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功能视角下自媒体语言使用与身份构建研究

2023-05-30 14:08张宇
西部学刊 2023年10期
关键词:认知自媒体功能

基金项目:本文系2022年度河北省社会科学发展研究课题“认知功能视角下自媒体语言使用与身份构建研究”(编号:20220202445)阶段性成果

摘要:自媒体的蓬勃发展影响并改变着人类的沟通方式,深刻影响着其使用者的身份构建行为,也为这一经典话题注入了新的活力。从“认知—功能”相融和的理论视角出发,以自媒体平台的创作者为例,通过探讨其身份构建的语言使用特点及其背后的认知机制,发现创作者需要同时构建三重身份:专业身份、社交身份和职业身份。不同身份的构建有赖于不同的语言模式和认知机制。

关键词:自媒体;身份构建;语言使用;认知;功能

中图分类号:G206;H1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6916(2023)10-0075-04

数字时代,新媒体技术及其应用成为了各个学科的研究焦点。数码技术的不断发展影响着人类的沟通方式,自然也不断充实并改变着语言,语言的形式与功能都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其中,社交媒体的广泛使用,为人们提供了一个可以同时兼顾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多种活动的网络平台。在沟通方式和功能两方面变革的共同推动下,人们进一步挖掘出图像、声音等各种符号的表达潜力,不断将语言与其他符号深入整合,形成了网络语言使用的一些鲜明特点。 这一背景下, 许多语言学的经典话题都迎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尤其是自媒体的蓬勃发展,为“身份构建”这一话题提供了新的研究起点,使之成为近年来的语言学研究热点。

TOLSON[1]研究发现,和电视等传统媒体相比,Youtube(中文一般译成油管)等新媒体平台可以让使用者的身份构建更具真实性。社会语言学视角下,无论是明星博主[2],还是企业店铺[3],在网络媒体上的语言使用都表现出鲜明的特征,采用特定语言策略实现其身份构建的倾向较为明显。性别[4]种族[5]等差异对语言使用与身份构建的影响同样清晰可见。新媒体提供了一个可以让所有人实时交互的语言平台:为了实现特定的身份构建目标,明星们可能使用更接地气的语言风格,普通人也可以采用特别的语言策略。同时,自媒体的语言使用和身份构建与互联网经济息息相关[6-7],是一个极具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的研究话题。

一、认知—功能融合的理论视域

人们用不同的身份从事不同的活动,也在不同的活动中构建起自己的身份。语言活动就是这些活动中的重要一项。因此,语言使用与身份构建之间的关联反映了语言与生活实际之间密不可分的关系。认知语言学和功能语言学均注重基于经验和意义的关系理解语言,均将语言视为人类用以识解经验的工具。两者虽然是相对独立发展起来的语言学理论,但其相通之处使得两者的关联研究成为可能。早期研究往往立足于其中之一,尝试通过另一者的融入实现对前者不足的弥补,如在功能语言学研究中引入认知元素的分析[8-9],或者尝试通过社会转向扩展认知语言学的研究范围[10]。此类研究通常停留在表层的“互通有无”上:尝试在尊重原有理论框架的基础上,借鉴其他理论在某些问题上的解释优势,弥补原有理论的缺陷和不足。继而,研究者逐渐将研究焦点汇聚在更深层次的融合上,探索认知、功能视角的互补和融合[11-12],并逐步在经验意义观的深度讨论了两者的联袂基础[13]。

系统功能语法认为,语言结构的系统性在于其语义功能[8]。语言结构对语义功能的实现呈现为两者间的一一对应,如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等不同结构形式便分别对应陈述、提问和命令等功能。这种形式和意义的对应关系同样被认知语言学所接受,尤其体现在构式语法等理论中。“形义匹配”甚至被认为是语言的基本结构特点[14-15]。然而,认知语言学中的“意义”和系统功能语法中的“语义”并不相同。前者将语义视为概念化的结果,是人脑中认知机制对经验的概念化结果;后者则更强调语义的社会属性,是人与世界、社会乃至文本互动的结果。

