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互联网+”在博物馆大学校建设中的应用与思考

2023-05-30 12:05王艺颖
收藏与投资 2023年3期
关键词:互联网+互联网

摘要:当前我国正处于博物馆大学校建设的关键时期,如何利用馆藏资源、科学技术、互聯网平台及时调整展陈、满足观众对文化的需求,实现博物馆公众教育职能,从而完善博物馆大学校建设是当前博物馆工作的重中之重,将互联网与博物馆教育二者有机融合对于公众教育的实现既是机遇亦是挑战。文章主要通过介绍西安半坡博物馆近年来策划实施的各类线上教育形式,探讨新形势下博物馆应用互联网实现大学校建设的必要性与原则并展开思考,以期博物馆公众教育更好地符合时代及社会需求。

关键词:互联网+;博物馆大学校;应用与思考

一、相关背景

2015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西安博物院考察时强调:“一个博物院就是一所大学校。要把凝结着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文物保护好、管理好,同时加强研究和利用,让历史说话,让文物说话。”正是在这次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博物馆大学校”概念,为我国博物馆教育事业发展提出了新目标、新方向。

博物馆是公众进行终身教育的场所和重要的公共服务机构。博物馆这所大学校中蕴含着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与文化根脉。“活”化文物资源,让博物馆走向社会,提升博物馆全民教育的影响力,是建设博物馆大学校,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与提升民族文化自信的首要目标。2020年10月,教育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关于利用博物馆资源开展中小学教育教学的意见》,将学校教育与博物馆教育相结合纳入青少年教育体系,体现了国家对于博物馆青少年教育的高度重视。不仅如此,随着博物馆教育项目、课程、研学活动以及一系列跨界合作等贴近公众的传播与教育方式的实行,博物馆文化被更多年龄层的观众所接受与喜爱,这些都为“博物馆大学校建设”注入活力。

如何创新博物馆文化传播手段和方式,扩大“博物馆大学校建设”的影响力,特别是如何让博物馆文化突破时空界限,在新时期惠及更多人群,“互联网+”的有机结合与落地应用愈显关键。

二、新时期博物馆大学校建设应用“互联网+”具有必要性

2020年初新冠疫情的出现为“互联网+”在博物馆教育与文化传播中的应用提供了新的契机,“互联网+”的重要性被提到了史无前例的高度。三年后的今天,观众对于博物馆学习的方式也随着形势的转变发生了变化,博物馆大学校建设有必要借助“互联网+”达到实现全民教育的目的。

(一)公众对于博物馆文化的传播形式需求发生改变

截至2022年底,我国登记备案的博物馆已达6 183家,“博物馆热”在各大博物馆屡见不鲜,人们对于博物馆文化的渴求与精神需求愈发高涨。随着时代发展,博物馆教育的形式早已从面对面讲解发展为集讲解、博物馆教育项目、教育课程、研学等形式为一体的多样性、复合型教育模式,博物馆教育传播方式急需创新与变革。“互联网+”可实现丰富的展示形式,为受众了解博物馆提供可选择的方式和渠道,将其应用于博物馆文化传播是大势所趋。

(二)“互联网+”的先天特性有助于“博物馆大学校”建设的加速落地

互联网不受时空限制、传播速度快、形式多样、趣味性强的特点恰好迎合公众需求。然而需要明确的是,“互联网+”的优势不仅在于技术的应用,更重要的是它有着互联网语境下的高互动性和快速反馈的周期。同时,互联网语态下的教育方式打破了传统博物馆教育中的“你讲我听”式的单向传播形式,可通过互联网平台的评论、点赞、弹幕等方式高效地获得教育效果反馈,从而实时指导教育的组织和开展的全流程。

同时,互联网的服务性降低了受众参与博物馆教育的门槛,让公众通过一部手机和网络环境等低成本的方式直接参与博物馆教育,扩大博物馆教育受众人群。互联网的运用促进了文化资源之间的互动互联,博物馆教育与旅游、电商、金融、娱乐等产业得以跨界结合,从而探索新型文博产业链。这些优势均成为新形势下博物馆大学校建设的关键。

