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企改革继续深化的新要求新定位

2023-06-11 00:02文宗瑜
国企管理 2023年5期
关键词:国资所有制国有资产

文宗瑜

如果从1993年算起,国企改革已经走过了三个“十年”。

国企改革的第一个“十年”。1993—2003年,以《公司法》颁布及正式实施,推动国有企业改制上市并把国有企业推向市场,打造国有企业适应市场的能力为主要内容。

国企改革的第二个“十年”。2003—2013年,以中共中央十六届三中全会决议通过的关于完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重大决定为指导,推动国有企业全面改制,使股份制成为公有制经济的主要实现形式,约13万家中小型国有企业完成了改制,国企改制成效显著。

国企改革的第三个“十年”。2013—2023年,以中共中央十八届三中全会决议为指导,推动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改革与发展混合所有制企业改革,带动国有企业的其它各项改革,国企公司治理改革取得较大成就。

2023—2033年,是国企改革的第四个“十年”。无论是中国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还是中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都要求国企改革第四个“十年”继续深化,并实现更大的突破。

国企改革要继续深化,实现更大的突破,必须着眼国资国企改革的新要求、新定位。

国企改革继续深化的新要求

国企改革继续深化及更大突破的第一个新要求,就是国企改革要能够支持高质量发展与高质量增长。

国企改革继续深化如何支持高质量发展、推动高质量增长?要着眼五个方面:一是要聚焦主业;二是要积极推动产业升级;三是要加強创新驱动;四是要提升管理;五是要加大开放、向外发展。

其中,科技创新驱动是最重要的一点。在关于如何加强创新驱动的问题上,要考虑国有企业是直接去做科技创新,还是以股权驱动去做科技创新。国有企业着眼科技创新效率提高,推动科技创新步伐加快,可以依托国有资本运营,对更多的科技创新企业进行股权投资,加大国有股权的科技创新覆盖率,用国有股权驱动科技创新改革。广东、浙江在这个方面都探索出了很多成功的经验。

国企改革继续深化及更大突破的第二个新要求,就是国企改革要能够支持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

中国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要求国有企业要自觉遵守“竞争中性”规则。事实上,国有企业能否公平参与市场竞争,也取决于国有企业遵守“竞争中性”规则的程度。深化国企治理改革,通过治理完善形成国企自觉遵守“竞争中性”规则的硬约束。

除此以外,面对出口严峻形势带来的外部挑战。在愈发复杂的国际环境下,国有企业要探索如何到发达国家进行投资,还要通过产品创新及更多的新产品出口稳定贸易顺差,贡献更多的贸易顺差。在某种意义上,国有企业提高出口能力,实现出口的持续增长,贡献更多的贸易顺差,也就是国有企业用经营支持中国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

国企改革继续深化及更大突破的第三个新要求,是国企改革要落实如何支持资本市场投资价值增长。

资本市场尤其是证券市场对资源配置效率提高发挥着更重要的作用。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占A股证券市场市值的近48%,国有控股上市公司的业绩提升直接影响着A股证券市场。要让资本市场尤其证券市场成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必须加大国有控股上市公司的重组重整力度,通过国企母体的整体上市及关联资产的剥离重组,推动国有控股上市公司业绩增长。与此同时,还要择机实施上市公司国有股的有计划减持,支持国有控股上市公司股权结构调整,为A股证券市场注入活力。

国企改革继续深化及更大突破的第四个新要求,是国企改革要落实如何补充政府预算收入。

土地出让收入的锐减,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政府预算收入,持续的减税减费,也形成了政府预算收入增长的压力。着眼政府预算收入的稳定增长及地方财政的持续,国企改革要着眼支持地方土地财政向“国资财政”的转型,通过加大国有资产资本化、金融化、证券化力度,实现国资流量的稳定增长,以国资流量的一部分补充政府预算收入,保证地方财政的可持续运行。

国企改革继续深化的新定位

国企改革要继续深化,实现更大的突破,还要着眼国资国企改革的四个新定位。

一是国资国企改革从管理国有企业向管理国有资本转变的定位。通过构建三个层次的国有资产管理及国有资本运营体系,以产权纽带链接国有资产管理的行政层次、国有资本的运营层次、国有企业或国有公司的经营层次,激发产权的活力,打造资本追逐利润的本能。

二是国资国企改革继续加大两个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力度。中国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国有企业公司治理的根本转变和产权制度的完善,都涉及到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企业改革的“两个混改”。在国企改革的第四个“十年”,要继续加大“两个混改”的力度。

三是国资国企改革要落实并实现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资本。国有资产管理与管理国有企业要分开,不能以管理国有企业替代国有资产管理,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资本是国有资产管理的核心及主线,国资国企改革必须落到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资本上。不赞成不主张做强做优做大国有企业的宣传,一定程度上是因为强调及宣传做强做优做大国有企业,既不利于国有资产管理转到以管资本为主,也不利于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的公平竞争。

四是国资国企改革要加强国资流量管理而支持土地财政向国资财政的转型。

国资国企改革要重视国资流量管理,通过国资流量占国有资产总额比率的提高,把部分国资流量纳入预算,冲抵土地出让收入的减少额,补充政府预算收入。国资流量管理可以对国资财政形成持续性支撑。

猜你喜欢
国资所有制国有资产
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省委宣讲团走进国资系统
关于加强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思考
特定问题调查:向国资“亮剑”
浅析新形势下的国有资产管理
沈阳国资国企改革对策建议
关于国有资产资本化改革
上海国资:重组与整合
关于加强国有资产管理的建议
混合所有制
混合所有制医院:到底走多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