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传播时代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的路径探索

2023-05-30 16:17杜悦谢义涛罗贵榕
传播与版权 2023年3期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杜悦 谢义涛 罗贵榕

[摘要]智能传播是技术和媒介发展到一定阶段的特定产物。智能传播时代的信息传播具有传播主体多元化、传播场景动态化、传播内容精准化和传播渠道多样化等特征,打破了以往媒介传播的常态化模式。文章基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内涵及其特点,针对马克思主义在智能传播时代大众化过程中存在的传播效果有待提升、传播技术有待创新、传播渠道有待拓宽、传播内涵有待挖掘等现实问题,从传播效果、传播技术、传播渠道和传播内容四个方面,提出通过建立健全“测+融+培”机制、加强科技创新、加快媒体融合和挖掘价值意蕴的举措,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向智能化转型。

[关键词]智能传播时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算法推送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必须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使全体人民在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上紧紧团结在一起。”[1]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既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本质要求,也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内在要求。随着第三次科技革命蓬勃发展,智能技术进一步彰显“头雁效应”。马克思主义要想保持鲜活的生命力,就必须克服传统传播方式的障碍,抓住我国人工智能发展战略契机,挖掘智能传播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潜在价值,促进马克思主义在智能传播时代既大众“化”,又“化”大众。

一、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内涵及其特点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即用通俗易懂、贴近人民群众的话语体系以及人民群眾普遍接受的方式普及宣传马克思主义理论,使人民群众能够真心实意地接受、认同马克思主义,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实践活动,以马克思主义为信仰,进而将马克思主义理论转化为改造世界的物质力量的动态过程。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具有三个特点。第一,人民性。马克思主义最终的价值追求是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并不是简单地扩大马克思主义的宣传范围,达到家喻户晓的程度,而是要让人民群众内化于心、外化于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第二,实践性。马克思主义产生于伟大的共产主义革命实践,并在历史长河中熠熠生辉。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理论学说,要在中国大地上深入人心、落地生根,就必须在人民群众的实践中大众化,科学指导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同时不断创新理论,达到既大众“化”,又“化”大众的目的。第三,通俗性。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的核心是要获得人民群众真心实意地理解、认同。要想人民群众都能真正理解,传播者就要顺应时代发展,转变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话语体系。这就要求传播者用人民群众的语言来阐述马克思主义理论,将马克思主义理论送入寻常百姓家。

要进一步提升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水平,使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相关内容成为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大众文化的组成部分,传播者就需要深刻地了解智能技术的发展会对时代带来怎样的影响,尤其是智能传播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传播与发展的重大影响。

二、智能传播时代信息传播的内涵和特征分析

智能传播时代是以智能传播为方式、以智能媒体为载体的智能化网络时代。智能传播时代的最大特点是,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算法的快速发展,导致传播主体多元化、传播场景动态化、传播内容精准化和传播渠道多样化等一系列变化。

(一)传播主体呈现多元化

传统信息传播总体呈现单向型特征,传播主体通常由社会精英、知识精英担任,其通过有组织、有计划地对信息进行加工处理,将符合要求的信息传递给固定的受众群体,而受众一般不参与信息的生产与传播,只是被动地接受信息。但在智能传播时代下的信息传播彻底打破了传统社会精英、知识精英对知识和信息的垄断,单向型传播转变为双向互动型传播,每个人既是信息接收者,也是信息传播者,可以随时随地发表和传播信息。截至2021年6月,微信月活跃用户为12.51亿,QQ月活跃用户为5.9亿,2022年6月微博(国内版)发布的2022年Q1财报显示微博月活跃用户为5.82亿。微博、微信等媒体为所有受众提供了发表或转发言论的平台。进入智能传播时代,传播主体打破了行业藩篱,突破了时空界限,呈现多元化特点。

