携手找回丧偶丢失的“快乐”

2023-06-08 21:56贺美龄
心理与健康 2023年6期
关键词:刘大妈舞蹈队丧偶

贺美龄

六十九歲的刘大妈是一名退休干部,原本性格开朗,兴趣广泛,特别喜欢唱歌跳舞,在小区内组织舞蹈队,她优美的舞姿经常出现在小区广场,引来人们的围观,她带领的舞蹈队活跃在整个街道。

老伴活着的时候非常支持她的活动,不仅给她的舞蹈提建议还帮助在网上定服装等。四个月前老伴因脑出血突然离世,自此以后,刘大妈就像变了一个人一样,高兴不起来,吃饭明显减少,对任何事情都没兴趣。在家总是唉声叹气,不停自责,不出门,对着老伴儿的照片、衣物等发呆,常常流泪。

刘大妈的女儿工作很忙,为了缓解母亲的不适,特意从老家雇了保姆,觉得做饭的口味及习惯可能更适合老人,但这些都无济于事,刘大妈还是高兴不起来,女儿很着急,不知该怎么办才好。

老年人丧偶后,哀伤反应有哪些具体表现?

行为反应:敌对、哭泣、坐卧不安、叹气、心不在焉;

认知反应:不相信老伴离世、感到困惑,可能听到他们的声音,或看到逝者;

生理反应:胃部不适、胸口压迫、肌肉软弱无力、失去知觉等;

情绪反应:孤独感、无助感、悲哀、愤怒、内疚、自责、焦虑等。

丧亲通常是人生中痛苦和应激水平最高的生活事件。一旦与重要他人接近,产生联接,就会抗拒分离,因为依恋之人给我们提供了避风港和安全基地。其遭到破坏,通常会导致强烈而影响深远的心身失调。

对于正在经历丧亲之痛的老人,家人、朋友该怎样做?

刘大妈的女儿从以下几方面做了尝试:

● 理解老人,放慢自己,和刘大妈说话时语速温柔缓慢,适时地做轻拍、拉手、抚摸等肢体接触,并且说出对她的关心和爱。不去说“不要哭啦”“不要看了”“您该活动活动啦”等带有命令性质的话语。

● 女儿和刘大妈聊天时,自己说了对父亲(逝者)的思念,并尝试让母亲说说她对父亲的爱以及她的希望、他们夫妻的关系、讲述父亲的生活方式,还询问了母亲,父亲希望您怎样,您希望父亲怎样等,从而淡化“死亡”。

● 多次和刘大妈提到了她唱歌跳舞的特长,让她看到还有很多人需要自己,有自己的价值,可以继续以前的这些活动,以达到行为激活的目的。

● 看到刘大妈情绪比较稳定的时候,逐渐谈到一些对于死亡的认识。

● 帮助刘大妈和自己以及伙伴经常沟通、交流,建立新的依恋关系。

需要特别注意的几个方面:

■ 关系是一切影响力的基础,一定要建立“我理解你”的信任关系,切忌争论。

■ 真挚地倾听,诚恳地反馈,理解地接纳。

■ 引导积极行为是一种温柔而有力量的指引,而不是将自己的想法、观点、经验强加给当事人。

刘大妈女儿尝试着这样做了以后,老人有了主动吃饭的行为,跟女儿请来的舞伴有了主动的交流,活动逐渐增加,慢慢有笑容了,感觉到女儿一直跟她在一起并关心她,能主动询问女儿的工作生活,交流增加,也找到了跟自己投缘的朋友。

最后送给失去老伴的老年人一句话:“他们只是去了一个我们未曾去过的地方,那个地方就在我们心里。”

猜你喜欢
刘大妈舞蹈队丧偶
姐妹舞蹈队掠影
丧偶后的老人该如何安排晚年生活?
团年
“丧偶式”婚姻:多少夫妻卡在了这个症结上
如何拯救一段“丧偶式”婚姻
金发舞蹈队
母亲的QQ群
镶金牙
保定市老年大学蓝月亮舞蹈队再获殊荣
跳起新疆舞年轻好几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