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背景下小学语文作业优化设计探究

2023-06-05 14:03全梅姿
名师在线·上旬刊 2023年3期
关键词:作业设计双减政策

摘 要:作业是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小学语文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双减”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师要对作业进行全方位的优化设计,创新作业形式,减少作业量,通过作业提升学生的学习成绩。基于此,文章探讨了“双减”背景下小学语文作业优化设计的策略,供相关教师参考。

关键词:“双减”政策;小学语文;作业设计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7-1737(2023)07-0059-03

引  言

在“双减”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师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时刻关注学生的感受,合理设计作业,优化作业方案,调动学生主动完成作业的积极性,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师要结合授课内容与学生的学习情况,设计具有层次性与趣味性的作业,减轻小学生的作业压力,同时让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掌握语文知识,打好语文基础。

一、作业设计的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一)作业设计概述

作业设计是教师对作业的整体规划,其中包含内容与形式[1]。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与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合理安排设计作业。也就是说,教师既要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又要强调能力目标的完成,二者相互协调才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作业设计的教学价值

教师在设计作业时要以学生为主体,要让学生在完成作业的同时不会感到枯燥乏味。作业设计与管理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一项重要内容[2]。作业能够引导学生加深对所学知识点的理解,同时也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在作业设计中,教师不仅要充分利用教材与教辅资料等相关材料,同时也要从多个方面体现作业的独特之处,充分发挥作业的教学价值。

二、小学语文作业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一)作业过量

小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身心发展需要大量的时间与精力,因此,小学生需要得到充分的呵护。在生理上,年龄较小的学生需要充足的睡眠,一天中也要有足够的锻炼时间;在心理上,小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较弱,为学生布置过多的作业,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很多教师在布置作业时未考虑到学生的身心发展情况,片面地为学生布置大量作业,让学生成了写作业的机器。小学生放学后写作业到晚上八九点,已经成为常见的现象,甚至还有一些学生要熬夜写作业。这显然是不合理的,违背了劳逸结合的作业布置原则。

(二)作业质量低

除了作业量过多,很多小学语文教师在布置作业时未考虑作业质量。小学语文作业有很大一部分是抄写类,这类作业有助于学生学习与认识生词,但过量布置这类作业没有太大的意义,抄写类作业对学生能力的提升作用是有限的。此外,各类作业的内容大同小异,过多作业对学生不但没有帮助,还会让学生感到枯燥乏味,对语文学科产生抵触情绪,影响学习兴趣。学生面对过多且质量不高的作业时,很难做到认真完成,经常会敷衍了事,难以达到教师布置作业的目的,限制了作业作用的发挥。

(三)作业设计未考虑学生个人情况

同一个班级中的学生语文基础参差不齐,这是很常见的现象。但是,一些教师在布置作业时未考虑到上述现象,通常给全体学生布置统一的作业。对于语文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来说,有些作业过于简单,完成起来很轻松,难以达到提优的效果。对于语文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来说,这些作业可能太难无法达到巩固知识的效果。这类统一的作业难以有针对性地提升学生某方面的能力,千篇一律的作业设计方式没有太大意义。

三、“双减”背景下小学语文作业设计整体框架

(一)作业设计参考新课程标准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对小学语文学科提出了详细的教学要求与教学目标,明确指出语文学科教学除了基础的字词教学,也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培养学生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并不是只通过教材中的基础知识就能实现的,还包含很多综合性的、面向实际生活的素养培养目标。如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综合素养,并非让学生记忆生词生字即可,还需要培养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与文字运用能力。传承优秀文化也并非指教师带领学生简单认识传统文化内容,而是指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因此,语文教师在设计作业时,不仅要结合教学内容,同时也要参考新课程标准,为学生进行定制化的作业设计。

(二)作业设计符合学生的全面发展需要

在小学语文学科中,无论课堂教学还是课后作业布置,共同的目的都是强化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與理解,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升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与综合素质[3]。全面发展的学生应是德智体美劳兼顾的学生,《课程标准》提出发挥学生的课堂主体作用,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也是为了达到这一目标。但是教师在作业设计中,通常是为学生布置大量的书面作业,其他类型的作业较少。对此,教师在设计作业时要全面分析学生的学习情况与发展需求,在此基础上规划作业内容,创新作业形式,在降低学生作业负担的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出作业对学生全面发展的促进作用。

(三)作业设计应结合语文学科特质

《课程标准》着重描述了语文学科特质,明确指出语文学科是以语言与文字运用为基础的,是有着一定综合性与实践性的基础性学科,同时也是一门具有综合性、人文性、工具性等特质的学科。在语文学科教学中,教师除了要培养学生应用语言文字沟通的能力,也要借助经典作品,丰富学生的精神境界,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在作业设计中,教师要结合语文学科的特质,斟酌课堂内容与课外内容的比例,制订课后练习计划。例如,针对课堂内容的课后作业,可以重点锻炼学生的读写能力,从配套练习资料中挑选一些典型习题,也可以围绕单元习作设计课后作业,减轻作业的重复性与机械性。课外作业要适量,要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为主,可以根据学生不同的年级布置不同特色的内容。以阅读类作业为例,小学低年级学生以培养阅读兴趣为主,小学中年级学生以培养文本理解能力为主,而小学高年级学生以培养阅读审美能力为主。

四、“双减”背景下小学语文作业优化设计的策略

(一)设计供学生自主选择的难易程度不同的分层作业

小学生的语文知识基础与理解能力存在着差异性,处于同一班级中的学生,学习能力与学习成绩各不相同,因此,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教学目标与学生的实际情况为学生设计难度不同的作业。这样不仅能够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合适的作业内容,同时有助于提升作业的质量。在设计作业时,教师可以将作业划分为基础型、提升型与创新型三个层次。

