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模式下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路径研究

2023-06-11 12:43孙茜
文教资料 2023年2期
关键词:建设路径党建

孙茜

摘 要:“党建+”模式下的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是深化思政课教学改革、强化党建引领的创新性选择。在以张家界为例分析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现状的基础上,探索“党建+”模式下的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价值可行性。“党建+”模式下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有利于增强整体认同、丰富教学内容、打造特色亮点。通过“党建+红色资源”“党建+教学研究”“党建+队伍建设”“党建+实践锻炼”形成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有效路径,增强历史底蕴、构筑机制保障、完善人才智库、实现行动转化。

关键词:“党建+” 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 建设路径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铸魂育人,完善思想政治工作体系,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1]这为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打了一剂“强心针”。如何切实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学一体化是广大学者研究的关注点,是广大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深化教学改革的有力抓手。张家界位于湖南西北部地区,辖两区两县,是国际旅游名城、革命老区。据调查,截至2022年9月,张家界有小学269所,小學生10.5万余名;初中87所,初中生5.8万余名;高中26所,高中生4.3万余名。张家界在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中做了一些工作、积累了一定经验,也存在一些不足。笔者结合张家界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实践发现,“党建+”模式能为深入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提供理论与实践参考,对深化思政课改革创新具有重要作用。

一、“党建+”模式下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内涵界定

(一)“党建+”模式的含义与特点

1. “党建+”模式的含义

党的二十大强调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重视党建引领作用。坚持党的领导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首要政治原则,决定着高校的办学方向,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回答好“为谁培养人”的根本遵循。“党建+”模式指运用一定的方式、通过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党建活动或形式,将党的建设与其他资源或手段相结合,以更好突出党建引领作用,实现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相互融合、共同提升。在本文的语境中,“党建+”模式主要指党的建设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有效资源或手段相结合,以更好发挥思政课立德树人关键课程的作用。

2.“党建+”模式的特征

“党建+”模式以党的建设为承载,综合运用多种资源,其主要特点体现在政治性显著、承载性广阔、互动性便捷。政治性显著是指“党建+”模式强调党建引领作用,带有明显的阶级特征和政治导向作用,是为一定政治方向与选择服务的。承载性广阔是指“党建+”在坚定党建引领的基础上,能够能承载包括思政育人、服务育人、实践育人等一系列资源,发挥资源优势整合后“1+1>2”的作用。互动性便捷,则是指“党建+”模式能有效实现党建资源与其他资源的相互融合,促进党的建设工作与业务工作的双融合双促进,并在融合促进中实现党建引领作用。

(二)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提出与含义

1. 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提出

在我国,早在20世纪80年代,德育系统化建设就开始受到关注,在国家德育教学整体规划的实践中走向成熟。2000年1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适应新形势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意见》开启了新世纪不同学段德育课程体系的新篇章。进入新时代,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探索实践日益成熟。2019年8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正式将“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列为思政课教学要求。2020年,中共中央宣传部和教育部印发《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实施方案》,明确提出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要重视推进大中小学一体化。2021年11月,教育部办公厅印发《教育部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指导委员会章程》,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更加有章可循。

2. 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含义

“一体化”通常用来形容将多个存在一定联系的事物加以整合并综合运用。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可指同一学段不同思政课程的一体化建设,也可指不同学段思政课程的一体化建设。前者是对课程资源运用的整合以及课程内容处理上的一体化推进;后者指不同学段间课程内容、教学目标、育人效果等方面的相互衔接和一体化推进。对于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这个特殊语境而言,主要是指在同一教育系统内,对大、中、小不同学段的思政课程进行统筹,既体现不同学段思政课程的相对独立性,又统筹不同学段教学内容、教学资源、教学手段和教学目标,使各学段的思政课做到层层递进,以实现思政课的育人目的。准确把握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含义,需正确理解思政课的课程定位、教学目标、队伍建设、制度保障等客观需求,并结合不同学段的学生特点,做好学情分析、资源整合,在实践中构建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体系。

二、张家界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现状分析

(一)张家界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有效经验

1. 资源整合,开展大中小学思政课集体备课

张家界以所在地区的吉首大学张家界校区、张家界学院、张家界航空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三所不同类型的高校为纽带,建立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与全市中小学“结对子”的合作机制,选拔大中小学不同学段、不同学校的思政课骨干教师,进行“手拉手”一体化备课,展开教学研究。2021年,张家界多部门联合组织开展了首届思政精品课评选暨展示活动。通过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交流的方式,进一步实现资源整合,为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搭建了有效平台。中国共产党张家界市第八次代表大会期间,市直系统代表团永定区代表团递交以张家界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为抓手、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政课改革创新的提案。提案通过后,由张家界市教育局牵头、张家界航空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等学校积极参与执行,开展系列集体备课活动。

