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心雕龙》“风骨”内涵研究路径综述

2023-05-31 08:37贾祎航
今古文创 2023年4期
关键词:文心雕龙风骨

【摘要】 《文心雕龙》中的“风骨”内涵一直是龙学中的一个研究热点,各家释义层出不穷,时至今日学术界对“风骨”内涵依旧没有一个统一的定论。本文主要将“风骨”内涵的研究路径分为文学史本位研究、文本本位研究以及跨视域研究三类,文学史本位指以通变视角对“风骨”内涵观澜索源,文本本位指研究立足于《文心雕龙》文本,跨视域研究作为一种会通中西的有益路径为“风骨”内涵提供了思路,此分类力求归纳数十年来“风骨”内涵的研究路径,以期对“风骨”研究有所启迪。

【关键词】《文心雕龙》;风骨;研究路径

【中图分类号】I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3)04-0040-03

【DOI】10.20024/j.cnki.CN42-1911/I.2023.04.013

一、绪论

“风骨”是中国古代文论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范畴,其重要性不仅在于“风骨”出自文学批评和文学理论的集大成者《文心雕龙》一书,更因为“风骨”之内涵至今未有一个统一的明确定论,各家释义迭出。早在20世纪六十年代,学术界便掀起了一次对“风骨”内涵的大讨论,廖仲安、陆侃如、王运熙等学术大家纷纷提出自己的看法,之后关于“风骨”内涵的论文层出不穷,其中有人对学术界现有学说进行分类,陈耀南先生的《〈文心〉“风骨”群说辨疑》一文归纳出六七十家之说,较为全面地总结了关于“风骨”的各种释义。本文之旨不在于梳理众说纷纭的“风骨”内涵,而在于归纳探寻各家研究路径,现将“风骨”研究路径分为文学史本位研究、文本本位研究及跨视域研究三类,以此来思考“风骨”内涵陈陈相因之原因。

二、文学史本位研究

此处的文学本位研究意为学者在探求“风骨”本义之时,以文学史的眼光观澜索源,总结“风骨”在文学史上的意义。此类论文不仅仅从《文心雕龙》文本出发,而是研究“风骨”这个概念继承了何种思想,即以“通变”的眼光探寻“风骨”本义。

第一类以儒家刚健人格为着力点,钩锁儒家经典中“风骨”相关的内容,盖因《文心雕龙》中“《诗》总六义,风冠其首”①此句,此种论文征引《毛诗大序》较多。李宁宁《“风骨说”与先秦儒学中刚健中正的人格》分析了《论语》《孟子》《易传》《尚书》《礼记》《诗经》对“风骨说”的影响,推导出“风骨”是詩学基础上形成的诗学精神和人格精神这一结论。李世萍在《试论“风骨”与“风教”》认为“风骨”是“风教”说的继承和发展。刘继航《论“风骨”范畴中体现的“绘事后素”》中认为“风骨”是一种“情理兼备”的整体上的“绘事后素”的审美风格。张少殿《谈〈文心雕龙〉“风骨”及其审美特征》也涉及此种角度。此类论文的观点在“风骨”内涵研究中居于主流地位,《文心雕龙》赋予经学话语文学意义,“风骨”就是典型代表,因此以儒家诗教观“风骨”是非常有见地的。

第二类以老庄哲学与魏晋玄学为着力点,气化哲学与“风骨”内涵是一个比较热门的论题,俞香云《“风清骨峻”新解—— 〈文心雕龙·风骨〉再阐释》从“风骨”范畴的生成过程入手,着重从中国古代气化哲学的角度探讨“风骨”的内涵。黄中模、查屏球在《〈文心雕龙〉风骨论的文化要素》中认为“风骨”内涵“迷离模糊”受东晋南朝玄学化思维、老庄哲学的生命意识及儒家文化因素影响。此类论文依然以钩锁古今的眼光审视“风骨”内涵,因魏晋南北朝独特的玄学背景,刘勰“风骨”内涵或多或少受老庄思想影响,只是基于刘勰著述《文心雕龙》时的知识结构,也许此类论文的研究路径之下得出的结论,仅仅可代表“风骨”的补充含义。刘勰作《文心雕龙·明诗》提到“江左篇制,溺乎玄风”,又盛赞何晏之论,刘勰对玄学是有认识与创见的,但从文之枢纽的《原道》《征圣》《宗经》而言,刘勰作《文心雕龙》的主体思想是“道沿圣以垂文。圣因文而明道。”基于学术界公认观点,认为“风骨”出于老庄哲学与魏晋玄学是有一定道理的,但完全以玄学眼光审视是有些偏颇的。

