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引领融入种子学的课程思政元素设计

2023-06-11 14:03刘子凡王英马启林罗文杰
安徽农业科学 2023年10期
关键词:价值引领课程改革课程思政

刘子凡 王英 马启林 罗文杰

摘要 课程思政是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抓手。种子学是农学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内容包括基础理论和技术应用两部分,其中蕴含着丰富的思政元素。从厚植爱国情怀、培养敬业精神、遵守职业道德、培养科学精神、塑造健全人格、树立劳动美德观等方面梳理该课程蕴含的思政元素,旨在为农学专业课程思政的课堂教学改革提供思路。

关键词 种子学;课程思政;价值引领;课程改革

中图分类号 S-0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23)10-0277-03

doi:10.3969/j.issn.0517-6611.2023.10.063

Abstract Curriculum ideology and politics is an important step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talent training.Seed science is a core course for agriculture major,its contents include two parts of basic theory and technology application,and it contains rich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lements.In this paper,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lements were excavated from the aspects of cultivating patriotic feelings,cultivating professional dedication and scientific spirit,building healthy personality,establishing the concept of labor virtue,so as to provide ideas for the classroom teaching reform with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nstruction of courses in agriculture major.

Key words Seed science;Course ideology and politics;Value guidance;Curriculum reform

习近平总书记2016年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1]。农学专业是一个主要从事作物生产的专业,是一个具有历史使命感和时代责任感的专业[2]。种子学是海南大学农学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其内容包括基础理论和技术应用两部分,主要讲授种子的形态、特征及其生命活动规律,教学内容具有客观性。

专业课教师通常只重视知识传授,忽略了价值导向。2017年12月,教育部印发《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提出要大力推动以“课程思政”为目标的课堂教学改革。因此,专业课教师必须改变仅传授专业知识和技能、完成教学任务的观念,必须切实提升课程思政的意识,尽快适应从“专业课程的承担者”到“课程育人的实施者”的角色转换。要全面提升专业教师开展课程思政的能力,必须熟悉专业知识,关心时事政治,了解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这样才能深度挖掘提炼专业知识体系和课程体系中蕴含的思想价值和精神内涵,实现在夯实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的基础上,达到价值塑造、能力培养、知识传授三位一体的教学目标[3]。

在以课程思政为目标的课程教学改革大背景下,海南大学热带作物学院种子学课程团队以“种子学”获海南大学第一批校级课程思政典型案例课程为契机,经过多年摸索,挖掘出厚植爱国情怀、培养敬业精神、遵守职业道德、培养科学精神、塑造健全人格、树立劳动美德观等方面思政元素,并将其融入教学之中。笔者对其进行整理总结,以期为农学专业课程思政建设提供思路借鉴。

1 思政元素设计

1.1 厚植家国情怀,激发使命担当

课程思政的首要任务就是要让学生在学习专业课的同时,紧密结合政治理论因素, 做到政治领导专业、专业体现政治[4]。爱国主义是指个人或集体对祖国的一种积极和支持的态度,集中表现为民族自尊心和民族自信心[5]。对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不能只讲大道理,要通过讲好中国故事,让学生真正感受到国家的伟大,从心底产生对国家的深情大爱[6]。

我国种子科学的发展虽然起步较晚,但现存古农书中就有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利用种子的实例,这些实例都是在生产和实践中不断总结获得的,体现了中国劳动人民的智慧。通过这些实例让学生了解我国种业的发展成就与贡献,激发学生对民族和国家的热爱,树立学生的自豪感和自信心,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传承和守护中华五千年历史文明遗留下来的智慧结晶;通过介绍我国不同历史阶段的种子方针,让学生学会与时俱进、实事求是地分析问题,引导学生了解国情、党情和民情,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

1997年9月,我国种业正式对外开放,不到10年的时间国际种业巨头公司就占据了我国玉米、大豆等主要农作物种子市场。通过对这一事例的讨论,引导学生认识到解决我国“种子危机”与“种业卡脖子”问题的关键在于人才。