(二)传播场景呈现动态化

在智能传播时代,智能技术能够营造出动态化、全景式、可视化的传播场景。相比单一的静态视觉体验,视、听、触等结合的多重动态体验更能吸引受众。智能传播时代的受众,特别是年轻一代,对信息的获取需求不再仅为“知晓”,其更渴望“在场”。例如,2016年的全国两会报道中,新华社在PC端的两会特别专题中设立《VR视角》栏目,集中展现了20多条全景视频,人们只要登录新华社PC端就可以全方位地观看两会[2]。随着传播场景的动态化发展,人们对文化体验越来越追求身临其境的感觉。同时,情感语音转换技术(VC)的发展,使智能语音不再是机械、没有感情的,而是能够模拟表达人的情感,从而显著增强了人机交互过程中智能语音的真情实感。基于此,智能传播时代的传播场景已从以往的静态图像展览转变为以沉浸性和交互性为主的视听触相结合的动态体验。

(三)传播内容呈现精准化

以往由于技术不完善,信息传播者难以及时、全方位地把握和理解受众的价值需求,从而无法做到基于受众需求来传播内容,信息传播主要表现为“传者本位”,即传播的内容以传播者需求为主,其单方面向受众灌输思想内容。然而在智能传播时代,信息传播表现为“受众本位”,即把受众的需求放在首位。依托人工智能、大数据、虚拟现实等智能技术,传播者在对广大受众的浏览痕迹、知识水平和阅读兴趣等相关信息进行受众画像数据分析的基础上,根据受众的需求制订推送方案,并利用各种媒体平台精准推送传播内容。以“人民日报”客户端为例,其设立《问政》《科技》《国际》《文化》等众多栏目,受众可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阅读内容,同时其还设立《推荐》专栏,能够根据受众阅读历史数据做到“靶向推送”和“定向推送”。

(四)传播渠道呈现多样化

传播渠道指传播者发送信息、受传者接收信息的途径和方法。从传统媒介时代发展到信息时代再到智能传播时代,媒体经历了从传统纸媒到社交网络媒体再到智能媒体的发展阶段,而智能传播时代囊括了所有的媒体形态,信息传播渠道呈现多样化。在智能传播时代,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个性化需求选择不同的信息接收渠道。例如,对习惯于传统媒体的受众来说,可以继续通过订阅报纸、收听广播等来获取信息;而对网络原住民来说,则可以通过微博、微信、抖音等软件满足信息获取需求。同时,在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下,人们的许多日常生活行动不得不搬到“云上”,云课堂、云办公等“云生活”变相促进了传播渠道的多元化发展。

三、智能传播时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的现实境遇

在智能传播时代,多元的传播主体、动静结合的传播场景、“精准滴灌”的传播内容和多样的传播渠道等在提高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水平的同时,也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提出了新的要求。

(一)传播效果有待提升

在智能传播时代,每个人既是信息接收者,也是信息传播者。传播主体的多元化使得马克思主义传播范围更广,同时各个传播主体能从不同方面解读马克思主义,有利于最大限度地发挥马克思主义的效能。但一方面,由于各个传播主体自身的媒介素养参差不齐,导致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效果不是很理想。另一方面,多元传播主体必然形成多元价值观,但多元价值观的冲突对马克思主义的主导性也造成一定的影响。例如,国外各种不良思潮在智能傳播时代借助智能传播平台扩大传播范围,使马克思主义的主导性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

(二)传播技术有待创新

动态化传播场景的本质逻辑是依托人工智能深度学习算法和模型生成文字、图像、音频、视频的技术形成的“深度合成”[3],并带给我们数字虚拟化生存。这是一个通过智能技术在虚拟世界使不同的时间可以重叠,虚拟与现实的空间可以交织的新的生存场景。动态化传播同时满足了受众的多感官体验,在触动受众心灵的过程中不断深化其对马克思主义的认知。相较于过去基于专业知识的后期合成,当下的智能应用软件的音视频一键式合成功能大大降低了内容合成的成本。因此,某些网络博主为了吸引大众眼球,利用智能应用软件的一键式合成功能随意地合成传播内容,这样有可能导致某些品质不高,甚至部分内容失真的作品在分辨能力不高的受众群体中传播,从而影响人们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正确理解。

