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岭村

2023-05-30 10:48周建新
清明 2023年2期
关键词:冬笋蔬菜村民

周建新

姚雪燕是杭州退休工人,原以為美好的生活开始了,命运突然向她的丈夫抛下一个“休止符”:她的老伴姜虎被查出了肺癌,医生都说他活不了一年,如果做手术化疗可以多活一两年。为救丈夫她愿意砸锅卖铁,可丈夫坚决不同意,宁愿在家等死,拿当下的话说他要“躺平”。丈夫的心思她懂,害怕治病要花光他们一生的积蓄,担忧她以后的生活不好过。丈夫不想让她陷入这样的局面,所以他执拗地选择放弃化疗。姚雪燕拿他没办法,只能到处寻医问药想尽一切办法,可效果甚微,丈夫的情绪一天比一天坏。姚雪燕急了,嘿,她这一急竟生出“智”来。她想到了她曾经去过的红岭村,那里山清水秀空气清新,作为天然氧吧,是个疗养的好地方。她的心里便有了个令自己吃惊的好主意:带丈夫去红岭村“落户”,说不定丈夫的病情会有所好转。

姚雪燕像散文家那样把红岭村的美大肆渲染描绘一番,原本心情郁闷的丈夫兴奋地叫起来:“这地方这么好,我去!”

这是姚雪燕和丈夫来红岭村定居生活的第一个早晨。

这天大清早,还在睡梦中的姚雪燕夫妇就被高亢、悠扬的歌声惊醒了。有男声和女声,像是男女在对唱,但用的是江山方言,姜虎一句也听不懂,仿佛在听外国人唱歌。姚雪燕虽不太会讲江山话,但大致能听懂,她边听边向丈夫解释——

女声:

铁打扁担铁打钩哎,妹妹挑水在肩头嘞。

有情哥哥挑一肩,无情哥哥退路边嘞。

男声:

不要慌来不要忙喂,脱去衣衫挑一肩。

一肩挑到莲花山,二肩挑到大路边,

三肩挑到门前转,四肩挑到水缸沿,

倒了水来挂好钩,要你妹妹挑水钱嘞。

……

两人起床后,连脸也顾不上洗,就站到门外的红豆杉旁向远处眺望。歌声是从另一个山坞里传来的,只闻其声不见其人。起床做早餐的桂花婶出来告诉两人,唱山歌的是桃花坞的一对小夫妻,说起他们的姻缘挺有意思的。前几年枫溪镇搞了一次文艺汇演,小伙子本和另一个姑娘对唱山歌《挑水歌》,但临上台演出时,那个姑娘突然肚子疼,无法对唱,小伙子本想退出,不承想,有个姑娘自告奋勇地站出来,说她也会唱《挑水歌》,愿意配合小伙子演出。救场如救火,管不了许多,便让这个姑娘上场了。意想不到的是,这个姑娘不但歌喉优美,而且表演非常到位,两人配合十分默契,不知内情的人还以为两人是老搭档。演出非常成功,她和小伙子获得了汇演金奖。小伙子对姑娘先是感激,再是爱慕,然后展开追求,很快便俘获姑娘的芳心。姑娘嫁到桃花坞后,红岭村人便常可听到他们对唱山歌,也许他们的爱因《挑水歌》而起,所以他们最爱这首山歌,百唱不厌。当然,村民们也百听不厌……

姚雪燕听完这对小夫妻的这段金玉良缘,便来了兴致,说“什么时候去见见这对恩爱的小夫妻。”桂花婶笑问道:“你不会是想学唱山歌吧?”姚雪燕不置可否地笑笑,然后反问她:“唱山歌有什么不好吗?”

桂花婶认真地说:“村里有人说他们是穷开心,死快活。”

姚雪燕反驳道:“开心有啥不好?天天愁眉苦脸的就好?”

