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导图在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2023-06-07 01:20粟繁漪
天津教育·下 2023年3期
关键词:导图习作思维

粟繁漪

习作是小学语文教学重点,学生的习作水平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展现其学科综合能力。为切实保障小学生的写作效率,提升其学科综合素养,教师需充分关注学生学习实际,灵活运用高效的习作教学手段,调动学生的写作积极性。为达到这一目标,小学语文教师可以高效利用思维导图这一工具,开展高质量的写作课堂活动,构建小学语文习作教学新模式。在课堂中引入思维导图的概念,引导学生在学习中主动构建思维导图,利用知识框架理顺思路,并在日常写作中加以运用,可以有效拓展学生思维,帮助学生建立系统的逻辑体系,提升学生的语言运用和表达能力。

一、思维导图的特点

(一)分散式

思维导图是一种典型的分散型图示,一般以某一概念为中心持续向四周分散延伸,学生则需结合具体的关键词展开分析,明确各个关键词之间的联系,以提高知识点获取效率。思维导图可以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便利,简化学习过程,降低学习难度,进而提升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学生在心中形成一个完整的思维导图,有效串联教学内容,确定概念核心,并以此为中心向四周持续分散,发现不同概念之间的联系,开展全篇学习。

重点知识普遍集中于思维导图图形中心,而小知识点则多分散在图形四周,如此一来,学生可以精准掌握学习重点内容,也可以据此展开对具体内容的分析和联想,有效避免了由于学生思维过于狭隘而影响知识点接收的完整度。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往往会为学生预设标准要求,学生则需结合具体的标准要求开展学习活动,确保高质量完成学习任务。教师持续渗透教学内容,教会学生必要的语文学科知识的同时需充分强调对学生自主能力的培养,强化学生的行动能力。小学是写作能力培养的关键期,教师要充分把握这一教学时机,强化写作教学,让学生深刻体会写作内涵,把握写作实质。相较于传统教学模式下的机械式背诵,思维导图更多强调技巧的重要性,因此,教师在引入思维导图概念时要做好写作技巧渗透,以强化学生思维意识,促进学生思维发展。

(二)关键式

语文学科性质相对特殊,教师在日常教学活动中要进行大量的文字讲解,多数教师试图借助关键字词的讲解让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甚至引发学生的深度联想。显然,学生往往无法在短暂的课堂时间内精准掌握文章主旨,不利于提升其学科素养。教师可以引入思维导图,将每个教学重点以关键词的形式填充到思维导图的框架体系中,让学生结合关键词分析其具体概念。

思维导图以线段连接相关知识点,每个知识点都有其特定意义,并非随意布置。小学生年龄较小,记忆和思维模式与成年人差异明显,教师需关注小学生的记忆习惯和思维模式,结合教学实际构建相应的思维导图,引导学生体会思维导图的特征和优势,以促进思维导图的运用,帮助学生利用思维导图将冗长的文章简单化,在思维导图框架中融入具体的关键词,以确定文章主题。

运用思维导图,教师需充分强调“有效记忆”的重要性,确保学生在后续学习中可以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问题。在传统的硬性记忆模式下,学生往往难以对知识内容进行深入了解,无法明确知识概念,这不利于学生深刻掌握相关知识。为此,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有效记忆,促进学生发展。在思维导图模式下,学生需关注概念關键词,结合关键词进行联想,将关键词与句词建立深度关联,在大脑中建构知识体系,从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拓展认知领域。

二、在习作教学课堂中应用思维导图的作用

(一)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思维导图在教学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教师也深刻体会到了思维导图的价值。日常授课环节引入思维导图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学科思维,塑造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语文学科知识体系庞杂,需要消耗学生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而借助思维导图开展教学活动,有助于学生建立对整体知识体系的清晰认知,降低对语文习作的恐惧感,充分调动其学习兴趣。但是教师不能对思维导图过度依赖,要适时引导学生,促进学生思考,帮助学生建立对思维导图的正确认知。思维导图的本质是一种工具,将其应用于教学活动目的是降低学习难度。学生充分运用思维导图的同时不被其束缚思维,才能充分展现思维导图的价值。

(二)提升教师教学水平

以思维导图为工具开展习作教学,教师要充分关注学生学习实际情况,为不同年级、不同发展阶段的学生配置相应等级的思维导图。比如,小学低年级的学生普遍不具备系统思维,教师需使用简短明确的思维导图,促进学生的知识理解,强化学生认知。部分教师在教学中常常陷入错误认知,忽略了学生的个体差异,未能结合学生的学习层次设计针对性的作业,导致学生逐渐丧失了学习语文和习作的兴趣。教师要意识到并尊重学生的差异,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针对性的教学方案。借助思维导图开展习作教学,其实质是素材累积的过程,学生可以在思维导图中体会学习要点和难点,以实现自我提升。

此外,教师要正确认知学生状态,明确把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开展针对性的教学指导活动,为学生传授精准的教学内容。以思维导图为工具开展习作教学,有助于促进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缩短学习时间。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需求,持续优化自身能力,及时发现教学问题,明确思维导图学习的实质,以科学可行的教学计划引领学生成长进步。

