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场地学校如何培养小学生速度耐力

2023-05-30 10:48李广成
教育家 2023年11期
关键词:耐力速度体育

李广成

小学阶段是提升学生速度耐力(指人体在较长时间保持快速运动的能力)的“敏感期”和“黄金期”,提升学生速度耐力素质贯穿了整个小学阶段的体育课程。为了促进小学校園体育教学工作全面开展、学生身体素质有效提高、学生健康成长之路行稳致远,做好学生速度耐力提升方面的工作非常有必要。进行速度耐力的培养,需要包括跑道在内的体育场地作为教学场所,然而在寸土寸金的城市中,不少小学是名副其实的“小”学,往往体育场地较为狭窄,给体育教学的正常开展带来了巨大挑战。在《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和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要求和指引下,小场地学校应采取多种策略,尽可能克服现实困难,积极开展体育活动,提升学生速度耐力水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依据核心素养,培养速度耐力

“新课标”指出,体育与健康课程要培养的核心素养,主要指学生通过课程学习逐步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包括运动能力、健康行为和体育品德等方面。为有效实现这一目标,学生除了需要掌握与运用运动技能、提高运动能力、学会运用健康与安全的知识和技能、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之外,还需要积极参与速度耐力方面的体育活动,全面发展体育素养。

运动能力是形成健康行为和体育品德的基础。对于小学生在速度耐力方面的运动能力的培养,教师需要通过一系列科学合理的体育活动予以落实。学生先是通过原地摆臂练习建立跑步动作协调意识,再到自然直线跑,为30~50米快速跑的学习作铺垫,然后再到各种形式的接力跑(如4×50米接力跑)学习内容。完成这些基础性内容学习后,学生逐步开始学习300~500米走跑交替、300~400米耐久跑、400米耐力跑,并注重呼吸方法的习得,在有一定速度耐力积累后逐渐增加难度。此外,学生还需要采用跨、跳、钻、翻、爬等方法,通过2~4个障碍物,提高身体协调性、灵活性,全面发展运动能力。

健康行为指学生增进身心健康和积极适应外部环境的综合表现。首先,教师在培养学生速度耐力的同时,也要促使学生加深对健康重要性的理解,做到积极参加校内外体育锻炼,逐步形成坚持体育锻炼的意识和习惯。其次,教师要帮助学生掌握奔跑运动项目伤病预防、安全避险等知识和方法,并将其运用在体育运动中。最后,教师要帮助学生了解和体验速度耐力水平对心理健康的积极影响,帮助学生学会调控自己的情绪,积极应对比赛和较量带来的压力、挫折和失败,在体育活动和日常学习生活中都能保持良好的心态。

体育品德指学生在体育运动中应当遵循的行为规范和体育伦理,以及需要形成的价值追求和精神风貌。首先,通过对体育与健康课程中速度耐力方面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参与速度耐力方面的练习、展示或比赛对个人品德塑造的重要性,从而积极参与速度耐力方面的体育活动,在遇到困难或挑战自身身体极限时能够克服困难、坚持到底,与同伴一起顽强拼搏。其次,学生遵守奔跑类体育游戏、展示或比赛规则,相互尊重、诚实守信,在这一过程中能够建立公平竞争的意识,并自觉践行公平准则。再次,学生能够做到充满自信,乐于助人,表现出良好的体育礼仪,承担不同任务并认真履行职责,正确看待成败,并将体育运动中养成的良好体育品德迁移到日常学习和生活中。

总之,对速度耐力的培养,不仅有利于增强学生的体质,也有利于培养学生遵守规则的意识、坚韧不拔的意志、团结协作的精神,使学生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更好地处理与他人的关系、更加从容地面对困难和挑战、拥有更加乐观向上的心态。

速度耐力培养的三大困境

一是场地限制。跑的能力是速度耐力的集中体现,但是在许多城市学校中,普遍存在学生人均运动场地不足6平方米的情况,学生跑起来很难,由此制约了相关体育活动的开展,给相关体育能力的培养造成了不便。此外,由于场地小,操场同一时间段进行体育课教学的班级多,导致操场拥挤不堪,降低了体育活动的安全性。出于安全考虑,有的教师会推延或干脆放弃速度耐力方面的教学。此外,有的班级学生人数较多,教师在集体教学中无法做到对每位学生的精准教学和指导,对学生练习中出现的问题无法做到及时发现和指导。以上种种不利因素产生的负面影响是,提升学生速度耐力水平的难度加大,学生对基础技能的掌握需要更长的时间。

二是体育教学方式单一、教学观念落后。当前,一些教师在开展体育教学时没有充分尊重学生课堂学习的主体地位,在对速度耐力方面的知识和技能进行讲解教授时,还是由教师主导,学生只是被动地听和记忆,学习兴趣不高。同时,在小学体育课程教学及内容安排设置上,一些教师也没有很好地遵循我国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学习规律,导致体育教学的整体质量不高。在体育与健康课程核心素养指导下,体育教师需要结合自身实际教学活动,对教学内容设计和教学方法进行灵活改进,但是由于受到师资队伍建设水平、体育教学设施器材等多重因素限制,最终实际教学效果不能满足学生们的期待和要求。在学校体育教学工作中,体育教师需要从满足学生实际学习活动需求出发,灵活选择和应用多样化教学方式,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积极主动参与到各项体育活动与教学课程中。

