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人本化管理的策略与思考

2023-06-09 07:54郭洪波
求知导刊 2023年2期
关键词:制度管理教师管理

郭洪波

摘 要:教育要以人为本,教师管理也要做到以人为本。人本化管理是激发教师主动性,增强教师归属感,实现教师自身价值的关键,学校应将人本化管理运用到教师管理中去。文章以湖南省郴州市第一中学为例,探讨教师人本化管理的有效途径,提出重视人、关心人、发展人的策略,以有效提高教师的归属感、认同感与幸福感,让学校管理充满人性的光芒,让教师获得职业幸福感,从而为中学教师人本化管理的实践提供思路。

关键词:人本化管理;教师管理;制度管理

作者简介:郭洪波(1967—),男,湖南省郴州市第一中学。

一、前言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学校管理也不断呈现新的特征和发展趋势,以人为本的理念得到广泛认可,该理念不仅适用于学生管理,同样也适用于教师管理。将人本化管理运用到教师管理中,能更好地彰显学校的人文关怀,帮助教师实现自身价值,使其更好地在岗位上教书育人。教师人本化管理,就是要突出对教师的关怀,重视教师的合理需求,尽可能地为教师解除后顾之忧,从而提升教师的主动性,使其更好地投入教学工作,最终实现教师个体和学校整体的和谐发展。总之,教师人本化管理就是重视人、激励人、发展人的管理。高品质的人本化管理,可以为学校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二、教师人本化管理的实施路径

(一)重视人,增强教师对学校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只有激发教师对学校的认同感与归属感,才能激发教师的工作热情和工作积极性,而这恰好是学校教育事业发展的内在动力,是一所学校长盛不衰的支撑力。湖南省郴州市第一中学(以下简称“我校”)十分注重教师认同感与归属感的培养,将其作为学校教师管理的重要方面,将重视人的管理理念落实到一个个细节中。

第一,重视培养教师对学校文化的认同感。每一所学校都有自己特有的傳统和文化,学校管理者要善于挖掘学校特有的文化,并将它们进一步提炼出来,形成大家所认同和遵循的价值取向、学校精神、行为准则、规章制度和行为方式等,使之对教师产生巨大的影响力、约束力和促进力[1]。我校每年都要组织新教师进行为期一周的岗前培训,使新教师尽快融入学校这个大家庭,接纳学校的文化,弘扬学校的传统,珍惜学校的声誉,维护学校的形象。这种认同感一旦形成,教师就会产生“我是某某学校人”的归属感、自豪感和荣誉感,由此激励教师以更多的热情投入教育工作中。

第二,广开民主渠道,实施民主管理。教师是一个比较特殊的群体,他们普遍受过高等教育,思维比较活跃,追求民主和自由,也有一定的管理能力。让教职工多形式、多渠道地参与学校管理,既充分体现了教师的地位,也能较好地发挥教师的监督作?,从而激发他们的主人翁意识,实施民主管理。学校有关职称评聘、岗位晋级、评先评优、绩效分配等方案的制订,历来都是教职工高度关注的热点问题,学校若对这些问题处理不当,就会严重挫伤教师的积极性。为此,我校在制订这些方案时,始终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原则,在制订方案前先广泛听取教师的意见和建议,形成初稿后再组织教师讨论,听取他们的意见后,继续修改完善方案,最后将方案提交给教代会审议表决。我校始终坚持教师个人利益与学校利益紧密结合,平衡处理各方面的矛盾问题,促使教师们达到思想认识方面的统一。在实施民主管理的过程中,我校还特别重视校务公开工作,切实做到应公开尽公开,充分保障教职工对学校事务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民主管理既进一步融洽了学校管理层与普通教师的关系,也增强了教职工的主人翁意识,提升了其责任感,这样一来,教师就会把学校的事当成自己的事,对学校的认同感、归属感大为增强。

第三,坚持以师为本,打造温馨校园。和谐温馨的人际关系有利于教师认同感和归属感的形成。在日常工作中,我校领导坚持以教师为本,做教师的知心朋友,经常与教师谈心交心,了解教师所急、所忧、所盼,及时为教师提供各种便利,比如为家与学校距离较远的教师提供午休床位,为哺乳期的女教师提供便利,等等,解决教师的后顾之忧,使教师安心工作。每年教师节,我校都会隆重表彰从教三十年以上的教师,为他们送上祝福,送上纪念品。在教师生病住院或办“红白事”期间,我校工会也会及时送上祝福或慰问。此外,我校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文体活动,丰富教职工的业余生活,使每一个教师都能在学校中感受到家庭般的温暖。