桂花婶支支吾吾一时答不上来,只能茫然地笑着。

姚雪燕又很有哲理地说道:“人开不开心与金钱没有直接关系。快乐是金钱买不来的。人要知足常乐,每天都尽可能保持好的心态,有个好心情……”

也许她说得实在太深奥了,桂花婶像傻子似的望着她,如同一个初入校门的学龄儿童在听一位高年级老师讲一道难题。

知道桂花婶一时半会听不懂,姚雪燕也不多说,只说了一句:“以后您慢慢会懂的。”

这天,她像个称职的导游陪丈夫将红岭村走了个遍。红岭村给两人的印象和感受各不相同。姚雪燕有一种故地重游的感觉,熟悉却又陌生、亲切却又生疏,这里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依然那么秀丽怡人,乡亲依然那么纯朴善良,生活依然贫穷落后,但比过去更美丽更整洁了。她刚来时,这里的道路泥泞,垃圾遍地,放养的鸡鸭鹅随处可见,一不留神便会踩着它们的粪便,随意排放的猪牛羊粪尿四处横溢,蚊蝇飞舞,臭气熏天……但这些脏乱差臭只留在姚雪燕的记忆里罢了。而一直生活在杭州的丈夫对红岭村是既新奇又喜爱,他对这里的一切都充满好奇,尤其这里的青山绿水和静谧气氛让他特别沉醉。

行走间不断碰到村民,熟悉的和不熟悉的,她都打招呼,不熟悉的说句客套话,熟悉的多说几句。当她带着丈夫来到村外最美也最壮观的瀑布时,只见瀑布从四五十米的高处直冲而下,消失在一个碧绿的深潭里,深潭里石斑鱼清晰可见,水珠溅到他们脸上身上好不凉爽,小溪两旁开着不同颜色的小花,几只不知名的鸟儿鸣叫着在他们的头顶上空盘旋,仿佛进入了仙境,真是心境通幽,怡然自得。姜虎顿觉心旷神怡,一直紧锁的眉头终于舒展开来,他贪婪地呼吸着空气,竟像孩子似的兴奋地大叫起来:“喂——真是个好地方啊!”

住了几个月下来,他们爱上了红岭村,也与当地的村民建立了很深厚的感情。

红岭村和别的村一样,年轻人都外出打工了,村里只剩下妇女老幼,日子过得紧巴巴的,姚雪燕非常同情他们,打算为村民寻找致富门路。她仔细分析了红岭村的实际情况,首先这里海拔高,空气清新,村民常种植蔬菜,特别是有种植山药、大薯、生姜等蔬菜的经验,若发展高山蔬菜,不失为一条致富门路。丈夫笑她愿望是美好的,但现实是艰难的,是不自量力瞎折腾。姚雪燕笑嘻嘻地说:“反正吃饱饭没事干,瞎折腾也没啥。”看来没法阻拦她,只好由她了。

姚雪燕把几个好姐妹叫到一起,把这个想法告诉了她们。

毛友娟摇着头说:“不行不行,到时大家都种了能卖给谁呀?”

桂花婶也说:“不行,平时大家种了一点,挑到集市上卖,都很难卖出去。”

刘小莉一下子找到了问题的关键,她说:“雪燕,你有办法帮助大家推销吗?有的话这事就成。”

毛友娟马上说到:“对呀,雪燕,若能解决销路问题,就等于解决了大家的后顾之忧,我想没人会不愿意种的。”

许爱芳马上有主意了:“咦,雪燕你是老杭州人了,你和杭州菜市场那边谈谈,俺这边的高山蔬菜肯定比那些用大棚种出来的有营养且好吃,兴许杭州人喜欢呢。”

刘小莉马上补充说:“现在不光是菜市场,农贸市场、超市也卖蔬菜。”她还乐观地用了一个形象的比喻,“假如杭州的市场能打开,好像狮子大开口,那俺红岭村的菜就像给狮子喂苍蝇,只能塞牙缝,整个枫溪镇种出的菜也不在话下。”

杨慧芬却不乐观,她发现了一个致命的问题:“这么鲜嫩的菜可不是干货,不要说送到杭州,就是光红岭村到镇上这段二十里破路一颠簸,等运到杭州恐怕只能喂猪了,还能卖个啥好价钱?”