2. 加大宣传,提振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学信心

深入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张家界凝聚共识,强化思政课改革创新信心,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教学实践。一是加大政策宣传,夯实思想基础。积极宣传中央、省委和行业系统有关深化思政课教学改革的文件精神,认真组织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全面、深刻传达学习关于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重要理论成果,进一步凝聚思想共识。二是重视活动宣传,扩大参与范围。由张家界市教育局牵头,联合共青团张家界市委、张家界市委宣传部等多个部门,面向全市大中小学组织思政类教学竞赛、教学研讨和学术交流等系列活动。依托张家界市电视台、红网和各学校官方媒体积极进行宣传报道,在全市范围内扩大影响,形成广泛参与活动的良好局面。及时进行表彰活动,激励更多思政课教师参与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三是创新宣传形式,增强有效吸引。张家界重视对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政策性宣传、活动性推广,注重以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进行成果推介。张家界积极打造精品“微课”,动员不同学段、不同科目教师参与“微课”建设。对精品“微课”进行广泛推介,推进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相互促进、共同提升。张家界利用微信公众号、官方网站等扩大宣传,并通过直播形式吸引不同学校教师参与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学习交流,进一步增强宣传吸引力。

3. “五史”融入,丰富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学内容

张家界是湘鄂川黔根据地旧址,拥有宝贵的红色教育资源,在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中华民族发展史上传承着鲜亮的红色基因。张家界依托本地红色教育基地,充分利用本土红色教育资源丰富完善思政课教学内容。多次组织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师参加红色教育培训,组织师生研学团队到红二、六方面军长征出发地、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纪念馆、贺龙纪念馆等地进行研学活动,组织师生参观“百年党史中的张家界”专题展览。教育引导师生在教学实践中,深刻领悟张家界在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发展变化。将“五史”融入教学,引导不同学段学生深刻感悟“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在强化“五史”教育的过程中,将大中小学不同学段的思政课教学内容与形象生动、可具体感知的史例史料相结合,进一步将教材内容转化为教学内容,提升思政课堂吸引力。在全市中小学积极组织开展“我向习爷爷说句心里话”等主题实践活动,在高校开展党史知识竞赛,组织收看“同上一堂思政大课”,推进“五史”融入思政课教学,充实思政课教学内容。

(二)张家界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不足及其原因

1. 地区高校资源匮乏,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推进力度不大

地区高校资源匮乏影响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队伍建设力度。张家界现有吉首大学张家界校区、张家界学院、张家界航空工业职业技术学院3所高校,在校大学生3万余人。其中,张家界学院为张家界市属学校,吉首大学张家界校区由吉首大学管理,张家界航空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由湖南省工业与信息化厅管理。与当地现有中小学教育资源相比,张家界高校资源匮乏。面对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要求,高校教师队伍力量不足,影响教学目标的达成。地区高校资源匮乏影响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活动推进力度。因为隶属关系原因,吉首大學张家界校区、张家界航空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与张家界本地中小学交流合作不够紧密,仅停留在按照文件精神完成集体备课任务、进行活动宣传等方面,不同学段开展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主动性、创造性不足,完成规定动作多,特色创新不足。地区高校资源匮乏影响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整体合作力度。张家界地区拥有的高校资源与中小学教学资源之间的不匹配,高校间存在学制、专业倾向和培养目标等差异性,彼此间联系不紧密,合作不够。

2. 现有协同机制欠佳,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影响范围不广

一是不同学校间的协同机制不完善。近年来,张家界重视思政课教育教学改革,通过组织交流活动、教师间相互评价等多种方式推进学校间资源共享、共同进步。但学校与学校之间,特别是大学与中小学之间、城市学校与乡村学校协同育人机制不够完善,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在学校范围内的影响需进一步扩大。二是学校与家庭的协同机制不完善。家庭伴随着学生不同学段的思想政治教育,是贯穿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纽带。深化家校联系能进一步扩大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影响范围。张家界大中小学家校联系主要依靠学生管理人员(如班主任、辅导员)进行,思政课教师直接参与家校联系的情形不多,缺乏相应机制保障。三是校地协同机制不完善。张家界与部分省内高校签署了校地合作协议,与本地红色教育基地联合开展了一系列思政课教学实践活动,但在深入推进“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相融合方面,尚未形成健全的体制机制。

