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千载的舞绘画卷

2023-05-30 14:47李思亿
剧作家 2023年2期
关键词:艺术语言艺术形象传统文化

李思亿

摘 要:现象级舞剧《只此青绿》一经演出,便广受关注与喜爱,其中蕴含的是跨越千载的传统文化之美。本文以艺术作品的层次逻辑为切入点,赏析舞剧的美学内蕴,体味跨界展现、多元融合带来的艺术语言“美”;诗性的写意及传统文化的当代塑造带来的艺术形象“美”;古今融合,远非“只此”中深藏的艺术意蕴“美”。

关键词:传统文化;只此青绿;艺术语言;艺术形象;艺术意蕴

舞蹈作为艺术家经过自身审美而创作出的成果,从层次逻辑来看,可分为艺术语言、艺术形象、艺术意蕴三个层次。舞蹈作品中艺术语言、艺术形象、艺术意蕴相互影响、相互依存、由表及里、由浅入深,这也代表着舞蹈审美体验的彼此交融、逐层递进。

舞蹈诗剧《只此青绿》作为中国主流舞剧的现象级作品,以《千里江山图》为创作灵感,为观众呈现了一幅跨越千载的舞绘画卷。笔者从艺术语言、艺术形象、艺术意蕴这三个层次出发,以艺术作品的逻辑层次为框架,赏析《只此青绿》的美学内蕴。

一、跨界展现、多元融合——多样化的艺术语言

艺术语言是构成舞蹈作品审美的第一个层次。

人类社会最重要的沟通方式就是语言,人们可以利用语言表达交流各种信息、情感及思想。艺术语言是除了口头语言、文字语言之外,人类创造出来的一种特殊的语言,它是具有特殊意义的工具语言。艺术语言可以将“形于心”的内在情感转为“形于外”的具象表达,能够将艺术形式进行全阶段的展示。所以,赋予“美”以外部形式,构成作品美学基础的是形式多样、各具特色、富于感染力的艺术语言。

北宋画家王希孟创作的绢本设色画《千里江山图》,画面千山万壑争雄竞秀,江河交错,烟波浩渺,气势雄伟壮丽,以“咫尺有千里之趣”的表现手法和精密笔法,描绘了祖国的锦绣河山。用勾勒画轮廓,以骨法画树干,用皴点画山坡,丰富了青绿山水的表现力,展现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只此青绿》以舞蹈绘制《千里江山图》,实现了绘画语言到舞蹈语言的跨界展现,同时借由光影变幻的渲染及音乐流转的烘托,在多种艺术语言的巧妙融合中给观众带来最直观的美学体验。

(一)舞蹈语言

舞蹈语言的核心元素是动作,动作的表达是舞蹈语言的基础。生活中人们的各种动作随人类的活动而发生,这类动作不是舞蹈语言,仅具有展现生活场景的功能。舞蹈家用艺术思维模式,去构建和创造用于表达情感的肢体语言,这个过程就是从思维的抽象到现实表达的过程,经过筛选、丰富、优化、革新、重构,使动作具有传情达意、抒发情感、引起共鸣等交流作用,给人们带来“美”的体验。

以人物“青绿”为例,她在剧中是清丽般的存在,被定义为“全剧的美学提纯”,发髻高耸、身披青绿长裙,古朴、纤柔、高雅,是展卷人乃至全场观众的焦点,动作收放、呼吸吐纳间将东方女性的古典美展露无遗。舞蹈动作以宋代绘画中的内敛基调设计了“静待”“望月”“落云”“垂思”“独步”“险峰”“卧石”等一系列造型,演员们的肢体、裙摆,以及流动的队形等,看起来像山石的棱角,又有山水相依之感,极具中国山水的写意美,见山见水见人更见风骨,实现了从绘画“色彩美”到舞蹈“形象美”的转变。

再着眼舞剧的主角,同时也是《千里江山图》的画者“希孟”。日常的王希孟在山水中俯仰观察,身所盘桓、目所绸缪、饱游饫看中,“尽得其态”,指掌之间,若睨万里;冷月孤灯下創作的王希孟,则神思飞扬,随云烟而缱绻,其动作气息内敛,寓刚健于优柔。整套舞蹈动作呈现了王希孟在创作过程中的心神起伏,以及年轻的身体和头脑所迸发出的灵感与强大的思维张力。

