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式景观风格在居住区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2023-05-30 09:26
乡村科技 2023年5期
关键词:中式景观设计景观

刘 威

华诚博远工程技术集团有限公司,北京 100000

0 引言

近年来,我国居住区景观设计取得了飞速的发展,但同时出现了一些新问题。例如,前些年很多开发商盲目跟风,忽略了国人的乡土情怀,建设了大量欧式景观住宅区。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视传统文化,景观设计师对传统园林文化进行了提炼,并应用现代材料和工艺,创设了新中式景观风格。新中式景观设计是目前把中国传统风格揉进现代时尚元素的一种流行趋势,符合当今时代的大众审美[1]。这种风格既保留了传统文化,又体现了时代特色,突破了中国传统景观风格中沉稳有余、活泼不足等常见的弊端[2]。

1 居住区新中式景观特点

新中式景观的别样之处在于通过使用传统的造园手法、图案符号和具有韵味的色彩等,营造出具有中国风情的现代景观空间[3]。居住区新中式景观设计不仅从设计语言上继承了中式传统园林的精髓,而且在表现形式上融合了现代社会的大众审美,根据“小中见大”的基本原则,合理安排景观空间,丰富景观轴线和节点,构成独特的景观风格和空间布局。

2 北京怀柔雁栖湖生态发展示范区10C‐21地块

2.1 项目概况

北京怀柔雁栖湖生态发展示范区位于北京市怀柔区南部,在怀柔水库的东北方向、著名风景区雁栖湖的西南方向,是怀柔国际会都的必经之地。项目区北起中高路,南至10 街区南边界(规划雁栖镇八路),西至10 街区西部边界(规划雁栖镇四路南段),东至雁栖河西侧50 米宽绿化隔离带。项目区共分为9 个地块,分别为10A-10、10A-15、10C-10、10C-21、10C-14、10C-24、10C-07、10C-16和10C-25(除了10C-07地块为教育用地外,其余地块均为住宅用地)。项目区规划用地总面积约46.71万m2,代征城市公共用地面积23.55万m2。此次主要对项目区的10C-21地块进行景观设计研究。

北京怀柔雁栖湖生态发展示范区10C-21 地块的建设用地面积约25 345.31 m2,其中建筑占地面积约为10 360.36 m2,景观面积约为14 984.95 m2,总建筑面积约为88 719.43 m2,容积率2.5,绿地率为31%,规划居住600户。

2.2 设计理念

10C-21地块的建筑为新中式设计风格,外饰颜色以黑、白、灰为主要色调,外饰线条简洁流畅,整体造型简约时尚。

在景观设计方面,10C-21地块继续沿用了建筑的新中式风格,设计人员将新工艺、新材料、新理念融入景观设计,同时从中式文化中提炼出“门”“礼”“会”“引”“合”“间”作为设计理念,注重传承文化序礼,营造中式意境,打造文雅轻奢的景观风格。首进“门”简约大气,设置于北侧的主入口和南侧的次入口,二者使用了不同的表现形式和体量,突显主次分明的景观效果;二进“礼”清新脱俗,营造闲情雅致的幽深路径;三进“会”豁然开朗,打造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景观意象;四进“引”井然有序,营造以礼相待的端庄氛围;五进“合”欢聚一堂,构建万家和睦的美好盛景。同时,根据建筑的布局造就四个“间”,利用空间将动静划分,使有不同需求的人群互不干扰。

2.3 景观节点

设计人员根据10C-21地块建筑的分布情况、小区功能布局及从中式文化提炼出的“五进四间”的设计思路,构造“一轴四区多节点”的景观结构,即以中心轴线为主,在四周打造不同功能分区(儿童活动区、老年健身区、生态涵养区、会客厅堂区,见图1),再以功能分区向四周发散,形成丰富多样的景观节点,并对道路铺装、景墙、连廊等其他景观小品加强细节处理,从宏观和微观上体现新中式风格的设计手法,营造出典雅、舒适的居住区新中式景观。

