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格巴蜀图谱 寄语寒木春华

2023-05-30 10:48
现代艺术 2023年2期
关键词:寄语定格策划

人歌小岁酒,花舞大唐春。

草色迷三径,风光动四邻。

愿得长如此,年年物候新。

——卢照邻《元日述怀》(节选)

光阴流转,四季变换,时光的刻度将日子划分出了新旧。站在2023新春起点上,回顾2022这一年,喜怒哀乐交织生长,无论是晨光熹微,还是灯火明亮,文艺的脚步从未停下……2022年2月4日—3月13日,世界瞩目的2022年北京冬季奥运会和2022年北京冬季残奥会在北京和张家口举行,向世界展示了中国精神、中国情怀和中国深厚的文化底蕴;4月,梨花风起正清明,死者即已休,生者何自守,伤春感怀寄哀思;5月,中国共青年团成立100周年,为进一步继承和弘扬《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现代艺术》以青春的名义,携手省级各文艺家协会,推出“致敬新时代 抒写新荣光”专题;6月,重庆直辖正式掛牌25周年,为助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推动川渝两地文艺交流互鉴,《现代艺术》携手《重庆文艺》策划“巴山蜀水和合美  川渝联袂双城曲——谨贺重庆直辖25周年”专题;7月,庆祝香港回归25周年;8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5周年、中国工农红军入川90周年,《现代艺术》携手巴中市文联推出“文艺致敬先烈  翰墨抒写未来”专题;9月,新编川剧《草鞋县令》荣获第十七届中国文化艺术政府奖文华大奖,《现代艺术》同步策划“传统文化之美 惟民至上之心——新编川剧《草鞋县令》多维述评”专题;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3周年,与此同时,举国关注、举世瞩目的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胜利召开;11月,郭沫若先生诞辰130周年,为更好地擦亮“沫若文化”品牌,推动乐山文艺事业,《现代艺术》携手乐山市文联策划“弘扬沫若文化  谱写时代新篇”专题;12月,《现代艺术》特别集中呈现第十届四川省巴蜀文艺奖获奖作品,以飨读者。

在奋进新征程的伟大实践中,影像以其独特的魅力反映着时代的光辉、人民的光辉。于此,《现代艺术》携手四川省摄影家协会策划“定格巴蜀图谱  寄语寒木春华——2022影像印记”专题,面向工作或生活在四川的摄影文艺工作者及爱好者公开征集2022年最具代表性的影像作品,并以此作品寄语新春。征稿自2022年11月7日启动以来,得到了省市州摄影人、摄影爱好者的广泛响应,我们从来稿作品中精选出25件(组)作品,力图全面展示四川全省2022年的影像印记,并特约四川省21个市州摄影家协会主席团成员的作品,共计46件(组)作品。(需要说明的是,囿于篇幅,更多的作品未能呈现,呈现顺序以作者姓氏拼音为序。)这些作品中,有乡村振兴、城市建设、幸福生活、智能制造等现实题材,也有人文关怀、艺术文脉、精神探索等艺术题材,他们定格了乡村的清新与美好,也记录了城市与自然的和谐共生,让我们看见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匠心和坚守的信心,见证了城市的发展与包容……这些作品中的拍摄者、被拍摄者和读者、编者以及以各种方式产生关联的事件、人物,都以不同的方式在2022年留下属于自己的印记,或大或小、或多或少、或深或浅,既影响着摄影者自身,也影响着它所能连接的方方面面。

告别2022年,迎来2023年,时间再次刻印下我们前行的坐标。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开局关乎全局,起步决定后程。期待在新的一年中,四川摄影人以全新的视角去描绘和记录,通过光影去发现更加光彩的华章:那些愉悦的,但更令人感动的瞬间;那些新奇的,但更引人思索的瞬间;那些承继的,但更具有原创与独立精神的瞬间。

金虎随冬去,玉兔踏春来。2023已开启,让我们共同努力,坚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立场,以丰富多元的影像语言为媒介,透过镜头讲述时代的热忱与理想,为传播可信、可爱、可敬的四川形象、中国形象贡献文艺力量。

猜你喜欢
寄语定格策划
定格美好瞬间
寄语
特约主编寄语
本刊特别策划
本刊特别策划
本刊特别策划
新年寄语
定格生死瞬间
幸福定格
本期策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