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时代弘扬黄河文化的实然困境与应然进路

2023-05-30 12:02吴春阳夏梦萱赵睿睿
新闻爱好者 2023年2期
关键词:黄河文化

吴春阳 夏梦萱 赵睿睿

【摘要】黄河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与魂,蕴含着极其丰富的精神内涵和时代价值。弘扬黄河文化是构建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的必然选择,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动力之源,是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的战略之举。微时代在弘扬黄河文化的过程中,面临着现实问题与文化阐释的张力、国家意志与行政逻辑的落差、价值多元与西方文化的渗透、区域传统文化的趋同与求异、传承载体与传播渠道的局限等现实困境。需要围绕多元主体协同推动、资源要素优化整合、载体渠道融合共生、弘扬机制建构完善等方面,探索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的应然进路。

【关键词】黄河文化;实然困境;应然进路

黄河文化是中华文化中最具代表性的主体文化,凝聚了中华文化的精髓,是新时代培育文化自信、增强民族凝聚力的重要载体。黄河文化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微时代如何推进黄河文化保护、讲好黄河文化故事、传播黄河文化声音和推动黄河文化普及,对赓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构建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弘扬黄河文化的时代价值

文化体现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价值取向。黄河文化是中华文明体系的发端和源头,几千年来,以其丰富的内容资源、方法资源和载体资源在中华大地上发挥着政治、经济、生态和价值等引领功能,对中华民族的兴盛和发展发挥着重要的推动作用。[1]因此,新时代弘扬黄河文化所蕴含的丰富的人文精神和时代价值,是时代发展的必然选择和迫切需要。

(一)弘扬黄河文化是构建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的必然选择

构建中华民族的共同精神家园,文化认同是民族团结的根脉。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得益于各民族间文明的交流交融,使得黄河文化成为中华文明的集大成者和最高代表。黄河文化所蕴含的同根同源的民族认同、民惟邦本的民本思想、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百折不挠的斗争精神、革故鼎新的革新意识、和谐共生的生态智慧、兼容并蓄的包容格局等文化内核,[2]凝聚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智慧结晶,是增强民族文化自信的重要载体,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断赋能。

(二)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动力之源

黄河文化所蕴含的精神内核是其他文化难以比拟和替代的。在人与黄河长期共存的过程中,诞生了极其灿烂的人文思想,其内涵丰富,元素多元。[3]除了主体的农耕文化,也包含宗教文化、哲学文化、政治文化、民俗文化和中医药文化等。涉及自然科學、哲学、社会学、宗教学、历史学和美学等多学科知识。蕴含了丰富的价值观念和人文精神,如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精神特质等,体现了民族的价值取向和终极人文追求,承载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这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思想上的共通性、内涵上的契合性。

(三)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的战略之举

文化软实力是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着一个国家的生命力。而以黄河文化为代表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正是我国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的文化沃土。弘扬黄河文化,推动黄河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既是传承民族文化基因,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的现实选择,又是增强文化话语权,提升国力的战略举措。有利于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推动文化领域的对外合作交流,扩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世界上的影响力,树立良好的国际形象。[4]

二、弘扬黄河文化的实然困境

从历史来看,黄河可以说是国家发展的一个缩影。中华民族发展史实际上就是一部与灾害斗争、战胜一切挑战并不断取得发展的奋斗史。只有弘扬和传承好黄河文化,才能增强民族自信,不断推动民族文明兴盛与发展。但微时代在弘扬黄河文化的进程中,却面临着一些制约因素。

(一)现实问题与文化阐释的张力

从现实来看,由于近代以来各种因素的影响,与大河文化中的长江文化和国外异质文化相比,黄河文化相对而言处于迟滞期,其文化再生与复苏面临着诸多困难,如遗产保护不足,缺乏流域体系的统筹规划和协调;传承发展质量不高,在传承与发展之间没有很好的平衡关系;文旅融合度不够,黄河文化与旅游开发之间衔接不够等问题,亟须探索新时代背景下弘扬和传承黄河文化的新模式。

(二)国家意志与行政逻辑的落差

2019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郑州主持召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强调要深入挖掘黄河文化蕴含的时代价值,讲好“黄河故事”,延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精神力量[5],并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升为重大国家战略。2020年,中央又明确要求开展黄河文化宣传,大力弘扬黄河文化。2022年,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明确指出要“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断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和“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6]党和国家将传承发展黄河文化提升到国家战略高度。从这一角度来看,黄河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迫切要求体现了国家意志自上而下的一种公共意愿和追求。然而在实际的执行过程中,尽管各地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探索和实践,但黄河流域涉及的9省区对自身的文化定位和时代方位没有形成统一的认知,存在着主体作用发挥不完全,调动社会积极因素不明显等情况。