基础型的作业面向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可以适当减少作业量,降低作业难度,内容以教材为主,让学生通过查阅课本解决问题,帮助学生回忆课堂上所学的知识,起到知识巩固的作用,提升学生的知识积累。这种作业能够让学生产生成就感,提升学生的积极性。提升型课后作业是基础型作业的扩展,除了课堂内容也涉及一部分课外内容,主要培养学生的理解记忆与问题分析能力。提升型的作业有着一定的综合性特点,学生灵活运用课本即可完成作业。创新型作业面向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在设计作业时要注重作业的拓展性与综合性,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发散思维,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升学生的创造能力。

在小学语文作业设计中,分层作业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凸显了以人为本与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在作业设计中,教师要完善分层内容,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高效地完成作业,激发学生的自我学习需求。例如,在习作教学“记一次游戏”中,基础型作业可以让学生记录下自己的游戏过程,提升型的作业可以让学生完整写作一次游戏经历,创新型作业可以让学生在完成写作任务的基础上完整记录自己的写作思路,这样能够满足不同学生群体的作业需求,促进学生的整体发展。

(二)围绕主题设计作业,提升作业的整合效果

围绕主题设计作业是指教师根据单元主题或时代主题来设计作业,这种作业有着整合性特征,能够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内容,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与文学思维。

围绕小学语文教材单元主题设计作业,能够让学生从单元层面回顾、归纳与整理自己所学的知识,这样不仅能够加深学生对知识的记忆与理解,同时能够带领学生梳理单元知识,提升学生的知识整合能力。例如,在部编版语文教材六年级八单元中,有《少年闰土》《好的故事》《有的人——纪念鲁迅有感》等文章,这些文章有的是鲁迅先生所写,有的是描写鲁迅先生的事迹。因此,教师可以将鲁迅作为单元主题,围绕主题设计作业,作业内容以思考探索为主。

围绕时代主题设计作业,教师可以結合教材中的习作内容,带领学生分析某一领域的时代特征,并让学生说出自己的理想。例如,在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中国的历史文化遗产》中,教师可以在课堂上为学生介绍我国的文化遗产,讲解我国各类艺术形式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古代建筑物质文化遗产,以时代特征为主题,为学生布置作业。教师可以让学生从各类文化遗产中选择自己感兴趣的种类,在网络上收集该领域的资料与发展现状,让学生围绕自己选择的领域表述自己的理想。这种作业能够加深学生对我国传统文化的理解,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与民族归属感。

(三)丰富作业形式,减轻学生的作业压力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除让学生积累语文知识和提升综合能力之外,还要通过语文课程,让学生明白一些道理,帮助学生健康成长。在设计作业时,教师可能将重点放在理论知识上,缺乏深层次的道理,或者只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进行讲解。在设计作业时,教师要丰富作业内容,不仅要让学生扎实掌握理论知识,还要让学生领悟课文背后的含义,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例如,在《落花生》这篇文章的作业设计中,教师可以结合双减政策的背景,围绕书写生字、有感情朗读课文、在生活中开展实践三方面设计作业,让小学生在实际生活中种植花生,这样能够减轻学生的作业量,同时能够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体验种花生与收花生的过程,对文章内容产生深刻感悟。此外,这种作业设计方式能让学生产生新鲜感,学生在现实生活中感受花生的成长时,也会加深对文章内容的记忆。最为重要的是,学生能感悟课文中蕴含的珍贵品质,能健康成长与发展。

(四)设置合适的评价指标

根据学生的考试成绩与作业完成情况,教师可以及时地调整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方法,这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参考依据。教师对作业内容进行优化与设计同样如此。例如,在每一个单元的最后,教师都要布置读后感写作任务。教师在这一过程中可以通过学生互评的方式来帮助学生开展自我反思,而互相评价的标准则是需要尽量保证适宜、科学、具体。因此,在读后感写作任务评价的过程中,需要强调内容的真实以及语言的规范,保证更加清晰。这些都是对应的评价指标,这与学生的核心素养也有直接的联系。通过互评与交流,学生能认识到其他同学的写作技巧与创作思路,对读后感的写作形成一个综合性的理解及认知。这种教学方式需要注意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及合作能力,让学生之间取长补短、互相学习、互相鼓励,从而带动整个班集体的全面进步和发展。这不仅可以帮助教师顺利地完成教学任务,同时也能够让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得到提升与发展。

结  语

在“双减”背景下,小学语文作业设计要遵循“减少作业数量、提升作业质量”的原则,并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分层作业。小学语文教师要对新课程改革要求进行详细解读,根据课堂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实际情况,创新与优化作业设计形式,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通过作业提升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与语文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胡恩燕.有效作业,让“双减”落地生根:小学语文优化作业设计例谈[J].小学生作文辅导,2021(12):92-94.

陆颖.“双减”背景下小学语文作业的优化设计[J].小学生作文辅导(语文园地),2021(11):77-78.

谢锐.“双减”背景下小学语文作业优化设计的有效途径[J].小学生作文辅导(语文园地),2021(08):79-80.

作者简介:全梅姿(1978.6-),女,福建松溪人,

任教于福建省松溪县茶平中心小学,中级职称,本科学历。

猜你喜欢
作业设计双减政策
政策
政策
“双减”出台,校外培训面临巨震
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一行到莒县开展“双减”工作专项调研活动
持续推动“双减”,强化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
助企政策
政策
苹果园实现化肥农药“双减”的路径选择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的探讨
新课标下高中化学作业设计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