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模式下高中地理教学面临的问题和解决措施探究

2023-05-30 03:17方晔
考试周刊 2023年16期
关键词:新高考教学问题高中地理

方晔

摘 要:随着新高考的不断深入推进,高中地理学科成为高考选科科目之一,这样学生可以基于自己的地理学习兴趣来进行自主选择。这对高中地理教学来说是新的机遇,但同时也带来了新的挑战。在当前的新高考背景下,高中地理教师要认真研读新高考的相关教学目标及要求,针对新高考模式下的地理教学来科学制订教学目标,并对当前高中地理教学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深入剖析,并给予针对性教学策略,以为学生高考备考奠定坚实的基础,助力学生参加新高考,取得理想的成绩。

关键词:新高考;高中地理;教学问题;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918(2023)16-0137-04

现阶段的新高考背景下,我国高中地理教学虽然有了很大的改变,但是依然不可避免地存在诸多问题,对高中地理教学效率有着一定程度的影响。因此,高中地理教师要认真对待教学中的新问题,对高中地理新特点及新问题进行深入剖析,找出解决问题的根源所在,再采取针对性的创新策略来解决这些问题。

高中地理教师首先要对地理教材进行认真研读,同时还要对新高考的考纲进行深入研究,对最新的教育理念进行深入剖析,找到高中地理教学的重难点知识及高中地理学科对学生综合能力及学科素养的相关要求,以探寻地理教学的新入口。使高中地理教学沿着新的发展途径向前推进,以适应新高考的教学新要求,引导学生高效地学习地理知识,让学生更好地适应新高考的目标及要求,以此促进学生获得全新的发展。

一、 新高考改革后高中地理的新特点

(一)地理课程成为选考科目

新高考政策的出台,将地理科目列入选考科目之列,高中不再设纯文科及纯理科,这给学生带来了许多新的选择机会,学生可以基于个性化的学习兴趣及实际学习需求来选择考试科目。这样,学生的选择余地会更多,地理教学方式也会更加灵活,地理课堂教学更重视创新与变革。

(二)地理考试特征鲜明

新高考改革,让地理考试有了新的机遇与挑战,其教学难度增加了,考试灵活性更高,在教学情境方面更趋真实、复杂,思维创新性也更强。与初中地理学科相比,高中地理知识作了更好的整合,对考试命题的开放性也更高,增加了一些具有创新性和开放性的地理试题,为学生创设了更好地表达与创新发展的机会。

(三)地理教学模式多元化

新高考改革背景下,對高中地理教学的要求更高。高中地理教师要秉承“学教并重、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皆要进行转型发展,让学生的思考能力及自主学习能力皆要有所提升。同时,教师在教学中要遵循学生的生本地位,结合地理新教材的内容和学生的兴趣爱好及个性化特征来合理选择教学措施,以培育学生的各方面能力及地理核心素养。

总体来说,针对新高考的考试特点,教师要深入分析与研究,针对充满挑战性的教学目标,要转变教学理念与教学手段,针对学生的年龄特性及实际学习需求等方面,适当增加趣味性、开放性内容,以适应新高考的新要求。

二、 高中地理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地理教学目标未革新

虽然新高考已经推行一段时间,但高中地理教学中,依然有部分教师对教学目标未作出改变,在复习阶段,还是固守刷题模式,让高中地理教学模式陷入题海战术中,偏离了教学方向。而且教师没有从新高考及新课标的方向去探索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未将教学方法进行创新改变。

(二)教学依然功利化

1. 高中地理教学依然围绕高频考点

高中地理教学中,教师往往只注重新高考的高频率考点所涉及的地理知识,而没有对新高考所考查的意义进行研究。学生也只注重复习新高考所涉及的地理知识点。其实,新高考背景下,所有的考点知识皆有选中的概率,并不会平均分配各考点知识。这样也为高中复习课带来了很大困难。

2. 依然固守“唯分数论”

新高考背景下,分数对学生来说固然是很重要的,但这并不是学生学习的全部。当前的地理教学中,学校依然会将地理成绩在同班同级也会比较,甚至还会在省内进行名次排比。在这样的学习紧张状态下,给教师和学生皆带来了很大的压力。

因此,为了提高分数,教师会引导学生刷题,学生也会盲目刷题。教师与学生都忽视了对地理知识框架的构建,对思维结构的构建。新课改目标是要打破这种只注重分数的状况,注重培育学生的学科素养和综合能力。

3. 学生只注重模板式答题,但是并不懂怎样去灵活答题,而只会按照答题模板来进行答题

学生喜欢按照一定的套路来进行模板式答题。但是新高考模式是十分灵活的,题目的创新是不断向前推进的。你永远摸不清问题的去向,不知道问题的问法有何区别,根本没有模板式的套路。新高考重在能力的考查。没有创新精神的高中学生,则不能适应新高考模式下的考试题目。因此,高中地理教师要引导学生一起转变学习理念,在学习与答题中不要套路化、模式化,要认真去深入探索题目所涵盖的深层次意义,找到真实的情境及主线,沉浸下来进行深入思考与探究,探寻有效的解决路径,形成创新思维与探究能力,唯有如此,才能以不变应万变,真正适应当前的新高考。

