为的演奏难点以及相应的解决办法。例如在音色的控制上,用指尖触键可奏出空灵的鸟鸣声。在踏板的使用上,笔者认为需要使用五种不同的方法才能更好地表现此曲的内涵。钢琴曲《百鸟朝凤》改编的成功,完美地体现了民族韵味,向世界展示了我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河南大学音乐学院)

参考文献

[1] 陈叶.传统民间音乐改编的中国钢琴曲:王建中《百鸟朝凤》[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S1):27-28.

[2] 卞萌.卞萌谈钢琴(第七讲:让钢琴演奏艺术与广大听众更亲:兼释钢琴改编曲《百鸟朝凤》的演奏)[J].乐器,2001(1):70-72.

[3] 周琴.王建中《百鸟朝凤》音乐分析[J].中国音乐,2006(2):98-99.

猜你喜欢
百鸟朝凤演奏技巧
关于古筝演奏技巧发展的若干思考
海顿弦乐四重奏《骑士》的作品风格和演奏分析
浅谈低音提琴在演奏中的技巧问题
浅谈二胡传统作品与移植作品演奏技巧的特点及异同
《百鸟朝凤》的前世今生
《百鸟朝凤》对“西部电影”风格的坚守
《百鸟朝凤》:多层叙事的文本建构与传统文化的发展困境和救赎想像
《百鸟朝凤》:当下中国传统情节 电影的绝唱及其营销之道
莫让《百鸟朝凤》下跪重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