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塞诗中的西域风物初探

2023-05-31 09:27张旭
今古文创 2023年13期
关键词:岑参边塞西域

【摘要】 岑参一生两次出使西域,在北庭都护府做过判官和支度副使。在他的西域旅途中,曾经留下过诸多边塞诗歌。本文通过分析岑参笔下边塞诗的意象,以岑参来到西域的时间为顺序,探寻边塞诗人眼中的西域,解释远古以来的西域厚重的文化历史,缘何在边塞诗人中留下深刻印象。

【关键词】西域;边塞;岑参;文化

【中图分类号】I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3)13-0033-03

【DOI】10.20024/j.cnki.CN42-1911/I.2023.13.010

公元749年,岑参首次踏上前往西域的征途。他途经阳关进入西域,首先看到的是一望无际的荒凉——莫贺延碛。这片广袤无垠的沙漠瞬时激起了岑参浓浓的乡愁,于是他写下了“走马西来欲到天,辞家见月两回圆。今夜不知何处宿,平沙万里绝人烟”(《碛中作》)这样读来倍感凄凉的诗句。岑参作为盛唐诗人的杰出代表,两次出使西域的经历使他的边塞诗意蕴深厚,读来倍感孤寂。同时,边塞诗还是盛唐时期民族间友好交融、互信往来的见证和产物。而岑参来到西域,每经过一处必定留下描写当地自然风物和切身感受的诗句,循着这些诗句,可以从岑参笔下探寻出一个多姿多彩的盛唐西域。

一、岑参生平及其边塞诗的创作

岑参,生于开元六年(715),唐代诗人。荆州江陵(现湖北江陵)人。出身于官僚家庭,曾祖父、伯祖父、伯父都官至宰相。父亲曾经两任州刺史。但父亲早死,家道衰落。他自幼从兄受书,遍读经史。二十岁至长安,求仕不成,奔走京洛,北游河朔。三十岁举进士,担任兵曹参军。一生戎马,卒于大历五年(770),享年53岁。公元742年至公元756年,岑参作为中原王朝和西域都护府的纽带使者,两次出塞,留下了多篇边塞诗作。

在他的边塞诗作中,有描写大漠戈壁的荒凉,也有描写戍边军人的艰苦;有对自然风物的慨叹,也有远赴他乡的乡愁。因为两次出使西域的经历,让这位盛唐的诗人在诗歌的创作过程中,总有一种独特的元素蕴含在其中,是保家卫国的守望,也是中原与西域间交流的纪实。

二、岑参状物诗中的西域风物

岑参是唐代诗人中在西域走得最远、最广、时间也较长的一位,他的足迹遍布南北疆。新疆与内地在自然气候、人文习俗方面的不同,也在他独一无二的诗句中得到了记录,从新疆发出,传回中原。

(一)与内地迥然的自然差异

对于长期生活在中原中的人来说,已经认同了与生俱来的作息时间观念,阴晴雨雪、太阳起落、四季更替。所以初到西域的岑参,也遇到了平生之中的第一次“时差”。

公元754年,37岁的岑参来到交河郡(今吐鲁番境内),初到交河大地,他便写下了“九月尚流汗,炎风吹沙埃。何事阴阳工,不遣雨雪来”(《使交河郡郡在火山脚其地苦热无雨雪献封大夫》)这样记录自然现象的诗句。九月的天气还让人汗流浃背,这在中原是很难得一见的。《诗经》中有云“七月流火”,意为自此开始,天气逐渐转凉。但是在当初的交河郡,日子已经到了九月,天气却还是热得让人无处可躲,这炎热的天气加之广袤的沙漠,着实让作者开了眼界,也领会到了西域风物较内地相比之不同。

