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教学中审辩思维培养策略

2023-06-07 15:41李文文
文理导航 2023年4期
关键词:高中历史教学

李文文

【摘  要】为提升高中历史教学成效,本文研究高中历史教学教师应如何培养学生的审辩思维能力。概述了审辩思维的内涵;列举高中历史教学中审辩思维的衡量标准;列举高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审辩思维能力的具体策略,包括夯实学生的知识基础、培养学生的质疑意识、培养学生的科学论证能力、借助历史概念培养审辩思维等,期望本文能够为广大历史教学工作者带来一定的参考作用。

【关键词】高中历史;教学;审辩思维

一、审辩思维概述

审辩思维的概念,最早起源于西方学者对“批判性思维(Critical Thinking)”的理论研究,同时也与我国古代教育家倡导的“博学明辨”有着一定的联系。杜威在《我们怎样思维》一书中,将这种思维模式解读为“一种自觉的、有意识的、有证据的,具有严谨且持续的反思的信念”,同时在20世纪90年代,也有研究者从认知、气质两个维度出发,对这一概念进行了阐释,认为从认知维度出发,可将审辩思维解读为一种以合理的反思与质疑,找到相关论据论证观点的思维过程,从气质维度出发,可将审辩思维解读为使用严谨、客观、公正且开放的态度,研究问题,并形成对该问题的科学、理性认知的思维过程。

新课标推行以来,培养学生的审辩思维能力,逐渐成为高中历史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方向,成为培养学生历史核心素养的一个必要环节。高中历史教学素来强调“论从史出,史论结合”,因此借助一系列合理的教学方法,指引学生形成良好的审辩思维能力,必然可帮助学生更好地解读历史学科的知识内容,启迪学生的高效学习,因此,在此后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重视做好相应的教学工作,令历史教学得以更好地回应课程改革及素质教育的要求。

二、高中历史教学中审辩思维衡量标准

目前看来,审辩思维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有着较高的应用率,掌握这种思维方式后,学生在研究某一历史事件时,往往能够结合已有的知识储备,透过历史事件的表层,对事件的内涵展开深入的思考,形成一些具有创新性的观点。通常情况下,拥有良好审辩思维的学生,在学习历史知识时,能够体现出如下几方面的素质:首先,能够对历史问题、历史事件、历史知识做出合理的反思与质疑;其次,能够围绕可靠的史料,借助学过的知识点,以富有逻辑性的思维方法,展開一系列的分析与论证;再次,能够针对历史事件,提出自己的问题,采用科学逻辑的探究方法,探究深藏在问题背后的真相,能够提出富有创意的假设,并通过一系列的推测与质疑,验证自己提出的假设;最后,能够对历史问题做出冷静且理性的判断,形成良好的是非辨别能力与独立思考能力,最终形成完善的历史思维。

三、高中历史教学中审辩思维培养策略

(一)夯实学生的知识基础

经上文分析不难看出,在应用审辩思维探究某一历史问题、历史事件、历史知识时,学生往往会用到过去学过的知识内容,从已经形成的历史知识体系中,找出有价值的部分,找到旧知识与新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进而准确找到突破历史学习难点的新思路、新方法。因此,为培养学生的审辩思维能力,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重视采用合理的教学手段,夯实学生的历史学习基础,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使学生产生更多的审辩思维火花。

教师可使用小组探究教学法,达成如上教学目的,为学生营造取长补短、共同进步的课堂氛围,引导学生围绕某一历史事件,展开大胆的交流与沟通,向同伴分享自己掌握的知识点,丰富全班同学的知识储备。例如,在教授“辛亥革命”这一历史事件时,教师可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梳理这一历史事件的起因、经过与结果,分析这一历史事件为后世造成了怎样的影响,结合以往学过的知识,采用合理的探究方法,归纳与辛亥革命有关的知识信息。在讨论过程中,学生对历史事件的理解将会变得越发深入,为提升知识交流、分享的准确性,很多学生都会尝试从教材、教辅资料以及互联网中搜寻更多的知识精华,这有助于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为审辩思维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在完成小组讨论环节后,教师可邀请几名学生点评小组探究成果,向全班同学分享本小组的学习经验,对历史知识展开辩论与证实,获得理想的学习效果。

(二)培养学生的质疑意识

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相当于课堂的“权威”,很多学生即使对历史知识持疑惑态度,也很难有勇气向教师提出自己的困惑,同时,老套而僵化的教学手段、千篇一律的教学内容,也在持续侵蚀学生的质疑意识、创新思维,阻碍学生形成良好的审辩思维能力。为解决如上问题,在新课标的指引下,在培养学生审辩思维能力的过程中,教师应重视培养学生的质疑意识,令学生变得敢于质疑、乐于质疑,使课堂氛围变得更为活跃,力求激发学生探究新知的积极性,使学生逐渐形成独属于自己的审辩思路。

为达成如上教学目标,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先引导学生从熟悉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出发进行质疑,增强学生质疑的信心。如在讲晚清中国历史时,教师常会为学生讲到“李鸿章”这一人物,但历史教材对李鸿章的描写却并不详尽,学生对这一历史人物的理解往往较为浅薄,部分学生因李鸿章代表清政府签署了《马关条约》《辛丑条约》,将这一人物想当然地归类到“民族败类”的范畴中,这显然是有失偏颇的。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针对如上问题,采用循循善诱的教学语言,引导学生对历史人物展开深入的探究与思索,例如教师可这样提问:“同学们,李鸿章真的是‘民族败类吗?那他又是如何被评为‘晚清中兴四大名臣之一的呢?”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之后再鼓励学生从互联网、图书馆等渠道中搜集资料,对李鸿章的“刻板印象”产生质疑,并使用可靠的史料,论证这一问题,训练学生的审辩思维,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民族认同感,达成教学目标。

