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宁的新闻伦理观及其价值探析

2023-05-30 09:45蔡绍硕
新闻论坛 2023年2期
关键词:为人民服务党性原则列宁

【内容提要】革命导师列宁在长期的新闻传播实践中,不仅在新闻业务方面作出了巨大贡献,而且形成了独特的新闻伦理观。他在继承并发展了马克思恩格斯的新闻伦理思想基础上,将党性原则提升到党报党刊新闻宣传的重要指导地位,同时在新闻工作中反复阐释了党性原则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在他看来,无产阶级报刊要在党的领导下坚定不移地宣传党的路线、方针与政策,要坚持为人民服务的社会主义新闻职业道德基本规范,将编辑部打造成为团结一致的集体,同时新闻从业者在新闻报道中应该永远维护和践行新闻真实性。列宁的这些新闻伦理观点是世界新闻伦理思想史上的宝贵精神财富,对于当今中国新闻记者的职业道德修养与新闻伦理精神培育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列宁  新闻伦理思想  党性原则  为人民服务

革命导师列宁波澜壮阔的一生没有脱离过新闻工作,都与新闻传播活动有着不解之缘。但是以往的研究者多关注列宁在1900年至1917年先后主持或参加编辑、撰稿的40多种报刊中的活动经历,较少涉及他的新闻伦理观和新闻道德思想的历史价值。事实上,列宁在新闻职业道德方面进一步发展了马克思恩格斯的新闻伦理思想,并确立了社会主义新闻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与规范,因此本文试图从思想史的视角,基于第一手文献,拟就此展开简略的叙述。

一、无产阶级报刊必须坚持党性原则

关于报刊的党性原则,列宁无论是在什么时候,都始终认为“党性原则是无产阶级新闻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在他看来,党性即是党的观念和意识,是阶级性最高和最集中的体现。他认为“有觉悟的工人”都认同“原则性是机关刊物的最重要的东西”。①于是列宁为无产阶级报刊确立的最重要原则就是党性原则。而这一原则的提出与确立,使得整个党报有了重要指导方针,不至于“变成一个形形色色的观点简单堆砌的场所”②,而是“严格按照马克思主义的方针办报”。党性原则要求党的报刊要坚定不移地宣传党的政策,自觉接受党的领导。于是这一原则使得党的报刊(写作事业)成为“整个无产阶级事业的一部分”,成为组成社会民主主义机器的“齿轮和螺丝钉”,③为整个工人阶级的整个觉悟的先锋队在开动这个机器领导革命运动成功作出了巨大贡献。列宁对革命报刊的作用也给予了充分肯定,他认为革命报刊长期革命斗争中使得整个工人阶级的整个觉悟的先锋队“广泛地组织整个工人运动”提供了可能。④

革命报刊要贯彻。列宁在《党的组织与党的出版物》中不仅要求“报纸应当成为各个党组织的机关报”,还认为“出版社和发行所、书店和阅览室、图书馆和各种书报营业所,都应该成为党的机构,向党报告工作”。他说:“工人民主派的起领导作用的机关报在这个时刻应该执行明确的、坚决的、确切规定的政策”,可见列宁认为社会主义新闻事业和新闻工作者“在一切条件下,在任何局势下,在各种情况下,都能实行党的路线”。⑤在这个层面,列宁也充分认识到新闻媒体日常的宣传和鼓动必须具有真正的共产主义性质,才能自觉、主动、积极地宣传和传播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同时党掌握的各种机关报刊“都必须由确实忠于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可靠的共产党人来主持”。另外列宁曾明确指出:“对于社会主义无产阶级,写作事业不能是个人或集团的赚钱工具,而且根本不能是与无产阶级总的事业无关的个人事业”。⑥他认为无党性的新闻从业者不能从事于无产阶级新闻事业,党性原则应该是一条贯穿在社会主义新闻职业道德体系中的生命线。