三、“互联网+”在我国博物馆公众教育中的实践发展

互联网在博物馆行业中的应用从最初的建立博物馆网站,逐渐发展到如今的AR、VR、全息投影、数字博物馆、移动端App、微博微信平台等技术的应用,尽管只经历二十余载,但它改变了博物馆管理与发展模式,为实现博物馆教育功能的最大化提供平台与技术支持。

博物馆教育是将知识进行自我建构的过程。教育界中的建构主义强调:“学习者是整个建构过程的中心,由其对知识进行主动发现与探索,并对所学知识意义进行主动建构。”人们对于知识的主动发现与探究建立在兴趣之上,对于青少年更是如此。当前博物馆教育理念注重教育过程的互动性与体验感,将藏品信息与文化内涵赋予展览、产品等主体之上,通过眼看、耳听、手触、鼻嗅等感官体验,触发学习者的兴趣与互动意识,通过亲身体验达到知识的内化与情感的共鸣,实现教育的既定效果。“互联网+”正是强化学习者体验感的有效手段。

当前我国许多博物馆都在“互联网+博物馆教育”中进行探索与尝试,如河南博物院推出的“历史教室研学云课程系列之《考古知多少》”,将“公众考古”与博物馆教育数字化先进技术及沉浸式、体验式教育理念有机结合,通过数字教学终端机互动操作,向学生讲述“什么是考古”和“为什么要考古”这两个基本问题,其间配合数字终端操作使学生形象地了解“什么是文化层”,并通过小视频展示洛阳铲的使用等知识;首都博物馆开设的“中轴线上的城市记忆”主题课程和相关教育活动配合“IN读城”电子教学机器中的互动游戏体验开展,达到巩固学习效果的目的。秦始皇帝陵博物院与互联网公司合作研发推出“互联网+智慧”服务平台,通过微信小程序、App可实现在线讲解导览与游戏体验。打造“秦始皇兵马俑VR+博物馆”,文字图片、语音解说、立体flash、虚拟漫游、高空俯瞰等方式,是公众全方位了解兵马俑相关文化信息的窗口。除此之外,许多博物馆还建立了数字博物馆、数字体验展厅等,如南京博物院、阿克苏博物馆、陕西数字博物馆实体体验馆等,通过数字网络技术让文物“活”起来。

四、新形势下“互联网+”在公众教育中的实践——以西安半坡博物馆为例介绍

2019—2022年,这三年我国博物馆深受大环境影响。全国各博物馆顺应时机,着力突出线上教育方式的运用,开发出数字展览、App、小程序,同时加强微博、微信、抖音等网络平台的互动,将博物馆教育于线上开展,云观展、微课堂成为新时期文化生活与教育的新方式。

然而,与大型综合类博物馆相比,占我国博物馆数量比重2/3以上的中小型博物馆因技术、资金等因素在博物馆与新技术结合应用中不具备优势。运用互联网、新媒体平台收获高效产出并汇聚特色IP资源,达到良好的博物馆教育效果成为实践的关键。西安半坡博物馆在面临相同条件的情况下作出尝试,推出线上博物馆教育项目“坡坡宝贝总动员”。该项目在2022年“西安市首届博物馆优秀教育项目优秀案例评选”中被评为“优秀案例”。

(一)“坡坡宝贝总动员”线上教育项目基本情况

“坡坡宝贝总动员”博物馆线上教育项目是一项针对青少年受众的线上博物馆教育项目。它顺应博物馆线上教育发展趋势,依托丰富的半坡文化内涵,深入挖掘藏品信息资源,通过微信、微博等新媒体平台发布,具有经济投入极少、可操作性强、效果显著等特点。该项目内容丰富、形式多样,通过博物馆线上课程、线上展览、线上直播、互动音视频等形式向公众传递独具特色的半坡文化,以跨越时空限制、传播速度快、趣味性强等特点深受青少年观众的喜爱。其下所设子项目为:

1.“坡坡宝贝总动员”线上课程

该课程以半坡遗址中出土的典型文物“宝贝”为主角进行策划,每期介绍一件,在该馆微信平台发布。通过生动活泼的语言文字、精心录制的音频素材,结合漫画及教育活动视频,全面调动学生的听觉、视觉,使学生足不出户便可体验教育活动,真正实现全方位的线上博物馆教育功能。

2.“云游半坡”系列线上课程

该课程将半坡文化细分为诸多课题,每期讲述一个相关课题,由该馆微信平台发布。以生动有趣的文字结合文物图片与卡通漫画,配合音乐、动画视频等多媒体手段,全方位、多角度地向公眾进行科普。该课程得到“学习强国”平台的积极转发与推送,取得良好的社会反响。

3.“坡坡宝贝来拜年”线上课程

该课程通过“视频+图片+文字”形式为观众介绍该馆收藏的数件文物“宝贝”。其中,视频部分由该馆优秀讲解员在展厅内现场录制,通过文物讲解为观众带来直观感受,为观众奉上丰富的史前文化盛宴,展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悠久的历史根基。

4.“坡坡说节日”线上课程

在重要节日,如端午节、中秋节、劳动节等当天,微信平台及时发布相关图文分享,图文内容将该节日特点与半坡文化相结合,在宣传中华传统文化的同时,弘扬史前文明。

5.“坡坡说节气”线上课程

二十四节气来临之际,通过微信平台及时发布相关图文介绍,将各节气特点与半坡文化内涵相融合,寻找半坡文物、遗迹与各节气间的关联性并突出半坡文化特点。

6.“我从远古走来”线上直播活动

利用微博平台或与电视台、网站等媒体合作开展各类互动线上讲解直播活动,讲解员装扮成“半坡姑娘”,在展厅中带领观众开展沉浸式讲解体验,教育效果良好。

(二)“坡坡宝贝总动员”线上教育项目亮点

该项目的实施建立在资金及专业设备不足的条件下,如何运用较小的经济成本实现项目效果的最大化是教育人员需要思考的关键问题。教育项目的内容板块与传播方式需要精心设计。在此基础上,教育人员深入挖掘半坡文化资源,结合青少年喜好与特点,以探究半坡文化为主线,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文物或文化主题,结合文字、图片、漫画、音视频、动画、互动手工等手段通过微博、微信、官网、学习强国平台等经济、有效的新媒体手段进行发布与传播,特别是将视频直播形式引入教学中,实现沉浸式博物馆线上实时互动教育,“活”化半坡文物资源,使半坡文化通过数字手段惠及公众并扩大影响力,具有跨越时空限制、传播速度快的特点,以几乎零成本达到力所能及的最佳宣传效果。

五、关于新形势下“互联网+”在博物馆大学校建设中应用的一些思考

面对当前线上观展、线上接受博物馆教育的潮流,在积极应对的同时,也留给我们一些思考:

(一)“互联网+”与博物馆融合要量力而行,坚持可操作性

采取多种“互联网+”手段进行公众教育的博物馆主要为经济实力雄厚的大型博物馆,而一般的中、小型博物馆,特别是县级博物馆因其资金、技术、人才、政策等限制应当另辟蹊径,重点挖掘本馆文化内涵,合理配置资源,借助经济有效的新媒体平台进行文化宣传,避免陷入盲目跟风的境地。

(二)“云游博物馆”将成为一种常态化的文化生活新方式

互联网环境下,大众信息接收渠道和习惯的不断变化,加之后疫情时代的实际形势,大众对博物馆文化的接收习惯、公共心理素质已经在一定程度上发生改变。人们深刻体会了互联网对于社会生活的重要性,作为博物馆,应以互联网思维开发博物馆服务项目,构建新型公众和社会关系。今后博物馆应在观念上与时俱进,重视数字化、网络化应用,让数字化成为文物保护和传统文化传承的新路径。