三是淡化速度耐力方面发展,导致偏项发展。学生的速度耐力水平受到个人体质的影响较大,如体型瘦小和体型肥胖的学生,提升速度耐力水平的难度比其他同学要大,而培养速度耐力需要长期不懈的努力,一些学生和家长容易产生畏缩情绪,甚至中途放弃。此外,小学阶段的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测试中,50米跑项目测试的是学生速度能力水平,50米×8往返跑项目测试的是学生耐力能力水平,属于基础项目。部分教师和家长出于快速、直接、有效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成绩的考虑,会加强引导学生练习跳绳项目,因为小学的加分指标为1分钟跳绳,加分幅度为20分,导致速度耐力方面的练习相对被忽视。

提升速度耐力的五条策略

重视安全课堂教育,树立安全意识。学校需要建设一支具有高度责任心的教师队伍,鼓励教师因材施教,提升课堂教学效率。体育教师应在每学期第一节体育课上着重进行安全教育,并在日后每节体育课的准备环节进行安全提示,将安全意识渗透至每一节课,渗透至每个学生的心中,确保学生在安全的环境中获得体育素养的发展。教师在进行授课指导时,尽可能观察每个学生的学习行为,关注他们的精神状态,积极引导、鼓励、帮助学生进行速度耐力方面的学习与提升。教师还要提升课堂管理能力,有效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同时最大限度减少活动中的安全隐患,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加强速度耐力方面的教学。

转变体育教学观念,增加趣味性。传统的教学方式方法容易让学生感到乏味,从而渐渐对体育活动失去兴趣。教师应在教学中增加趣味性,比如设计有趣的体育游戏,使学生参与到游戏中,并乐在其中。如围绕单一枯燥的跑步创设游戏情境,设置挑战任务,营造较量与合作的氛围,在游戏、比赛等活动中开展教学。教师可以组织两人或多人的同场竞赛,也可以组织班级之间的较量,或是尝试用不同起跑方式进行短距离起跑练习。通过增加活动的趣味性,使教学不枯燥、不乏味,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进而有效锻炼学生的速度耐力。

科学统筹操场活动,确保全体学生都能得到锻炼。小场地学校可采用错峰式体育课程安排,大胆尝试把体育课安排在第1~2节课,避免所有体育课拥挤在第3~6节课时间段,提高操场的利用效率。同一时段授课的体育教师之间可以加强沟通,在授课内容上交替安排跑步活动。如一节体育课时间段中,操场同时容纳了4个班级,但操场跑道上只能供1个班使用,体育教师可以互相进行沟通,每班使用跑道10分钟时间,而后进行轮换,确保全体学生都能进行跑步活动,都能锻炼和发展速度耐力。

以学生发展为本,在活动中提升运动水平。学校应积极落实国家对于学校体育的政策和倡导,积极开展学生体育活动,例如50米跑比赛、迎面接力跑比赛、50米×8往返跑比赛、以班级为单位的集体长跑比赛等。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促使学生在学、练、赛中提升速度耐力水平。此外,学生在活动中还能够主动与同伴相互协作或较量,体会奔跑类活动的魅力,在冲向一个又一个终点的过程中增强自信心,实现核心素养的发展。体育活动的最终目的不是让学生机械地进行跑步,而是让学生明白体育锻炼活动的价值,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树立终身运动的意识,为以后的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

引导学生坚持校内外锻炼,培养锻炼习惯。体育教师应和班主任积极配合,引导学生坚持在校内外进行相应的巩固和运用。比如班主任教师在班内设置50米跑和50米×8往返跑成绩挑战榜,学生利用课间,或者校外时间在家长陪同下,不断挑战自己的最好成绩。学生在校外进行锻炼,也有助于弥补校园内场地受限的遗憾,将在学校课堂的所学迁移至日常锻炼中,养成科学健康的锻炼习惯,培养终身锻炼的意识。

综上所述,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速度耐力的“敏感期”和“黄金期”,奔跑能力是贯穿义务教育阶段儿童青少年发展的重要体育技能,需要学校和教师更多地注重“新课标”对核心素养目标的发展要求,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予以落实。小场地学校应积极应对场地限制等客观条件限制,运用多种策略和渠道为学生的速度耐力培养创造更好的环境。主要包括注重学生安全教育,引导健康行为;转变体育教学观念,积极调整教学策略,增加體育教学的趣味性;科学统筹操场活动,克服体育场地资源不足这一客观困难;以学生发展为本,积极落实教育方针政策,在实践中持续探索体育教学的策略路径;有效引导学生坚持校内外锻炼。通过合理运用上述策略方法,小场地学校也可以将速度耐力体育教学充分地开展起来,为学生锻炼身体、增强体质、塑造品格、养成精神提供广阔舞台。

责任编辑:黄硕

猜你喜欢
耐力速度体育
行驶速度
速度
提倡体育100分 也需未雨绸缪
多面好手 倍耐力全新Cinturato P6
2016体育年
我们的“体育梦”
比速度更速度——“光脑”来了
3000m跑,锺练耐力和意志
如何在小场地上进行耐力跑
巧用球类练习发展耐力十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