第三类主要是通过梳理书论画论中的“风骨”来阐释文学中的“风骨”。在学术界中较早对书画理论中的“风骨”进行系统论述的是廖仲安、刘国盈,他们在《释“风骨”》一文中从顾恺之、谢赫、张彦远的画论中得出“风”与“骨”的关系就是“神”与“形”关系这一观点。宁培龙《“风骨”源流考辨》从人物品评的角度,勾连书画理论和文学理论,分析出“风骨”要求作品与“文采”相结合来产生动人的艺术力量。何懿《魏晋南北朝的“风骨论”》、张海明《风骨新探》、陈玉强《品人与鉴艺:六朝审美风骨理论的互文性诠释》也有此类角度的论述。以书论画论阐释“风骨”,不失为一个新颖的角度,艺术共通性会为“风骨”内涵提供更为便捷的研究路径。但且不谈刘勰的知识谱系中书论与画论对其影响有多大,同一时代环境下,对文学与艺术的审美本就是有共通性的,基于同样的时代背景,以书论画论入手是容易陷入共识的,不太利于发掘身为文学话语的“风骨”的本质性内涵。

第四类是从魏晋人物品评的角度切入,最早由王运熙先生提出,他在《刘勰论风骨》一文中指出”风骨“最早用来品评人物。此类论文有王洁群、王建香《“风骨”的语境还原》,文中列出魏晋品藻人物使用的“风”“骨”“风骨”时的例证,认为品藻文章就是品藻作者,刘勰构建了“风骨”为中心的品藻理论。余论“风骨”以品藻人物的面貌登上魏晋舞台,刘勰《文心雕龙》之“风骨”以其文学面貌出现,与人物品评时的语汇内涵有不同之处,在一定程度上,是刘勰对于品评人物话语的借用,“风骨”作为人物品藻的话语,其内在倾向是由“形”到“神”的,中古文人通常有骨相之观念,刘勰也许是受到这样的审美影响,把重骨相的审美移植到文学中,相似的时代陶染相似的审美,因此以人物品藻术语推求“风骨”内涵,是颇具见地的。

三、文本本位研究

此处的文本本位指论文内容以《文心雕龙》为基石,在《文心雕龙》自成一体的视域中阐释“风骨”之内涵。暂将研究路径分为以下两类:审美意蕴研究与概念类比研究。

(一)“风骨”审美意蕴研究

“风骨”不仅是古代文学批评史中的范畴,也是一个美学范畴。“风骨”代表了刘勰本人的审美倾向,也是刘勰“选文”和“论文”的一个重要因素,纵观全文,“风骨”是刘勰独创并且是其理论体系中重要的一环。研究“風骨”所蕴含的审美意蕴的文章有郭芳丽《重返审美之途:再论“风骨”》、王正《“风骨”范畴的审美新质》、李克俭《自然之道与风骨之力—— 〈文心雕龙〉审美理想探胜》等,其中郭芳丽认为“风骨”的核心是一种“生命力的美”,从刘勰的审美视角入手,把握“风骨”所蕴含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天、地、人三者之气,呼吁中国的文艺批评和文学理论应重回艺术批评的整体审美之路。王圆圆《试论“风骨”的 悲剧性意蕴》从“风骨”蕴含的审美标准出发,与近代悲剧美学相结合,探寻风骨的悲剧意蕴。张少殿《谈〈文心雕龙〉“风骨”及其审美特征》主要分析了“风骨”刚健清峻、遒劲有力的审美特征。这种审美意蕴是基于刘勰的文学理论体系而言的。