(二)光影渲染

在舞剧《只此青绿》中,基于舞台圆形结构设计的特殊性,主演区正上方的灯具摒弃了传统剧场吊杆上的横向整排吊挂,而是采用了与舞台装置同心圆的圆形吊挂灯具。这样一个吊挂方式的改变,直接颠覆性地改变了最终灯光效果的呈现,削弱了灯位传统意义上的逆光、高侧、顶光这些观念,而是与画卷般的三组弧形装置一道,有机地结合成了一个闭环,一个可以与地面圆环转台共同赋予舞台时间、空间概念的整体。依此形成的圆环形地面灯光效果,配以不同的光色,成为了希孟、展卷人、匠人们及“青绿”可以相互穿梭于各自时空的重要链接手段,同时也打造了很强的舞台样式感,进一步加强了舞蹈的审美体验。

(三)音乐烘托

在艺术的发展过程中,音乐和舞蹈形影不离,相互融合。在艺术的表达形式里,有舞必有乐,音乐和舞蹈同步。舞蹈靠音乐表达情感,音乐借舞蹈体验情感,两者在共同的审美体验中,交相辉映、增色互补。

在一部以宋代为背景的舞蹈诗剧中,音乐应当既能体现宋代的气质,也能贯通当代人的审美感受。舞剧中淡雅的弦乐一出,仿佛让人跨越近千载的时光,和展卷人一同亲历了《千里江山图》的绘制过程。剧目尾声,当《千里江山图》在当代故宫博物院展出时,展卷人与希孟隔着长长的桌案,深深凝望。弦乐响起,不仅调动着台上演员的情绪,在座的观众也不由感到一股鼻酸。

此外,舞剧的音乐还运用了大量现实的声音元素。由于舞剧将《千里江山图》创作、制作的工序,如制笔、制墨等实实在在的传统技艺诗化地呈现在舞台之上,在这些段落里,也融入了现实中捶打等声音元素,“咚咚咚”的节奏更加强化了欣赏作品时的临场感。

二、诗性的写意及传统文化的当代塑造——独特的艺术形象

艺术形象是构成舞蹈作品审美的更深层次。

艺术形象不仅具有具体可感的形象性,且具有概括性,它把广泛的生活内容概括在形象之中。艺术形象又具有情感性和思想性,在艺术形象中融入了艺术家爱憎悲欢的情感,处处渗透着作者对生活的思考和评价,其最终目的是服务于艺术形象的塑造。正如王弼所言“尽象莫若言”“得象而忘言”:艺术形象以艺术语言为基础,是对艺术语言层面的超越性存在。 在舞剧《只此青绿》中,展卷人及画家王希孟是全篇的主角形象,展卷人是其中穿针引线的“眼”,他代表着今时今日的我们;希孟是其中画龙点睛的“灵”,他以自我“名”的舍弃,成就青绿跨越千载的诗化呈现。在此基础上,相较于其他艺术作品,《只此青绿》最为突出的美学特点有二:一是令人沉醉的诗性写意,二是对传统工艺创新性的当代塑造。这两点更多源于以下三组形象、或者说是“意象”之中。

(一)青绿

“青绿”是舞剧全篇最为重要的抽象性、写意性的角色,是《千里江山图》最典型的视觉标识与审美意象。

从舞剧叙事来看,作为联结展卷人和王希孟之间的符号性角色,青绿是灵动的,以绚烂之身成全了跨越千载的时空联结,以意念的流动构建起剧中的精神世界,其中的人物皆因念而起、随心而动、有感而发。青绿不语,仿若深远的时空中有层峦叠嶂,看似缓慢的行进中流转着山河岁月、四季更替。

从审美体验来看,“青绿”这个采用矿物颜料能在幽暗环境中发出宝石光芒的存在,象征着东方美学,是对于自然山水东方美的抽象提纯。作为一个抽象写意的意象,蕴含着动静相生、空灵透彻的美感,尤其是“青绿腰”的舞蹈造型,把中国舞蹈之美推到了东方美学的极致。

(二)圆

“圆”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传统艺术作品中重要的意象。在《中国舞蹈美学》一书中,袁禾教授将“转似回波”的圆和“行云流水”的线归纳为两种传统舞蹈美学的审美范式,认为二者“既应和了中国整体美学之精神,又体现出舞蹈美学的特点”。以此为依据,不难发现在舞剧《只此青绿》中,圆的意象多次出现,带来多元且复合的审美感受。

