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务教育化学教师学科整体理解水平的调查分析及提升策略

2023-06-12 03:47黄志华高少宏
化学教与学 2023年9期
关键词:提升策略

黄志华 高少宏

摘要:编制教师学科理解水平的调查问卷,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发现不同年龄段、初中校和完中校及乡村中学和城关中学等不同类型的初中化学教师,在化学学科内容、特征体系及价值理解、初中化学课程理解、初中化学教学设计与实施、初中化学教学评价与反馈、初中化学教学研究与改进五个方面存在明显的差距和较大的提升空间。认为在提升初中化学教师学科整体理解的培训中,应注重年轻初中化学教师特别是新教师学科整体理解的培训,并促进城乡接合部初中校的化学教师在教学设计与实施水平、乡村初中校化学教师对化学课程性质和目标理解水平及中青年初中化学教师熟练化学教学研究方法的运用水平的提高。

关键词:学科整体理解水平;初中化学教师;提升策略

文章编号:1008-0546( 2023)09-0079-06

中图分类号:G632.41

文献标识码:B

doi: 10.3969/j.issn.1008-0546.2023.09.016

《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培训课程指导标准(义务教育化学学科)》(以下简称《指导标准》)提出学科整体理解是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的关键。《指导标准》非常重视教师的学科理解能力的提升,在培训内容中,把“学科理解”列在一级主题的首项。[1]《普通高中化學课程标准(2017年版)》提出要增强教师的学科理解。[2]随着《指导标准》的实施,教师学科整体理解水平受到的关注度越来越高。为了解泉州地市各学校初中化学教师的学科整体理解水平的现状,笔者对泉州地市各县区、乡镇中学的初中化学教师学科整体理解水平情况进行了问卷调查。着重对调查结果进行了分析,并尝试提出有针对性的提升策略。

一、调查问卷的编制

我们参照《指导标准》,编制了“泉州市初中化学教师学科整体理解调查问卷”。本问卷主要从学科整体理解的五个二级主题进行设计,除第一个二级主题有两道选择题,其余四个主题的选择题均有三道。问卷内容为防止答卷教师过多选择能力点四,特地将“培训目标”的各项内容中的四个水平能力点打乱,避免降低问卷的准确度和有效性。具体细目表如表1所示。同时本问卷还设置了性别、学历、学校类型以及学校所处地理位置的选项,用来了解参与问卷教师的来源,以作交叉分析之用。参加问卷教师来源情况具体如表2所示。

二、调查问卷的发布与回收

本次问卷调查因疫情原因全部在线上进行,调查对象为泉州市各县区的初中化学教师。在市教科所组织下,采用问卷星软件,由各县区教研员将本问卷发到各自的县区初中化学教师交流群,同时强调本着自愿的原则,希望教师们积极参与问卷调查并及时提交问卷。并说明本卷采用匿名形式,只对群体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作为研究之用,不对教师情况作个体分析。共收到调查问卷433份,其中有效问卷433份。

三、问卷调查结果与分析

以下是调查结果数据分析,通过问卷星软件问卷调查结果和在线SPSS软件进行了数据分析。

从表3问卷调查结果中,我们发现在十四道选择题中选择水平四的教师比例大多在40%以上,但在学生学习进阶的把握、先进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的运用、评价理念和方式的三道选择题中选择水平四的占比均低于40%,分别为35.1% 、30. 72%和21.02%。同时调查结果显示参与问卷的化学教师选择水平四的占比超过50%的,分别是课程性质和目标的理解、教学设计系统的掌握及评价内容及工具设计。为更深入了解和分析各种来源的初中化学教师学科整体理解水平的情况,笔者在接下来的数据分析中,着重用交叉分析方法按顺序对五个二级主题选择水平四的数据差异较大的子项进行剖析,并试图找出形成差异的原因。

1.化学学科内容、特征体系及价值理解该项内容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选择水平四的教师,分别达到44.8%和49.88%,是此次调查所有内容中占比较高的一项。可说明我市初中化学教师对化学学科特征与内容体系以及化学学科的价值认识的理解水平状况普遍较好。同时通过交叉结果分析,发现该项内容的第一道题即化学学科特征与内容体系理解的问卷中,完中校的初中化学教师和初中校化学教师选择水平四的数据出现明显差异,完中校初中化学教师占比达到51.00%,明显高于初中校的化学教师占比的36.26%)(见图1),说明完中校的初中化学教师在化学学科特征与内容体系理解的水平更高,这可能与泉州市完中校的初中化学教师提升的平台大小和宽度有关。