列宁关于报刊党性原则的新闻伦理观,是对马克思恩格斯“无产阶级政党的机关报应该成为党的一面旗帜,遵循党的精神,按照党的纲领和策略来编辑报纸和进行宣传工作”等党报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列宁非常正式地提出了无产阶级报刊必须坚持党性原则,认为党性原则是社会主义新闻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列宁认为党性是报刊的灵魂和方向,党性原则体现在报刊公开地、自觉地为无产阶级的利益服务上,毕竟工人阶级创办报刊就是为了捍卫马克思主义,维护自己的政治信仰不受资产阶级“学者”的心意所控制、歪曲。因此为了保证无产阶级报刊践行党性原则,列宁要求“报刊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创造性地提出了“报刊成为各个党组织的机关报和直接管理的刊物”的策略。

二、无产阶级报刊要坚持为人民服务

列宁在《党的组织和党的出版物》中指出,无产阶级的报纸不是为贵族服务,不是为少数精英阶层服务,而是应该服务于国家的精华、力量、未来。他认为无产阶级新闻事业不能是个人或集团的谋利渠道,而是应该服务于无产阶级总的事业任务、事业目标,因此无产阶级新闻从业者应该坚持为千千万万劳动人民服务的总方针。

列宁要求无产阶级的报刊在为人民服务的具体做法上,首先是要站在人民的立场上说话,真正体现人民群众的利益。他在1914年刊发的文章《俄国工人报刊的历史》中就用“是不是真正联系群众和是不是代表了无产阶级群众的策略”的标准,来衡量社会民主主义运动中的工人报刊。“报刊的人民性”也是列宁新闻伦理观的一个价值体现,表现为列宁认为,报刊应当是人民的,真正的人民报刊,应当正确地反映人民群众的利益。列宁曾指出,无产阶级的报纸要坚持为人民服务的方针,要求新闻工作者首先明确自己的服务对象,并彻底地为他们尽自己的义务。列宁认为社会主义新闻事业要站在人民的立场上,以人民的身份来说明社会生活中的各种现象,成为真正充分反映人民的需求的人民的政治报纸。同时新闻工作者在服务劳动人民的义务过程中,就应该“深入到城市小市民、乡村手工业者和农田中间去”,多注意“工农群众怎样在日常工作中实际地建设新事物”。⑦同时在服务于广大的人民群众上,列宁教导苏联报刊要洞察生活过程,善于满足人民群众的诉求并解答他们提出的各种问题,从而赢得广大人民群众的最积极的支持,“特别要注意发表群众的来信来稿”。于是在《给同志的信》中,他直接動员成百上千的工人向《前进报》投稿“自己的日常生活、兴趣和工作”。列宁在这封信里告诫社会民主党的机关报“没有这种来自于人民的材料,社会民主党机关报就一文不值”“少唱些政治高调,少来一些政治喧嚷,少发一些知识分子议论”⑧,他建议党报党刊应多注意发掘那些真正共产主义中来自生活的、被生活检验过的建设事实,并善于敏感地从群众来信、基层探访中抓住生活中的新事物予以大力扶持。

再者,“使报纸同广大工人群众建立起紧密联系”,是列宁提出新闻工作应面向工农群众的重要原则,也是列宁新闻伦理观里关于无产阶级报刊与工农群众关系的重要主张。因为在列宁看来,无产阶级报刊只有面向工农群众,在与工农群众的紧密联系中服务于人民的呼声,才能使党的主张更容易被接受。列宁认为工人报纸是工人的讲坛,提出党的刊物应当向工人群众敞开大门,才能真正组织起群众,使得工农群众才能听从党的号召,使党的政策得到贯彻执行。因此列宁多次号召无产阶级报刊在反映工农群众呼聲中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工农,并多次要求党的机关报要“适时表扬真正做得很好的模范,发现哪一个地区、部门和机关落后、懈怠或无能,就要坚决进行斗争”。此外,列宁认为“为人民服务”还要注意报刊的通俗化问题,要办通俗的机关报来向广大群众解释我们的口号。他说:“通俗报纸的任务是把读者的水平提高到能够看党的指导性报纸的水平。如果我们不办通俗报,群众就会被其他政党夺去,被他们利用来进行投机。”⑨而要使报刊通俗易懂,为群众所喜闻乐见,列宁认为应当善于用简单明了且群众能够听懂、便于理解、易于接受的话语,必须摒弃晦涩难懂的词语,坚定抛弃群众不熟悉的口号。但他也明确指出报刊的通俗化并不代表庸俗化,“生产报纸应当是千百万人都能看懂的通俗报纸,但绝不能庸俗化”。