首先便是圆形的舞台。从舞剧的形式来看,现代化的舞台科技极大地丰富了舞剧的视觉之美。但深究而言,圆形的舞台设计更是作为“圆”的意象而呈现的。以同心圆为舞台轴心,采用地面转台和空中圆弧机械相配合,天旋达到三圈、地转达到四圈,既还原了中国传统画卷“展卷”的过程,更是传统文化之美的创新呈现。

(三)工艺人

舞剧共分七节,自“展卷”开始,至“入画”收尾,而中间“问篆、唱丝、寻石、习笔、淬墨”这五节则分别对应了“入画”前五步重要的传统工艺。篆刻人、织卷人、磨石人、制笔人、制墨人,这五个角色形象是五步传统工艺的凝练和拟人化呈现,他们的形象是承托《千里江山图》千载的“骨”。

正是基于这样创新化的形象呈现,舞剧《只此青绿》在历史长河中徐徐展开的不再是文物自身,而是一个个鲜活的人。让传统工艺不再是枯燥的讲解、不知所云的注释,而是当代视角下生动的视听呈现;让文化传承不再仅是物质的传承,而是伟大的人类生命情感的接续与流传。

三、古今融合、远非“只此”——深远的艺术意蕴

艺术意蕴是构成舞蹈作品审美的第三个层次。黑格尔曾经讲过:“意蕴总是比直接显现的形象更为深远的一种东西,艺术作品应该具有意蕴。”黑格尔认为,任何艺术作品都要通过媒介,如色彩、线条、音响、动作、文字等来表现,通过整体的艺术形象,来显现出一种内在的生气,情感和灵魂,风骨和精神,这就是我们所说的艺术作品的意蕴。

(一)极致的审美意蕴

在春晚的舞台上,《只此青绿》的舞蹈选段广受好评,在观众的视角中,天地间仿佛只此一抹“青绿”,这便是舞剧带给观众的极致的审美意蕴。

通过“青绿”“明月”等美学意象提取,舞剧以物比兴,托物言志,创形象为象征,女舞者们饰演的“青绿”,发髻高耸、身着青绿衣,体态摇曳、神韵合一,通过静待、望月、垂思、独步等一系列情景动作,将东方女性的古朴之韵展现得淋漓尽致,最终融为青绿色的山峦,犹如唤醒了如诗如幻的无垠山河。以艺术语言的跨界呈现、时空流转的多重叙事、虚实相生的意象交融,实现了舞蹈的诗性表达与艺术创新,凸显了舞蹈本体意识的复归。舞蹈动作和演员神态极大地淡化了情绪,反而是东方式的内敛与温婉,高耸的发髻与蓝绿相间的服装,是对层峦叠嶂的象征性表达,这些都让人眼前一亮。

(二)传统文化的当代塑造

中華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更是舞蹈之“美”的重要源泉。舞剧《只此青绿》从中华文化资源中提炼素材、萃取灵感,以国宝画卷到舞蹈诗剧的跨界展现、传统工艺与宋代审美的创新性表达,实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塑造。

社会主义文艺,从本质上讲,就是人民的文艺。列宁曾有言:“艺术是属于人民的。”《只此青绿》“以人民为中心”的当代价值导向,致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厚植“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等时代命题,传统文化之“美”与时代内蕴之“美”水乳交融。

舞蹈作为我国流传数千年的古老艺术形式,是当下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笔者认为,舞蹈诗剧《只此青绿》广受关注与喜爱的背后,是编剧以传统文化为支点,在当代背景下提炼并展示中华文明与文化精髓的拳拳之心。“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这也告诉所有舞蹈工作者,向内挖掘才是舞蹈艺术永葆辉煌灿烂的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1.康尔:《艺术原理通论》,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

2.袁禾:《中国舞蹈美学》,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年

3.张萍,林毅:《远非“只此”的〈只此青绿〉——“视觉系舞蹈”舞台艺术创作走向》,《舞蹈》,2022年第2期

4.叶志良:《本土题材·现代意识·当代转化——舞蹈诗剧〈只此青绿〉的当代意义》,《文化艺术研究》,2022年第2期

责任编辑 姜艺艺 王巍

猜你喜欢
艺术语言艺术形象传统文化
民谣词曲结合中的艺术形象建构
朝鲜族传统文化艺术形象的多元一体建设与推广研究
论文学艺术形象的感应再创造
关于当代绘画艺术语言的相关研究
初探桂林本土画家山水画艺术语言的形成
民族地域性版画的可行性发展
浅析日本“世袭政治”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大学生国学教育中相关概念辨析
中国影视剧美学建构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主义的和谐思想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