2.初中化学课程理解

该项调查内容共有三道选择题,选择水平四的占比分别为58.89%、49.42%和35.1%。在第一题即课程性质和目标的理解,选择水平四的教师占比达到58.89%,是所有调查内容项目中占比最高的,说明我市初中化学教师对初中化学课程性质和目标的理解水平很高。而第三题即学生学习进阶的把握选择水平四的占比却仅为35.1%,表明我市初中化学教师在学生学习进阶的把握水平有较大的提升空间。通过交叉分析发现,不同年龄段的初中化学教师,在此项的选择水平四的占比数据差异明显。年龄在25岁以上的教师中,对应课程性质以及目标理解和课程内容的认识,35岁以上的教师选择水平四占比分别为61.80%和53.37%,明显高于35岁以下占比的44.29%和32.86%(见图2)。交叉分析还发现,乡村教师和非乡村教师在同样的选项中选择水平四的占比数据也存在较明显差异,分别为52.17%和63.86%(见图3)。初步判断泉州市初中化学教师对课程性质和目标的理解水平与教师的教学经验积累程度以及部分乡村教师松散特点有关(见图4)。

3.初中化学教学设计与实施

该项内容的三道选择题中,选择水平四的占比分别为36.03%、56.12%和46.26%,各个水平选项数据较为分散复杂。第一道选择即先进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的运用选择水平四的教师占比为36.03%,是整个调查问卷中较小的,而第二道选择即教学设计系统的掌握选择水平四占比又相对很高,说明我市初中化学教师在教学设计系统的掌握上应有较高的水平,而在先进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的运用则有很大的提升空间。通过交叉分析发现,对于先进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的运用,发现城关中学与非城关中学的初中化学教师在选择能力水平四的占比数据存在不小差异。城关教师选择水平四占比为41. 79%,高于城乡接合部的占比32.48%和乡村中学的化学教师的占比34.24%(见图5)。说明泉州市城关中学初中化学教师对于课堂上先进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的运用较好,能够熟练整合应用多种教学方式,并形成成功教学案例,但还有较大的培训提升空间。同时也发现我市非城关的初中化学教师在该项内容选择水平一和水平二的占比均较高。这可能与乡村中学及城乡接合部中学的教学硬件设施和生源质量有关。

4.初中化学教学评价与反馈

该项内容中的三道选择题中,选择水平四的占比分别为21 .02%、51.96%和41.57%。其中第一道选择即评价理念和方式水平选項数据特点较为明显,选择水平四的教师占比只有21.02%,是本调查问卷中比例最小的。交叉分析发现,尽管城关中学初中化学教师选择水平三的比例明显高于乡村中学,但选择水平二和水平三的教师占比却较大,说明我市初中化学教师在对课堂及学生的评价理念和方式可能仍然较为单一,过于片面,缺乏教学评价规划,不少教师可能只关注知识评价且评价的主体都为教师,表明我市初中化学教师在化学教学评价与反馈方面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同时通过交叉分析还发现,在评价内容及工具设计的能力水平选项中,男教师选择水平四的占比与女教师的占比数据差异明显,男教师大于女教师的比例,分别为59.35%和42.25%)(见图6)。笔者认为,可能和男教师在教学评价工具设计方面,更注重前瞻性、全局性以及框架感更强有关联。

5.初中化学教学研究与改进

该项内容问卷中的教学反思、化学教学研究方法的运用、开展基于教学改进的行动研究的水平的三道选择题中,教师选择水平四的占比较高,分别为46.88%、47.34%和54.27%,表明我市初中化学教师的化学教学研究均有较高水平。同时对初中化学教师不同类型来源的交叉分析中,除了发现中青年教师在化学教学研究方法的运用水平四选择的占比稍微偏低外,其他并无明显的数据差异,表明我市多数初中化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够自觉多角度反思,合理归因,并能通过自主思考等途径寻求办法解决课堂中遇到的问题。“一次成长靠模仿,二次成长靠反思”,也说明我市初中化学教师在教学中,能够及时对授课过程进行回顾、反思、总结,寻找教学上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加以研究与改进,促进教师自身的不断成长(见图7)。

四、初中化学教师学科整体理解水平的提升策略

调查问卷主要目的在于了解泉州市初中化学教师的学科整体理解水平,从而制定提升化学教师的学科整体理解水平的策略,达到提高初中化学教学质量的最终目的。笔者根据前面的调查结果与分析,尝试提出提升初中化学教师学科整体理解水平的几点策略。