(二)“风骨”的概念类比研究

通过置换或对比“风骨”与其他概念或范畴来阐释“风骨”内涵的论文是最多的,从明代曹雪佺“风骨一篇,归之一气”之说,到黄叔琳、纪昀、徐复观等认同“风骨”等同于“气”概念。到近代黄侃先生提出“风即文意,骨即文辞”;刘永济在《文心雕龙校释》中认为“风”是情志,“骨”是释义;罗根泽先生认为“风骨”即文字以内的风格。学术界倾向于以概念解释概念,以范畴置换范畴,这种倾向不仅仅体现在结论上,还体现在研究路径上,即通过将“风骨”与《文心雕龙》固有的概念——“情”“采”“力”“辞”等做对比,或者与《文心雕龙》之外的范畴作对比藉此来准确把握“风骨”的内涵。具体可分为两类,一类论文力图寻找一个词汇置换“风骨”概念,例如赵盛德的《“风骨”等于“风格”吗?——与李树尔同志商榷》,周振甫《释刘勰的“风骨”与“奇正”》。董业铎、孟新东《从〈文心雕龙·风骨〉刘勰文学思想的经学倾向》以“怊怅抒情,必始乎风”推出“风”关乎文辞,“沉吟铺辞,莫先于骨”推出“骨”关乎文辞。

许多影响较大的“风骨”阐释说都力图以彼概念注此概念,但丰坤武在《“情与气偕”谓之“风”,“辞共体并”谓之“骨”—— 〈文心雕龙〉“风骨”要义的探讨》一文中指出:“《文心雕龙》涉及的绝大部分论题都运用了具有确定内涵的概念……想来刘勰在文学研究中确实发见到如‘风似‘骨的东西,他们的含义比较丰富,既不能用‘辞‘意‘事义这类既有概念来代替,又难以另创新的科学术语作精确的概括,因此才不得不沿用乎时尚,以‘风骨作喻。可见,既然承认‘风骨是另一种比喻,就不宜立足于以彼概念释此概念,而应另辟蹊径。”丰坤吾先生的论述较为客观,既选用“风骨”一词,单纯以置换概念的方式来阐述“风骨”是不适宜的,应探究“风骨”与其他概念的异同,以期找出“风骨”的确切内涵。

不是直接置换概念,而是通过对比概念之间的细微差别来研究风骨内涵的论文有:潘华《论〈文心雕龙〉“风骨”之内涵》、范立红《〈文心雕龙〉“风骨篇”释义》、陈鑫《刘勰风骨论“骨”之含义新探》、归青《刘勰论气与风骨的关系——兼论风骨的涵义》、陈莉《富有生命活力的“风骨”——刘勰〈文心雕龙·风骨〉篇研究》。马建荣《别是一家风骨——论刘勰“风骨”的美学意蕴》一文中通过分析“风”“情”“骨”“辞”的关系与“气”“力”“风骨”“采”的关系分析刘勰整体文章写作的美学意蕴。王体成《“风骨”管识》阐释“风”与“气”,“风”与“情志”之关系。李晓萍《〈文心雕龙·风骨〉之新解》阐释了“气”这一概念,解释“风骨”与性情之关系。肖建华、吴慧《〈文心雕龙〉“风骨”说新论》“风”与“气”之关系,这一类勾连“气”概念的论文本文前篇也有所涉及,也可以说此类论文的研究路径是将历史思维与概念本位相结合。

四、跨视域研究

近年来,学术界力图建构中国本土化的批评理论体系,现如今我国的学科划分、论文体式等都是直接引用于西方,但随着中国文学的岛礁逐渐浮于水面,西方文学理论与中国传统文学之间的适用和匹配问题亦随之而来,而跨视域研究作为一种会通中西的有益路径则为我们寻找“风骨”内涵提供了思路。

詹锳先生是最早将刘勰的“风骨论”与郎加纳思的“崇高”范畴相比附的学者,后曹顺庆《“风骨”与“崇高”》从二者共同之处“力”入手,分析了“崇高”的构成因素,以相互印证的手段发掘”风骨“内涵。他与马智捷有另一篇《再论“风骨”与“崇高”》也是以此角度出发来探寻“风骨”内涵。陆奕思《“气”与“力”之美——“风骨”与“崇高”中西美学形态比较》主要比较二者在阐释对象和运用范围上的不同,并探求背后的“德性精神”。宇文所安作为美国著名汉学家,其对的“风骨”论内涵的阐释同样也是一个研究热点,论文有石慧《浅析宇文所安风骨论对刘勰风骨论的继承和发展》、闫雅萍《比较诗学研究视野中的〈文心雕龙·风骨论〉》。