(三)传播渠道有待拓宽

通过应用智能技术,传播者能够实时获取广大民众的相关信息,并对广大民众的阅读兴趣、知识水平、浏览痕迹和信息接收方式进行数据采集和动态分析。传播者可以基于对广大受众的海量数据的分析,智能化生成传播内容,并利用各种媒体平台完成内容的精准推送。但基于算法推送传播者在准确推送符合受众价值取向的信息的同时,也会放任受众只浏览其感兴趣的领域的信息,从而使得受众陷入“信息茧房”。由于智能技术为受众提供了更自我的思想空间和巨量知识,部分受众还可能进一步逃避其不感兴趣的领域的信息,成为与世隔绝的孤立者,形成网络信息的“茧房效应”。长此以往,受众接受信息的范围会愈来愈窄,在精准的信息推送中陷入源源不断的同质内容的束缚中并难以自拔。那么如果马克思主义理论不能进入受众感兴趣的范围,就算其在社会中广为传播,也会钳制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的视域。

(四)传播内涵有待挖掘

智能传播时代囊括了传统媒体、新媒体等所有的媒体形态。智能技术为广大受众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提供了全新样态,使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方式更为丰富,让广大受众体验到智能技术给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带来的便捷。在此过程中,智能技术总是根据用户数据画像,使用算法计算出目标受众所属的圈层,并利用算法来过滤和推荐信息,使得原本具有系统性、整体性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被智能技术按照喜好、需求等主观因素选择性裁剪,并且根据受众偏好推送,从而造成受众的“智能路径依赖”,使受众的信息来源依附于智能传播渠道,久而久之容易导致受众思想上固化,实践上“刻舟求剑”。同时在智能传播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变,人民群众对精神文化需求有了新要求、新期盼,这就需要传播者全方位全过程地深入挖掘马克思主义在智能传播时代的理论内涵。

四、智能传播时代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探索

基于马克思主义在智能传播时代大众化的现实境遇,传播者应在增强传播效果、强化传播技术、拓宽传播渠道和深化传播内涵四个方面通过智能技术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智能化转型。

(一)建立健全“测+融+培”机制,增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效果

在马克思主义传播的全过程中嵌入智能技术是马克思主义在智能传播时代大众化的时代要求,传播者需要建立健全“测+融+培”机制,切实保障马克思主义在智能传播时代大众化的有序推进。首先,传播者要建立和完善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动态监测机制,深入探究马克思主义理论在智能传播时代的新样态。在智能传播时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呈现不同的样态,特别是在传播渠道、传播方式、内容呈现等方面具有新特征。传播者通过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的动态监测,可以深入了解其传播样态。其次,传播者要建立融入机制。智能技术与马克思主义能否有效融合是推进马克思主义在智能传播时代大众化的关键所在。为此,传播者要从智能传播时代的信息传播基本特征和智能技术运行的基本规律出发,根据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本特点和价值指向等确立融入的原则和模式,从而形成融入机制。最后,传播者要建立网民素质培养机制。在智能传播时代,网民是网络信息的接收者、生产者和传播者,三重角色合一。因此,传播者要建立网民素质培养机制,提高网民的文化素养、选择新闻信息的能力和辨析真假新闻资讯的能力,从认知、批判和实践等多个维度提高网民素养。建立健全“测+融+培”机制,要求传播者要在传播前监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样态,在传播中将智能技术运行规律与马克思主义理论融合,在传播后提高网民素养,三者相辅相成产生耦合协同作用,能够全过程提升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效果。

(二)加强科技创新,强化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技术

传播主体的多元化、传播场景的动态化、传播内容的精准化和传播渠道的多样化都由传播技术的快速发展而形成的,因此在智能传播时代深入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同时,如何克服利用智能应用软件一键式合成功能来随意合成传播内容是传播者面临的首要技术难题。首先,传播者要建立智能数据系统。其要发挥智能技术在数据开发、收集和分析方面的优势,整理马克思主义理论原著、时評、专家学者著作和权威论述等资源并形成好用、管用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资源智能数据库,根据受众对马克思主义的新需求和新期待,为不同圈层的受众提供智能专属的理论资源。同时,传播者还要定期更新数据库里的理论资源,从而实现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的有效供给。其次,传播者要建立智能鉴别系统。其要强化智能鉴别系统,从而加大对违法言论传播处罚力度,提高对网络直播内容、弹幕等自动化智能化识别能力,即对虚假的或歪曲的思想信息,其要能够智能识别鉴别,并且过滤和阻断这些信息的传播。最后,传播者需要建立智能反馈系统。马克思主义作为科学的方法论可适用于各行各业,不同圈层受众对学习和理解马克思主义的切入点和归宿各不相同。借助智能反馈系统,受众可以在学习马克思主义后获得思想和实践效果的反馈,从而提高马克思主义应用水平。