姚雪燕点点头,赞赏地说:“你们都想到了我没想到的问题,很好!运输和销路的确是发展高山蔬菜的两大难题。目前修路的难题暂时不可能解决,所以运输问题要看商家能否解決,而且还要看商家喜欢什么,这样我们才能对症下药地种什么……准备工作非常关键,这几天我回杭州跑跑看,了解了解。”

姐妹们都说姚雪燕吉人天相,亲自出马就没有办不成的事。姚雪燕自嘲道:“别笑我了,我又不是神仙,无权无钱的,谁理我呀?”

毛友娟理解地说:“虽说你无权无钱,但办成了许多事,若换作俺,啥事也办不成。俺是佩服你。”

许爱芳称赞地说:“雪燕你人缘好,有魅力,办事有魄力,俺也佩服!”

姚雪燕摇着头笑道:“都人老珠黄了,还有啥魅力?不讨人嫌就不错了。”

姐妹们都相信姚雪燕肯定有办法给她们找到致富路,她们愿意等待。

姚雪燕带着丈夫回了一趟杭州。自然要去和亲友会会面,送一点红岭村的土特产,诉说一下再度下乡落户的感受,以及未来计划。亲友们都说姚雪燕瘦了但更有精神了,姜虎的身体状态和气色也比以前好一些,性格也开朗了,看来红岭村确实是养人的地方。八十多岁的老母亲拉着姚雪燕的手足足看了她十分钟,说妈也很想去红岭村看看,可是老了身子骨不行了。姚雪燕安慰她说没问题,想去就带她去,但她心里却希望妈暂时不要去,因为不仅路途遥远,而且进红岭村的那二十里山路坑坑洼洼的,她可能受不了。等路修好了,再带老母亲去看看她落户的桃花源般美丽的地方,在母亲有生之年她一定要完成这个心愿。

和亲友聊天时,姚雪燕提起了自己想帮红岭村村民找蔬菜销路的打算。有个朋友说:”有个人你可以找,只要她答应,这事保证没问题。“姚雪燕问是谁,朋友神秘地说:“冯倩倩。”姚雪燕一愣,显得有些迟疑。朋友继续说到:“你应该去找她,我想她肯定会答应的。”姚雪燕说:”为什么?”朋友说有三大理由:一、冯倩倩正是西湖农贸市场响当当的蔬菜经理;二、红岭村的高山蔬菜是眼下市民求之不得的生态环保的绿色食品;三、就是你和她哥曾经的那层关系,而且冯倩倩为人诚恳热心,即使是陌生人她也会帮这个忙的。你不要有顾虑,假如你真的不好意思找她,我愿意带你去。

“啊,不用,我自己去找她。”姚雪燕赶紧婉拒。此刻她的内心泛起了波澜。命运真会开玩笑,老是捉弄她,让她跑也跑不掉。现在为做好红岭村村民高山蔬菜的推销工作,她又要去求助最大的冤家冯兴泽的妹妹,这不等于是间接地求冯兴泽吗?姚雪燕觉得是生活给了她极大的讽刺,不过此时生活的磨难已将她磨砺成一位坚忍豁达的女子,不再顾忌自己的一点脸面而畏缩不前,只要能为村民办点实事,她会毫不犹豫地豁出去,即使让她去求冯兴泽也愿意!

姚雪燕找到西湖农贸市场蔬菜经理室,冯倩倩恰好送走一批客商,见到多日不见的姚雪燕,又惊又喜,忙把她迎进办公室,问她是不是有什么事。虽已不是一家人了,但姑嫂情还在。姚雪燕点点头,大方地说:“让你说对了,是想找你帮个忙。”

冯倩倩笑道:“我只管餐桌上的菜,能帮你什么忙呢?”