尽管两个语义的内涵有所差别,但是它们并不矛盾。认知语言学将人类与世界的互动作为概念结构的起点;系统功能语法也并不认为语义功能就是人类与外界互动的简单映射,而是人类的“识解”结果。基于上述认识,两者的融合势必可以进一步扩展分析空间,从而更完整地呈现出语言的面貌。具体而言,对于任何语言结构而言,都可以在分析中兼顾其语义功能和概念结构的分析,并进而探讨两者的关联。从而在认知层面上揭示语义功能的概念理据,在經验层面上探索概念结构的系统性特征。从这个角度来说,认知—功能的融合既可以为认知研究提供更为广阔的应用场景,也可以丰富功能研究的阐释维度。

二、身份构建的语言手段与认知机制

在某种程度上,由于自媒体内容的传播主要依赖智能设备,内容的作者与观众并不真正接触,因此语言成为了构建、维系个人身份的最主要渠道。即使对于某些对语言依赖较轻的视频博主而言,他们也需要通过语言与观众互动。在自媒体所催生的语言使用和身份构建活动中,人们将自媒体平台的特点和表达需要相结合,形成了一些规律性的模式。

系统功能语法将语义功能分为三大类,即三大元功能。其分类依据在于人们使用语言表征的三类活动:概念功能表征人与世界的互动关系,人际功能表征人与人的互动关系,语篇功能表征人与文本的互动关系。从这个角度来说,自媒体背景下,内容作者使用语言从事的实践活动也可以分为三类,分别是作者与内容的互动实践、作者与观众的互动实践以及作者与媒体平台的互动实践。不同的实践活动蕴含了不同的身份,构建这些身份则需要不同的语言模式,其背后则有着不同的认知理据。下文拟以其语义功能为系统,以其认知机制为理据,逐一探讨不同类型身份构建的语言使用特征和认知规律。

(一)专业身份构建

自媒体平台上,内容往往是分类的核心标签。多数创作者的创作活动也基本是围绕固定的内容分类展开的。要创作出有特色的内容,就需要创作者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或经验。换言之,当创作者在创作内容的时候,其身份往往与内容所涉及的专业背景相关,因此我们将此时作者力图构建的身份称为“专业身份”。

不同内容所涉及的专业背景不一,可能是某个领域的知识、某一款游戏、某一种食物、某一类产品的试用和使用等。尽管专业背景有所不同,但在语言使用上,却有着比较接近的特点。内容制作需要围绕某一对象展开,通常包括对该对象的介绍,以及创作者或者观众与其互动的方式,因此在语言使用上就形成了以“是什么”和“怎么做”为主的表意需要,相应反映为以关系过程和物质过程为主的语言表征特点。

当创作者在构建其专业身份时,是围绕某一专业领域在构建其相关的身份,并不是说创作者是在努力将自己构建为一个专家。部分创作者确实以专家型身份为构建目标,如知识类视频的创作者;另一部分创作者则并不以此为目标,如生活类的创作者。在语言使用上,一个非常明显的差别在于心理过程的使用。力图构建专家身份的创作者较少使用心理过程,尤其是以创作者本人为主要参与者的心理过程,以力图凸显自己的客观性。而不以专家身份为构建目标的创作者,则会使用更多的心理过程,来表达自己对话题的感受和认知。

创作者在构建其专业身份时,往往倾向于将其叙事呈现为特定的意向图示。其中,比较典型的是“问题—解决”的力动态结构。在叙述或讲解相关专业内容时,创作者会将整个过程呈现为其克服困难—达到目标,或解决问题—找到答案的模式。

这些困难的形式不一而足。可能是在实际创作中遇到的障碍,如一些技术难题、活动本身的难度,或者是文献查阅中抽丝剥茧的分析过程等。既可以直接呈现为作品中的不同镜头,也可以由作者的设问句显化并串联。这样的剪辑将创作过程刻画为创作者不断克服困难、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有助于在其专业身份中增加实干、认真的属性。

