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与法治历史题材的议题式教学路径

2023-06-05 04:21谢林燕
教学月刊·小学综合 2023年5期
关键词:议题式教学道德与法治情境

谢林燕

【摘   要】用好历史类题材,引导学生知史明理,树立正确的观念,实现价值内化,是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目标。在历史题材的课堂中,教师可尝试开展议题式教学,即“解读文本,确定方向,使议题立意具高度;创设情境,联系生活,使议题内容有温度;议问结合,深入思考,使议题探究显梯度”,让议题式教学成为一种教学新样态。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历史题材;议题式教学;情境

用好历史类题材,引导学生知史明理,树立正确的观念,实现价值内化,是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目标。《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年版)》明确指出:积极探索议题式教学方法,通过设置议题,创设多样化的学习情境,引导学生开展自主、合作的实践探究和体验活动,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在历史题材教学中,教师可尝试引入议题式教学,以议题为切入点,做到“议题立意具高度,议题内容有温度,议题探究显梯度”,对教学内容进行结构化、序列化设计,让教学变得生动、深远。本文以《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下册《中国有了共产党》一课为例,探寻道德与法治课堂议题式教学新路径。

一、解读文本,确定方向,使议题立意更具高度

议题是议题式教学的宏观线索,而立意是议题的灵魂,统率议题式教学的各环节。议题立意的设计应紧扣教学目标,凸显价值引领,关注“把学生带到哪里去”,确保方向的正确性。

(一)把握单元主题,于宏观处统整

单元主题往往以教学任务或核心概念的形式呈现。而每个教学任务或核心概念又包含着一定的议题。因此,教师应紧紧围绕单元主题来实施议题式教学,让单元教学内部的每课内容都由“一根线”贯穿,以此达成培育核心素养的目标。

《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百年追梦   复兴中华”以时间为脉络,以精神为核心,呈现了近代中国人民为实现民族复兴而不懈奋斗的历程,歌颂了仁人志士的革命精神与爱国精神。笔者从单元整体价值追求出发,设计了统摄本单元的核心议题“你感受到了怎样的精神力量”,引导学生透过纷繁的史实,直抵革命者言行背后的精神内涵和强大的人格力量,懂得革命精神的重要价值。笔者结合历史单元教材的编排特点和设计思路,厘清教学任务和核心概念,将课堂进行分解并确定不同课时具体的教学议题,进而产生系统整合效应。

(二)理顺“课”与“框”,于关键处提炼

“课”和“框”是组成教材文本的基本单位。一般而言,课标题或框标题就是教学的核心内容。而框标题明确了教学活动的开展方向。在解读教材时,教师可围绕课标题、框标题中的关键词,把关键词前后的省略部分补充完整,或者对关键词进行延展。这样便能确定教学议题。如教学《中国有了共产党》一课,笔者结合该课的课标题和框标题中的关键词,提炼了以下三个主议题(如表1)。

(三)研读课时内容,于微观处梳理

在确定子议题前,教师应对本课时的教学重难点进行梳理,使议题更具导向性、精准度,便于学生更好地把握课时内容。如第三板块“红军不怕远征难”主要是让学生了解长征的历史背景、路线和过程,感受、弘扬红军在长征途中艰苦奋斗、勇于献身的革命精神。教学时,笔者结合本课的教学目标和主议题,梳理了以下子议题(如表2)。

让课堂教学顺利展开,仅凭一个主议题是难以实现的。教师应根据教学逻辑分解主议题,从不同维度设计系列子议题,从而形成议题体系。如此,在解决子议题的过程中呈现历史发展主线,促进学生多元思考,深入探究,领悟隐含的精神与价值。

二、创设情境,联系生活,使议题内容有温度

情境的创设对议题的精准切入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教师应注重优化情境设计,充分关注社会现实,选择贴近学生生活,便于学生感知、体验的议题内容,使学生有所感,有所悟。

(一)巧設生活情境,于真实中体味

教学中,教师既要关注议题与学生生活世界的关联,又要重视通过议题将抽象的历史内容拉回学生的现实生活中。创设生活情境是实现教学目标的有效做法,学生在情境中明事理、悟真理,提升分析能力与判断能力。

教学本课第一板块“开天辟地的大事”时,笔者从“如今,依然有无数党员勇担当,敢牺牲。你知道哪些共产党员的事迹?”这一议题切入。为了让课堂与学生的生活顺利衔接,笔者引入了如下情境:2020年,新冠疫情肆虐中华大地,为了保障人民的生命安全,无数共产党员毫不犹豫地主动要求去最危险的地方,涌现出了无数感人事迹。接着,笔者播放了微视频《武汉十四日》,引导学生交流、分享疫情期间自己了解到的共产党员的抗疫故事(课前布置搜集故事的任务),并说说自己的感受。

生活情境的创设使学生将目光转回现实。学生关注到共产党员勇担当、敢奉献的事例,感受“红船精神”在一代代党员身上的继承和发扬,萌生出对中国共产党的热爱之情。

(二)巧用实物情境,于直观中思忖

教师在创设情境的过程中,可适时运用图片、实物、模型等直观形象的材料。具体而言,教师可展示物品并配以有说服力的讲解,将抽象的议题具象化,吸引学生积极参与到议题中,探索物品蕴含的历史意义。

如在教学第二板块“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时,笔者先提出议题:“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原因有哪些?接着创设了如下情境:在井冈山革命根据地落脚后,红军的生活是怎样的呢?看一看井冈山博物馆中展出的这些展品,你发现了什么?笔者出示朱德的扁担、井冈山的油灯等物件的照片(如图1、图2)。照片正面是展品,背面是展品故事。每小组分到一张照片。学生要先了解展品背后的故事,再说说“博物馆里为什么要展示这些很不起眼的物品”。

