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地方党校图书馆的转型发展策略研究

2023-05-30 07:41廖玲玲
传播与版权 2023年1期
关键词:党校馆藏数据库

廖玲玲

[摘要]一直以来,地方党校图书馆作为党的事业全面发展的基础保障、锻造优秀领导干部队伍的主要机构和传承与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核心基地,在我国图书馆事业中始终发挥着特殊且重要的作用。文章以中共江西省委党校图书馆为例,从完善馆藏资源体系建设和构建多元阅读推广路径两个层面探讨新时代地方党校图书馆的转型与发展,并提出切实可行的科学建议,为地方党校教育事业的创新发展提供有益参考。

[关键词]地方党校图书馆;党的事业;中共江西省委党校图书馆;馆藏资源;阅读服务

目前,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各级、各地领导干部理应深刻学习、武装思想,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贡献力量。在2020年秋季学期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提高解决实际问题能力是应对当前复杂形势、完成艰巨任务的迫切需要,也是年轻干部成长的必然要求。”[1]在此背景下,党校作为培养党的领导干部的重要场所,在党的思想理论建设过程中占据着主要地位,同时也承担着为党委、政府乃至社会发展提供信息咨询和决策服务的重要任务。党校图书馆作为党校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不断完善馆藏资源体系建设和构建多元阅读推广路径,加快自身的转型发展和服务升级,充分发挥“主力军”和“先锋队”作用,增强新时代党员领导干部教育实效,为治国理政、定国安邦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当前,国内外发展形势严峻,党校图书馆转型发展迫在眉睫,尤其是地方党校图书馆,受限于自身实力、发展规模等各种因素,在转型发展过程中进度缓慢,其中馆藏资源体系建设与阅读推广路径方面亟须完善。因此,笔者结合自身工作经验,以中共江西省委党校图书馆近年来的发展实践为切入点,就新时代地方党校图书馆的馆藏资源体系建设与阅读推广路径进行探讨,并提出切实可行的科学建议,以实现地方党校图书馆从“以物为本”到“以人为本”的发展转变,促进地方党校图书馆的现代化转型发展。

一、地方党校图书馆的重要作用

(一)地方党校图书馆是党的事业全面发展的基础保障

早在2007年12月,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党校校长的习近平同志在听取中央党校校委工作汇报时就指出:“党校事业是党的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地方党校图书馆作为党的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升地方党校教学科研水平和办学质量的基础保障,也是党的事业在一线、基层的组织机构,对党的事业扎根基层起到了重要作用。尤其在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对党的事业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也意味着地方党校图书馆要充分发挥“服务大局”的功能和作用,加快自身转型升级,不断适应新需求和新局势,为党的事业在基层发展提供动力支持。

(二)地方党校图书馆是锻造优秀领导干部队伍的主要机构

与地方高校图书馆、地方公共图书馆不同,地方党校图书馆具有特殊且重大的使命—培育和锻造优秀领导干部队伍。这也表明地方党校图书馆是领导干部增加知识储备、提升党性修养、增强执政本领的主要场所[2]。具体来看,相较于地方党校的教学设施、师资队伍,地方党校图书馆具有基础性、人文性和标识性特征,其服务功能和工作效率在一定程度上能影响地方党校发挥职能作用,关系到地方党校的办学质量和教学水平。

(三)地方党校图书馆是传承与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核心基地

图书馆本就是传承历史文化和人文精神的重要场所,具有文化育人、文化引领、文化服务等重要功能,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3]。在推行“传承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文化强国”政策和倡导“全民阅读”理念的大背景下,地方党校图书馆在红色文化资源开发建设和阅读推广方面具有强大的先天优势,不仅有利于全民阅读事业的纵深发展,还有利于加速红色文化的广泛传播,从而逐渐成为传承与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核心基地之一,既有利于加快建设“学习型社会”,又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供强势助力。

二、新时代地方党校图书馆的转型建议

(一)资源为本—完善馆藏资源体系建设

首先,地方党校图书馆应构建以纸质资源和数字资源为主的“四位一体”馆藏资源体系。在新时代,地方党校图书馆应结合自身实际,积极对标国内一流党校图书馆,在馆藏资源体系建设方面下足功夫,实现从服务型图书馆向专业型、学术型、文化型图书馆的发展转变,以更好适应新时代的新需要。“十三五”以来,中共江西省委党校图书馆不断完善馆藏资源体系建设,现已有馆藏图书资源24万余册,纸质中文期刊400多种,报纸40多类,相较于“十二五”时期有了显著提升。同时,近年来,该馆以《中国共产党党校(行政学院)工作条例》为指导,不断推进数字资源共建共享工作,取得了突出成效。目前,该馆已拥有中国知网、读秀学术搜索、中国共产党思想理论资源數据库等权威数据库13个,中央党校图书和文化馆全国党校系统数字资源共建共享项目的自建数据库3个,本地镜像数据库2个(3万册的社科图书库和新中国成立前出版的7000多种老旧期刊库 )。