三、 基于新高考的高中地理教学实践方法

(一)注重课前备课,让教学目标明晰

高中地理教师为了让新高考教学目标运用到具体的地理学科教学实践中,教师则要精心进行新课前的备课活动。首先,教师要以培育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为教学目标,对课程内容进行深入分析,科学制订教学规划及方案,让每节课程教学都能融入核心素养。同时,教师还要对教材内容进行分析,掌握教学重难点知识,科学设计教学活动,在引导学生学习地理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还要重视培育学生的学习能力及学科素养。

例如,在教学“自然界的水循环”这一课时,主要注重两方面的内容:其一,利用水循环示意图,来引导学生识别水循环的过程,并对水循环的类型有所认知;其二,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分析水循环对环境的影响,并对水量平衡的思想进行深入领悟;其三,教师可根据教学相关内容,让学生对水资源对人类的重要影响有更好的认知,培育学生对水资源的保护意识,并具备生态环保理念。

教师在教学这部分内容时,要引导学生对海陆循环之间的紧密生态关系有更好的认知。海陆之间是一个相互连接的水循环系统,海水蒸发导致水汽输送,在陆空上形成液化水,再通过云层落到陆地,或被地球植物吸引,或蒸发。而未被吸收与未被蒸发的液态水则在地表形成河流或地下河流,最后流入大海。海陆之间是相互的水循环影响的,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带来系列生态问题。教师要让学生形成生态环保意识,具备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理念。

(二)创设生活教学情境,培养学生的人地观念

高中地理教育主要包括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等方面的内容。高中地理学科与人们的生活实践是有着紧密关系的。而地理核心素养中则包括人地协调这一理念,其教学目标是让学生对人与自然之间相互依存的关系有深入的认知与理解。当前,随着经济的发展,人类的环境面临严重的污染问题。因此,地理教师要以当前的地球生态环境污染和生态保护问题作为着力点,为学生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地意识。

例如,地理教师在教学“环境与发展”这部分内容时,可让学生在上新课前,为学生设计几个小问题,如“同学们,你们知道可持续发展这一理念的深层含义是什么吗?我们现在为什么要大力开展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其目的是什么呢?”这样,教师则联系生活,为学生创设了生活化教学情境,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并实行探索研究,以提升学生的思考能力。同时,教师还可借助多媒体技术为学生演示生活中的垃圾对海洋环境所造成的污染。对海洋生物所带来的危害,还有汽车尾气的排放对空气的污染以及地球环境破坏所导致的热带效应,并随之带来的冰川融化现象,造成海平面上升。许多生物赖以生存的环境破坏,带来了生物物种的灭绝,同时还带来了淡水资源的匮乏等。

教师通过联系生活实际,为学生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知晓日常生活中的不良行为对生态环境所造成的破坏,让学生形成良好的人地观念和生态环保意识,以促进学生养成节约自然资源、垃圾分类处理及低碳出行的良好生活习惯。

(三)尊重学生之间的差异性,增强学生的思维能力

高中地理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要结合新课标及新高考的相关要求,为学习基础存在差异性的学生合理准备教学资源,并根据学生的实际学情及个性化差异来设计分层作业,同时为不同层次的学生给予自主性学习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在地理学习中,不断激发学生的内在潜能与学习动力,让学生在自主性探索中获得丰富的地理知识,并收获快乐与成就感。教师要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难易程度不同的问题,对学习基础薄弱的学生,可设计与其实际学情相符的问题,当他们在回答问题过后,教师要用激励性语言来鼓励学生,给予其学习的自信心。教师要充分尊重不同层次学生的个体差异性,不断创新地理课堂的教学方式,实现因材施教的分层教学。

例如,在教学“从宇宙看地球”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可根据学生的个性化学习基础,并根据不同学生的兴趣爱好点及不同的学习需求,进行个性化、针对性教学。在设计地理作业时,也要充分遵循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对学困生,可为其设计一些基础性地理作业,让他们对地理基础知识牢牢掌握,如让他们掌握太阳系和月球,这样不仅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还会让这部分学生对宇宙的神秘性有浓郁的探索欲望,进一步培育学生形成良好的人地协调观念。

而对中等层次的学生,教师可增加有关宇宙文明方面的知识,如银河中其他星球的知识,如木星、彗星等,这样可以让学生的眼界进一步开阔,培育这部分学生的创新思维。而对学优生,教师则可引导他们一起进行模拟实验,如对恒星与太阳之间的距离进行探测,以引导他们进行思考与探究,让他们的思维得到发散,形成创新思维与自主探究能力,实现拔高型的深度学习,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

(四)组织小组合作学习活动

新高考形势下,学生的学习掌握在自己手上,可以基于对地理学科的浓厚兴趣来选择这门学科的继续学习。另外,新高考重在考查学生的地理思维及核心素养,主要体现学生的课堂主体性和自主探究性。高中地理教师则要对教学手段进行创新与优化。地理具有一定的实践探究性。教师可在教学过程中,引入小组合作这种教学模式,将学生进行科学分组,让学生在小组内根据地理问题来进行独立思考与自主探究,并进行合作式学习与探讨,让问题在合作式学习氛围中得到更好的探究。这样,学生的探索欲望会更高,同时,学生的地理学习兴趣会更高,也可进一步培育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