(二)社交身份构建

自媒体平台是一个社交平台,与观众的互动是创作者重要的活动之一,观众的意见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创作内容及形式。因此,创作者需要构建一定的社交身份,以维护其观众群体,并吸引更多观众的关注。我们将创作者维系其与观众关系过程中所构建的身份称为“社交身份”。

首先,创作者会尽力通过句式变化维系其与观众的关联,增强其身份的互动性。自媒体平台上的互动并不是即时的,即使通过弹幕或者留言的方式也无法做到面对面沟通的时效性。因此,自媒体平台的作品中,陈述句的比例较大。为了保证作品的互动性,创作者往往会在合适的时候选择使用疑问句和祈使句。就表意功能而言,陈述句用于提供信息,而疑问句和祈使句则用于索取信息和服务。这种“提供—索取”的变化有助于提升创作者和观众的互动。

疑问句通常需要被问者给予一定形式的回答。在以陈述为主的作品中,加入疑问句可以吸引观众的注意力。但是自媒体平台上观众回复的延时性降低了疑问句实现索取信息功能的可行性。因此,多数作品往往采用的是设问的方式,即提出问题之后,由创作者来回答。也正因为自媒体平台互动形式的局限,设问的使用也较为有限,往往是在一个新论点的开头,或者是对既有论点的补充说明。

祈使句往往通过显化的或者隐性的命令来实现索取服务的功能。在自媒体平台上,作品传播的重要方式就是点赞和转发;同时,不同平台还会有一些奖励创作的方式,如B站的投币等。创作者通常会在作品末尾以祈使句的形式鼓励观众点赞、转发、投币;直播平台的主播则往往在介绍完各种商品信息后用祈使句的形式鼓励观众下单。

其次,自媒体允许创作者通过多模态手段构建社交身份。社交身份是创作者与观众互动中所持的身份。除信息、服务的交互外,创作者所呈现出的个性、价值观等方面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其与观众的互动。传统语法资源中,如态度、评价等系统均可用于实现这些功能。自媒体语境下,创作者可以通过图片、动图、视频等形式实现社交身份的构建。从而形成以文字或旁白表征主体内容,配图则可能与内容无关,专门用来模拟或表达创作者的表情、情绪、态度等。由于这些图片或视频多为时下较为热门的,其时效性或幽默效果有助于为创作者身份中增加相应属性。从而进一步丰富创作者的身份,在其专业身份之外增添亲和力,有助于创作者与观众的互动。

概念隐喻等认知机制在社交身份的构建中起到重要作用。如上所述的身份构建模式中,图片之所以可以实现模拟创作者的表情、态度等功能,就在于其背后的概念隐喻机制。例如,Animal Is Human等“拟人化”(Personalization)的概念隐喻就允许创作者在小动物和作品中的某些人物之间建立起投射,从而可以通过这些图片来表达人的情绪。

(三)职业身份构建

创作者必须以一定的平台为创作基础。不同平台为创作者提供不同的创作工具、创作逻辑、观众群体,也对创作者有不同的活动要求。创作者对平台的适应程度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其成功程度。从这个角度来说,创作者在和平台的互动中同样形成了一种身份,由于这种身份与创作者的工作环境息息相关,我们将之称为职业身份。

在任何平台上,创作者都需要以平台规定的方式获得推广或者利润。而这一过程中,往往离不开观众的参与。因此,创作者都需要在其作品中呼吁、鼓励观众以点赞、关注、收藏、打赏、投币等多种形式实现对创作者的支持。如上所述,实现这一功能的语法资源往往是祈使句。

然而,祈使句虽然简单、直接,但其命令特点会降低社交亲和力,从而在构建职业身份时,伤害社交身份。为弥补這一缺陷,越来越多的创作者选择更为复杂的推广模式。将推广内容呈现为专业内容,以构建专业身份的方式构建职业身份。更准确地说,是将其职业身份隐藏于专业身份中。表现在语法资源上,就是通过专业身份构建的语法模式来构建其职业身份。