“奉使按胡俗,平明发轮台。暮投交河城,火山赤崔巍。”诗人早晨从轮台出发,晚上就到了交河城,朝发夕至,前往政府所在地——高昌。如今的高昌故城已然成了吐鲁番的著名旅游景区,而在当时,它是新疆最大的古城遗址,始建于公元前1世纪,公元450年成为吐鲁番盆地政经和文化中心,9 世纪后成为高昌回鹘王国的首都,是西域最大的国际商会、宗教中心。作为岑参的西域之行中的重要办公地点,其在中原与西域的交流中也承担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轮台风物异,地是古单于。三月无青草,千家尽白榆。蕃书文字别,胡俗语音殊。愁见流沙北,天西海一隅。”这轮台的风物究竟有多诡异,中原已经是草长莺飞的三月天,在西域却还不见青草的痕迹,千家万户门前植的都是一样的白榆,文字也看不懂,风俗也和中原大相径庭,更别说当地人所说的话了,一样的听不懂,与中原还是有着极大的差别。在茫茫沙漠的北海之边,只有一个小小的角落,那就是这里。一个地广人稀、与中原风格迥异、却令人无限神往的西域,一个物产丰饶、让人欣然规往的西域。这样的不同,在岑参心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也正是这样的西域景致,伴随着岑参两次出塞已经深深印刻在他的思想中、诗句中、生活中。

因此,来到西域的岑参,首先感受到的就是与中原迥异的自然环境特征,这样独特的生活环境也为岑参提供了一个在以往任何时期都不曾有过的生活体验,这些也成为了日后岑参边塞中一个独特的元素而存在。

(二)各具特色的西域乐器

“黄沙碛里客行迷,四望云天直下低。为言地尽天还尽,行到安西更向西。”当岑参来到令人神往的龟兹,眼前的荒凉让他不禁感慨此地是天与地的尽头,走到此,岑参在漫天黄沙中迷了路,天与云也前所未有的离地面如此之近,而他走到了心中的天地尽头,还不能止步,还要往安西更西的地方前行。岑参在“安西”都护府治所下的龟兹,便领略到了独一无二的西域音乐。

诗句“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中岑参先后连用三种乐器来描写盛大的欢送场景。西域地广人稀,资源有限,倘若效仿中原送客之道折柳寄思必定办不到,因为此时的胡天,八月之处便已经白雪飘飘,有的只是身边共事的人。但就是这些在工作上与判官朝夕相处之人,在送别晚宴上发挥着苦中作乐的精神,用西域独有的音乐,去掩盖这离别的悲伤。这盛大的场景在平常是少见的,军中的情谊在平常也是少见的,此时的琵琶声,已然成了送别的乐曲,凝练而庄重。

但是在他的诗中,琵琶是常见的意象,但是却在不同的场合表现着不同的情感。“琵琶长笛曲相和,羌兒胡雏齐歌唱。浑炙犁牛烹野驼,交河美酒归叵罗。”这里便是对少数民族习俗的描写。这里又是羌笛琵琶齐登场,这丰盛的宴会,没有音乐怎能欢庆。相比当初左迁九江郡司马的白居易“浔阳地僻无音乐,终岁不闻丝竹声”条件要好得多。这习俗一直流传到了如今,在今天的库车,也有着“无鼓不成歌”的宴会习俗,手鼓,也当仁不让地成了宴会期间歌舞表演的重要乐器。

穿越如今的独库公路,也能体会到一天过完四季的独特感受。这条纵贯天山南北的交通要道,如今也成了独具一格的旅游路线。在如今的天山南北,俨然是不一样的气候特征,一千多年前的岑参,也被这阴阳工事所深深折服。

“北风卷地百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在吐鲁番体会过九月不退暑气的炎热,也在北疆大地体会了八月就穿棉衣的严冬。但是在诗人的骨子里,总有一种与生俱来的气质,哪怕大雪隆冬,也不忘写一首抒怀诗来烘托心情。百草枯萎,漫天飞雪,寒风凛冽,宛若万树花开,这盛况也只有在新疆北疆大地上才可以一览无余。

(三)戍边人的乡愁

奎屯,岑参曾经在此地担任过北庭都护府的判官和支度副使,处理军需、文书等事务。乡愁,是边塞生活永恒的主题。如今已经离家良久的岑参,苦于舟车劳顿的距离,苦于大漠戈壁的荒凉,写下了这首“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读来让人泣涕涟涟的动人诗句。