姚雪燕兴奋地说:“我找你就是请你帮一帮餐桌上的菜。”

“哦,你也做蔬菜生意?”冯倩倩似乎明白了她的来意,望着她笑问道:“假如是帮这方面的事情,没问题,我这农贸市场每天光成交的蔬菜就有几百吨,价格也好说。”

姚雪燕点点头又摇摇头,解释说:“做蔬菜生意不假,但不是我做,我是想帮红岭村村民推销高山蔬菜。”

“高山蔬菜?”冯倩倩突然像发现什么宝贝似的睁大了眼睛,惊喜地叫起来说:“我知道你现在安家的红岭村是桃花源般的原生态山村,海拔高,空气好,那儿产的蔬菜是真正的绿色产品。这可是市民的最爱哦,有多少给多少,我们求之不得。”

姚雪燕知道她误会了,赶紧解释:“八字还没一撇呢,我是来打探情报的。”

冯倩倩不无遗憾地说:“我以为你们那边的高山蔬菜已经出产了,原来还没开张啊。不过你做得也对,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嘛,你还是有远见的,办事牢靠。”

听了冯倩倩这番话,姚雪燕心里便敞亮起来,欣喜道:“有你这位大经理的支持,好比我和村民都吃下了定心丸,没了后顾之忧,可以大胆放手地种了。不过有个运输问题也要向你请教。”

“运输问题?你们那边没有物流?”冯倩倩有点疑惑,因为现在全省各地的物流已非常普遍,江山也不例外。“如果有必要,我这边可以派车去拉。”

姚雪燕解释说:“不是车辆问题,而是进红岭村有段路的路况很差,是原来的机耕路,车辆经过时颠簸得厉害,我怕水灵鲜嫩的蔬菜经不起这么折腾……”

“原来是因为这事啊。”冯倩倩觉得不是问题。“你放心好了,可以订购专门装蔬菜的塑料筐,这样就不怕挤压坏掉了。”

姚雪燕说:“我真笨,咋没想到这个呢。”

“嗯,提前十天半个月在网上订购就行了。”冯倩倩忽然想到了一个相当重要的问题,她提醒道:“对了,高山蔬菜要种那些价值高又不容易损坏的,这样既便于运输又能赚钱,比如山药、辣椒、白扁豆、豇豆、四季豆之类的,这些蔬菜不仅价高,并且一直供不应求。我想,你们种这些蔬菜没问题吧!”

姚雪燕信心满满地说:“绝对没问题!村民们一直都种这些蔬菜,尤其他们种的山药不仅品质好,而且味道鲜美。那里的气候和土壤适宜种这些呢。”

“那好,咱们一言为定。”冯倩倩开心地表示,但她马上又想到另一个问题,“我知道你为人善良,乐于为村民做好事,但现在这个世道常有好心惹麻烦的事。所以,为避免可能会出现的不必要的麻烦和纠纷,我建议先成立一个村合作社,以股份制的形式让村民入股参加,这样可以让合作社出面运作,风险、责任和义务由村民共同承担,利益共同分配。万一出了什么事,也好走法律程序。你说呢?”

姚雪燕感激道:“对呀,你见多识广,考虑问题总比我周全细致,以后我要向你多请教学习,这样我做事可避免莽撞,少走弯路啦。”

姚雪燕的杭州之行有两大收获,一个是谈妥了购销意向,另一个是听取冯倩倩的建议,准备成立蔬菜生产合作社。

几个姐妹一听,个个叫好,并提议让姚雪燕当社长。但姚雪燕认真地说:“合作社是很严肃的事情,首先村民必须自愿参加,然后通过选举产生社长、副社长。虽说我住你们村,但是一个外乡人当你们的社长不合适,我建议选村里你们信得过的人,我呢,不管谁当社长,都愿意帮忙。”

几个姐妹面面相觑,好像要从她们中选一个社长似的。果然许爱芳叫起来:“俺选毛友娟!”