其次,地方党校图书馆应立足地方文化禀赋,开发和构建独具特色的馆藏资源体系。地方党校图书馆要立足本土资源禀赋,深度挖掘地方优质历史文化资源,尤其是红色历史文化资源,以此强化自身的馆藏资源体系建设,从而实现专业化、特色化、品牌化发展目标,为地方党校教育提供更强大、厚实的资源支持。近年来,中共江西省委党校图书馆坚持以传承和弘扬革命老根据地历史文化精神为己任,不断挖掘江西省的红色历史文化资源,在此基础上初步建成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中央苏区特色数据库”“江西省情数据库”“《石叟资料》数据库”以及“‘四大摇篮在江西专题数据库”等特色资源库,不仅有力提升了该馆的业界影响力,更以此形成了品牌效应,得到了党和国家以及业内外的高度认可和赞誉。例如,2016年7月,该馆打造的“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中央苏区特色数据库”荣获了全国党校系统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优秀成果奖;2017年9月该馆申报的“‘四大摇篮在江西专题数据库”获得了全国党校系统图书馆“四大专题数据库”项目和课题的双立项,在业界起到了良好的引领和示范作用,并对地方文化资源的传承、保护与弘扬做出了重要贡献。

最后,地方党校图书馆应积极与学界、业界协作交流,形成馆藏资源共建、共享、共赢新局面。一是地方党校图书馆应积极与行业内单位交流合作,与党校系统图书馆、高校图书馆、公共图书馆建立资源共建、共享机制。例如,目前,中共江西省委党校图书馆作为中国图书馆学会会员馆、中国图书馆学会党校图书馆分会委员馆、江西省高校先进图书馆、江西省图书馆学会理事馆、江西省高校数字图书馆成员馆、全国党校文献信息学会江西分会秘书处所在馆之一,与中央党校图书和文化馆、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复旦大学图书馆以及省图书馆和省内高校图书馆等单位紧密联系与交流,实现与中央党校图书和文化馆镜像资源共享,与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的红色文献史料资源共享,与江西高校数字图书馆资源共享,与省地方志研究院地方志资源共享等,这对馆藏资源的优化创新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二是地方党校图书馆应与行业外机构跨界协作,如技术型企业、网络媒体平台等,以良好的业务往来和工作交流实现馆藏资源的优化与扩充。例如,在“‘四大摇篮在江西专题数据库”建设过程中,中共江西省委党校图书馆与超星公司展开了密切合作,将超星数据库中相关文献的元数据导入自建数据库平台,实现了自身馆藏资源的快速积累,有效缩短了建库周期。

(二)服务创优—构建多元阅读推广路径

一是地方党校图书馆应构建和完善阅读服务体系,在增强读者阅读黏性的同时,不断调整阅读服务策略,促进效益最大化。一方面,地方党校图书馆应加快完善区域服务一体化机制,通过扩大服务范围和增强本土影响为广大读者提供优质服务。近年来,中共江西省委党校图书馆通过放宽借阅限制、改善阅读环境、加快区域一体服务等多重措施,有效提高了读者到馆阅览和借阅图书的积极性。例如,2019年,中共江西省委党校图书馆免费为全省地市党校图书馆开通“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数据库”,共享学术期刊2000多种,论文1000万篇。此外,中共江西省委党校图书馆还为地市党校提供馆藏纸本图书信息查询、资源获取等服务,推动省委党校图书馆向一线、基层“下沉”,强化区域协同发展功能,为读者提供更便捷、高效的阅读服务。另一方面,地方党校图书馆要充分做好服务数据分析和服务效果评估工作,形成以“读者为中心”的发展思维,不断改进和解决在资源建设、阅读服务等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以“服务创优”促进“效益创收”。