第四,提高教学质量,提升办学美誉度。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也是社会衡量学校办学水平的重要依据。我校全面优化学校管理,不断强化教师的责任意识、质量意识,激励教师争创一流、追求卓越,实现了教学质量的大幅度提升,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赞誉。校兴我荣,随着学校知名度、美誉度的逐步提高,我校教师获得了更多的成就感、幸福感和自豪感,对学校的归属感和认同感也随之增强。

实践证明,当教师对学校产生了强烈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之后,他们就会自觉地把个人的发展和学校的发展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自觉地维护学校的利益,关心学校的发展,珍惜学校的荣誉,常怀兴校之心,恪尽兴校之责。

(二)关心人,让学校管理充满人性的光芒

教师教书育人的过程,其实也是他们实现个人价值的过程。为了满足教师的精神需求,学校在管理过程中,应坚持把教师放在第一位,尊重教师,赏识教师,关心教师,激励教师,让学校管理充满温情,充满人性的光辉。

一是乐于为教师鼓劲喝彩。教师的内心有着强烈的受人尊敬的需要,他们渴望得到家长、同事、领导的认可与信任。为此,学校在管理中要尊重、信任、平等对待每一位教师。首先,要平等对待教师。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一位教师,是学校管理的基本原则,也是保护和调动教师工作积极性的前提和保证。只有公平公正,才能赢得公道,赢得教师对学校工作的理解和支持。其次,要乐于为教师喝彩。当教师工作有了进步、取得了成绩时,学校管理者不要吝啬鼓励与赞美,要及时给予肯定和表扬,为教师喝彩。最后,要表彰先进典型。我校鼓励教师在各个方面创先争优,为校争光,对取得突出成绩的教师给予大力表彰和奖励。总之,学校对取得优秀成绩的教师予以肯定,也可以对其他教师产生正向的激励作用。

二是奖励分配向教师倾斜。奖励分配涉及教师的切身利益,是教师十分关心的问题。对于奖励分配问题,学校如果处理不好,很容易挫伤教师的积极性,所以,在处理各类评先评优以及奖励分配时,一定要坚持向一线教师倾斜。比如,年度考核评优是教师非常关注的事情,对此,我校进行了这样的规定:在年度考核评优中,专任教师所占比例不得低于45%,班主任所占比例不得低于35%,教辅人员所占比例不得超过5%,学校管理干部所占比例不得超过15%。两个“不得低于”和两个“不得超过”完全体现了奖励分配向一线教师倾斜的原则。

三是尽力为教师解忧纾困。中小学教师普遍工作时间长、工作负担重、工作压力大,而教师除了要承担教学工作,也会面临住房、医疗、子女教育等一系列问题。学校要多了解教师的急难愁盼,面对教师的困难和需求,要想方设法为他们提供帮助。首先,要关注教师的身心健康。我校定期组织心理专家、医护人员为教师进行健康讲座,坚持每年一次的教职工体检,为教师的身心健康保驾护航。其次,丰富教师的精神生活。我校及时足额拨付工会经费,鼓励工会积极组织开展各种文体活动,设立教师书吧、健身房等,为教师阅读、锻炼、放松身心提供适宜的场所。最后,尽力解决教师的实际困难。教师如遇到子女入园入学以及住房、就医等实际困难和问题,学校应积极帮忙,以解除教师的后顾之忧。

(三)发展人,让教师享受成长的幸福

教师是学校发展的第一资源,教师的专业发展是教师职业的生命线。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表明,人最高层次的需要是自我实现的需要,教师也是如此[2]。教师的职业相对单纯、安全且有保障,工作环境和福利待遇也相对稳定,在这样的环境中,教师其实更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为此,学校应把教师的专业发展作为学校发展的第一要务,把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视为对教师最大的关心,努力使广大教师乐教、善教,使其在工作中充分享受到教书育人带给自己的成就感和幸福感。

一是強化师德师风建设,提升教师的人格魅力。学生敬佩某个教师,除了因为其具有丰富的知识量、良好的口才、大方的仪表等,还因为其精神境界高雅、人品好和人格魅力大。因此,学校应把师德师风建设摆在教师队伍建设的首位,组织师德师风建设活动,表彰身边优秀的师德榜样。每学期,教师都要向社会作出师德公开承诺,学校评先评优时实行师德师风一票否决制等,引导广大教师强师魂、铸师德,争做“四有”好教师。

