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资源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2023-06-04 12:01胡顺奕
教育界·A 2023年11期
关键词:乡土资源美术教学小学

【摘要】在素质教育的要求下,美术教师应积极创新教学形式,提升学生的美术核心素养。比如,在教学中合理运用乡土资源,让学生感受到美术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的美术创作欲望,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拓宽学生的美术视野。对此,文章研究了在小学美术教学中运用乡土资源的意义和策略,并以博里农民画的运用为例进行阐述,以期给小学美术教师提供经验。

【关键词】博里农民画;美术教学;乡土资源;小学

作者简介:胡顺奕(1991—),男,江苏省淮安市新安小学。

随着美术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在美术教学中乡土资源的利用逐渐得到重视。乡土资源可以分为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如当地的山水风光、民俗风情、特色美食、人文古迹等都属于乡土资源。小学美术教师要挖掘乡土资源的内涵,结合学校自身的文化特色,将乡土资源和美术教材内容先进行加工融合,形成丰富的美术教学资源,从而因地制宜开展特色美术教学,以促进学生美术核心素养的提升。

在本文中,笔者从学校所在地区出发,研究了将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博里镇的农民画运用到美术教学中的意义和策略。博里农民画是当地农民基于日常生活经验创造的画作,质朴简单,浑然天成。笔者认为,博里农民画具有一种“童真”,而小學生也具有这种特质。因此,将其作为小学生的美术学习资源是符合小学生的特点的。

一、在小学美术教学中运用乡土资源—博里农民画的意义

在小学美术教学中运用博里农民画这一乡土资源具有积极的意义,这一意义既是面向教师的,同时也是面向学生的。

(一)有利于丰富教学内容和形式

小学美术教材中的教学资源是有限的,不能很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此外,单一的美术课堂教学形式也不足以培养学生的美术核心素养。因此,美术教师需要挖掘和使用更多符合教学要求的美术资源,并采用多样化的美术教学形式。而教师运用博里农民画这种乡土资源教学,不仅可以消除学生对美术学习的陌生感,还能丰富教学的内容与形式,激发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1]。如教师可以联系博里农民画画院的创始人,采访其创办画院的经历及心得,并将采访过程录下来,在美术课堂上作为教学资源给学生播放,让学生了解身边的博里农民画。教师还可以请一些农民画家作为辅导教师,将乡土文化带入美术课堂。此外,教师也可以组织学生开展“走进博里画”户外活动,让学生走出校园,感受大自然,感受乡土气息,引导学生从美术的视角了解不同的绘画艺术元素是如何完美地“活”在农民画家的画笔下的。这样的美术教学内容丰富有趣、形式新颖多样,能够让学生发现美术学习的趣味。

(二)有利于开发地方特色美术课程

在新课改背景下,小学美术教学需要进一步改革。因此,美术教师不能仅依靠教材开展传统的美术课堂教学,还要开发具有特色的地方课程。这就需要美术教师合理开发乡土资源,汲取优秀的乡土文化。而博里农民画这种现成的乡土资源可以很好地为美术教师所用,美术教师可以直接借此开发地方特色美术课程,从而突出美术教学的特色,提升美术教学的实际效果。如教师可以选取博里农民画中与秋天有关的乡村自然景色或人文风光画作融入苏少版一年级上册“秋天来了”一课中,开发具有本土特色的秋景主题课程,让学生发挥创意去描绘当地的秋日风光,从而创作出别具一格的秋景画作。

(三)有利于引导学生认识美术与生活的联系

乡土资源是学生身边的资源。在博里,一些热爱劳动、热爱生活的民间画家,秉承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理念,将自己的日常生活描绘下来,所创作的画作将生活气息与艺术韵味融合在一起,具有浓郁的乡土文化特色。在美术教学中,教师向学生展示具有代表性的博里农民画作品,引导学生调动生活经验去鉴赏,使学生意识到这些画作源于自己身边的生活,有利于学生感知美术作品与生活的联系,从而消除对美术作品的陌生感,进而拉近自身与美术知识的距离[2]。同时,教师为学生创设具有生活气息的美术教学情境,有利于学生通过博里农民画了解到美术作品来自作者的内心表达,而非刻板的模仿;解析博里农民画中具有生活气息的选材、别致的构图等,有利于学生更好地发现美术作品中的生活元素,从而培养审美能力。此外,教师运用博里农民画教学,可以使学生发现生活中的美术美,从而更加喜欢美术,热爱生活[3]。

