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着藤蔓往上夸,为孩子洒下希望之光

2023-05-30 10:48冯亚楠
教育家 2023年11期
关键词:螺丝钉闪光点赞美

冯亚楠

小哲是我做班主任第一年遇到的学生。他小小的身体里似乎涌动着“洪荒之力”,调皮捣蛋、打架闯祸是家常便饭。开学没几天,我就收到了不少“举报”——“老师老师,小哲把拖把玩散架了!”“老师老师,小哲和轩轩打架了!”“老师老师,小哲上课老是说话,我都没法听讲了!”……

每次批评教育,小哲看似愧疚地点点头,但事后该玩玩、该淘气淘气。我万般无奈,屡次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团团转。

组装小达人——赞美动手能力

开学后两周,班级订购的报刊架送到了学校。打开包裹,各式各样的螺丝钉和板架,看得人眼花缭乱。发愁之际,我想到家访的时候,小哲家里有很多动漫模型,都是他自己组装的。“要不让他试试吧。”我心里盘算着。

来到教室,我宣布了这个“世纪难题”,恳求哪位“江湖好汉”能够“拔刀相助”。有几位孩子兴奋地举起了手,其中一位正是我所期盼的。自然,在众多“求职者”中,我指定了小哲为书架组装员。他露出一口大白牙,得意地笑了起来,“颠颠”地跟着我来到了办公室,拿起螺丝钉,对着示意图,研究起了组装步骤。

“叮铃铃!”上课铃响了。“老师,我先去上课了,等下再过来!”“叮铃铃!”下课了,铃响才过几秒钟,小哲就跑进了办公室,拿起工具继续埋头苦干。从来没见过他如此积极、专注地做事,看着他的侧脸,我心里想:“原来,他安静做事的样子,蛮可爱的呀。”

经过两天共计16个课间,他终于完成了组装,还主动把架子搬到了教室。当着全班同学的面,我“狠狠”地夸奖了他,称他是班级的“组装达人”,还委以班级“电教委员”的重任。我向他投去信任的眼神。小哲拍着胸膛道:“老师,你放心,交给我吧!”从那以后,我明显感觉到,小哲变了。

助人小雷锋——赞美人格品质

转眼到了学校大扫除的日子。因为要去开会,我抽不开身去教室监督值日。等开完会回到教室,看到歪歪斜斜的桌子,地板上几处黑黑的污垢,角落里散落的垃圾,我的内心“无比崩溃”。奈何教室里仅剩下几个孩子,这时,我看到小哲还在整理书包。我直直地瞅着他:“小哲,能不能帮老师个忙?待会就要卫生检查了。以你专业的眼光来看,我们班还有哪里做得不够好?”

他背着手、踱着步,仔仔细细、里里外外地巡视了教室一圈后,发表了他的若干见解。“那你能不能当回雷锋,帮班级获个‘卫生之星班啊?”我诚挚地看着他,流露出期待的眼神。他摸了摸脑袋,接受了这项光荣的任务。

评比结果揭晓,我们班果然获得了“卫生之星班”。“那天多亏了哲雷锋,大家一起掌声表示感谢!”台下的他,听着同学们热烈的掌声和喝彩声,两只小眼睛眯成了一条缝。我看到,他也缓缓抬起了双手,给自己鼓起了掌。那一刻,我仿佛听到了种子破土而出的声音。

慢慢地,小哲不再那么调皮了,开始在课堂上举手提问了,因为问题刁钻古怪被同学们戏称为“哲因斯坦”。

赞美的神奇力量

英国作家塞·巴特勒曾感慨道:“赞美是美德的影子。”我们想要在孩子身上培养某种美德,一定要在察觉他做出某个相关小举动时,及时地给予真诚的表扬,并鼓励他朝着该方向继续前行。赞美需要我们善于发现、挖掘学生的闪光点,正如法国著名雕刻家罗丹所说,“美无处不在,缺的是发现美的眼睛”。

自那以后,在教育工作中,我时刻牢记并积极运用这一法则。我越来越认识到,赏识教育是一门艺术,教师不仅要因时制宜,善于抓住赞美的时机,还要因人制宜,给予恰如其分的赏识。每个孩子都是一条正在生长的绿藤,只要我们在成长轨迹捕获某个闪光点,顺着藤蔓往上夸,在一句句温暖的鼓励声中,孩子就会成长为我們想象中的那般模样——真挚诚恳、阳光大方。

责任编辑:黄硕

猜你喜欢
螺丝钉闪光点赞美
远离否定式赞美
让闪光点不被遗忘
我是小小螺丝钉——走进“3·5”学雷锋日
我家的那颗“螺丝钉”
写一句赞美别人的话
浅谈唤醒学生“闪光点”的方法
抓住闪光点,“流水账”也能翻出浪花
做民生永远闪亮的螺丝钉
赞美胡子(共4则)
不做“螺丝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