例如,在教学“水资源的合理利用”这部分内容时,地理教师则可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式学习。教师可设计教学问题:“同学们,你们知道水资源的作用有哪些吗?请深入分析说明。”教师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每个小组有一个小组长,每小組实力相当,大家在组内进行分工协作,在网络上收集相关资料,并结合教学内容来进行交流与探讨。学生对城市缺水的原因进行深入分析,彼此之间进行协商,以找到解决水资源短缺的问题,并探寻解决问题的正确途径。这样在组内形成一致意见,再反馈到教师这里。教师再对各小组的答案进行评价,并引导学生进行意见的梳理与归纳,同时对错误的地方予以纠正与完善。通过这种教学模式,让学生形成独立思考、协作意识与合作能力,同时还具备节约用水的生态环保理念。这样,则让学生形成了良好的地理实践能力。

(五)开展教学实践活动,培育地理实践能力

地理学科是一门实践类学科,新高考背景下,地理考试的题目开放性更强,更加注重学生的逻辑思维的培育,还要考查学生的创新应用能力。

因此,教师要将理论教学与生活实践融合,进一步培育学生的地理思维。如可设计地理实践作業,让学生在课外进行积极探索,与真实的生活中的地理现象进行亲密接触,可使地理教学模式生动化,更具多样性,教学资源更丰富,从而营造了良好的学习情境。

例如,在教学“区域产业活动”相关内容时,教师可让教学内容与乡土地理资源进行有机整合。可让学生在假期去探究家乡的农业生产类型,并根据当地的区域特点来深入探究本地农业生产特点。

教师可引导学生绘制调查表,让学生如实填写家乡农业的主要类型,再让学生深入剖析家乡的气候特性、地理特性及区域经济影响因素,然后再引导学生根据该地区的地理因素来分析家乡的农业生产条件及优势。

教师通过组织这样的教学实践活动,使学生真实地感知区域地理知识学习的乐趣,让学生对农村的农业生产与区域地理因素之间的紧密联系有深入的认知与理解,并且针对问题进行深入思考与合作探究,进一步培育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最终形成地理核心素养。

(六)完善教学反思,依据学情转变教学方法

地理教师在新高考形势下,要认真思考应该培育怎样的综合型人才,再对自己的地理教学目标与教学任务有清晰的认知。为了提升自己的教学效率及教学方法,教师要对地理新教材进行认真研读,探寻与新高考人才培育目标一致的教学方案。同时还要深入反思自己的教学任务的设计是否与学生的实际学情、兴趣爱好、个性化特征等符合,再来对自己的教学目标与教学方案予以调整,让其不断优化与完善,以适应学生的地理实际学习需求,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当前的新高考。

例如,在教学“自然灾害的防避”这节内容时,教师则要根据自然灾害的影响因素作为教学着力点,来引导学生对自然灾害现象进行深入分析,并结合教学内容来探寻对自然灾害的预防和规避的方法。教师可让学生之间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交流与探讨,同时,教师要进行巡查,当学生遇到困惑与不解时,教师则可予以点拨与引导,让学生顺利找到解决问题的答案。另外,还要引导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进行反思,探讨自己日常地理学习中存在哪些薄弱点,可在后续的学习中来进行纠正,还可让学生彼此之间进行交流与分享式反思,共同规避彼此学习中的不足与缺陷性,让学生进一步实现查漏补缺,互相帮助,共同进步。学生的整体学习能力皆可获得提升,并不断强化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

四、 结语

综上所述,基于当前的新高考教育背景,高中地理教师要认识到学生综合实践能力及地理学科素养培育的重要性,要根据学生的个性化特点及兴趣爱好,再结合新教材内容来进行改革,对新课标及新高考的教学大纲及教学要求进行认真分析,不断优化与完善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模式,不断凸显地理学科的重要育人价值,让学生在地理学科学习过程中真正达到学以致用的实践能力提升,并最终形成良好的地理核心素养,以此为国家和社会培育全面的综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1]马忠庆.新高考模式下高中地理教学的改进[J].课程教育研究,2021(12):188-189.

[2]石淑珍.新高考模式下的高中地理教学研究[J].甘肃教育,2021(3):64.

[3]范莲英.新高考改革对高中地理教学的影响与启示[J].高考,2021(36):5-6.

[4]王邦柱.新高考背景下高中地理课堂教学设计与实践创新[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21(13):29-31,36.

猜你喜欢
新高考教学问题高中地理
硬笔书法教学问题及解决对策
本科英语专业翻译教学改革与实用型翻译人才的培养
回归生活实际的高中地理教学研究
关于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效果提升的具体分析
浅析给排水工程课程教学设计
新高考来了,家长该做些什么?
浙江新高考化学《有机推断与合成综合题》的特点分析与复习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