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情境”是写好情境作文的关键一步

2023-06-07 03:24赵建英
作文新天地 2023年14期
关键词:作文题命题中考

◎赵建英

2022 年浙江省各地市中考作文题,或多或少,都涉及了情境的创设,要求考生在规定情境中完成写作。那么,什么是情境作文呢?简单来说,就是命题者为了达成考查的目的,在试题中创设了特定的情境,规定了特定的写作任务。

如2022年杭州市的中考作文题:

初中阶段,我们学习过“采访”的相关知识,请以“采访”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你可以叙述某次采访的经历,可以想象采访某个人的情景,也可以谈谈你希望采访某个人的理由。采访对象可以是现实生活中你熟悉或陌生的人,也可以是历史人物或艺术作品中的人物;可以是英雄人物,也可以是平凡的人……

这个作文题,就是一个比较典型的情境作文题。它以“采访”的知识为背景,有明确的写作任务——“可以叙述某次采访的经历,可以想象采访某个人的情景,也可以谈谈你希望采访某个人的理由”。

一般而言,情境作文有几个“专有”的构成要素:有具体的情境、明确的任务、具体的对象和内容设定。

读懂命题者设置的情境,可以由作文试题联系我们的生活,从而解决考场上“不想写”“不知道怎么写”等问题。

如以2022 年丽水市中考作文题为例:

以笔为舟,文人墨客书写了山水诗路;以书为舟,莘莘学子遨游着知识的海洋;以梦为舟,航天英雄创造出太空神话。

“舟”是远行的依靠,是成长的阶梯,是圆梦的翅膀。请用“以______为舟”作为题目,写一篇不少于500 字的文章。立意自定,文体自选,可以记叙故事,可以抒发情感,也可以发表见解。

这道作文题以材料引导语的形式设置了特定的情境。以列举的形式触发思维,启发考生理解“笔”“书”“梦”与“舟”和“山水诗路”“知识的海洋”“太空神话”三者之间的关系。文人墨客以笔为舟书写了山水诗路,表达自己对自然、生活、人生的感受、体验和思考;莘莘学子以书籍做舟遨游在知识的海洋,凭借知识到达理想的彼岸;航天英雄以梦想为舟,不断开拓创新,创造出一个个太空神话……同时,启发我们顺着材料引导语的思路,“联系生活”,就不难找到属于我们独特体验的“舟”。

再看看2022年舟山市的中考作文题:

这回翻山使部队开始养成一种新的习惯,那就是用脸盆、饭盒子、茶缸煮饭吃,煮东西吃。

——陆定一《老山界》

新冠肺炎疫情正在影响甚至改变着我们的生活。在“毫不动摇抓好常态化防控工作”的共识之下,重读陆定一写红军长征途中翻越老山界的这句话,它是否又唤醒了你的某些体验?你有没有获得新的认识?萌生新的创意?养成新的习惯?……请你根据这两年的生活体验,写一篇文章参加征文比赛,可讲述经历,可抒发感想,也可阐述观点。

这道作文题,命题者设置了两个情境:一个是来自语文教材的学习情境——《老山界》中的一句话;一个是真实的生活情境——新冠肺炎疫情对人们生活的影响或改变。看似这两句话之间没有什么关联,但仔细阅读两段材料引导语,尤其是“这回翻山使部队开始养成一种新的习惯”和“新冠肺炎疫情正在影响甚至改变着我们的生活”这两句话,提取共同点——“开始养成一种新的习惯”“影响甚至改变”,不难发现命题者创设的真实情境是在文学体验的基础上,引导我们关注诸如新冠肺炎疫情等社会重大事件对人的影响甚至改变,思考人与社会事件之间的关系。三年的新冠肺炎疫情,大家都是真真实实地经历过的,其对生活的影响,也是实实在在的。所以,只要把握了作文题中的情境,储备的知识和生活体验很容易就被唤醒了,自然不怕“不知道写什么”了。

经过这样的分析,作文一般也能“符合题意”了。但作文立意和思维的层次高低、写作思维的拓宽,还需挖掘作文题中关键词的丰富内涵。

如丽水卷中的“‘舟’是远行的依靠,是成长的阶梯,是圆梦的翅膀”这句话,就是命题者从材料语中提炼出来的情境提示语,关键词“依靠”“阶梯”“翅膀”启示考生,不要囿于材料呈现语的限制,而应寻找生活中影响自己成长、蜕变的人、事、景、物、经历等。它可以是生命中某个重要的“他人”,可以是启发成长的一本书籍,可以是促使改变的一段经历……将关键词进行横向比较,不难发现,“笔”“书”是外界给予的力量和帮助,而“梦”“翅膀”则是源自主体内在的动力。这样,写作思路拓宽了,选材的范围也就被放大了:“人生之舟”“学习之舟”“理想之舟”“信仰之舟”“成长之舟”“文明之舟”……皆是对“舟”不错的理解。

请看下文。

以笔为舟◎朱鑫慧

丹青笔墨成舟天下。

泱泱五千年历史,记下的只是薄薄的一册书;迁客骚人,执笔洋洋洒洒,吐露的万丈豪情也只是记在天地之书的那方枉然。笔墨成字,化万般形态。以笔为舟,留下的不多,承载的不少。

伟人执笔为矛刺入冷漠人性。面对那个日益腐朽的年代,鲁迅先生毅然弃医从文,将义愤填膺的怒气化为奋笔疾书的毅力……

这笔呀,即使在普通人手中,也能如泉般涌出雾化的回忆。在父母相爱的年月里,车马缓慢,只能以笔相连,互诉衷情……

这笔呀,此时就紧紧地握在我的手中,交汇自然与生活中的点滴情感……

当我拿起笔疾书时,却不由自主地想起了鲁迅先生写下《狂人日记》时的画面,画面中的先生振聋发聩地呐喊:封建主义“吃人”。

以笔为舟,载着最浓厚、最无言的情感。以笔为舟,带我奔向远方。舟荡漾起的涟漪,填满了人们心里的罅隙,往后,便是希望与梦……

作者紧扣“笔”与“舟”的关系,从广阔的时空中选择了“笔”在伟人鲁迅、父母和自己手中三个情境,由远及近,充分展示了“笔”在时代、家庭和个人成长中所发挥的非凡意义:承载治国良方,唤醒世人;寄托青春情感,充满眷恋;表达理想信念,引领成长。

猜你喜欢
作文题命题中考
2021年《路》刊高考作文题全覆盖
因式分解中考都考啥
伴你走进“旋转”中考园
垂直平分线,中考怎样考?
2016高考作文题:在复杂要求中寻求平衡
避实就虚,理重于情——感受2014年高考作文题
高考作文题“撞衫”说明了什么?
2012年“春季擂台”命题
2011年“冬季擂台”命题
2011年“夏季擂台”命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