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2022年养殖渔情分析

2023-06-08 02:45李中科孙绍永孙伟彬刘丽东
河北渔业 2023年4期
关键词:投苗淡水鱼扇贝

张 黎,李中科,孙绍永,孙伟彬,刘丽东,薛 政,张 锦,鲁 松

(1.河北省水产技术推广总站,河北 石家庄 050035;2.石家庄铁道大学,河北 石家庄 050000)

1 采集点基本情况

2022年,河北省渔情监测分别在乐亭、曹妃甸、丰南、玉田、黄骅、昌黎、涞源、阜平县(区)的27个采集点进行。采集点的养殖模式为淡水池塘、海水池塘和扇贝吊笼养殖。

全省渔情采集总面积2 299.5 hm2,占全省同类型养殖面积的2.34%,同比上年持平。其中,淡水池塘采集面积277.33 hm2,占全省同类型面积1.28%,持平;海水池塘采集面积488.8 hm2,占全省同类型面积的1.70%,持平;吊笼养殖采集面积1 533.33 hm2,占全省同类型面积3.2%,持平。

采集品种11个,其中淡水品种8个:草鱼、鲢、鳙、鲤、鲫、鲑鳟、南美白对虾(淡水)、中华鳖;海水品种3个:海湾扇贝、南美白对虾(海水)、海参。

2 2022年全省养殖渔情分析

2.1 出塘量、收入同比增加

全省采集点出塘水产品总量19 258.04 t,出塘总收入15 002.82万元,同比分别增加7.81%、8.04%。其中:

大宗淡水鱼出塘2 955.02 t、收入3 162.42万元,同比分别减少3.16%、4.66%。主要是,草鱼、鲢、鳙、鲤、鲫出塘量同比分别+26.03%、+18.56%、-28.92%、-3.79%、-10.66%,收入同比分别+2.27%、-4.8%、-15.97%、-4.47%、-4.34%。主要是:曹妃甸出塘量增加25.8%、收入减少2.37%;丰南区出塘量减少0.8%,收入增加12.36%;玉田县出塘量、收入分别减少36.25%、44.33%,整体拉低大宗淡水鱼出塘量和收入。

鲑鳟出塘100.15 t、收入269.93万元,同比分别增加3.8%、0.94%。主要是:阜平县出塘量、收入增加103.48%、103.67%;涞源县出塘量、收入分别下降25.89%、26.51%。

中华鳖出塘92.16 t、收入422.64元,同比分别增加117.11%、77.83%。主要是:阜平县出塘量、收入分别增加130.43%、90.14%;玉田县出塘量、收入分别增加28.48%、29.93%。

南美白对虾(淡水)出塘372.7 t,收入1 545.08万元,同比分别减少8.36%、3.81%。主要是:曹妃甸出塘量、收入分别减少2.17%、2.08%;丰南出塘量、收入分别减少31.76%、9.83%。

南美白对虾(海水)出塘160.4 t,同比减少14.21%,收入1 035.89万元,同比增加5.65%。因今年雨水较多,虾成活率降低,产量减少,因价格好,收入反增。主要是:黄骅出塘量减少15.49%、收入增加10.54%;丰南出塘量、收入分别减少12.5%、1.5%。

海参出塘量240.1 t,收入2 940.85万元,同比分别增加34.51%、2.56%。因价格下滑,收入增幅明显小于产量增幅。主要是:乐亭县出塘量、收入分别增加35.38%、3.97%;昌黎县出塘量、收入分别减少1.16%、35.61%;黄骅市出塘量、收入分别增加56.76%、15.78%。

海湾扇贝出塘量15 337.5 t,收入5 626.0万元,同比分别增加10.34%、22.05%。因采集点调整养殖区域、规范养殖密度,饵料生物充足,扇贝长势良好、产量增加、价格好,收入大幅增加。主要是:昌黎县出塘量、收入分别增加7.0%、20.37%;乐亭县出塘量、收入分别增加33.55%、31.08%。

整体看,2022年因市场需求回落,产品价格下滑,大宗淡水鱼出塘量、收入下降;鲑鳟生产平稳,出塘量、收入小幅增加;中华鳖产量、收入大幅增加;海参因价格下滑,收入增幅收窄;海湾扇贝生产形势最好;南美白对虾(淡水)因病害损失较大,产量、收入齐降;南美白对虾(海水)市场形势较好,产量虽降,收入却增加。出塘量、出塘收入变化见图1、图2。