三、无产阶级报刊编辑部应成为团结一致的集体

列宁在《作者应当同编辑部谈心》一文中说:“没有明确的、深思熟虑的、有思想性的内容,宣传鼓动就成了漂亮的空话。”在《给〈真理报〉编辑部》的信中,列宁尖锐地提出:“难道先进民主派的机关报可以在热火朝天的时刻作一个没有战斗性的机关报吗?”⑩在系列撰写的有关新闻记者及新闻编辑部的道德伦理文章里,列宁认为,团结性、思想性、战斗性是无产阶级报刊和党的新闻工作者应该具备的道德品质。因为列宁认为编辑工作与党政工作关系紧密,在宣传、鼓动和组织群众的问题上,编辑起着非常重要的纽带作用。正是从这种意义出发,列宁强调编辑部中工作的编辑不能只是挂名的,而是尽心尽力、称职的,既是党的理论宣传家,同时也是鼓动家。

列宁的新闻伦理观里,新闻工作的集体性和编辑部的团结精神具有重要现实价值。在《给〈真理报〉编辑部》的信中,他强调要有一个“团结一致的编辑部或全体撰稿人员”,要求编辑部和撰稿人对理论问题的观念和理念要一致。当然列宁也认为在一些非原则性的问题,应尊重持不同意见者,善于吸取对方有益的东西,有的可经过讨论(甚至论战)后达到统一。从列宁的其他文章中亦可看到列宁号召报刊编辑部集体组织编辑人员到人民群众中去学习和请教,通过集体协作式地调查研究和现场采访,在实地考察中发现基层现实问题,共同总结来自于生产和劳动中的经验和实践,予以宣传表扬和推广。这些从他反对刊发“枯燥到极点的烦琐议论”“官僚式的烦琐议论”及“一点也不触及实际工作”的文章可以看出列宁对报刊编辑学会洞察人民生活,善于抓住人民生活新事物等方面的综合要求期待较高。在列宁眼里,“报纸要是落后,就会毁灭……单调和迟误都是与报刊工作不相容的”。11

马克思指出,人民的报刊和无产阶级新闻工作者应当“生活在人民当中,它真诚地和人民共患难、同甘苦、齐爱憎”;恩格斯也曾指出,读者“有权要求我们向他们提供的东西都是认真工作的成果”。并且马克思、恩格斯把那些在恶势力和金钱面前摇摆不定、以至无原则地妥协的报刊撰稿人斥之为“最无气节、最软弱、最糊涂的作家”,把迎合反动势力写文章看作是在做“政治投机生意”。在继承马克思恩格斯的这些关于新闻编辑和编辑部的新闻伦理思想上,列宁对马克思、恩格斯批判的“出卖灵魂的报人”也是严厉批评,尤其是对脱离实际生活的名作家和报刊编辑人员,告诫他们不要钻在“故纸堆”里进行新闻宣传,于是列宁提出了新闻编辑部“多注意工农群众怎样在日常工作中实际的建设新事物”等系列接地气的新闻主张。12

四、无产阶级报刊必须要维护和践行新闻真实性

列宁的新闻伦理观十分注重强调无产阶级报刊必须要维护和践行新闻真实性,他要求无产阶级报刊绝不能出现任何夸大其词和对事实的歪曲,报道的事实要“经过再三核对”。另外列宁还认识到新闻报道仅仅做到一般意义上的真实显然是不完全、不充分的,必须做到从总体上把握新闻真实性原则。从整体上和联系中把握事物的论述可帮助受众更深刻地理解新闻真实性。在这种“向人民讲真话”的新闻实践中,列宁为无产阶级新闻工作者树立了光辉的典范。