图1 主要功能分区平面图

2.4 交通路线

小区的南侧和北侧分别设有机动车道和地下停车场出入口,设计人员在充分考虑建筑分布情况及满足消防要求等前提下,合理规划车行和人行路线,尽可能减少这两类路线的交集。同时,考虑人们的惯性行走轨迹,在小区内设计2.5、1.8、1.2 m 宽的园路,合理安排居民的归家路线,力求形成安全、便捷的交通路网。此外,设计人员通过设计丰富的景观园路来连接小区内部的景观节点,使居民的步行轨迹更加多样化。

2.5 竖向设计

10C-21 地块内部及周边的地势相对较为平坦,南、北出入口与市政道路交叉点相对标高分别为46.72 m 和46.46 m。因此,设计人员在充分考虑建筑与景观绿地之间的关系后,利用场地地势,内部消化现有土方,减少土方外运;合理规划道路坡度和坡向,使雨水自然排向市政道路,避免园路积水,减少雨水管线布置,控制造价成本;将楼道出入口处的坡度控制在1.5%~2.0%,以防止雨水反坡倒灌造成居民出入不便,杜绝出现安全隐患。此外,设计人员还在小区绿地内局部设计高度为0.6~1.2 m 的微地形,丰富景观空间变化,营造景观节点的私密围合感。

2.6 主要景观节点设计

2.6.1 入口景观节点。入口大门的设计采用了简洁素雅的新中式风格,深灰色钢柱搭配木色格栅,营造庄重有序又不失轻盈通透的秩序美。大门两侧灰色景墙搭配回字纹装饰的中式壁灯,尽显新中式之意境。

在进入大门后的道路两侧设计成片早园竹,通过夹景的设计手法,增加人们视线的进深空间。同时,在道路端头设计特色景墙遮挡人们的视线,将入口前后的景观空间分隔开(见图2)。景墙上的白墙与深色的金属线条形成鲜明对比,使景墙大气而不沉重、简约而不简单,彰显新中式的低调奢华之风。

图2 入口节点效果图

2.6.2 中心景观节点。在小区中心设计下沉广场,供居民活动的同时丰富景观空间变化。广场四角栽植冠大叶浓的点景树,为居民提供阴凉。在广场铺装形式上,运用不同颜色的铺装材质,巧妙地融入中式符号“禄”的抽象文字,形成具有中式传统特色的铺装拼接图案,增加趣味性(见图3)。

图3 中心广场效果图

在下沉广场南侧设置一组特色景墙,利用白色实墙和木色格栅的虚实空间变化形成框景、漏景,引导人们视线的焦点,并且通过格栅与红枫的搭配打造一幅优美的自然画卷,让人们体会到新中式的东方禅意之美(见图4)。

图4 中心广场南侧景墙效果图

2.6.3 会客厅堂休闲节点。在小区西北处宅间绿地设置连廊和活动场地,方便居民交流及休憩。黑色钢柱与木色格栅搭配的连廊外观线条精简干练、简约大方,木格栅的虚实变化透露出灵动、优雅的新中式意境(见图5)。在铺装上,选用深灰和浅灰色仿石材PC砖进行搭配,“回”字形的铺装分割线体现了新中式的“富贵不断头”美好吉祥寓意。

图5 会客厅堂连廊效果图

在植物选择上,主要选用具有中国传统园林文化特色的植物,如白皮松、早园竹、榆叶梅,再搭配白蜡、国槐、山杏等基调树种,营造适合交流、休憩的静谧空间。

2.6.4 儿童活动场地节点。在儿童活动场地铺装选择上,选用柔软富有弹性的EPDM 彩色塑胶,以有效降低儿童摔伤的风险,且鲜艳的颜色可激发儿童更多的游乐兴趣。在场地内部设置不同的儿童益智娱乐设施,增加儿童的好奇心,促进儿童智力发展(见图6)。

图6 儿童活动场地鸟瞰效果图

在儿童活动场地的植物配植上,要避免选用有毒带刺的植物,如夹竹桃、紫叶小檗和丰花月季等;要适当增加植物层次,多搭配冠大叶浓、花多艳丽的植物,既能激发儿童好奇心,也能减少噪声的传播。