故国遥远,望眼欲穿。此时已经离家多时,想要云中锦书来通信,却无奈舟车劳顿;已然不知道是为相思落了多少泪,一时写信又不知从何讲起,是无奈,更是痛彻心扉的伤,只能凭借着信使的口头传话,来告知远在外地的我,过得平安顺畅。但个中滋味,心中杂陈,却只有作者一人能懂。在如今的新疆,屯垦戍边依然是永恒的主题。有一群人,他们来自五湖四海,祖国各地,但他们都在岑参原来走过的地方深深地扎着根,用自己的青春岁月,建设着祖国的边疆,他们被叫做——兵团人。从“三千湘女上天山”到戈壁母亲的感人誓言,兵团人从落地到生根,心中的信仰始终如磐,数十年如一日的坚守,才有了如今的新疆大地上的稳定与繁荣。

“胡地苜蓿美,轮台征马肥。大夫讨匈奴,前月西出师。甲兵未得战,降虏来如归。”这便是将士戍边最真实的写照。水草丰茂的大地上,孕育的一定是善战的兵马,善战的兵马一定会凯旋而归。这是将士戍边的使命,边疆的将士们更需要一份捷报,来向中原故土汇报自己的战功赫赫。在如今的新疆白哈巴边防连,这个被誉为“西北第一哨”的边防连队,就在祖国的边疆,执行着最艰巨的任务。将士们激昂的情绪和响亮的战歌,让人民领略到了新时代戍边人的精神风貌。在他们的战歌中“白云悠悠过,牛羊回晚夕阳下”让人不禁想到《诗经》中的那句“日之夕矣,牛羊下来。”这样原野牧歌式的生存状态。“将军金甲夜不脱,半夜军行戈相拨,风头如刀面如割。”夜不卸甲是戍边将士的常态。哪怕风如刀割,也得坚守阵地,这是职责,更是使命。与艰苦斗争,成为戍边生活永恒的主题。边塞,也从来不只是诗人笔尖上的边塞。

三、岑参赠别诗中的西域特色

远赴西域的岑参,在每次的离别之前都会赋诗以赠友人。在岑参的赠别诗中,有对对方的不舍,对故国家园的思念,对肩负使命的认同,也有西域所独有的风物意象。

(一)音乐

“君不闻胡笳声最悲?紫髯绿眼胡人吹。吹之一曲犹未了,愁杀楼兰征戍儿。”公元748年(天宝七年)旧历八月,唐代著名书法家颜真卿充河西陇右军试覆屯交兵使,前往河西、陇右一带。临行前,岑参在长安写了这首诗赠他。诗中对悲壮的胡笳声的描写中,表现了与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胡笳音质悲凉,听来让人流涕满裳。而诗人伴随着胡笳的声韵,来表达与友人的不舍之意,这不舍源自于胡笳,但又超脱了胡笳。在他的诗中,有诸多客体代替主体、借客体之意表达主体之情的诗句。“渭水东流去,何时到雍州?凭添两行泪,寄向故园流。”这首怀乡之作写于天宝八载(749)南京出塞途中。作者在西行经过渭州时看见东流的渭水因而思念起自己的故乡长安,悠悠河水东流去,多想让这水载着一颗孤寂的心漂回家乡,但这又怎能实现,因此,还不如落下两滴泪,让着悠悠江水载着我的乡思之泪,代我回到家乡。此时诗人无可奈何的心绪,可见一斑。

(二)沙碛

岑参在边塞,最常见的就是沙碛。“一身从远使,万里向安西。汉月垂乡泪,胡沙费马蹄。寻河愁地尽,过碛觉天低。送子军中饮,家书醉里题。”孤身一人奉命出使到万里之遥的安西。一路上,想起家乡的月,不免对月垂泪;踩着脚下的沙,更觉路途艰辛。漫漫长路,似乎要走到大地的尽头,正如当年张骞寻找黄河的源头。通过了沙漠,走在广阔的高原之上,天似乎也变得低了。沙碛,是荒凉的象征,更是诗人的无奈。但是在这种无奈的悲凉中,又藏着诗人的不甘和执着。“银山碛口风似箭,铁门关西月如练。双双愁泪沾马毛,飒飒胡沙迸人面。丈夫三十未富贵,安能终日守笔砚。”塞外环境如此恶劣,山口风似箭,皎皎月光更显寒意。乡愁不禁涌上心头,但无奈功未成名未就,一介书生,心有不甘。公元751年6月,李副使将离武威,远赴碛西,岑参在其临行前作《送李副使赴碛西官军》:“火山六月应更热,赤亭道口行人絕。知君惯度祁连城,岂能愁见轮台月。脱鞍暂入酒家垆,送君万里西击胡。功名祗向马上取,真是英雄一丈夫。”这首送别诗,既不写饯行的歌舞盛宴,也不写分手时的难舍离情。作者只是以知己的身份说话行事,祝酒劝饮,然而字里行间却使人感到一股激情在荡漾。

