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补强”提升计划背景下高校预算绩效管理优化路径探析

2023-05-30 10:48余涛
中国集体经济 2023年15期
关键词:预算绩效管理高校

余涛

摘要:为解决高等教育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广东省制订了高等教育“冲一流、补短板、强特色”提升计划。该计划将省内数十所高校列入重点建设名单,对高校的师资队伍建设、学科建设、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等方面提出了更高要求,并对不同层次和类型的高校分别给予资金支持。在此背景下,如何确保财政资金得到充分而高效地利用,以及如何使学校的财务资源得到最大限度的优化配置,成为高校财务工作者面临的新问题和新挑战。文章首先阐述“冲补强”提升计划背景下高校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必要性,然后讨论高校预算绩效管理的具体问题,进而根据问题对优化预算绩效管理的路径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冲补强”提升计划;高校;预算绩效管理

广东省出台高等教育“冲一流、补短板、强特色”提升计划(简称“冲补强”提升计划),目标在于推进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提升高校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能力及水平。而高校要实现内涵式发展需要有效的预算绩效管理,预算绩效管理是优化高校资源配置、提升公共服务质量的有效途径。目前,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高校承担了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文化传承、国际交流等重要社会责任。“冲补强”财政资金的投入可促使高校服务社会的能力和质量有所提升,同时高校财政资源的使用效益也将成为社会各界和学校教职工关注的重点。可见,高校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是社会发展和自身发展的必然选择。

一、高校预算绩效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对预算绩效管理的认知和重视,相关制度尚未完善

当前,国内大多数高校已开始实施预算绩效管理,但由于对预算绩效管理理念的认知不全面,导致高校预算绩效管理体系完善程度不足,预算绩效管理仍处于探索阶段。对公办高校而言,其属于非营利性质的公益二类事业单位,在实际运行期间较为重视资源和资金的投入,而忽视资源和资金的使用绩效及考核问题,未能准确认识预算绩效管理的积极作用。虽然上级部门多次强调高校必须强化应用预算绩效评价结果,并且提出要将绩效评价结果与教育资源投入、财政资金配置相联系。但实际上,财政资金的下拨数额往往与绩效评价结果相关度不高,因此导致高校普遍对预算绩效管理的重视程度不足。

就实际情况而言,高校应在具备总体实施方案的基础上,构建预算绩效管理制度体系。然而,现阶段各类型高校的预算绩效管理水平参差不齐,实际情况不尽相同,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缺少有效的参照物。虽然当前大部分高校已开始按照上级部门要求逐步推进预算绩效管理工作,但并未将其提升到足够的高度,相应的配套措施制度不尽完善。

(二)绩效目标设置未充分考虑自身实际情况,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不够科学

目前高校在预算绩效目标设置过程中未能充分考虑自身实际情况,具体表现为设定目标时未能与学校治理目标、战略目标等因素联系,导致预算绩效目标设置不合理。部分高校对于定性和定量指标的定义不清晰,导致其申报的预算绩效目标和指标难以准确反映高校项目经费支出效益,绩效目标不够科学。同时预算绩效目标的设置往往未能与经费使用部门的职责和工作目标联系,相关责任无法落实,成本效益意识薄弱,难以准确指导和约束高校的建设发展工作。

高校预算绩效评价指标不成体系,将严重影响高校预算绩效管理水平提升,具体表现为:第一,当前高校实施全面预算绩效管理普遍都处于初始阶段,缺少可靠且准确的参考标准,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制订标准通常是以自主探索为主。部分高校糅合了其他不同类型单位(如公立医院)的制订标准经验,基于此构建自身的预算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但由此产生不少问题,如部分绩效评价指标与高校的适配度较低,不具备参考价值,高校无法通过指标反映自身实际情况等;第二,高校制订的预算绩效评价指标一般是评估校内各职能部门、教职工的绩效目标完成情况,未能对学校整体绩效目标完成的优异程度进行量化评估,缺少量化结果,导致高校的预算绩效评价指标难以实现横纵向比较,整体建设效果难以准确衡量。

(三)绩效评价范围有限,覆盖面不广

在全面预算管理中融入绩效管理理念,构建预算绩效管理体系,应延续全面预算管理的要求,即全方位、全過程、全覆盖。但是,就目前高校的现状而言,相当一部分高校的预算绩效管理过程中,预算绩效评价环节覆盖范围有限,覆盖面不够广泛,未能推进全过程的预算绩效评价工作,导致预算绩效评价质量良莠不齐。对高校而言,针对某一具体项目开展预算绩效评价工作相对容易,若是将预算绩效评价范围扩大至学校整体,则工作难度和实际成本有所增加,工作进度和效果难以保证。因而大多数高校对具体项目实施预算绩效评价已是驾轻就熟,在全校范围内实施整体预算绩效评价则缺少实践经验,现阶段预算绩效管理离上级部门提出的实施要求仍有不少差距。