(三)加快媒体融合,拓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渠道

传播者根据算法分析受众的需求和兴趣能够精准传播马克思主义。但是如何破解由“算法推送”带来的“信息茧房”效应是其在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过程中面临的难题。在此背景下,传播者要解决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在传播渠道上的难题,就需要做好以下几点。一是传播者要发挥智能技术的智能转化、智能推荐等功能,整合“报、微、网、台、端”等资源,丰富各级各类媒体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信息源。二是传播者要优化传播结构,联动与协同各级各类媒体、网站和应用平台,打破传播壁垒,形成强大的传播力量,建立融合传播矩阵,从而使马克思主义有效进入受众的兴趣圈。三是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过程中,传播者要发挥各级领导干部的引领作用、普通党员的示范作用、理论工作者的宣讲作用和人民群众的推动作用,构建薪火相传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工作者延续体系。

(四)挖掘价值意蕴,丰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内涵

在智能传播时代,人民群众对精神文化需求有了新要求、新期盼。这就要求传播者不断挖掘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的价值意蕴。首先,其要坚持“内容为王”,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国实际情况相结合,发展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顺应时代发展,解决时代难题,将马克思主义与时代特征和要求相结合,发展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其次,其要借助智能传播时代的时代语言,转变马克思主义的话语体系,用生动活泼的文风和通俗易懂的语言,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送到寻常百姓家,使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相关内容成为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大众文化的组成部分。例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4]这句话既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表达了马克思主义政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也贴近人民的生活,使得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在理论上更进一步。最后,其要克服“智能依赖症”,警惕不良思想在社会的“反向”传播。为此,其既要善于运用智能技术过滤、剔除、屏蔽那些恶意抨击马克思主义的反社会主义错误思想,又要对历史虚无主义、民粹主义等不良思想倾向进行智能化分析,用主流价值导向驾驭算法,在多元价值观的引领、鉴别、对比中提升主流价值观的引领力。

五、结语

艾思奇在大众哲学领域用非常浅显易懂的事例讲哲学道理,例如,用孙悟空的七十二变说明本质与现象万变不离其宗,用雷峰塔倒塌说明量变引起质变的过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是要这样坚持以人民至上为核心,以实事求是为关键,以通俗易懂为基础,拉近理论与群众之间的距离。智能技术的研发和应用,给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带来了“智”的升级,但也为马克思主义在智能传播时代大众化带来了新的挑战。针对马克思主义在智能传播时代大众化所面临的现实问题,准确把握在智能传播时代信息传播的基本特征,利用智能技术切实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现阶段理论工作的重要任务。

[参考文献]

[1]本书编写组.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M].北京:党建读物出版社,2017.

[2]李晓芳.国内媒体“VR+新闻报道”案例分析:以2016两会报道为例[J].现代视听,2016(10):15-18.

[3]赵国宁.智能时代“深度合成”的技术逻辑与传播生态变革[J].新闻界,2021(06):65-76.

[4]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J].求是,2021(04):1-5.

[基金项目]2022年度湛江市乡村振兴研究院乡村组织振兴研究中心专项项目“优化党组织领导下的乡村治理体系,实现乡村善治路径研究”(项目编号:B22174);2020年广东海洋大学校级教改项目“红色精神视阈下增强大学生文化自信的现实路径”(项目编号:010202012003)。

[作者简介]杜悦(1999—),女,四川巴中人,广东海洋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中国化研究专业2021级硕士研究生;谢义涛(1997—),男,广东茂名人,广东海洋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中国化研究专业2021级硕士研究生;罗贵榕(1971—),女,福建长乐人,广东海洋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猜你喜欢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新媒体时代下如何强化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主战场在哪里
以人民为中心: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本质和真谛
农村文化事业建设要抓住哪几个关键点
“互联网+”条件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研究
农村文化事业建设历史进程与经验启示
新时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思想政治教育实现的途径
马克思主义早期大众化研究的重要学术成果
基于农民传统文化视角推进农村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研究
关于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几个问题的深层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