(四)有利于挖掘学生的创作潜能

小学生的美术学习以儿童画创作为主,而博里农民画的风格与儿童画的风格较为接近,且博里农民画以生活融入画中,不落俗套,因此其可以作为激发小学生创作想象力的素材。生活是创作美术作品的源泉,但小学阶段的学生生活经验还不够丰富,所作的画往往无法很好地结合生活,且大同小异。教师借鉴博里农民画进行美术教学,能够打破学生固化的创作思路,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促使学生主动从生活中寻找不同的绘画造型和题材等,并模仿博里农民画的表现形式进行创作,从而创作出富有生活气息的多种多样的美术作品。此外,要想将博里农民画融入课堂中,教师就需要收集各种农民画。在此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一边一起收集画作,一边共同探究画作背后的乡土文化,有利于摩擦出美术创作的火花,激发学生美术创作的潜能。

(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乡土情怀,促进文化传承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多元文化的不断涌入,一些小学生被新奇的外来文化所吸引,逐渐漠视本土文化。长此以往,一些民间传统艺术将面临后继无人的问题,这样不利于乡土文化的传承。博里农民画所体现的艺术元素丰富多彩,展现了本土农民独特的艺术审美、高超的艺术表现力。教师将富有乡土气息的博里农民画佳作呈现给小学生欣赏,可以让他们直观地感受乡土文化艺术的魅力,感受乡土人民所具有的艺术才智,从而逐渐生发出对乡土文化的热爱,并自觉传承乡土文化。

二、在小学美术教学中运用乡土资源——博里农民画的策略

(一)走进乡村生活,丰富美术作品内容

随着城市化的不断发展,学校里很多学生对乡村生活越来越陌生,尤其是从小生活在城市里的学生,他们对于乡村生活的认知可能仅来源于教材内容或长辈的描述。在此背景下,教师要想让学生基于乡村生活丰富画作内容是很困难的。因此,教师要让学生真正走进乡村,了解乡人的生活,从而产生真实的感受。

比如,笔者带领学生走进博里采风。首先笔者和学生去探访了农民画家,欣赏他们的作品,如《博里农民画集》等,并听这些农民画家对画作内容进行讲解。学生不停针对画作提出问题,认真倾听画家们的解释,丰富了对农民画的认知,也对博里农民画产生了认同感和自豪感。此外,农民画家还给学生们讲述自己的画画经历和感受。有一位农民画家说:“我小时候最喜欢上美术课,经常拿着画笔和画本随时记录自己看到的心动的场景,每次画完都很有成就感,不知不觉就画了很多年……”学生听得入迷了,对画画产生了更强烈的喜爱。其次,笔者让学生带着对农民画的认知自由观察博里农民的日常,如看看他们是如何劳作的,使用什么样的劳动工具等。学生饶有兴致地观察着乡村的生活,视野得到了开阔。最后回到课堂上,笔者开展了苏少版三年级下册“干干家务活”一课的教学。这一课要求学生画出干活的画面,笔者让学生回顾之前在博里的经历,回想自己观察到的农民劳作的场景,再联想自己做家务时的画面,从而将脑海中的劳动素材用画笔表现出来。在具体实践中,笔者让学生先临摹农民画,模仿农民画的风格,再凭借自己的创意自由发挥,创作出既具有农民画特点,又具有个人特点的画作。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纠正了以往画画内容枯燥、雷同的缺点,画出的画内容丰富、真实、生动,体现了学生对生活的观察和思考。有的学生在画作中运用强烈的色彩对比,如红、黄、蓝、绿等,以表现各种各样具体而生动的劳动画面,从而使画作形成了强烈的视觉冲击感。