除东西方对比的研究路径外,李逸津、张梦云《东方比较诗学视域中的刘勰“风骨”论》中对《中世纪东方文学的类型问题:文学文化学研究论文集》中探讨刘勰《文心雕龙》“风骨论”与印度梵文诗学的比较研究部分做了阐释,作者认为布拉金斯基因其西方学术传统,过于重视结构与形式对“风骨”的影响,并且虽布拉金斯基认为“风骨”为印度诗学中“味”的整合的概念表示一定程度的肯定。诚然,中西方文论内核因其文化背景而大相径庭,但敢于比较不同文化中相似的范畴是值得肯定的,也许在文化的碰撞中,范畴的内涵不断丰富、明朗,而人类的精神本质也熠熠生辉。

五、其他研究路径

毋庸讳言,“风骨”内涵的研究路径不仅仅只有上述几类,例如费习宽《从〈册魏工九锡文〉〈大人赋〉看刘勰的“风骨”》从刘勰赞同有“风骨”的篇章入手分析“风骨”内涵、陈黎铃《从语法角度再看〈文心雕龙〉“风骨”概念》、成迅《“风骨”三义》运用语法分析的方法阐释“风骨”,成迅提到的原始义、分析义与审美义为我们打开了一个新的阐释角度。

本文将“风骨”内涵的研究路径概括为文学史本位研究、文本本位研究以及跨视域研究,文学史本位研究通过梳理漫漫文学史中传统因素对“风骨”内涵的影响,通过放眼“风骨”的前世今生,从《文心雕龙》外部寻找线索,用发展的眼光看“风骨”。文本本位则主要基于《文心雕龙》内部而言,旨在深入发掘《文心雕龙》中“风骨”研究的深度。跨视域研究则力求不同文化背景下新的视角,旨在发掘不同文化背景中出现的与“风骨”意思相近的概念,从而发掘更多阐释角度。本文力图较为全面地概括“风骨”内涵的研究路径,但学術界研究“风骨”内涵的论文不胜枚举,知识的光辉由各处而来,沾溉全部思路是非常困难的,希望诸位同仁指正。“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目前《文心雕龙》研究几近饱和,本文梳理“风骨”内涵的研究路径,希望可以抛砖引玉,为“风骨”内涵研究开辟更多思路。

注释:

①刘勰著、周振甫注:《文心雕龙注释》,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320页。

参考文献:

[1]王运熙.《文心雕龙》风骨论诠释[J].学术月刊,1963,(02):46-50.

[2]王运熙.刘勰论风骨[J].当代修辞学,1985,(03):3-6+22.

[3]汪涌豪.论唐代风骨范畴的盛行[J].文学遗产,

1990,(01):26-35.

[4]张海明.风骨新探[J].文学遗产,1991,(02):6-17.

[5]周振甫.释刘勰的“风骨”与“奇正”[J].文学遗产,1993,(03):16-22.

[6]简梦莹.雄浑二重奏——古罗马“崇高”与建安“风骨”的比较[J].绥化学院学报,2012,32(01):112-115.

[7]周才庶.《文心雕龙·风骨》新释及延伸[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23(02):87-94.

[8]方锡球.祖保泉先生对《文心雕龙》的理论建构——以《风骨》“解说”为例[J].中国诗学研究,2020,(01):13-23.

[9]李逸津,张梦云.东方比较诗学视域中的刘勰“风骨”论——俄罗斯、英国古马来文学研究家В.И.布拉金斯基对《文心雕龙》与印度梵文诗学的比较研究[J].语文学刊,2021,41(01):9-14.

[10]段彩艳.《文心雕龙》“风骨”内涵新论[J].今古文创,2021,(12):27-28.

作者简介:

贾祎航,女,山西太原人,山西大学中国古代文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魏晋南北朝文学。

猜你喜欢
文心雕龙风骨
研以一文章,读出千风骨
风骨傲然 英雄当时
淡泊,在风骨之内
《文心雕龙》的易学思想
直言才见真风骨
略论刘勰对王粲诗赋的接受
论《文心雕龙》象喻批评的逻辑建构特征
《文心雕龙》选读
《文心雕龙》:中国第一部系统的文艺理论巨著
抗战风骨不可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