3. 党建引领作用欠实,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广泛参与度不高

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是大中小学办学治校的根本遵循。张家界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整体认同度不高,尚未取得明显成效,党建引领作用有待进一步提升。在学校层面,部分老师认为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重点在于完成本学段教学任务,对如何将本学段教学与其他学段教学进行系统化建设的思考不多。有的学生对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理解不够,尚未准确把握其科学内涵、目标指向。有的学生认为自己学段的学习任务是首要的,没有必要与其他学段的教学任务相联系。在社会层面,政府有关职能部门不能完全将党的建设与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准确联系,未能将党建引领作用落实落细。在深化思政课教学改革方面思考不足、点子不多、步子不大,影响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在社会层面的参与度。在家庭层面,学生的学习成绩及升学考试表现是中小学家长关注的重点。大学生家长更加关注学生专业知识掌握情况以及今后的就业情况,认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依靠学生个人自觉和学校制度管理,家长的责任较中小学而言相对弱化。家长们对自身在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中的作用与职责并不完全清楚,需要进一步强化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广泛参与。

三、“党建+”模式对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价值意蕴

(一)有利于增强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整体认同

“党建+”模式强调党建引领的重要作用,重视发挥党史资源、榜样人物等育人作用,以增强党的建设与其他目标任务的融合。将“党建+”模式与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相结合,是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的主动选择。一是有利于增强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政治认同。把准政治方向,以高度的政治认同推进思政课教学改革创新,是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根本导向,也是突出思政课立德树人的要义所在。“党建+”模式具有鲜明政治性,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需要重视不同学段学生政治认同素养,二者在目标导向上具有一致性。将“党建+”模式与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有利于不同学段的思政课回答好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的问题,服务于培养时代新人的根本目标,更加突出思政课“政治为本”的特点。二是有利于增强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情感认同。大中小思政课一体化建设要突出思政课的思想性和理论性,把思政课的道理讲深讲透讲活,要引导学生在情感上认同马克思主义、热爱社会主义,形成正确的价值观。运用“党建+”模式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能将党的建设要求融入思政课教学,帮助不同学段学生更加理解中国共产党是以人民为根本价值取向的政党,从而在情感上认可思政课的价值追求。三是有利于增强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行为认同。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根本目的是培养新时代里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培养学生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党建+”模式综合运用党史资源,回应党的建设要求,能为不同学段学生提供丰富的行为参照,引导学生在潜移默化中认真学榜样、努力做榜样,从而在行动上认同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

(二)有利于丰富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内容构建

运用“党建+”模式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能够依据不同学段思政课教学具体要求,对教材进行内容重构和丰富,切实推动教材内容向教学内容转化。一是丰富教学案例选择。现有大中小学思政课统编教材根据不同学段不同年级学生的成长规律和认知特点,提供了一定的教学案例,帮助学生深化理论知识理解。就特定教学对象而言,如何将案例用好用活,突出针对性和亲和力,需要教师在备课时下功夫。“党建+”模式的运用能有效整合党建相关案例,能够拓宽教学案例的选择渠道,形成更丰富的教学案例资源库。二是丰富教学专题设计。深化思政课教学改革,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要着力推动教材内容向教学内容转化,以专题教学完善原有教材内容的章节教学。“党建+”模式运用于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中,能够提供一条清晰可行的教学主线——突出党建引领,为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学专题设计提供新的思路。三是丰富党史资源融入。教育引导处于“拔节孕穗期”的青年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从小听党话、永远跟党走是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重要任务。“党建+”模式在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中的运用能够使党史资源的融入更加自然。在教学中能够更加自然地融入中国共产党的精神谱系,以中国共产党人的信仰、追求和实践感召青年。