(四)绩效评价结果缺乏应用

高校的预算绩效评价结果缺乏充分应用,绩效评价结果与校内职能部门、人员绩效考核联系不紧密,对预算绩效评价结果较好的部门缺乏奖励措施,同时绩效评价结果较差的部门也缺少相应的鞭策措施,进而导致职能部门和教职工对预算绩效评价不够重视,直接影响到高校使用财政资金的规范性。而且由于绩效评价指标不科学,致使预算绩效评价结果无法准确反映高校实际情况,从而难以根据评价结果对具体运行环节进行调整。

(五)信息化建设滞后,资金保障不到位

高校构建预算绩效管理体系离不开信息技术支持。近年来,高校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促进财务管理体系改革,财务系统逐步覆盖高校财务管理各个流程,财务信息化已经取得较好的成效。但是相当一部分高校的预算管理信息系统仍需不断完善,预算绩效管理平台的建设进度较为滞后,未能与高校财务系统实现集成,信息共享尚未完全实现,相关问题依旧困扰着高校的预算绩效管理工作。

二、“冲补强”提升计划背景下高校预算绩效管理优化路径探析

(一)提高重视程度,完善预算绩效管理制度

高校须自上而下全面提高对预算绩效管理的重视程度,要求学校教职工积极配合预算绩效管理实施计划,充分意识到全面预算管理与绩效管理融合的必然性,确保“冲补强”提升计划得以落地执行。例如,高校可在上级部门发布的通知文件指导下,制订详细的预算绩效管理实施计划,并组织各职能部门关键人员组织开展培训学习,尤其是财务部门、主管部门等业务骨干须全程参与重点项目,使其认识到预算绩效管理的重要性,有助于培养学校教职工的预算绩效管理意识。

保障预算绩效管理有效实施的关键因素之一在于完善的制度。因此,高校需在相关政策文件及上级部门的指引下,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制定符合高校发展需求的,具备科学性、实用性及可操作性的预算绩效管理制度。制度须包括预算绩效管理的覆盖范围、工作目标、职责分工、工作程序等内容,明确对绩效目标管理、事前绩效评估、绩效监控、绩效评价、绩效结果应用等方面的要求,以科学的制度标准引导学校各职能部门有序实施预算绩效管理。

(二)结合实际做好工作规划,构建具有战略导向性的预算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冲补强”提升计划鼓励各高校走特色发展之路,丰富高等教育体系,引导不同层次的高校协调发展,避免陷入同质化僵局。针对“冲补强”提升计划中提出的具体要求,高校应当将其作为预算绩效目标设置的依据,再结合高校的实际情况优化预算绩效目标。例如,入选“冲补强-粤东西北高校振兴计划”的高校,其预算绩效目标应当放眼于补齐发展短板、重点学科建设、科技创新方面,由点到面的方式提升高校治理和整体办学实力,通过科技创新更好地服务于地方经济发展和产业转型。

高校构建预算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应当从多层次、多角度入手,具体建议如下:

首先,可针对具体的预算绩效目标科学设置相应的绩效评价指标,并对各项指标分值赋予相应的权重。评价指标分值的权重设置要根据评价对象的变化实行动态调整,不能一概而论,如某项指标在某一项目的绩效考核中分值占比较高,但是对于另一项目而言此项指标无关紧要,则需调整该指标分值所占权重比例。

其次,对于财政重点项目的绩效评价,高校可参照上级部门提供的同类项目的绩效评价指标模板,先确定预算绩效评价整体基调,再结合自身发展特色,最大程度地细化和量化绩效评价指标,促使绩效评价指标设置尽可能客观化、科学化。

再次,对于校内预算项目及学校整体支出的绩效评价,可通过比较同类型高校的预算绩效管理实施情况,从众多实践经验中选择符合自身实际的内容进行借鉴,在此基础上设置共性、个性绩效指标。同时,可由具体负责预算项目执行的职能部门来设置有针对性的绩效评价指标。如基建部门负责设置基建项目的绩效评价指标,信息中心则负责设置信息化建设项目的绩效评价指标。各职能部门设置的多项评价指标汇总成绩效指标库,逐步形成具有高校自身特色的预算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三)拓宽绩效评价覆盖面,聚焦重点项目支出绩效评价