“为啥选毛友娟?”姚雪燕问。

“因为毛友娟有魄力敢担当,人缘也好。”许爱芳不假思索地说。

姚雪燕笑着点点头:“我也有这个意思。但这事非同小可,我得先向老村支书汇报一下。”

姚雪燕来到村委办公室,找到老村支书说起成立合作社的事宜。但听到入股需要交钱,就连忙摇头,坚决不同意。

吃过晚饭,天已擦黑,几个姐妹讨论了一下,觉得还是要成立合作社,村委不支持,就去争取镇政府的支持。

第二天,姚雪燕来到镇政府,找到一把手姜书记,得知姚雪燕的来意,非常感兴趣,大赞她有想法有作为,枫溪镇正需要像她这样既有能力又有热心肠的能人。然后又把她带到分管的王副镇长办公室,并交代几句后就走了。

王副镇长乐呵呵地对姚雪燕说:

“刚才姜书记说,您要帮红岭村成立蔬菜生产合作社,这可是很有意义的大好事,作为分管领导,我会全力支持,尽快把合作社建起来。”

“太好啦,王副镇长有魄力,以后我们的合作社还得仰仗王副镇长您啊。”一向不爱拍领导马屁的姚雪燕不小心拍起了马屁,觉得只要王副镇长给予支持,以后办事就顺溜了。

接下来姚雪燕谈了自己有关创办合作社的一些想法,以及老村支书的态度。王副镇长非常赞同她的观点,并和她交换了意见,又商谈了合作社成立的相关事宜。王副镇长强调,此事不宜操之过急,关键是要了解有多少村民愿意加入,让她回去先摸摸底,如果村民意愿很强,再操办也不迟。另外还告诉她,合作社是民间组织,可以不经过村委直接上报审批就可以。

回到村里后,姚雪燕和四姐妹就走家串户地去摸底了。

妻子刚折腾完推销蔬菜的事,眼下又在为成立合作社奔波,姜虎问:“累不累呀?图个啥呀?小心好心没好报,到时别让人害了。”姚雪燕笑道:“我们吃住在红岭村,已是红岭村人了,为红岭村老百姓牵个线搭个桥的不是应该的嘛。你也知道,这里的村民纯朴、勤劳又诚实,年轻人可以外出打工,妇女老幼只能在家里种点东西或上山采点东西拿到镇上赶集卖点钱,我们若不帮他们,还有谁会帮呢?”

“好好好,你愿意帮,我也不反对,反正我没你有能耐,别怪我不给你当助手啊。”姜虎的性格与姚雪燕完全不同,他喜欢清静、悠闲,虽然他不赞成妻子为村民的事不停地忙碌,但也没有阻止,只是给妻子打预防针,让她悠着点。

姚雪燕笑了,温柔地说:“我的好老公,你想哪里去了?我带你来红岭村的目的是让你静养,哪能让你跟着我东跑西跑呢?你知道我是坐不住的人,让我整天闲着没事,会憋出病的。对了,你不是喜欢下棋吗?刘老师退休在家,你可以找他当个伴。”

姜虎嘿嘿地笑着说:“你是马后炮,一星期前我就开始和他作伴了。”

这对老夫妻像小夫妻似的你一言我一句地逗着寻开心,他们结婚三十多年来一直如此,即使遇到不顺心的事或偶尔夫妻争吵,双方都会为对方着想,尽量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使夫妻重回和谐的轨道上来。