(三)有利于打造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特色亮点

“党建+”模式下的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是思政课教学改革的具体实践,为打造思政课教学特色亮点提供了可能。一是党的领导更坚定,思政底色“红”起来。“党建+”模式突出党建引领的作用,重视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党建+”模式下的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将党的创新理论、党的建设要求、党的优良传统等与思政课教学结合起来,更加突出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崇高使命,增強不同学段学生爱国爱党的自觉性,使思政育人底色更鲜亮。二是教学实施更生动,课堂气氛“活”起来。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教学的关键在于教学实施。不同学段思政课教学实施是否有效影响着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整体效果。运用“党建+”模式,能有效改变传统的理论灌输式教学,可运用党史资源、党建工作案例等开展大中小学一体化的活动式教学、专题式研讨等创新型教学,进一步调动学生课堂参与的积极性,营造活跃的课堂氛围,增强思政课堂教学吸引力。三是教学主线更清晰,目标达成“实”起来。如何体现不同学段思政课堂的教学整体性、连贯性和协同性,有效达成育人目标,是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要解决的关键问题。运用“党建+”模式可以将思政课堂的素质目标、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以党建相关内容为主线进行联动,使教学目标在实际教学中更加具体,易做到细化、量化评价指标,有利于思政教学目标达成。

四、“党建+”模式下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可行路径

(一) “党建+红色资源”,彰显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历史底蕴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用好红色资源,传承好红色基因,把红色江山世世代代传下去。”[2]“党建+”模式下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要用好用活红色资源,感知历史的厚重感,突出党的建设要求。首先,充分认识红色资源是“党建+”模式下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鲜活教材。“党建+红色资源”能将党的光辉历史自然地融入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体现大中小学思政课建设的一体化、整体性,彰显其历史底蕴。在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中,要合理选用红色资源,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选用红色资源时,要结合不同学段的阶段性特点,根据教学需要选用不同红色资源或对同一红色资源进行递进式的分析解读,回应学生需求。要关注红色资源与知识重难点、学生困惑点、能力培养点等方面的契合程度,及时进行教学反思与改进。其次,切实发挥红色资源在“党建+”模式下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导向作用。红色资源是中国精神的生动表达,能为“党建+”模式下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提供精神动力。在大中小学思政课建设中,要挖掘红色资源中蕴含的理想信念、责任担当、价值选择,以红色故事、红色榜样、红色阵地等教育引导青年学生,注重锤炼红色品格。要注重发挥红色资源对青年学生的精神指引作用,将红色资源中的价值导向与思政课教学内容相融合,帮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领悟红色资源的时代价值,自觉传承红色基因。最后,积极创新红色资源在“党建+”模式下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运用方式。将红色资源有效运用于“党建+”模式下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要着眼于不同学段学生的特点,尊重教学规律。就不同学段特点而言,小学思政课重视道德认知、情感认同,中学思政课重视提升思想认同、提升政治素养,大学阶段重视使命认同、责任践履。在运用红色资源方面要改变传统教学理念,鼓励学生选择喜闻乐见的方式了解红色资源、感知红色力量、学习红色榜样。要积极运用信息化手段,加强学校与红色教育基地的联系,拓宽学生使用红色资源的有效渠道。

(二) “党建+教学研究”,构筑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机制保障

“党建+”模式下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在已有制度的基础上,要更加重视制度落实,以教学研究为抓手形成完备的“党建+教学研究”机制保障体系。首先,常态化开展大中小学思政课集体备课。由当地教育部门牵头,协调大中小学各类学校、打破属地管理壁垒、畅通城乡结合渠道,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定期开展集体备课活动。集体备课要突出党建引领,要注重研究党的建设对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作用、成效、不足及改进方向。要做好学情分析,分层分级研究党建工作与教学研究的融合路径,增强集体备课的针对性。要定期组织示范课展示活动,由不同学段教师、专家进行点评。示范课展示活动中重点观测“党建+”在思政课教学研究中的效果呈现。其次,长效化开展大中小学思政课课题研究。由当地科学研究管理机构牵头,积极开展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专项课题研究。重点探索“党建+”与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价值契合、目标建构和教学实施。鼓励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师结合教学实际,将教学中积累的经验、取得的成果转化为科研成果,并在实践中进一步完善科学研究成果,推动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最后,一体化构建大中小学思政课在线课程。“党建+”模式下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要运用数字化手段,拓展教育教学空间,增强大中小学思政课的连贯性、协调性。各级各类学校要整合资源,综合利用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学的优势资源,依托数字化平台,将党建工作中的经验做法、思政素材融入课程建设,形成一门能涵盖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要求的在线课程,并及时做好内容更新和师生互动。