图1 2021—2022年采集点出塘量走势

图2 2021—2022年采集点出塘收入走势

2.2 出塘水产品价格有涨有跌

同比看,淡水鱼均价为11.23元/kg,同比2021年跌1.4%,同比2020年上涨19.21%。监测品种同比2021年5个品种价格上涨,6个品种价格下降。和2020年比较,10个品种价格上涨,1个品种价格下跌。

环比看,12月份只有2个品种出塘,价格均环比上涨。各品种价格情况见表1—表3。各品种价格走势见图3、图4。

表1 2021—2022年出塘品种价格对比

表2 2020—2022年1—12月出塘品种价格对比

表3 2022年11、12月出塘品种价格环比

图3 2021—2022年大宗淡水鱼价格走势

图4 2021—2022年部分水产品价格走势

2022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水产品销售、运输常常受阻,市场不稳定,百姓购买意愿下降,市场需求有所减弱,部分水产品价格较上年呈下行走势。其中,大宗淡水鱼价格波动下行;中华鳖前期价格较好,8月份价格达到最高点,秋季以后下行,价格波动较大;南美白对虾(海水)春季因产量少价格攀升,7—9月价格上涨,10、11月份价格下滑;南美白对虾(淡水)9月价格高于上年同期,10月价格跳水,大幅下降;海参价格较上年下跌。只有鲑鳟价格平稳,扇贝价格上涨。

2.3 生产投入同比小幅减少

采集点生产投入共计10 692.56万元,同比减少1.36%。主要是苗种费、燃料费、电费、水费、防疫费、人力投入分别减少2.74%、36.51%、10.91%、19.56%、10.15%、40.53%;饲料费、固定资产折旧、租金、其他、保险等投入分别增加9.12%、3.30%、44.63%、11.51%、833.0%。

采集点生产投入同比略有减少,主要是苗种费、人力投入减少所致。2022年采集点投苗整体有所减少,苗种费下降;人力投入减少主要是因扇贝养殖后期都采用机器拨柱,人力使用大幅下降(扇贝采集点人力投入减少54.27%),整体拉低了生产投入。各种投入占比见图5。生产投入对比见图6。

图5 2022年采集点生产投入分布

图6 2021—2022年采集点生产投入对比

2.4 部分品种投苗量下行

采集点苗种投入整体减少2.74%,多数品种投苗量有所下行,不同品种变化各异。其中,因春季气温低,育苗量减少,海湾扇贝投苗量减少12.07%,苗种价格大幅上涨;南美白对虾(淡水)投苗量减少4.9%,因有采集点投放标粗虾苗,苗种费增加27.97%;南美白对虾(海水)投苗量减少28.6%,苗种费减少22.63% ;海参投苗量减少66.06%,苗种费减少21.86%;鲑鳟投苗量增加53.57%,投种2.45 t(上年未投);中华鳖投苗量减少14.99%,因投苗规格较大,价格高,苗种费增加51.84%;受大宗淡水鱼成鱼出塘价下行影响,鱼种价格大幅下跌,大宗淡水鱼种投放量增加0.38%,苗种费减少36.96%。

从采集点投苗情况看,显示市场需求下滑,对投苗生产的积极性有所影响。

2.5 病害、灾害损失较少

采集点因病害造成数量损失42.05 t、经济损失108.16万元,同比减少4.48%、34.80%。主要是鲤、南美白对虾(淡水)发生病害造成损失。河北省2022年自然环境较平稳,没有发生灾害损失。

2.6 生产效益整体提升

采集点投入10 692.56万元,收入15 002.82万元,投入产出比1∶1.4。每公顷效益1.87万元,较上年(1.32万元)增加41.7%。各养殖模式效益情况见表4。

表4 2022年各养殖模式投入产出情况 万元

淡水池塘养殖效益下滑并呈现亏损,主要是存塘和市场因素造成。淡水池塘养殖每公顷效益(-2.75万元)较上年减少(去年-0.73万元)。2022年底,采集点存塘量3 124.23 t,约占总量47.02%(出塘量3 520.03 t ),主要存塘品种是大宗淡水鱼、鲑鳟和中华鳖。又因大宗淡水鱼下半年价格较低(鲢、鲤、草鱼价下跌),没有达到预期,养殖户出鱼意愿下降,年底多惜售,待来年1—3月价格理想时出售,使得出塘量减少,收入也随之下降,效益下滑;南美白对虾(淡水)产量下降,每公顷效益(2.216 9万元)较上年也下滑(降8.0%)。