职业身份的构建方式反映出创作者的突显意图。如上所述,在三重身份发生一定冲突时,创作者会有意弱化职业身份的构建。即使仍然采用祈使句号召观众支持时,很多创作者也会在语气、表情、肢体语言等多方面弱化其命令特点。创作者显然更希望凸显其专业身份和社交身份、弱化职业身份,从而将其呈现为观众的良师益友,而非内容的供求双方。

结语

与传统身份构建相似之处在于,在自媒体平台上的身份构建同样需要特定的语言手段,并依赖于相应的认知机制。但与现实相比,自媒体的身份构建显然有其内在的逻辑和特点。相比于传统,自媒体的不断蓬勃兴起为传播与沟通提供了全新的平台和方式。自媒体的特点也正在重塑身份构建这一历久弥新的人类活动。

本文以认知—功能为理论视角审视自媒体平台上的身份构建与语言使用。借鉴系统功能语法的元功能划分方式将自媒体使用者的身份分为专业身份、社交身份和职业身份等三个层次,并简要概括了构建不同身份所需要的语法资源。同时,基于认知机制尝试探讨了身份构建行为背后的认知理据。上述发现有助于揭示自媒体平台上身份构建的语言模式与认知特点。

参考文献:

[1]TOLSON ANDREW.A New Authenticity?Communicative Practices on YouTube[J].Critical Discourse Study,2010(4).

[2]VALENTINSSON M C.Stance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authentic celebrity persona[J].Language society,2018(5).

[3]苗兴伟,李珂.立场表达视角下企业生态身份的话语建构对比研究[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2).

[4]STRANGELOVE,MICHAEL.Watching YouTube:Extraordinary Videos by Ordinary People[M].University of Toronto Press.Canada:Toronto,2010:15.

[5]DLASKE,KATI.Music video covers,minoitised languages,and affective investiments in the space of YouTube[J].Language in Society,2017(4).

[6]BHATIA,ADITI.Interdiscursive performance in digital professions:the case of YouTube tutorials[J].Journal of Pragmatics,2018(124).

[7]TAY,DENNIS.Modelability Across Time as a Signature of Identity Construction on YouTube[J].Journal of Pragmatics,2021(32).

[8]HALLIDAY M,MATTHIESSEN C.Construing Experience Through Meaning:A Language-Based Approach to Cognition[M].London & New York:Continuum,1999:555-556.[9]胡壮麟.系统功能语言学的认知观[J].外语学刊,2014(3).

[10]HARDER,P.Meaning in Mind and Society:A Functional Contribution to the Social Turn in Cognitive Linguistics[M].Berlin & New York:De Gruyter Mouton,2010:56.

[11]MISCHLER J.Metaphor Across Time and Conceptual Space:The Interplay of Embodiment and Cultural Models[M].Amsterdam & Philadelphia:John Benjamins,2013:7.

[12]林正军,王萌.英语语态的功能-认知研究[J].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2020(2).

[13]林正军,唐玮.认知与功能经验意义观考辨[J].外语与外语教学,2022(3).

[14]GOLDBERG ADELE E.Constructions:A Construction Grammar Approach to Argument Structure[M].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95:4.

[15]GOLDBERG ADELE E.Constructions at Work:The Nature of Generalization in Language[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6:5.

作者簡介:张宇(1979—),男,汉族,吉林德惠人,燕山大学副教授,研究方向为语言学。

(责任编辑:赵良)

猜你喜欢
认知自媒体功能
也谈诗的“功能”
关于非首都功能疏解的几点思考
《红楼梦》隐喻认知研究综述
自媒体时代慕课对民办院校高等化学教学的意义与影响
自媒体时代下普通高校思政课改革路径
关注生成,激活学生认知
“全民记者团”:济南电视台与“百姓记者”的“握手”实践
大众文摘期刊在互联网环境下如何实现“内容突围”
中西医结合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31例
辨证施护在轻度认知功能损害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