二是抓好学习培训工作,促进教师素养提升。在一定程度上,教师专业发展程度决定其教书育人的能力水平,决定着教育教学工作的质量。我校引导教师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把培训作为提升教师专业素养的重要方式,邀请专家、名师来校讲学交流,鼓励教师积极参加各级各类培训活动,并根据培训考核结果予以奖励;积极筹措经费,分期分批选派教师外出学习,确定三年为一个轮训周期。系统、分层、有针对性的培训,有效地促进了教师教育理念、专业知识的更新和教学方法的优化,为我校教学质量的提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是聚焦新课改,聚力强师能。面对新高考、新课标、新教材的挑战,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水平,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显得尤为重要和紧迫。围绕“一年站稳讲台、三年胜任教学、六年成为骨干”的教师专业发展目标,我校深入实施了“名师工程”“青蓝工程”,通过“师徒结对”“师生同考”“讲题比赛”“教学比武”等系列活动,加快了青年教师的成长步伐,使他们迅速成长为学校的中流砥柱。

四是开展校本教研,助推教师专业发展。校本教研的实施有利于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提高教师的学术能力[3]。我校各教备组在积极承担省市级各类课题研究的基础上,还广泛开展了“微课题”研究,即把日常教育教学过程中遇到的急需解决的问题进行梳理、筛选和提炼,使之成为教备组校本教研的“微课题”,然后组织教师用一个学期左右的时间展开研究,最后求得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由于“微课题”研究的是教育教学实践中碰到的现实小问题,且研究的周期短、见效快、实用性强,教师乐于参与,也能收获满满。各类研究课题的广泛开展,不仅解决了教育教学中的紧迫问题,还打造了一支研究型的教师队伍。

三、对教师人本化管理的几点思考

对教师实施人本化管理是顺应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建设现代学校制度的内在需求。对教师实施人本化管理,从理念的树立到具体落实并使其发挥作用,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可一蹴而就。如何有效地实施人本化管理,还需要我们进一步探索、反思和完善。

其一,人本化管理是学校管理的最高境界。人本化管理坚持以人为本,是一种更有人性、更有动力、更有活力、更有效率的管理,它代表了现代管理的精髓与最高境界,代表了现代学校管理发展的方向和潮流,特别是在当下,在提倡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人本化管理更应该成为每一个学校的追求。

其二,人本化管理要以制度管理为基础。倡导人本化管理并不是要否定制度管理,也不是为了取代制度管理。人本化管理和制度管理是相互补充、目标一致的,都致力于实现教学管理的良性运转,实现管理对象的目标价值。学校应该明白,制度管理为人本化管理提供了保障和支撑,离开刚性的制度管理,学校的运行将陷于瘫痪,流于无序;而人本化管理则为制度管理注入了人性和活力,点燃了人的激情,提高了制度管理的效率。所以说,没有制度管理就“不是管理”,缺乏人本化管理则“不会管理”。

其三,人本化管理和制度管理的有机结合可以实现管理的最优化。无论是制度管理还是人本化管理,学校都应做到科学合理运用。就学校管理现状而言,由于存在制度管理与人本化管理的“双重缺陷”,因此加强学校管理的根本对策仍是“双向突破”:靠制度管理规范人,用人本化管理激励人。学校应将制度管理与人本化管理有机结合起来,使两者互为补充,让学校管理既有效度又有温度,促进学校管理质量有效提高。

[参考文献]

唐爱梅.在人本化管理中催生教师的教学智慧:浅谈人本化管理模式在学校管理中的运用[J].天津教育,2021(13):118-119.

田雯.中学教师人本管理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以北京L中学为个案[D].北京:中央民族大学,2016.

李景白.“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在中学教师管理中的运用研究[D].呼和浩特:内蒙古师范大学,2007.

猜你喜欢
制度管理教师管理
浅谈人本管理与制度管理的联系
电力经营中加强物资制度管理的重要作用分析
高等学校新校区教师管理中的激励机制探析
情感管理是最高效的管理
完善企业制度管理的几点意见和建议
学校教师管理工作探析
大学生数学建模管理模式的研究
校园一卡通教师考勤系统的应用研究
师生共同参与学校管理途径的探究
浅析新课改背景下普通高中课堂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