吊笼养殖海湾扇贝长势好、规格大,价格利好,又因生产后期采用机械拨柱,人力投入减少,年终效益达到每公顷2.57万元,效益较上年涨47.99%。

海水池塘养殖效益较上年增加93.3%。其中,海参每公顷效益4.22万元,较上年涨76.0%,原因是海参投苗量下降,苗种投入减少(降21.86%),拉低总投入(减少13.07%),效益相对增加;南美白对虾(海水)每公顷效益0.90万元,较上年上涨197.3%。因南美白对虾(海水)价格好(较上年涨23.15%),收入增加(增5.65%),效益相对上扬。

2.7 小结

综上所述,河北省养殖生产形势总体较好,其中,海水池塘、吊笼养殖模式效益凸显,受存塘、市场波动等原因的影响,淡水池塘养殖模式效益下滑。采集点水产品产量、总收入增加,主要是鲑鳟、中华鳖、南美白对虾(海水)、海参、海湾扇贝生产形势较好。受价格下跌影响,大宗淡水鱼、南美白对虾(淡水)生产形势相对下滑;出塘品种价格有涨有跌,市场调节加快。大宗淡水鱼市场较上年变化较大,草鱼、鲢、鲤价格下跌,中华鳖、海参价格也下降;海、淡水南美白对虾、海参、中华鳖、海湾扇贝等投苗量下降;受市场下行原因,大宗淡水鱼鱼种价格普遍下跌,苗种费大幅减少,又因扇贝养成后期机械的使用,减少了人力投入,使得生产投入小幅下降;病害防控措施较为得力,病害发生总体较少,自然条件相对稳定,全年没有发生灾害损失。

3 特情分析

3.1 大宗淡水鱼价格下行趋势明显

2022年,因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各地时不时要闭环管理,水产品运输、销售受到一定影响,市场形势不稳定,百姓需求下滑,受成鱼价格下跌的影响,鱼种价格明显下降,大宗淡水鱼种费大幅减少(减36.96%)。受市场供需的变化,大宗淡水鱼价经过2021年的高峰期逐渐回落,出塘量也小幅下调。截至12月底,很多养殖户惜售,待来年春季价格回升后再销售。

3.2 海、淡水南美白对虾生产效益变化各异

南美白对虾(海水)受春节、节假日等因素影响,价格具有较好优势,出塘量虽减少,但收入小幅增加,效益稳健,较上年大幅增长(增197%);因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渔药、饲料、苗种等生产物资运输不畅,对春季生产(清塘、消毒等)产生一定影响,南美白对虾(淡水)产量减少,收入小幅回落,效益较上年有所下滑。

3.3 扇贝生产形势良好

扇贝养殖规模稳定,产量增加,生产投入减少,收益凸显。因河北省养殖海域经过调整,并规范养殖密度,使得养殖区域饵料生物充足,海湾扇贝长势好、规格大、价格利好,产量、收入齐增。又因扇贝生产后期,养殖户采用机械拨柱,使得人力投入较上年大幅减少(减少54.27%),相应增加了利润空间,多因素拉升了扇贝生产的整体收益(较上年增加47.99%),扇贝生产形势大好。

4 2023年养殖渔情预测

2023年,随着新冠肺炎疫情形势的进一步好转,水产品市场将不断恢复,河北省渔业生产形势将积极向好。预计,大宗淡水鱼市场需求将很快恢复,鱼价将会回升,生产形势将会不断转好;鲑鳟市场需求企稳,产量保持上升,价格将会有所拉高;南美白对虾价格将处于高位,其养殖形势将会更好;海参价格、出塘量均有望走高;海湾扇贝生产形势依然看好;中华鳖市场回暖,出塘量将增加。

今后,随着国内、国际新冠肺炎疫情形势的进一步好转,河北省渔业生产将进入一个良好、充满活力的生产周期。

猜你喜欢
投苗淡水鱼扇贝
成本涨超30%!苗价居高不下,投苗量却有增无减,2023年鳜鱼或再迎新增量
仍有40%旧鱼存塘,投苗量或减超20%,罗非鱼“危”中带有哪些“机”?(附2023年购苗指南)
淡水鱼类育种和人工繁殖技术关键点分析
投苗季将临,这条年产量20万吨的鱼,哪些问题亟待解决?
淡水鱼健康养殖及病害的防治技术
创历史新高!这条鱼亩利润可达万元,今年投苗量或将再增30%
扇贝的眼睛在哪里
扇贝的眼睛在哪里
烤扇贝:贝壳反复利用,壳比肉还贵
九大巨无霸淡水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