三、思维导图在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一)运用思维导图实现素材积累

教师需强调素材积累的重要性,引导学生主动积累素材,以提升其写作效率。积累大量素材并应用于习作中,可以避免学生陷入无话可说的境地,有助于其精准表达。小学生的知识经验和生活阅历匮乏,写作时常常不知如何下笔,教师要发挥思维导图的作用,帮助学生整理素材,构建系统的知识体系。

以“这儿真美”习作为例,教师可以以“美丽家乡”为主题开展习作教学,让学生结合主题内容设计思维导图,并进行概念延伸,分别从景色、人物、事物、记忆等多个角度介绍家乡之美。教师可以让学生利用业余时间搜集家乡的资料,整理家乡景色、人物、事物等信息并以思维导图的形式呈现,充分融入自身情感,感悟家乡之美,进而提升语言表达能力。以某一概念为核心进行延伸扩展,可以有效发展学生的思维,将抽象思维具体化,丰富学生感受。利用思维导图呈现各种写作素材,学生可以从中自由提取所需内容,并应用于习作中,有助于打造高效写作模式。

(二)运用思维导图实现技巧提升

阅读与写作技能都是基础且重要的语文学科技能,教师要有意识地强调阅读教学,带动学生深入思考,开展系统的阅读探究活动,以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丰富其写作技巧。以思维导图为工具,有助于清晰呈现文章中的写作技巧,教师可以在思维导图中标明写作和修辞手法,促进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写作素养。

以《大自然的声音》为例,教师可以充分应用思维导图开展高效阅读教学,让学生深刻把握文章内容,灵活运用文章的写作手法,明晰文章结构,熟练运用文章中的精美語句。同时,教师要采取科学的指导方案,让学生将阅读课堂所学应用于写作中,为其布置习作作业,以提升其写作水平。

(三)运用思维导图带动创新思维发展

机械式的写作无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时间一长,学生便会丧失写作兴趣。为此,教师要主动引入思维导图,带动学生深入思考,帮助其构建系统的思维结构图,以调动其写作的积极性,促进其创新思维发展。

例如,以“我最好的朋友”为主题开展写作活动,教师可以利用思维导图进行内容延伸,拓展朋友的概念,将人物、动物乃至实物都包括在朋友的范畴内,确定文章主题,并进行延伸。以“人物朋友”类写作为例,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具体描述人物的性格、外貌特征等,如果描写班级中的同学,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展示学生的作文,让其他学生猜想描写的是哪个同学,通过趣味性的课堂互动,带动学生思维发展。此外,教师要充分引导学生从概念体系中选择富有代表性的内容进行深度表达,描绘该事物的典型特征,丰富文章内容的同时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四)以思维导图刺激学生联想

小学生刚刚接触写作,缺乏对特定题目的清晰认知,还未形成写作思维,容易在写作中无话可说。而教师充分利用思维导图这一工具,可以帮助学生挑选最适宜的作文题目,刺激学生联想,调动学生想象思维发展,加深学生对题目的认知。

首先,教师要充分结合学生的学习情况,为其挑选适合的题目,提供全新的写作观念,促使其展开深度联想,从而明确写作内容和写作方向。其次,教师以思维导图为工具,帮助学生整理文章写作思路,合理分配文章内容,确定文章各段落的主要内容,明确文章布局,制定文章收尾方案。最后,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习句子替换方式,教会学生如何在合适的时机引入恰当的名言警句,以完善行文脉络,帮助学生清晰写作思路。

以《笔尖流出的故事》为例,首先,教师可以调动以往的教学资源,如《桥》等文章,以视频的形式为学生呈现生活中的桥,导入课题内容,让学生深切体会桥的艺术之美,感受桥的千姿百态,丰富学生的视觉感受。其次,教师要为学生营造相应的情境,让学生与文本建立联系,拉近学生与文字的距离,从实际生活体验中体会教材语境,感受作者所表达的情感。最后,教学要为学生提供其感兴趣的教学内容,以思维导图为工具,帮助学生细致梳理习作思路,构建系统化的习作体系,进而提升习作水平。

(五)以思维导图促进学生表达

不同学生的习作思路具有一定差异,教师要尊重学生的差异并合理引导,最终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教师需带领学生设计合理的思维导图框架,结合教学实际合理取舍,完善思维导图体系,帮助学生明确写作重点,促进学生的写作表达。

例如,以“体味自然之美”为主题开展写作活动,教师就可以融入思维导图,帮助学生建立清晰的写作思路。自然美可以从多个方面展现,将自然之美作为概念核心,延伸出人美、景美、回忆美等几个板块,引导学生深入研究其中某个板块内容,将学生带入写作情境,调动学生的写作欲望。

四、结语

综上所述,以思维导图为工具构建小学习作教学新模式,可以有效开阔学生视野,发展学生想象力。小学语文教师要主动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在日常教学中强调对学生写作思维的培养,引入思维导图的概念,拓展学生写作思维,提升其写作效率,打造小学语文习作教学新模式。

猜你喜欢
导图习作思维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烃思维导图
借思维导图算24点
角的再认识思维导图
第6章 一次函数
习作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