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IFIAS分析的信息化与教学深度融合课堂师生互动研究

2023-05-30 20:55刘琼琼施海凤史品佳张玲
电脑知识与技术 2023年2期
关键词:信息化课堂师生互动高职院校

刘琼琼 施海凤 史品佳 张玲

关键词:IFAS;高职院校;信息化课堂;师生互动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23)02-0172-03

《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中指出,要普遍开展项目教学、情境教学、模块化教学,推动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在信息化背景下,很多高校和学者都在积极地开展教育教学创新与研究,使传统教学发生了深刻变革,翻转课堂、MOOC(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混合式教学已成为当前高校主流的教学方式。在良好的信息化教学硬件、丰富的教育资源、完善的各类教学范式下,如何利用合理的教学理论与教学方法提高课堂的有效性,“课堂师生互动”成了近年来学者们关注的焦点。

学者吴康宁将课堂教学中的大部分时间和内容均归类为课堂师生互动,是通过各类形式多样、内容多变、方法灵活的动态互动系统的顺利运作,得以确保课堂各项教学任务的圆满完成[1]。张新明认为课堂的师生互动与学生的学习成绩并不是简单的线性关系,不同的师生互动水平对学生的学习成效影响是不同的[2]。解冰认为对公开教学的课堂互动进行分析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构建“教学相长”与“平等对话”型的师生关系,优化其教学行为,创设积极的课堂互动氛围,为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创设条件[3]。国外学者Ryan的研究显示,课堂师生互动对学业成绩影响很大,当师生互动内容是智力上的互動或者与课程内容相关时,对学生的学业成绩影响更为显著[4]。从国内外教育者的研究结果可以得出,良好的课堂师生互动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是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途径。

据有关教育研究显示,课堂教学中80%以上的师生互动都是表现为言语互动。本研究聚焦江苏省高职院校教学能力大赛一等奖作品,同时对本校专家型授课课堂录制分析,利用改进的弗兰德斯互动分析系统IFIAS(Improved Flanders Interaction Analysis Sys?tem),分别对师生言语互动进行量化研究对比分析,探索优秀信息化课堂作品中师生互动的特征,对比现有教学课堂的互动现状与不足,提出师生课堂互动的建议。

1 高职课堂师生互动现状及分析

本文选取江苏电子信息职业学院作为个案研究对象,发放网络调查问卷5463 份,其中有效样本为5378份,对课堂教师信息化应用、课程资源、师生互动、学习效果以及建议等方面进行调研,统计结果如图1所示。

从统计数据可以看出,目前信息化技术应用和课程资源是否丰富分别占91.7%、70.3%,说明了教师能够将现代信息技术应用到课堂教学上来,一般表现为视频、动画、仿真软件、课堂互动小程序、学习平台等,在新型教学模式的推动下,除了新开设的专业相关课程外,大部分的课程资源的建设比较完善。课堂师生互动的比例也较高,但是学习效果反馈一般,在调查问卷的设计中,课堂互动的模块在互动类型、互动形式方面进行了细分,统计结果如图2所示。

从调研数据可以得出,目前信息化背景下的高职课堂师生互动普遍存在以下特点:(1)信息化的上课设施比较完善,教师能够适当地使用信息化的手段进行授课;(2)课堂师生互动大多采用师班互动,教学水平不等的教师课堂互动的引导效果是不一样的;(3)大部分学生希望参与到互动中来,提高学习效果;小部分学生不愿参与互动活动。(4)学生认为上课有热情、表达上能通俗易懂、能够深入学生中互动演示的老师更能提高学习积极性,学校效果也会提高。

2 优质课堂师生互动的量化分析

高职课堂师生互动没有固定的模式,本研究借鉴了张乐平提出的改进的弗兰德斯互动分析系统IF?IAS[5],因其对改进的编码系统进行了信度检验,可以提高研究结果的科学性。本文选取6个具有代表性的信息化课堂教学优质作品和4个录制的本校专家型授课课堂作为分析样本,如图3所示。

弗兰德斯互动分析系统是专门针对课堂教学师生语言互动分析的技术工具。分析一般要分为三步,首先是确定能够描述课堂互动语言行为的编码系统;其次制定观察和记录编码的标准与规则;最后利用矩阵分析法、比率分析法或是时间线标记法显示数据,进行分析。其中,编码系统以及判定内容如表1所示。

根据1改进的IFIAS编码系统,对图3中列出的10个课堂样本,按照弗兰德斯互动分析系统的分析方法,在剖析每一个样本作品时,每隔3秒记录一个最能体现当前教师和学生课堂行为的编码,这些编码按照时间顺序依次记录[6],课堂样本一般在35-45分钟左右,所以每一堂课大概有700-900个编码。样本课堂互动分析的记录表如表2所示,最后会得到10个样本的编码记录表。将每一个师生互动编码表按照FIAS 理论统计出10个样本矩阵统计结果。

将每一个师生互动编码表按照FIAS理论统计出10个样本矩阵统计结果。在本文提出的改进的弗兰德斯互动分析系统IFIAS中,编码1-8为教师言语,则1-8编码频数之和占总编码的比例为教师言语比率;编码9-11为学生言语,则9-11编码频数之和占总编码的比例为学生言语比率;编码12-14为课堂沉默,则12-14编码频数之和占总编码比例为课堂沉寂或混乱的比率。弗兰德斯互动分析系统的常模数值相当于传统课堂的数值,通过比率分析与常模对比,可以分析出在信息化背景与教学深度融合下的课堂结构、师生言语互动、信息化技术使用等的结果。