2.6.5 老年健身活动景观节点。设计人员在小区内东南角设立老年健身活动场地,根据老年人的行为特点,在场地内部安装多种耐用的成品健身器材,并且设置户外象棋桌、围棋桌等设施丰富老年人的娱乐活动。除此之外,场地内预留出足够空旷的场地,供老年人举行集会、跳广场舞等其他活动。

设计人员考虑到老年人体力的问题,在场地四周设计休憩长廊、坐凳、扶手等设施,便于老年人在活动后恢复体力。在铺装选择上,面层要避免使用光面或抛光面等易滑材料,多使用荔枝面或火烧面等有防滑效果的面层;在铺装颜色的选择上,减少鲜艳的铺装花纹,以防老人出现眩晕的情况,减少安全隐患。

2.6.6 生态涵养景观节点。设计人员根据海绵城市建设的要求和导则,在小区东北处设计雨水花园。由于植物是雨水花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表现景观的重要途径之一,因此将该节点定义为生态涵养区。

雨水花园中植物的选择除了考虑植物景观功能以外,更重要的是要考虑何种植物能在雨水花园这种特殊环境下生长良好,并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其功能[4]。鉴于此,该区域主要选用马蔺、千屈菜、细叶芒、斑叶芒、狼尾草等植物。这些植物既耐旱又耐湿,同时具有足够强的净化能力。雨水花园外面主要栽植香花类、招鸟类植物,如合欢、白玉兰、紫丁香、山楂、日本晚樱等,营造鸟语花香的景观氛围。

在雨水花园散置满铺白色卵石,在雨季能够起到压尘作用,还能够延长雨水滞留渗透的时间,在非雨季可以作为旱溪观赏。另外,设计人员在生态涵养区内设计简单的环形步道和休憩平台,供小区居民休闲散步,使人们充分融入自然、享受自然。

2.7 专项设计分析

2.7.1 景观铺装设计。在铺装形式上,景观人行路以新中式的直线、折线风格为主,铺装面层选用中灰或深灰色的陶瓷透水砖,以席纹或人字纹的方式铺设,道路两侧利用仿古装饰立瓦或深灰碎石进行收边,彰显新中式的简约、素雅之风。

活动广场的形状多为矩形,铺装面层选用中灰或深灰色的仿石材PC砖,采用工字形铺贴方式,同时将回字纹进行提炼和简化融入广场铺装中,丰富景观铺装样式,并体现出源远流长、生生不息、安宁吉祥的寓意。

2.7.2 景观小品设计。景观小品的外观采用线条精简干练、外形简约大气的表现形式。景墙、廊架等小品材料以钢结构为主,表面喷涂灰色氟碳漆或者仿木纹漆,墙体表面选用白色或浅灰色石材铺贴,在呼应景观主题风格的同时减少后期养护成本;景观坐凳以砖结构为主,侧贴仿古面砖,上面铺设深棕色防腐木,给人们带来夏坐不烫、冬坐不凉的使用体验[5]。

在景观小品的位置分布上,考虑到景观空间布局和人行动线,在人们的惯性视线焦点处设置景观特色景墙,既做到阻隔视线、分隔空间,又提升景观意境,或者通过景观小品的特殊形态营造漏景、框景的景观效果。如此一来,空间的虚实变化使景色若隐若现,可丰富居民的空间体验。

3 结语

新中式景观是中国传统文化在当今时代背景下的一种表现形式。新中式景观设计不是简单堆砌中式传统元素,而是提炼传统中式园林的精髓,将其重新打磨、组合、重塑,并且应用现代材料和工艺技术,用更加崭新、简洁的形式将中国传统文化展现出来。随着市场需求的增多、人们越来越重视传统文化,新中式景观风格将会成为今后景观设计的主流趋势。

猜你喜欢
中式景观设计景观
作 品:景观设计
——《势能》
景观别墅
火山塑造景观
巧用景观设计和谐中的一致化
沙子的景观
包罗万象的室内景观
新·中式生活美学Chinese NewAge
最美中式酒店,你去过几个?
色彩在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高科技园区景观设计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