利用具体的图片来呈现议题内容,让学生用不同的感官进行感知,能够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上述案例中,笔者借助照片,带领学生探究照片背后的故事,让学生感受共产党人艰苦奋斗、坚定追求理想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并顺势找到“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一个原因。

(三)捕捉实践情境,于生活中笃行

导行类议题要求教师创设实践情境,以具体的学习任务引导学生展开实践,让学生获得真实的体验和感悟,深化对议题的认识和理解。

教学本课第三板块“红军不怕远征难”时,笔者将子议题确定为“我们应该怎样学习红军的长征精神”。笔者导入情境:长征已经过去八十多年了,当年,战士们用坚定的信仰,以抛头颅、洒热血的方式走完他们的长征;新中国成立后,邓稼先、钱学森等共产党人,攻坚克难,用自己的才华践行他们的长征精神;如今,“玉兔”登月、“蛟龙”潜海,无数优秀的共产党人为了伟大的中国梦而践行他们的长征精神。那么,作为少先队员的你,在学习和生活中是否遇到过困难?你是怎么想的?又会怎么做呢?请大家结合自己遇到的困难,制订一个战胜困难的计划,写在“我的‘长征卡”上,并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完成这个计划。一个月后,笔者与学生交流成果,某学生完成的“长征”卡如图3。

教师应捕捉实践情境,促使学生沉浸式参与,把看似遥不可及的长征精神与学生的生活联系起来,引导学生思考作为新时代少先队员,该如何在自己的生活中学习长征精神,并让学生撰写志向卡,设立小目标,在生活中践行长征精神。

三、议问结合,深入思考,使议题探究显梯度

在议题式教学中,问题是推进课堂教学的线索。它是议题细化的结果,是为实现课堂教学目标服务的。议题下的问题要彰显梯度,体现结构化、序列化、递进式的特点,使议题更有深度。

(一)善用追问,全面理解议题

追问能够促使学生对原来的问題进行深入而周密的思考,或由表及里,或由此及彼,或举一反三,从而达到准确、全面、深刻理解的程度。

教学第一板块“开天辟地的大事”时,有一个子议题为“五四运动的意义何在”。为了让学生深入思考议题,感受知识青年的爱国情怀,笔者开展了以下追问。

师:仔细观察课本第59页“阅读角”中的这幅油画,从画中人物的身份、神态、动作、口号等方面入手,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知道了什么。

(生观察油画)

师:让我们观看一段视频,回到1919年5月4日的天安门,说说你感受到了什么。你觉得这是一群怎样的年轻人?

(生观看五四运动学生游行的视频)

师:学生们的主张成功了吗?五四运动的结果如何?让我们继续观看视频,寻找答案。

师:五四运动后,中国有了哪些改变?阅读史料,说说你的发现。

上述案例中,笔者在学生回答完起始问题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进行追问,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使学生的思维过程水到渠成。

(二)明确导问,有效化解问题

史料学习中,有时可结合议题,设置指向明确的问题串,让学生在教师的导问下展开思考。笔者通过有的放矢地前置导问,促使学生深入思考具体历史问题,直至思维走向柳暗花明。

教学本课第二板块“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时,笔者设置了子议题“计划攻打长沙,为什么最终却去了井冈山”,组织学生借助教材第62页“阅读角”等相关史料分析原因。笔者在学生讨论之前便设计了以下几个问题,进行导问。

问题1:为什么革命军损失严重?

问题2:对策是什么?

问题3:为什么要采取这样的对策?

借助指向明确的一系列导问,能使议题教学更具针对性与指导性。学生在逐一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自然而然了解了“井冈山的地理位置好,进可攻退可守,且山上有我军的组织,还能保障补给,所以选择井冈山作为目的地”,使问题迎刃而解。

(三)系列探问,实现思维进阶

在学生了解信息量大的历史事件时,教师可以把主议题化解为几个子议题,并逐一发问,做到化大为小,化难为易,由浅入深,层层递进,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新的高度。

本课第一板块“开天辟地的大事”的主议题为“为什么说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一件开天辟地的大事”。笔者紧扣此议题,按照历史事实,结合相关学习资料,设计了系列问题。

问题1: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前,中国有识之士是如何进行救国探索的?

问题2:这些救国探索的结果如何?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样的结果?

问题3:以李大钊为代表的先进知识分子为什么要探索一条新的救亡图存之路?

问题4:新的救亡图存之路是一条什么样的路?探索的结果如何?

问题5:是什么让共产党人无惧死亡?

历史发展的主线串起了核心史实。学生围绕上述问题,展开探究式学习。他们深入体会了敢为人先、百折不挠的红船精神,明白了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意义。

议题是议题式教学的纽带,贯穿教学活动的始终。其思辨性、引领性及适切性直接决定教学目标的达成度。在历史题材的课堂中,教师可尝试引入议题式教学,并以议题为切入点,力求“议题立意具高度,议题内容有温度,议题探究显梯度”,使教学走向生动、深远,让议题式教学成为一种教学新样态。

参考文献:

[1]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小学德育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下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9.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

[3]杨明波.历史类题材“元问题”教学策略谈:以“中国有了共产党”为例[J].中小学德育,2021(11).

(浙江省绍兴市上虞区谢塘镇中心小学)

猜你喜欢
议题式教学道德与法治情境
不同情境中的水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浅析“议题式教学”在高中思想政治课堂的运用
高中政治课堂议题式教学探究
议题与实证:指向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培育的教学探索
创新教学模式培育核心素养
护患情境会话
苏教·中图版《道德与法治》小学低年级教材解读
特定情境,感人至深
中小学推出《道德与法治》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