(三)“线上+线下”的教育体验模式亟待进一步探索

真实文物所带来的视觉冲击和现场体验感、互动性是网络展览、高清图片和视频所不具备的,这也是数字化的局限性。线上数字化展览只能作为实体展览的补充,无法取而代之。现场教育互动项目强调体验的真实性、感知性,在强调“互联网+”在博物馆教育中的重要性的同时,也应清醒地认识到“互联网+”只是一种辅助手段,并非教育实施的主体。因此,持续探索“线上线下”有机结合的教育课程,以及确立新型业务范式应成为目前阶段的一项重要工作。

六、“互联网+”在博物馆大学校建设中应用的发展对策

博物馆在今后如何有效地发展“互联网+博物馆教育”,从而助力博物馆大学校建设,对此笔者提出以下几点对策。

(一)内容支持:深挖博物馆文化内涵,打造品牌化数字教育项目

科技的革新与媒体环境的变化永远不会改变“内容为王”的根本原则,任何形式的博物馆公众教育都应以藏品及其所传递的文化为根脉。博物馆教育人员应当与技术人员积极沟通与合作,发掘自身博物馆的文化背景及时代特色,在应用互联网技术的同时,把握以藏品文化为主的原则,打造品牌化数字项目,避免形式过分娱乐化而掩盖内容传播。

(二)人才支持:积极打造一支具有专业素养的新媒体运营团队

新媒体运营具有一定的专业性,博物馆新媒体运营工作者需要具备视频剪辑、后期制作、美工设计、平台操作等相应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一方面,积极引进新媒体人才,另一方面,对已有员工定期进行新媒体运营相关知识和博物馆相关业务的专业培训,从而提升新媒体平台日常运营和维护的水平。

(三)技術支持:创新互联网、数字化、新媒体多种技术手段应用形式,加强移动端教育产品研发

博物馆应用VR、AR、数字化博物馆、手游App、H5等新媒体技术有利于增强观众的互动体验感,为公众享受公共文化服务提供便利。博物馆在今后应在能力范围之内尽可能多地引进各种互联网技术,应同时加强移动端教育产品的研发以提升便捷性。

(四)多方支持:加强馆际、学校等多方合作交流,实现资源共享,扩大博物馆教育影响力

跨界融合与资源开放共享是未来博物馆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做到融合发展,更容易实现利益共享,从而达到1+1>2的效果。博物馆在新媒体、数字化传播中更应重视与友馆、学校、机构等多方的合作交流,实现信息共享、资源共享,从而使得社会教育效果在覆盖面和影响力上获得利益的最大化。

七、结语

飞速发展的互联网技术为博物馆大学校的建设带来机遇与挑战,“互联网+博物馆教育”模式是今后实现博物馆教育职能的重要方式。博物馆教育工作要时刻保持与科技进步、社会发展高度融合,博物馆教育工作者应当合理运用新媒体、数字化技术,以内容为本,积极推进资源共享、馆际合作,最大限度地让博物馆文化惠及公众,助力博物馆大学校建设。

作者简介

王艺颖,女,文博馆员,硕士,研究方向为博物馆学。

参考文献

[1]人民网.一个博物馆就是一所大学校[EB/OL].(2009-01-07)[2023-03-08].http:// cpc.people.com.cn/xuexi/n1/2019/0107/c385474-30507333.html.

[2]成有信.教育学原理[M].郑州:河南教育出版社,1993.

[3]沈妍.用户体验的博物馆展陈交互设计探索与实践—以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为例[J].秦始皇帝陵博物院,2018(00):257-268.

[4]宋向光.互联网思维与当代公共博物馆发展[J].中国博物馆,2015(2):42-46.

[5]杨丹丹.“互联网+博物馆教育”的新思考[J].东南文化,2017(5):118-122.

猜你喜欢
互联网+互联网
“互联网+”环境之下的著作权保护
“互联网+”对传统图书出版的影响和推动作用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实施
以高品质对农节目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