1.注重年轻初中化学教师特别是新教师学科整体理解的培训

年 教师初人岗位,教学过程充满活力,与学生年龄差距较小,容易与学生形成朋友关系,但通过问卷分析,在教学经验及化学学科内容、特征体系及价值理解水平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今后若能利用年轻教师可塑性和接受力强的优点,注重年轻教师特别是新教师学科整体理解水平的提升培训,使我市大部分青年化学教师通过培训能够清晰地表述义务教育阶段化学学科的课程性质和课程目标,从而具备在教学过程自然体现课程目标,进而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及参与意识,提高决策的能力。笔者认为这将有助于改变我市初中化学教师学科整体理解因年龄差异形成水平不均的现象。

2.促进城乡接合部初中校的化学教师在教学设计与实施水平的提升

城乡接合部初中校具有学生生源复杂,生源质量差异较大,学生学习能力出现头小脚大、后进生面广等特点。这些特点给化学教师的教学带来很大的困扰和挑战,同时也限制了该区域的初中化学教师教学设计与实施水平的提升,导致城乡接合部初中校的化学教师在教学设计与实施选择水平四的占比偏低。因此,笔者认为积极探索提高城乡接合部以及乡村中学化学教师学科整体理解水平的有效途径,通过培训使他们能形成以促进学生认识发展、能力素养提升为主要的教学目标,清楚科学探究的价值内涵、教学特征,并能熟练整合应用多种教学方式,形成可供借鉴的成功教学案例。

3.促进乡村初中校化学教师对化学课程性质和目标理解水平的提高

乡村中学教师长期在乡下学校工作,学校管理相对落后,工作环境相对城区比较艰苦,从而导致部分教师工作中缺乏教学激情,时间一长,教学上可能养成较为随意的习惯。作为乡村教师的一部分,乡村初中化学教师同样存在上述情况,难以专心教学,造成他们对课程性质和目标的理解水平偏低,部分初中化学教师停留在只按照课程标准大致说出课程性质和课程目标,但不能在教学中主动将其作为重要依据。因此,在今后学科整体理解水平提升的培训中,笔者认为应注重乡村教师对课程性质和目标的培训,使他们在教学中能清晰表述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性质与目标,在教学中努力体现教学目标,从而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意识和参与意识。

4.探索提升非完中校化学教师教学评价与反馈能力水平的有效途径

教学评价与反馈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学生学习的有效手段。在问卷调查结果与分析中,发现初中校化学教师在教学评价与反馈能力水平四的占比明显低于完中校。原因可能是初中校未设高中部,在教学中可能与高中化学教师一起展开教研的机会较少,在教学中容易受初中化学知识固化而忽略基于化学学科整体的初高中衔接有关。笔者认为应当关注初中校化学教师在教学评价与反馈能力水平相对薄弱的现状,举办多种形式的初高中化学教师集体教研,积极寻找他们的能力点相对薄弱的原因,有针对性地对初中校化学教师进行初中化学教学评价与反馈能力水平的专项培训。使大部分初中校的化学教师能基于学科能力和学科素养指标系统,设定课时、单元、大单元的评价目标,形成评价双向细目表;能利用纸笔测验、表现性评价等各种评价方式,在反馈中展现各种评价的不同作用,从而促进学生学习的发展。

5.促进中青年初中化学教师提高并熟练化学教学研究方法的运用水平

教学研究的目的在于探索教育教学规律,以解决重要的化学教育理论为导向,并强调方法的科学性和创造性。其研究的方法有问卷调查、学生访谈,实验对比等常见做法,在此次参与问卷的初中化学教师中,中青年教师的人数比例占了一半以上,是现阶段以及今后我市初中化学教学的主体力量。但调查结果表明泉州市中青年教师在教学研究方法的运用水平偏低。因此,在学科整体理解培训中,注重中青年教师的化学教学研究方法水平的提升显得十分必要。通过培训使他们逐步习惯在教学中对遇到的相关问题开展研究。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培训课程指导标准(义务教育语文学科教学)》等3个文件的通知[Z].2017-11-16.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3] 王云生,教师的“学科理解”能力及其提升[J].基础教育课程,2019(24):72-77.

猜你喜欢
提升策略
四策齐放,课堂生香
浅谈提升企业经营管理能力的策略
高职网络课程教学有效性提升策略分析
生命周期视角下大学生创业能力提升策略
计算机软件技术特征及其提高其可靠性的合理化建议
关于师幼互动的文献综述
公司信息化管理与经济效益提升研究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策略研究
新产品开发中的隐性知识转移障碍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