(三)培养学生科学论证能力

培养学生科学论证能力,也是培养学生审辩思维能力的一个关键性环节。目前看来,在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指导下,历史教师大多非常重视培养学生的历史论证能力,但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往往会发现这一问题:学生因知识基础、学习能力的落后,针对某一历史事件,提出的观点往往缺乏说服力,很多学生在论证自己观点的过程中,使用的线索较不可靠,各线索之间缺乏逻辑联系,导致学生的科学论证能力得不到应有的成长。为解决如上问题,教师应持续完善历史教学设计,在合适的时机结合教学内容,为学生提出一系列循循善诱的问题,指引学生逐步形成严密的逻辑思维,找到隐藏在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进而在脑海中构建起更为完善的论证思路,更好地完成历史论证过程,获得审辩思维能力的成长发展。

例如,在教授“西周分封制”这一知识内容时,教材主要讲解了该制度的弊端,即诸侯在当地拥有绝对的主权,为后续割据势力的发展提供了条件,久而久之威胁了王权。但凡事都有两面性,在讲到这一部分内容时,教师也可引导学生从辩证的角度出发进行思考,分析分封制在经济、文化等方面有无优势,唤起学生的求知欲与好奇心,之后引导学生查找资料,从更全面的视角出发,解读这一制度的利弊。在笔者的课堂实践中,学生普遍对这一探究活动有着浓厚的兴趣,多数学生都从课外资料中获得了很多有价值的信息。如有的学生翻阅了《国史十六讲》这部书籍,其中有观点指出:“西周时期,庶民只知效忠于家,而不知效忠于国”这某种程度上进一步论证了教材中给出的观点,即分封制度有着明显的弊端,长期实行分封制后,属地中人民会一味地效忠诸侯,而非效忠国家,这无疑会为统治者带来隐患;有的学生则翻阅了钱穆所著的《中国社会演变》一书,书中指出“不论西周氏族,乃至夏氏、商氏以及其他氏族,全在西周制度下,逐渐酝酿出同一文化、同一政府、同一制度的大同观念来”,这一观点则是阐述了西周分封制的优势,即促进了文化交流,各诸侯将西周的文化与制度带往了各地,使人民对西周文化产生了统一的认知,部分偏远地区的人民也开始接触中原文化,为后世的国家统一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从这一案例不难看出,学生搜集资料,从多角度出发,论述自己提出的观点的过程,就是学生使用审辩思维,以良好的论证素养,学习历史知识的过程,长期实行如上教学活动,学生的思维空间将会变得更为宽广,思维方式也将变得更为灵活,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历史學科素养,为学生后续的学习打下良好的铺垫。

(四)借助历史概念,培养审辩思维

高中历史知识体系中,涵盖着大量的复杂的历史概念,这些历史概念就像构成“历史大厦”的基石,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围绕一些重要的历史概念,结合相应史料,借助多元化的教学工具,为学生构建真实的历史探究情境,将学生的学习视野带入相应的历史事件中,引导学生围绕这一概念,展开资料搜寻、信息分析,结合自己的理解,对历史知识点产生全新的思索,逐步培养学生的审辩思维能力。

例如,在讲解到“新文化运动”这一知识内容时,教师可利用多媒体设备,为学生播放相应的图片、文字、影像资料,加深学生对当时历史背景的了解,引导学生结合史料,更为全面且深入地思考该运动的发生背景,以及其为后世带来的影响,使学生的学习变得更为融会贯通、举一反三。在学生完成课堂探究后,教师可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为学生提出一些具有创新性与发散性的问题,指导学生扩宽自己的学习思路,在历史事件与实际生活之间构建紧密的联系,形成良好的审辩思维能力与知识应用能力。例如,教师可这样提问:“同学们,当前整个社会已经步入了信息时代,在互联网的信息洪流中,产生了很多‘新文化,如网络词汇等,这些新文化对当今社会有怎样的影响?相较于一个世纪以前的‘新文化,现在的‘新文化有着怎样的特点?”这一问题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紧密,能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审辩思维能力。教师可指导学生从社会现象出发,从生活中的一件小事出发,分析古往今来的“新文化”究竟是如何影响人们的社会生活的,找到隐藏在社会文化背后的历史发展规律,引导学生对历史知识产生更深刻且全面的理解,在培养学生审辩思维的同时,促进学生历史核心素养与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历史课堂教学中,审辩思维无疑是一种有着极高应用价值的思维方法,在面对一些复杂的历史问题、历史事件、历史知识时,学生可借助这一思维方法,从各种渠道中搜集资料,从知识储备中发掘有价值的信息,提出并论证自己的观点,从而形成对历史知识的更准确且深刻的认知,在脑海中构建起完善的知识体系。总之,在新课标的指引下,培养学生的审辩思维能力意义重大,刻不容缓、势在必行,在此后的教学过程中,历史教师应做好这方面的工作,促进学生的成长发展。

【参考文献】

[1]林永忱.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审辩性思维的培养[J].新课程研究,2021(20):97-98.

[2]林永忱.新高考背景下高中历史教学审辩性思维培养策略研究[J].吉林教育,2021(Z6):14-15.

[3]杨玉娟.高中历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审辩思维能力[J].考试与评价,2020(12):125.

[4]万华.高中历史教学培养学生审辩思维[J].教育,2020(21):36.

猜你喜欢
高中历史教学
微课让高中数学教学更高效
高中历史自主探究教学的实践探索
如何让高中生物教学变得生动有趣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讨论法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基于选考背景下的高中历史教学随想
高中历史学科高效课堂的构建
高中历史的学习感悟
包产到户与包干到户——岳麓版高中历史教材商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