高校在“冲补强”建设期间需消耗较多的资金资源,如重点学科平台、高层次人才培育、科研重点平台等项目的投入。对于该类重点项目,应采取事前绩效评估手段,以此保障项目支出合理合规,以及较高的资金利用率。一些高校存在重点项目资金利用率较低,甚至资源浪费的情况,导致项目进度缓慢,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在于重点项目立项之前缺乏充分的评审论证基础。因此,高校可从外部聘请第三方专业机构与校内相关职能部门合作,共同对高校的重点项目支出绩效进行事前预测评价,将客观的评价结果作为项目立项的主要依据。除此之外,高校仍应针对学校层面的事前评估机制采取一定的优化措施,要求项目立项信息应及时反馈至学校领导层以供决策审议,由领导层对重点项目实施绩效与学校的发展规划、整体资金资源实力及同类型项目比较之后,再确定是否立项。通过多维度的事前绩效评估方式,保证高校项目顺利运行,提高资金利用率并减少财政资源浪费。

(四)加强绩效目标过程监控,深入应用绩效评价结果

在预算执行过程中,高校需专门安排人员对预算申报时所设定的绩效目标进行实时监管,跟踪绩效目标完成进度,以便快速发现问题并采取解决措施,避免预算执行过程中对绩效目标把握不足而导致预算绩效偏离既定目标。监管人员在发现绩效目标偏离后,必须在第一时间整理问题,查错纠偏,若是目标偏离严重,则应当申请暂停相关项目,然后查找偏离原因,避免造成较大的损失。

绩效评价结果的应用有效性直接决定预算绩效管理成效。高校需深入应用预算绩效评价结果,根据结果中反馈的管理问题,制订针对性强的整改措施,以避免再次出现同类问题。因此,高校应通过探索研究,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确定合适的绩效评价结果应用机制。“冲补强”提升计划要求高校以学科为基础,采用过程和目标管理结合、专项和综合评价结合等方式进行预算绩效自评和考核。高校可根据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社会贡献等多项指标考评结果反映的实际问题,对内查漏补缺,调整下一步建设方案,同时也可凭借表现突出的绩效指标向上级部门申请增加财政资金,为学校争取较多的发展资源。

(五)多渠道筹集资金,加快预算绩效信息化管理系统建设

当前,我国高等教育正处于高速发展阶段,高校在发展建设期间需要消耗大量的资金,资金短缺是常态化问题,尤其在信息化建设方面,对外融资成为高校的一个重要选项。在选择融资方式时,高校可采用创新思维,通过银校合作、校企合作等方式筹集教育发展资金,以满足学校建设需求。融资完成后,预算绩效管理信息化建设需加快步伐,构建科学的预算绩效管理平台,并且打通其与财务系统之间的屏障,减少信息不对称造成的风险。在大数据时代,有力的信息技术手段能够促进预算绩效管理实现自动化、智能化、数字化,并且将财务部门、发展规划部门、项目主管部门等所使用的信息系统与绩效管理平台连接,实现信息共享,从而大幅度提高预算绩效管理效率。

三、结语

综上所述,高校要实现内涵式发展必须着重推进预算绩效管理工作,提高预算绩效管理水平,以有限的资金办实事,将绩效理念融入全面预算管理中,重点关注预算资金产出和结果,落实“花钱问效、无效问责”理念,强化资金支出效率。现阶段高校应把握住高等教育“冲补强”提升计划的发展机遇,完善预算绩效管理体制,调整和優化预算绩效评价指标,明确自身发展建设范围,促进高质量发展目标早日实现。

参考文献:

[1]王莲.基于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高校预算绩效审计探析[J].老字号品牌营销,2022(02):61-63.

[2]陈曲和.高校落实全面预算绩效管理中的问题及对策探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21,24(24):35-36.

[3]张嫣.高校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路径研究——以P高校为例[J].大众投资指南,2021(24):196-198.

[4]许爱芳.高校预算绩效管理存在的问题和对策[J].财会学习,2021(33):67-69.

[5]杨阳.高校全面预算绩效管理体系的构建与完善[J].教育财会研究,2021,32(05):22-27.

(作者单位:肇庆学院)

猜你喜欢
预算绩效管理高校
行政事业单位中预算绩效管理的应用探析
论预算绩效管理在行政事业单位的运用难点及建议
提升高校官方微信公众平台传播效果的几点思考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试论高校党建工作中的党史教育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当前中小工业企业预算绩效管理模式实践探析
试论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绩效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