(三)敌寇

岑参作为安西都护府长吏,在西域也承担着戍边的工作,这样的生活履历也让他的诗句中常常伴有将军杀敌、金戈铁马、血光剑气、勇御外敌的意象。他的赠别诗中大多赠别的是同在一个办公地点工作的战友和同事,所以边塞生活中,这些人的共同话题也无非是日常工作和戍边生活。

“上马带胡钩,翩翩度陇头。小来思报国,不是爱封侯。万里乡为梦,三边月作愁。早须清黠虏,无事莫经秋。”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如今岑参的远送之人已经骑着翩翩战马远赴战场前线,不为封官授将,为的是塞外无战事,为的是用一己之躯换来国泰民生。如今一远走,再见故国家园或许只能在梦中,明月又化做了乡思的寄托。还是要尽早将来犯者清退,再也不要受这秋思之苦。在他的诗句中,清黠虏就是使命,国家等不得,自身这相思之疾更等不得,所以于国于家,清黠虏都是必定要完成的事业。清除敌寇之时,就是重归故土之际。

“西风传戍鼓,南望见前军。沙碛人愁月,山城犬吠云。别家逢逼岁,出塞独离群。发到阳关白,书今远报君。”谁念西风独自凉,秋风萧瑟下,又是戍鼓声响起,大部队的人马已经整装待发,严阵以待来犯之敌。此刻的月光下,不是相思的情绪,而是兵刃的寒气。寒云点缀着天空,犬吠在山间中回荡。来犯之敌可恶,我军将士威严,因此才有了“将军金甲夜不脱”这样时刻备战的意识。大敌当前,更要放下家国之思,只是一个军人的素养,更是一个军人的使命。就这样,一群群来犯之敌乘兴而来,败兴而归;一支支英勇的队伍,抱着寸土不让的使命,挺拔于高原之上,瞭望于苍穹之间。

四、结语

穷尽一生的时间来探索西域的岑参,是盛世王朝下西域发展的记录者,他的旅途成就了边塞诗,也成就了他在盛唐诗人中的地位。如今的西北大地正一片生机盎然,全国各族人民守望相助,成就了如今的美好,也成就了岑参千百年来的夙愿。

参考文献:

[1]贾璐.是什么让送别不再哀伤——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课堂实录[J].语文天地,2021,(12):33-36.

[2]岑参.《使至塞上》拓展阅读—— 碛西头送李判官入京[J].初中生世界,2021,(42).

[3]王宇.故园东望[J].江河文学,2021,(05):51-52.

[4]汗漫.白雪歌[J].诗刊,2021,(18):61-66.

[5]袁淑敏.岑参与强弱势文化区的互动交流——以《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为例[J].今古文创,2021,(29):18-19.

[6]李征宇.岑参与江陵关系论略[J].文化发展论丛,2020,(00):99-108.

[7]汪国林.从潇洒健马到落寞病马——浅析岑参、杜甫、李贺诗歌中马意象变迁及意义[J].河北大学学报,2021,37(03):96.

[8]赵士城.岑参两度出塞边塞诗情感基调差异成因探微[J].新纪实,2021,(13).

作者简介:

张旭,男,塔里木大学人文学院,学科教学(语文)专业,2021级硕士研究生,研究领域主要为语文学科教学。

猜你喜欢
岑参边塞西域
《八月西域行印记》
相见欢·读《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有感
山房春事(其二)
班超出使西域
西域散章
《西域图志》纂修略论
梦回边塞
又恨又爱是岑参
论《河岳英灵集》对盛唐边塞题材诗的接受
又爱又恨是岑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