万事俱备,合作社的成立仪式即将举行之际,不料,节外生枝。本已确定租用闲置的村小学并将在此处举行合作社成立大会,但去村小学布置会场时,村民刘金旺却不让她们进去,说他已租用小学做养猪场了。姚雪燕一听,气得半天说不出话,临时选址可把姚雪燕难住了。选哪里合适呢?姚雪燕说这地方应该是场地又宽敞,交通又便利。她这么一说,许爱芳说杨慧芬家就在村头,门前就是机耕路,交通便利,而且宽敞。

事情总是一波接一波地来。刚解决选址问题,接下来的选举又出现了意外。

成立大会按程序进行,宣布成立后举行了选举。可选举的結果阴差阳错,原本推举毛友娟当合作社社长,结果却是姚雪燕,毛友娟只当了个副社长,情绪非常低落,甚至眼睛红红的都快哭出来了。姚雪燕安慰她说:“我们好姐妹谁当都一样,关键是要拧成一股绳,有事大家一起商量,有困难一起克服,打响红岭村这张品牌,把合作社办成村民信得过的摇钱树、聚宝盆。”几个老姐妹也你一言我一语地劝,毛友娟终于想开了,说:“虽然俺没选上,可雪燕选上了,俺心里也乐意,如果别人当了社长,俺就不服气!”

就这样,红岭村高山蔬菜合作社的牌子挂在杨慧芬的家门口了。

村民对参股大多持观望态度,除姚雪燕几姐妹外,只有七八户村民自愿参股。但姚雪燕不着急,心想,村民们是很现实的,只有等合作社赚了钱有了分红,他们才愿意参股。她相信以后参股者会越来越多。

合作社成立没多久,便正式开张了。第一笔生意是推销冬笋。冬笋在枫溪镇每斤卖五元,杭州卖十五元,姚雪燕已与冯倩倩谈妥了,批发价是十元。其中包装、运输等费用由合作社出。根据冯倩倩的建议,姚雪燕又印刷了五斤装和十斤装两种包装纸板箱,并在纸板箱上印上“红岭脆笋”四个字,这是红岭村冬笋的品牌。

红岭村盛产毛竹,所以也盛产冬笋,而且因高海拔气候和土壤适中,这里的冬笋品质特佳,色白,肉厚且脆,若进入杭州市场定会大受欢迎,所以姚雪燕信心满满,觉得打响“红岭脆笋”是迟早的事。

姚雪燕召集股东们商量收购定价等事情。经过成本匡算,一致认为给村民的收购价是每斤六元,这样就能保证合作社获得每斤二至三元的纯利润。这是村民们做梦也想不到的价啊,所以收购冬笋的通知一发出,村民们倾村而出,一时间满山遍野人声鼎沸,展开了一场声势浩大的挖笋大赛。紧接着,一筐筐一袋袋冬笋源源不断地从山上汇聚到杨慧芬家里,屋里放不下就摆在屋外晒场上,人和笋几乎要把楼房挤爆了。参股的村民都按分工做着各自的分内事,称的称,记的记,装的装,有条不紊。姚雪燕维持秩序,让他们按先来后到排队过秤登记。队伍从屋里一直排到机耕路上,像一条出洞的蛟龙颇为壮观。

这场挖笋大赛难以终止,因为仍有本村和外村的村民源源不断地将冬笋送来。姚雪燕当机立断,采取边收购边发运的模式,及时将冬笋销往市场,不让村民的利益受到任何损害。一些村民因心急或经验欠缺挖破了冬笋,姚雪燕便让他们先挑回去处理,可以晒成笋干,到时她还要收购笋干。这又解决了村民的后顾之忧。冬笋收购工作一直延续到春节后出春笋前。

可以说合作社刚成立就打了一场大胜仗,总共向杭州发运五批,共计五十吨“红岭脆笋”,而且从杭州市场反馈的信息看,“红岭脆笋”的销量最佳。由于姚雪燕在收购过程中严格把关,几乎没有破损变质的,极少有黏附的泥,冯倩倩相当满意,并爽快地把货款分文不少地打入合作社账户。