1.2 培养敬业精神,遵守职业道德 19世纪美国教育家纽曼曾说过:“如果一定要赋予大学教育一个切实的目的,我的主张是培养社会的好公民”。一个好的公民就是一個有敬业精神、社会责任感和诚信、良好道德操守的人[7]。尽心尽力做好本职工作、默默无私奉献,是新时代敬业的具体体现。

当代大学生对农学的认知只有“脏、苦、累”,“学农、爱农、献身农”的内生动力不足,农学专业毕业生扎根农村创业的意愿不强,部分同学甚至对本行业产生排斥心理[8]。因此,专业课教学应适当融入“情系三农”的奉献精神教育,鼓励大学生将个人梦和中国梦紧密结合起来。种子学课程教学可通过讲述袁隆平“迷恋一粒种子,痴爱一片稻田”,钟扬“迷恋一粒种子,痴爱一个地方”等感人事例,向大学生传递榜样所承载的核心价值观,让大学生产生情感共鸣和行为感召,培养学生对农业的热忱,增强学生对专业的好感度,引导学生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9],增强学生服务乡村全面振兴的使命感和责任感[10],为强农兴农奉献自己的热血与青春[11]。

目前,我国种业存在制假售假、套牌侵权、制售劣种、未审先推、经营不规范等乱象。山东安信种苗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韩吉书曾指出:规范和发展是目前种业的两大主题。任何职业都必须遵循一定的职业行为准则和规范。因此,种子检验章节的教学通过情景体验等方式,介绍假劣种子对农业生产的影响相关案例,让学生学会换位思考,引导学生毕业后从事种业工作时要意识到自己肩负的责任,遵守职业道德,做种业健康发展的护航者、推动者,践行新时代农学专业学子的责任与担当,用行动确保我国种子产业的安全与健康发展。

1.3 培养科学精神,提高科学素养

种业已成为我国基础性、战略性核心产业,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推动农业稳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了“打赢种业翻身仗”的目标要求,确保中国碗主要装中国粮、中国粮主要用中国种[12]。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当今大学教育的重要任务。因此,教师除了关注理论素质教育外,更要关注大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13]。追求真理、敢于质疑、不畏权威、百折不挠、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是科学精神的主要精髓[14]。关于科学精神的具体教学设计见表1。

1.4 关爱启迪心灵,培养健全人格

当代大学生受各种思想观念与文化思潮的影响,价值观容易发生偏差。如何帮大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是高校思政工作的当务之急。关于价值观培养的具体教学设计见表2。

1.5 传播劳动美德,弘扬劳动精神

《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明确指出:劳动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直接影响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劳动精神面貌、劳动价值取向和劳动技能水平[15]。2018年召开的全国教育大会强调:要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

种子学实践课程包括课内实验和课外实习,实践课程同样蕴藏着丰富的思政元素。教师将思政元素带入专业课实验与实习课程中,形成处处思政、时时思政的氛围。农学专业课的实验和实习条件均比较艰苦,带队教师可以趁前往基地实习的机会,以身作则,引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和实践观,在劳动中磨砺意志、锤炼品格[16],引导学生摆脱懒惰懈怠和不劳而获的心理;同时,灌输学生遵守纪律的必要性,借此进行集体主义教育,培养学生遵纪守法的意识;通过解决实习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困难或突发情况,培养学生虚心好学的意识和克服万难的决心[17]。

2 课程思政效果反馈

课程思政成功与否的关键在于“知行合一”[18-19]。经过多年种子学课程思政的实施,学生的专业认同感明显增强,学农主动性明显提高。具体表现如下:学生上交的作业和实验报告抄袭现象明显减少,学会查阅文献,对作业或实验进行思考、提炼与总结,不断提升科学思维能力;学生的诚信意识不断提高,当实验失败时主动分析实验失败的原因并提出改进措施,考试也很少出现作弊现象,学生的学习态度逐渐端正。

3 结语

课程思政已经成为我国教学改革的方向[20]。课程思政不是思政课程的简单复制和无限扩容[21],它是在保持专业课原有性质和地位的前提下,提炼出其中蕴含的思政元素,以渗透的方式融入专业课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活动[22]。

种子学课程内容多而广,该课程学时有限,仅32学时。因此,将思政元素渗透于专业课教学中,必须兼顾授课内容与思政内容,不宜过多挤占专业内容的讲授时间,以免降低专业课的教学质量和水平。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具有深厚的学术底蕴和良好的育人能力,这样才能做到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与思政教育有机融合,让课堂既有学术氛围又有穿透力,最终实现从“教书匠”到传道、授业、解惑“大先生”的转变[23]。

参考文献

[1]张烁.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001).