(三) “党建+队伍建设”,形成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人才智库

“党建+”模式下要协调各方、凝聚合力,以优秀的人才队伍夯实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优势基础,扩大广泛参与,提高育人质量。一要压实党建主体责任,发挥党组织书记头雁作用。“党建+”模式下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要更加突出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在各级各类学校中,党组织书记要严格履行责任,由学校一把手亲自抓思政课建设,其他班子成员和各党支部书记要参与思政课建设。在责任落实方面,要主动上讲台讲授专题思政课,要主动深入课堂、寝室等场所了解思政课建设情况,主动与其他学校进行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研究。二要坚持教师主导地位,发挥教师党员的核心作用。课堂教学是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主阵地,教师要在制定教学计划、明确教学目标、实施课堂教学、进行课堂反思等方面具有主导地位。“党建+”模式下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要更加注重教师党员的作用,要以教师党员的行为示范引导学生理解思政课育人目标,使学生更加懂得要成为什么样的人。教师党员要利用课堂讲好中国共产党的故事,传递正能量;要以自身实践和身边人物讲好思政知识,引导学生坚定正确立场、争做时代新人。三要强化学生主体意识,发挥学生党员的示范作用。要注重培养不同学段学生的主体意识,通过学生的自我教育实现思政课教学的质量提升。其中,学生党员的作用不容忽视。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一百周年大会上强调:“入队、入团、入党,是青年追求政治进步的‘人生三部曲。”[3]根据不同学段的实际情况,学生党员主要以大学生居多。学生党员来自学生群体,与青年学生之间联系紧密,有着天然的亲和力,能拉近思政课教学与学生间的距离。“党建+”模式下的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可选拔优秀学生党员到学生群体中进行理论宣讲、参与学习互动,以党员示范和朋辈激励增强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亲和力。四要吸引党务人员参与,发挥社会群体的辐射作用。“党建+”模式下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重视社会的广泛参与,要综合利用党建相关人才力量。要动员学校和社会的党务人员参与,增强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整体力量,实现协同育人。学校党务人员通过课程思政、服务育人等参与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社会中的党务人员通过文化宣传、行为示范等方式亮出党员身份、传递正确的思政理念。

(四) “党建+实践锻炼”,实现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行动转化

实践锻炼可以使抽象的理论变成一种可感知的情感经历与共鸣,从而更好地内化为行动的指南。[4]“党建+”模式下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要通过有导向的实践锻炼推动青年学生的行动转化,实现大中小学思政课在培养方向上的一致性。首先,以党的建设为主线,开展课程实践教学。开展思政课程实践教学,将“思政课小课堂”融入“社会大课堂”是深化思政课教学改革的重要举措。“党建+”模式下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要突出党的建设,在思政课教学中充分利用党的建设相关资源,创新思政课实践教学。重点围绕党的历史、创新理论、方针政策,针对不同学段学生的学习需求分层分类组织实践教学。实践教学的组织者要关注教学效果,做好教育引导,追求目标达成。其次,以系列活动为载体,提升学生实践能力。“党建+”模式下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主体是青年学生。参与实践活动、提升综合能力是青年学生成长成才的必要需求。“党建+”模式下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要关注不同学段学生的学习特点,找到不同学段学生的学习共同点。按照教学需要,将党建相关活动与思政课程教学相结合,通过系列活动加深学生对党的理解,培养参与实践的自觉性。同时,通过系列活动帮助学生了解思政课教学的意义,在参与实践活动中增强能力。最后,以相互交流为关键,掌握师生实践反馈。“党建+实践锻炼”要强调师生间的相互交流,了解实践锻炼中教学目标的实现情况,了解师生的收获与变化。为更好实现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整体性、连贯性,要及时促成不同学段教师与教师、学生与学生、教师与学生的相互交流,掌握师生的实践情况反馈,为教学改进与反思做好准备。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J].党建,2022(11):4-28.

[2] 习近平.用好红色资源,传承好红色基因 把红色江山世世代代传下去[J].求是,2021(10):4-18.

[3] 慶祝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大会在京隆重举行

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22(6):4-6.

[4] 刘宇,刘於清.价值·内容·路径:科学家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探析[J].克拉玛依学刊,2022(2):46-51,2.

基金项目: 2022—2023 年度张家界市哲学社会科学课题“‘党建+模式下张家界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路径研究” (zjjskl

2022103)。

猜你喜欢
建设路径党建
从依法行政浅谈法治政府的建设路径
试论《弟子规》与校园文化建设路径
浅谈高校后勤管理的制度建设
基于.NET的信息化党建系统的设计与应用
行业特色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路径探析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