款到即付,村民们拿到卖笋得来的钱,个个喜笑颜开,可以说合作社让他们发了一次财,往年挖笋卖笋,却从来没有得到这么多的钱,最多的有四千多块,最少的也有五百多块。光发放笋款就让出纳刘小莉忙了整整两天,她颇为得意地说:“这是我这辈子摸过的钱最多的一次。”

合作社旗开得胜,成立后第一次做生意就赚了二十多万元。姚雪燕召开了股东会,向股东们公开了这一非凡的战绩。股东们欣喜若狂,并十分感激地对姚雪燕说:“跟着您我们的富裕梦就不远了。”股东会议上,经过讨论通过了董事会的五大重要事项:一、利润留一半作为发展基金和平时正常开支,另一半用来分红;二、提取利润的百分之十作为五位常务董事和一位技术指导的补贴;三、允许扩大股东;四、可以多种经营,并通过多条渠道实现合作社利润的最大化;五、拿出一部分钱修缮通村的机耕路。股东们第一次拿到差不多和股金一样多的分红,心里都乐开了花。

数着赚来的钞票是硬道理。消息一传出,当初那些对合作社犹豫不决的村民后悔莫及,而那些原本不看好合作社的村民态度更是来了个一百八十度大转弯。他们找到姚雪燕强烈要求入股,并表示只要姚雪燕当这个家他们就放心。姚雪燕告诉他们股东大会通过了让他们参股的决定,并当场给他们办理了入股手续。

眼看合作社迅速发展壮大起来了,姚雪燕感到无比欣慰。

亲眼看到亲耳听到村民们敬着夸着护着姚雪燕,姜虎也沾了光,感到非常荣幸且骄傲,每天都觉得很开心,心情好,病情也有所缓解和稳定。原本喝着中药调理,喝了两年觉得没什么变化,便很想丢了药罐子。但姚雪燕说:“不行,先去医院检查看看。”于是姜虎在妻子陪同下去医院作了一次全面体检。检查结果出来了:肺部症状有所缓解,肿瘤明显缩小!

仿佛中了五百万彩票,姚雪燕情不自禁地紧紧抱住丈夫,喜极而泣!她像个孩子似的喃喃自语:“我当初带你来红岭村就是为了你养病,希望能有那么一天把你的病养好。现在,这一天终于来到了!真是个奇迹,老天有眼啊,我要为你庆贺!”

姜虎倒显得出奇的平静,好像他早已知这个结果。此时他的心里除了惊喜,更多的还是感激。

“雪燕,这不是老天有眼。”他满怀感激地說,“是个奇迹没错,而创造这个奇迹的不是老天而是你啊。我首先要感谢你的英明决策,你当初为了给我养病不顾亲友的反对,破釜沉舟,陪我一起来到这桃花源般的小山村,让我每时每刻都能呼吸到新鲜空气。其次,你不怕困难,使出浑身解数,整治村庄,去改变小村贫穷落后面貌,让村里的生活更舒适……真的不容易啊!我本是个被判处死刑的病人,如今竟能绝处逢生,这一切都是因为我有了你这个好老婆,我是多么的幸运!雪燕,我说得对吗?”

姚雪燕点点头又摇摇头,她开心地说:“你只说对了一半。创造这奇迹的还有你自己的坚强和淡定,这是内因,才是最主要的。你不惧死神,坦然地面对,直到死神望而却步……所以说,你应该感谢你自己。好,不说了,我要赶快把这个喜讯告诉女儿,让女儿也放心。”

责任编辑   曾  歌

猜你喜欢
冬笋蔬菜村民
挖冬笋
定点帮扶让村民过上美好生活
奇怪的蔬菜
张存海:带领村民过上好日子
挖冬笋
蔬菜
挖冬笋
能人选出来 村民富起来
蔬中一绝数冬笋
蒋虚村村民为何没有获益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