列宁把出现在报刊上的那种“共产党员的吹嘘”和“用谎言来迷惑自己”等报道行为看做是道德上的堕落,一再告诫党的新闻工作者,“决不要撒谎!”“吹牛撒谎是道义上的灭亡,也势必引向政治上的灭亡”。13列宁认为,无产阶级报刊上发生了争论,新闻编辑部应完全排除私人成见,拒绝为诽谤等攻击性言论提供平台,而是在事实的基础上绝对依靠真理进行意见陈述。1905年,列宁对全党包括党的报刊发出了“对吹牛者的斗争应当全力进行”的口号,要求报纸“我们应当说真话,因为这是我们的力量所在”。对于资产阶级报刊惯用的造谣、诽谤、谩骂、人身攻击等违背新闻真实性原则的报道手法,列宁进行了无情地揭露。列宁抨击资产阶级报刊常常通过一再说谎的手段来“给人留下某种印象”,认为资产阶级报刊不确切引用事实而是惯用“诽谤、谩骂、人身攻击和诸如此类的东西来搅浑人们的头脑,从而逃避说明自己的观点”。因此,无产阶级的报纸应该“向公众全面报道和阐明真相,不浮夸,不武断,不造谣,不作见不得人的私人报道”。这种真实性用什么途径方法来确保实现,列宁在另外几篇文章中阐明了维护新闻真实的具体方法。例如在《给<拥护真理报>编辑部》一文中,他提出:“要更冷静地分析论据,更详细地、更简明地反复说明事实真相。这样,也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获得绝对的胜利。”他在《谈谈总结和事实》中说:“工人如果不同涉及党的一切谎言作无情的斗争,就不可能建立自己的党”,14因此他号召无产阶级报刊通过反复核实确凿的事实来揭露谎言。

五、结语

列宁在长期的新闻传播活动中,对马克思、恩格斯的新闻伦理思想进行了继承与发展,也形成了自身特色的新闻伦理观。通过列宁的讲话、信件等一手资料梳理出了这种新闻伦理观具体包括“党性原則是无产阶级新闻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无产阶级报刊要坚持为人民服务;无产阶级编辑部应成为团结一致的集体;无产阶级报刊的新闻报道应该永远维护真实性”等等。由于以往的研究中关于列宁新闻伦理观的文献很少,因此在当前研究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热潮中,列宁的这些新闻伦理观点对于认识和了解无产阶级新闻伦理思想的产生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注释:

①④列宁.列宁全集(第4卷)[M].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②列宁.列宁全集(第11卷)[M].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③列宁.列宁全集(第12卷)[M].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⑤列宁.列宁全集(第17卷)[M].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⑥列宁.列宁全集(第23卷)[M].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⑦列宁.列宁全集(第24卷)[M].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⑧列宁.列宁论报刊与新闻写作[M].杨春华,星华编译.北京:新华出版社,1983.

⑨列宁.列宁论报刊与新闻写作[M].杨春华,星华编译.北京:新华出版社,1983.

⑩列宁.列宁全集(第40卷)[M].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11列宁.列宁全集(第5卷)[M].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

12列宁.列宁全集(第43卷)[M].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

13列宁.列宁论报刊与新闻写作[M].杨春华,星华编译.北京:新华出版社,1983.

14列宁.列宁全集(第19卷)[M].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作者简介:蔡绍硕,湖南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2021级博士研究生

编辑:王洪越

猜你喜欢
为人民服务党性原则列宁
列宁晚年意识形态思想及其当代启示
列宁报刊工作的理论与实践探微
发生逻辑、哲学意蕴与当代价值: “为人民服务”思想的多维透视
唱响主旋律 党性最鲜明
新时期“中国梦”视域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考
如何做好舆论监督正面报道工作
“不忘初心”告诉了我们什么
坚持新闻舆论工作的党性原则——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
“为人民服务”的内涵和新意
民意调查:列宁和斯大林及其在历史上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