(二)农民画进课堂,提升作品内涵

新课标要求美术教师要吸收民间美术的元素,从而创建具有特色的美术课堂。那么,如何更好地吸收民间美术元素呢?笔者认为,美术教师要充分将民间美术资源引进课堂,与教材内容整合成教学内容,再给学生进行讲解。小学美术教材里的画很多都是描绘生活的,而农民画的大部分题材也是展现美好生活的,因此,将农民画与小学教材内容整合起来具有可行性。在课堂上,教师不仅要对农民画的绘画技巧进行详细讲解,更要對农民画的创作背景和思想感情进行深度剖析。这样一来,学生就能够很好地吸收农民画的精髓,借鉴农民画的创作手法,如用色、题材、造型、构图、素材等,从而提升自己的画作内涵。

例如,在教学苏少版六年级上册“爸爸妈妈”一课的时候,笔者选取了与本课内容相关的农民画—《母与子》给学生看。笔者出示农民画,让学生重点看看农民画是如何表现人物形象的,并问学生“这些人物形象的姿态、动作、穿着等有哪些特点”。学生通过讨论分析,发现农民画中母亲的衣着比较质朴,用色纯粹,孩子玩耍和帮忙劳作时动作灵巧,显得活泼可爱等。接着,笔者还给学生延伸讲解了农民画《母与子》的内涵,让学生深入了解画作所要表达的亲情主题。通过观察与倾听,学生逐渐了解到农民画的绘画特点,认识到农民画家的绘画过程更多的是一种现实的情感表达。最后,学生基于对农民画中母亲和孩子的了解,联系自己爸爸妈妈的日常生活进行绘画,从而表达自己对爸爸妈妈的爱。

(三)开展实践拓展活动,激发学生美术创意

教师使用农民画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美术知识,还可以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从而提升学生的美术核心素养。如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实地参观美术馆等,让学生看到各种画作的表现形式,开阔学生的美术视野,激发学生的美术创意。

比如,笔者带领学生参观博里农民画博物馆,在让学生欣赏各种各样的画作的过程中,重点引导学生欣赏刺绣作品中的农民画特点,使学生认识到农民画还可以运用绣花针、线、画布等创作工具来展现,从而理解艺术手法的多样性,认识到农民对艺术的不懈追求。通过实地参观和教师的引导,学生的美术创意得以激发。回到课堂上,笔者带领学生学习苏少版三年级下册的“风筝”一课,告诉学生我们可以学习农民画富有创意的表现形式,打破以往直接在画纸上作画的绘画方式,在风筝上绘画。学生听到后,跃跃欲试。笔者给学生发放用纸糊的风筝,告诉学生要在上面画乡村生活的场景,具体的题材可以自由选择,但是要表现出农民画的构图饱满和色彩艳丽的特点。接着笔者用视频的方式让学生进一步了解乡村的生活,让学生看到乡村有各种家禽、农作物、瓦房、河流等,以激发学生的创作思维。最后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在风筝上画出了各种各样的“农民画”。笔者让学生以风筝为载体去作画,不但使学生进一步了解农民画的内容和内涵,还激活了学生的美术创意,让学生意识到美术的形式可以多种多样。同时,学生在用新的形式模仿农民画作画的过程中,也实现了对乡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结语

农民画描绘生活,体现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小学生的画作也与生活紧密联系,体现了对生活的观察与思考。因此,教师可以在美术课堂上运用博里农民画,让学生借鉴博里农民画绘画。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绘画水平,引导学生画出内容丰富、内涵深刻、形式多样的作品,提升学生的审美水平与艺术素养,还可以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促使学生发现生活的美,让学生更加热爱生活。

【参考文献】

[1]栾蕾.利用乡土资源优化中小学美术教学的实践探索:以临清教育为例[J].美与时代(下),2015(11):132-136.

[2]李鼎.试论乡土资源在中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价值[J].美术教育研究,2011(05):150-151.

[3]王全伟.乡土资源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开发与利用[J].才智,2020(09):101.

猜你喜欢
乡土资源美术教学小学
利用乡土资源提升幼儿园区域游戏质量
关于乡土资源在小学语文中高段教学中的实践运用
搞好幼儿美术教学,促进幼儿智力发展
体育教学中准备活动的作用与类型研究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术教学研究
注重简约化给数学课堂减负的探讨
基于新课标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幼儿美术教学回归生活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