(三)价值多元与西方文化的渗透

在微时代,个人价值追求多元。价值多元表征为价值追求繁多与诉求的集聚与扩张,个体对价值的追求,除了诉诸现实世界,也通过虚拟网络予以呈现,构建了一个集线上与线下于一体的共同场域。在这个共同场域中,商业价值的追求处于主导位置,多种文化、历史、民族和社会因素不断叠加和聚合,边界会不断随着时代的发展而无限延展。多元价值在其中不断交互、融合、激荡,进而引发冲突与博弈,发生裂变,催生出立场各异的价值选择与价值追求,从而影响到个体价值观的变迁与走向。加之个体在内生动力不足、外部环境助力有限的综合作用下,很难真正感受到黄河文化对个体的价值引领作用,不利于凝聚个体价值共识。在多元价值的共同场域中,西方文化的价值分化和离散作用显得尤为突出。随着东西方文化的交互,西方部分国家依托软硬实力尤其是锐实力作用的发挥,掌握文化输出的话语权,其通过显、隐两种手段交互使用,利用科技和网络的综合优势,借助大众文化和宗教等的传播进行文化输出和渗透,对我国个体价值观产生了深远影响。

(四)区域传统文化的趋同与求异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着共性的精神内涵和价值追求,黄河文化的发展过程也是长期汲取流域内各民族优秀文化成果,与各民族文化相互融合、不断升华,才形成了如今的黃河文化共同体。因此,黄河文化呈现出文化的多样性特征。但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加速,文化之间的交流与互动也越发频繁,进而奠定了文化趋同的基础。受此影响,黄河文化除了与区域外文化交流交融外,由于空间位置临近、交流时期较长,其自身与各民族各区域文化也不断相互融合,风土人情、建筑风格等渐趋一致,区域传统文化的特点也不断消缺,甚至部分少数民族文化渐失民族特色,趋同化趋势越发明显。但文化从本质上讲就是存异而非趋同。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文明具有多样性,就如同自然界物种的多样性一样,一同构成我们这个星球的生命本源”[7],“应加深对自身文明和其他文明差异性的认知”。[8]文化趋同固然有利于民族融合发展、形成“大一体”的国家概念,但也可能导致文化多样性的消逝,不利于黄河区域传统文化的保护。由于客观条件的局限性,在传承和弘扬黄河文化时,尤其是对地域文化资源的发掘,对特色文化的掌握度、关注度和利用度远远达不到现实的需要,在主导文化传承过程中就容易出现强调共性文化要素而忽略地方文化特色等情况。

(五)传承载体与传播渠道的局限

文化传承载体多以物质或文化显现,如语言文字、服饰建筑、宗教、教育和祭祀活动等。其中教育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其他方面则显得有些式微,载体较为单一。同改革开放之前相比,中国的社会生态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原有的文化传承载体和传播渠道难以适应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要求。主要表现在:一是文创质量不高。有代表性的、生命力强的作品数量明显不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与不平衡不充分的供给之间的矛盾没有得到有效缓解。二是与智媒体结合不足。“互联网+”传统文化机制没有很好建构起来,没有充分发挥网络传播的新优势,尽管有一些博物馆和文化景区等机构做了很多尝试性的探索,但从整体上来看,线上线下有机结合明显欠缺。三是个体参与度不够。很多文化机构在选取或制作文化宣传素材时,容易忽略个体的需求和感受,没有把“我能给”和个体的“我想要”有效结合起来。

三、弘扬黄河文化的应然进路

弘扬黄河文化,多元主体的协同推动是确保成效的重要基石,资源要素的优化整合是重要前提,传承载体与传播渠道的融合共生是重要支撑,弘扬机制的建构完善是重要保障。这四个方面共同构成了弘扬黄河文化的多元路径,也是弘扬黄河文化的应然进路。

(一)多元主体协同推动

弘扬黄河文化必须以大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进行,避免“流程化”和“标准化”,真正做到文化基因与现代生活相调适、文化融入与个体内生需求相契合,从而把黄河文化的内涵精神根植于个体内心、时代价值作用于个体行为方式。弘扬黄河文化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既涉及政府的顶层设计,又离不开社会的全面参与和支持。政府作为文化传承的主导者,应加强党的领导,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构筑黄河文化传承体系,在政策制定和财政物力上给予一定程度的倾斜,加大对黄河文物遗迹保护的力度。如制定黄河流域系统性的文物保护方案,推动黄河流域内各区域之间的合作,保护好自然和文化的“双遗产”,还需要政府整合相关高校和机构的力量和资源,建设黄河文化传承发展的研究平台。