[2] 刘红阳,郭笑彤,闫冬春,等.农学类专业课课程思政建设的实践与思考[J].山东教育(高教),2020(10):31-32.

[3] 尚毅.一流课程建设背景下的汽车设计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探索[J].汽车实用技术,2021,46(14):188-191.

[4] 胡杰,季彪俊,宁书菊.《种子学》课程思政的融入模式研究[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21,4(12):94-96.

[5] 王晓云,樊东.农科专业课程思政的教学探索与实践:以“普通昆虫学”为例[J].高教学刊,2020(6):162-164.

[6] 赵红军,孙会娟.高职院校专业课课程思政建设实施路径的探索与实践:以《基础护理技术》课程为例[J].陕西教育,2022(3):20-22.

[7] 蔡基刚.科研论文写作中的课程思政:责任、敬业、诚信与友善[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55(1):138-144.

[8] 關诗雯,袁野.新时代涉农高校专业课课程思政建设路径探析[J].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37(6):96-102.

[9] 教育部,中共中央组织部,中共中央宣传部,等.教育部等八部门关于加快构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意见:教思政〔2020〕1号[EB/OL].(2020-04-28)[2021-11-25].http://www.gov.cn/zhengce/zhengceku/2020-05/15/content_551 1831.htm.

[10] 习近平: 危和机同生并存,克服了危即是机[N].人民日报海外版,2020-04-02(01).

[11] 刘学敏.做“种子精神”的继承人[EB/OL].(2018-03-29)[2021-11-25].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596250998962794018.

[12] 庄红韬.农业农村部:“十四五”时期推进种业高质量发展?打赢种业“翻身仗”[EB/OL].(2021-01-13)[2021-11-25].http://country.people.com.cn/n1/2021/0113/ c419842-31998643.html.

[13] 黃芳,吴崇.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研究:以经管类本科生为例[J].高教学刊,2022,8(5):185-188.

[14] 张敏,顾蔚.师范院校遗传学教学中融入课程思政的探索与实践[J].生命的化学,2022,42(4):808-813.

[15] 刘洋,钟飞燕.劳动教育融入课程思政的审思[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2(8):68-70.

[16] 蒋业华.重视劳动教育 促进课程思政建设[N/OL].桂林日报,2020-08-30(02).http://epaper.guilinlife.com/glrb/ html/2020-08-30 /content_1760836.htm?div=-1.

[17] 沈春娥.新闻专业课程思政资源的挖掘与利用[J].文学教育,2019(4):116-117.

[18] 张树永.高校化学类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目标与实现途径刍议:以物理化学课程教学为例[J].大学化学,2019,34(11):4-9.

[19] 王月霞,杜登学.价值引领融入高分子化学的课程思政元素设计[J/OL].大学化学,2022,37(10)[2021-11-15].https://kns.cnki.net/kcms/ detail/ 11.1815.O6.20220419.1814.004.html.

[20] 张凯,段妩迪,辛海燕.课程思政研究综述[J].职业技术,2021,20(4):1-6.

[21] 宋丽华.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的必要性及可行性分析[J].智库时代,2019(41):43-44.

[22] 赖金茂.课程思政”的本质内涵、建设难点及其解决对策[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1,18(4):149-152.

[23] 吕家根,张成孝,杜建修,等.分析化学“课程思政”重构的思考和教改探索[J].大学化学,2021,36(3):91-94.

猜你喜欢
价值引领课程改革课程思政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
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湘绣专业实施课程思政的可行性研究
“双创”形势下高职财务管理课程改革探索
项目教学法在微电影制作教学中的应用
基于创意的对口单招色彩课程改革突破点研究
校企协同实施高职专业课程改革的实践研究
多元价值观背景下的价值引导与美德塑造
浅谈思想政治课中负面案例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