(1)课堂结构分析

根据弗兰德斯互动分析系统理论可以得出课堂结构的构成,主要体现为教师语言、学生语言与沉默各自的比率。分析样本的主要参数如表3所示。

因为编号1-6的样本为江苏省职业院校教学能力大赛的一等奖作品,编号7-10是本校专家型的优质课堂,两者均是按照本次课知识点的教学设计进行录制,不同的是参赛作品为了提高表达准确性和课堂完整性反复打磨出来的,所以在各参数上要优于平时教学课堂。本文聚焦信息化课堂参赛作品,不是进行对比分析,主要目的是探索优化的课堂结构,以此为参照改进现有课堂互动的不足。

由表5可以看出,在信息化与教学深度融合下的课堂互动结构中,教师的语言比例是最高的,体现了教师在课堂上引导的地位,信息化参赛作品1-6的教师语言比率基本都低于弗兰德斯互动分析系统语言常模68%,本校专家型优质课堂中教师语言比率稍高于常模,但基本在常模上下浮动,7号是公共英语课堂,教师言语比例较高,原因主要是高职学生的英语底子比较薄弱,主要以教师引导为主。教师语言比率越高,代表教师的主导地位越高,公共课1与7的教师言语比例都较其他专业课程稍高。

在学生言语的比率中,编号1-6的样本比率明显高于常模20%,而编号7-10 的样本比率明显低于20%,但是样本1-10的教师言语比例基本差距不大,说明教师发挥的主观能动性较一致,编号1-6学生课堂参与度较高,编号1-7较低,对比出学生课堂互动参与度相差较大。而根据图1的调查问卷中,看出本校学生觉得在教师有互动的情况下,学习效果不理想。由此可见,课堂学生的言语比例越高,有益于提高个体的学习效果,即在平时教学中注重以学生为主体,调动学生上课积极性,参与到课堂活动中。

由于高职课堂的特殊性,強调理实一体,课堂中会有学生实践操作的环节,相对沉默的比率较高,所以将沉默行为分为有益和无益两种情况。从统计数据可以看出,样本课堂中有益沉默占了较大的比率,无益占比较小;但是对比编号1-6,本校专家型录制课堂的无益沉默比例稍高,说明在平时的教学中要加强学生的纪律管理,减少无益沉默行为。

(2)教师风格倾向分析

在改进的弗兰德斯互动分析系统编码中,教师语言分为间接影响和直接影响,两者的比率可以反映出教师在课堂上的教学风格,其样本分析如图4所示。

从结果可以看出,样本课堂中教师直接影响的比率均比间接影响比率高,可以理解为教师习惯采用外显的方式,如利用信息化手段讲授、指令学生完成某种任务或纠正学生某种行为,体现为比较直接的讲述。较少采用引导启发、鼓励、委婉的方式。教师间接影响行为反映了教师的移情意识和对学生情感的尊重,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动机,促进学生主动发言和积极参与[8]。目前的一些高职课堂,教师的课堂教学风格偏冷静和权威,在课堂有较强的控制权。

(3)教师提问互动行为分析

课堂教师的提问比率是教师发问行为与教师直接影响相关行为的比值,各样本的统计数据如图5所示。10个样本的教师课堂提问比率均低于常模数值,其中公共课1、7相对提问比率稍高,专业课的提问比率较低。教师的提问是用来检查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同时能够加深学生的理解与记忆,也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而且师生之间的互动也包括提问-回答的形式,对标弗兰德斯互动分析系统常模,应提高教师课堂提问的质量和比例。

(4)学生语言互动行为分析

在信息化课堂中,学生语言的比例越高说明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越强、学习兴趣越浓厚。但是在改进的弗兰德斯互动分析系统编码中,将学生的语言行为分为主动和被动行为,由图6可以看出,除了样本7以外,学生的被动言语行为都超过了50%,主动语言行为比例均低于15%。在课堂讨论中,一般专业课程的讨论互动语言行为比公共课稍高,因为需要进行实践操作,但是比例仍存在偏低的现象。

通过对比参赛作品和本校专家型课堂,都存在学生被动语言互动行为比例偏高,讨论语言互动比例偏低,在以后课堂的改革方向中应优化教学设计,构思多样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同时培养学生讨论、沟通交流的团队合作意识。

3 研究结论及建议

文章通过利用改进的弗兰德斯互动分析系统IF?AS的分析方法,对10个样本课堂进行了课堂结构、教师风格倾向、提问比率以及学生课堂语言行为等方面进行了分析,主要聚焦信息化与教学深度融合背景下师生的课堂互动,同时对标弗兰德斯互动分析系统常模,得出以下结论:(1)教师言语行为中间接影响比例偏高,教师多以讲授、指令等直接的方式进行教学,不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及创新能力的培养。(2)教师的提问比例偏低,不利于学生理解和回顾知识点。(3)学生主动提问回答的比例偏少,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互动的积极性不高,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4)学生的讨论互动比率不同的课程有所差异,但普遍偏低,不利于培养学生团队合作、沟通的能力。

在现代信息化背景下,课堂结构已经发生了变革,课堂的师生互动应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重视学生团队协作以及探究式的教学方式,合理利用信息化技术和手段,开展丰富多样的互动活动,重视教师的提问技巧和学生的话语权,让学生真正参与到课堂中去,培养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

猜你喜欢
信息化课堂师生互动高职院校
高等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应用类信息化课堂教学方案设计
试论高中政治教学中的师生互动
论如何打造高效的高中英语课堂教学
信息化课堂体验, 创新型教学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