(二)载体渠道融合共生

黄河文化载体是指在实施黄河文化传承教育的过程中,能够承载和传递黄河文化价值和内容的物质或活动形式。在实现黄河文化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功能的过程中,载体发挥着重要作用。从分类上讲,载体可以分为物质载体、活动载体和传媒载体。物质载体的继承和保护、活动载体的繁荣和开发、传媒载体的运用与拓展等三个方面共同作用于黄河文化。而传播渠道作为传播过程的基本要素之一,指完成文化传播的媒介方式,如书籍、报刊、广播、电视和网络等。坚持传统与现代相融合。时空环境流变下的文化传承,要解决好传播的内容、形式和载体与时代结合的问题,要与当代文化相调适,从而赋予黄河文化新的时代气息。[9]

(三)弘扬机制建构完善

弘扬黄河文化是一个系统工程,其中多主体协同、多元素联动共同构成了一个生态系统,需要长期从全局性和根本性上建构完善的弘扬机制,使这一生态系统得以健康、科学、有效的运作。而弘扬机制的构建涉及四个方面的内容,包含导向激励机制、融入创新机制、运营管理机制和评估保障机制等。导向激励机制,也即是动力机制。在个人自觉不足的前提下,行为会受到动机的驱动和支配,适当的正向激励可以强化人的行为动机,可以调动机构和社会参与黄河文化建设的积极性。融入创新机制要从融入社会生活、融入社会道德范畴等方面进行创新设计。微媒体时代,在弘扬黄河文化的过程中还要创新运用微视频等传播载体。运营管理机制要做到“三全”:一要全员凝聚弘扬黄河文化的多元主体力量,二要全过程实现弘扬黄河文化实践活动的有效衔接,三要全方位深度整合黄河文化优势资源。评估保障机制有利于评价弘扬成效的好坏,对改进弘扬的方式方法、增强弘扬的针对性有很大的价值和作用。

四、结语

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黄河文化不断被赋予新的内涵。黄河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不断遇到新的情况,尤其是在新兴信息技术的持续赋能下,如何通过探索黄河文化传播的微策略、打造传播的微体系、构建传播的微机制,提高弘扬黄河文化的效能,是未来弘扬黄河文化,走出一条具有微时代特色传承发展之路的新课题。

[基金项目:中国高等教育学会2022年度高等教育科学研究规划重点课题(22XC0308);河南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团队项目(2021-CXTD-11);河南省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基础研究重大项目(2021-JCZD-08);河南省高校科技创新人才支持计划项目(2019-CX-018);2021年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2021BJY013);河南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专项课题(HAUTZX202104)]

参考文献:

[1]田学斌.黄河文化:中华民族的根和魂[N].学习时报,2021-02-05(001).

[2]王国生.大力弘扬黄河文化 为新时代中原更加出彩凝聚精神力量[N].河南日报,2020-01-15(001).

[3]徐光春.黄帝文化与黄河文化[J].中华文化论坛,2016(07):5-14+191.

[4]刘翠玉.新时代黄河文化传播的时代价值、机遇与路径[J].新闻爱好者,2021(3):70-72.

[5]习近平.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J].求是,2019(20):4-11.

[6]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

[7]习近平在阿拉伯国家联盟总部的演讲[EB/OL].http://www.gov.cn/xinwen/2016-01/22/content_5035204.htm.

[8]习近平.深化文明交流互鉴 共建亚洲命运共同体[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9.

[9]周青建.文博机构传播黄河文化的路径探索[J].新闻爱好者,2022(8):73-75.

(吴春阳为河南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博士生,河南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夏梦萱为河南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生;赵睿睿为河南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生)

编校:王志昭

猜你喜欢
黄河文化
黄河生态文化传播推动能源行业可持续发展
黄河文化研学对初中历史深度教学的作用分析
坚定文化自信,推进黄河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新时代黄河文化传播创新路径研究
刍议黄河文化的内涵与传播
“诗言志”视阈下诗歌对黄河文化的传播
黄河文化的一朵浪花
讲好历史上黄河治理故事应关注的几个问题
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背景下兰州黄河文化传承的思考
浅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黄河文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