二是地方党校图书馆应开发和打造多元阅读服务模式,以新技术供给新服务,加快推动阅读服务惠及基层。一方面,地方党校图书馆要善于利用社交媒体平台的传播优势,通过构建新媒体传播矩阵,为广大读者提供移动、便捷、高效的阅读资源与服务。目前,中共江西省委党校图书馆不仅拥有官方网站,还借助微信、微博等社交媒体平台为读者提供实时资源查询和在線阅览服务。读者只要在手机应用中下载安装超星移动图书馆或关注“中共江西省委党校图书馆”微信公众号,即可尽享200万册电子图书和7000多种报刊资源。在传统借阅和移动阅览的融合服务背景下,中共江西省委党校图书馆基本实现了线上线下阅读服务的融合目标,同时借助包括文献信息、讲座、影音鉴赏等多种形式在内的多元服务,为读者的学习交流提供了全时空服务平台。另一方面,随着短视频、直播等新兴传播平台的兴起,地方党校图书馆可学习借鉴高校图书馆、公共图书馆的实践操作,将短视频、直播等推广模式有效融入自身的阅读服务体系,与时俱进地为读者提供高效服务,这也是现阶段中共江西省委党校图书馆正在积极探索的阅读服务推广新形式。未来,随着5G、人工智能、AR/VR等新兴技术与图书馆的深度融合,地方党校图书馆也可自建或共建智能化阅读推广服务体系,在加速自身智慧化转型升级的同时,为读者用户提供前所未有的阅读服务体验。

三是地方党校图书馆应实行分众阅读推广机制,精准定位读者,以最契合的阅读推广模式达到理想服务的目标。就读者定位来看,地方党校图书馆可开展分众阅读活动,彰显地方党校图书馆的特殊服务功能,以实现效益最大化。笔者结合自身工作实际和大量文献资料分析,认为地方党校图书馆的分众阅读推广机制是科学高效的工作方法,值得党校图书馆深入实践。近年来,中共江西省委党校图书馆根据自身的特色馆藏资源举办了各种历史、文化主题讲座以及研学行活动等,让广大领导干部深刻认识和了解地方民风、民情,为培养和提高地方领导干部的执政能力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针对参与专题研讨班、轮训班的领导干部,地方党校图书馆除了要深入开展马克思主义主题经典阅读推广活动和“四史”教育,也要实时开展人文经典阅读推广、时政热点阅读推广等活动,并提供当下关于时政热点、最新文件、领导人著作等资料的阅读服务,既巩固和丰富领导干部的理论知识体系,又帮助其时刻联系实际,为具体工作提供科学、高效、全面的实践指导。例如,近年来,中共江西省委党校图书馆不仅围绕“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等重大历史时间节点推出了党史学习教育活动、讲座等,还针对当前局势、社会发展现状推出了2019年“大国崛起与军事战略”等系列时政热点讲座、活动。这对提升地方党校图书馆的阅读服务效能产生了重要影响,也为新时代党校教育事业的创新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三、结论与展望

在新时代,党校图书馆尤其是地方党校图书馆与高校图书馆、公共图书馆的转型升级既存在共性,又具有个性,这主要源自地方党校图书馆特殊且重要的发展定位。对地方党校图书馆的转型发展而言,转型意味着挑战,也必然存在未知的风险,因此,其应立足自身发展实际,建立健全馆藏资源建设体系,与时俱进地规划长效发展目标;同时,其要创新开发多元阅读推广路径,加快对新技术、新模式、新平台的探索应用,坚持“以读者为中心”的发展原则,增强服务实效,从而契合地方党校教育事业的现实发展需求。未来,随着更多新技术、新理念、新模式的出现,地方党校图书馆的转型发展也将面临各种新问题和新挑战,但“资源为本”“服务创优”仍然是其不变的发展主题,也是其全面增强发展实效的关键所在。

[参考文献]

[1]本报评论员.提高解决实际问题能力:论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的重要讲话精神[N]光明日报,2020-10-11.

[2]施静.党校图书馆阅读推广研究:回顾与展望:以期刊论文为研究对象[J].福建图书馆学刊,2022(02):3-9.

[3]周巧.基于社会文化服务的公共图书馆功能定位:以国家图书馆为例[J].出版广角,2021(04):33-35.

猜你喜欢
党校馆藏数据库
馆藏
央企党校党性教育的探索与实践
博物馆的生存之道:馆藏能否变卖?
知还印馆藏印选——古印篇
数据库
数据库
数据库
中共第一所党校成立于何年何地?
数据库
介绍两件馆藏青铜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