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语文课程思政中的民族国家认同感培养

2023-06-12 00:19阳雯
文学教育·中旬版 2023年2期
关键词:大学语文课程思政教学策略

阳雯

内容摘要:民族国家认同感培养是课程思政重要的主题之一。大学语文是培养大学生语言文化素养的课程,民族国家的形象与观念也依存在各类文学作品中,对大学生的思想教育起到重要作用。语文课的思政教育,是隐性开展的。结合民族国家认同感的培养,大学语文的课程思政需要联系现实与文学经典,从内容体系、教学实施策略等各方面进行全面设计。

关键词:民族国家认同感 大学语文 课程思政 教学策略

大学语文,是高校普遍开设的语言类课程,旨在提高大学生的汉语素养与阅读表达能力,通过经典文学作品教学,培养学生美好的情感与态度、正确的价值观。在课程思政的背景下,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本质要求,教育不光是培养懂技术、有知识的社会人,更是培养有“德”的国家建设者。大学语文更可以承担德育的诸多要素,其中民族国家认同感培养,是大学语文课程思政的重要契合点。大学语文的民族国家认同感培养,更具有隐性教育的功能,在课程实施上,需要全面的课程思政设计。

一.民族国家认同与大学语文教育的关系

民族国家认同是爱国主义的基础,认同是主体的一种心理活动,是承认自身区别于他者的特征与归属。民族国家认同是社会成员在对自己国家历史、文化、政治、经济等各方面认知的基础上,形成对国家、政府的评价,产生对国家前途命运的关注和依恋,最终形成国家意志和信念,维护国家利益的心理过程,是爱国主义教育的一种形式。澳大利亚学者罗斯·普尔认为民族国家是一个共同体,归属一个国家就是通过归属赋予自己一种身份。具有民族国家认同感,就会对自己国家和人民依赖程度更强,具有更强的归属感、民族自豪感和自尊心。

大学生一般已是国家公民,公民首先需要确认自己在国家民族中的身份归属,认同与传承国家民族精神,将自我价值同未来国家的社会价值结合起来,实现更大的价值意义。但在经济全球化时代,全球化商品与思想文化的潮流容易对各国本土文化精神形成冲击力,全球共同流行的音乐、热点视频、饮食、观念等,都会淡化每个民族自身的特点,造成大学生中追逐国际潮流消费,不关心民族国家时事,淡漠民族国家命运的部分现象。在国际形势复杂化的今天,针对大学生的思想教育中,国家民族认同感培养关系到国家民族未来,是大学课程思政爱国主义的重要内容。

民族国家认同感的培养,一方面依赖“民族共同体”自然传承的文化认同功能,民族共同体具有共同的地域、语言、饮食习俗、建筑风格以及思想主流、传统道德、国民性格等,文化习俗的传承力量会使民族具有认同与凝聚力。正如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忠厚、纯良、爱好和平、与人为善、追求正义都是传统自然传承的个性,但文化传承的力量如果只依靠自然的传承,其力量是隐藏的,而学校教育在培养未来国民的民族国家认同感中就是显性的力量,起到重要的作用。学校教育中,一方面是通过思想品德教育大力弘扬爱国情怀,另外民族语言课程作为基础教育的根本也受到各国的重视,语言是文化传承的载体,对构建民族性起到重要作用,这也是任何一个国家从幼儿时期就重视本民族语言教育的原因。

汉语教育,一方面是作为语言识字与交流的需要,作为汉民族共同语,学生只有掌握了丰富的词汇,才能更好地在交流中灵活运用,这一点在基础教育时期已经完成其基本功能。另一方面,汉语记载了汉民族经历的历史与文化、感情、观念,学生在阅读语文课作品时,也传承了汉民族的独特个性与审美,审美与思想的教育更多地在高阶段的语文教学中实现。如语文教学中,重点强调的诗歌传统,唐诗的春花秋月、思乡爱国;小说名著中《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中的时势英雄;先秦时期《论语》《庄子》的人生智慧都是传统思想的传承;学生在对这些作品的理解中,也是对本民族文化的理解与传承。文学教育,要强调本民族的独特语言特点与语言优势、文化优势,构建民族自信。

二.大学语文课思政体系中民族国家认同感培养模块设计

文学教育作为思想教育方法是我国自古以来极受重视的教育方法,“文以载道”赋予了文学崇高的使命。目前,各高校普遍开设有大学语文课程并自主选择教材内容,笔者对各个重点规划教材版本的《大学语文》进行了梳理与分析,从各高校采用的代表性教材《大学语文》的课程内容来看,有的按照不同文学体裁进行单元分类,如诗歌、小说、戏剧单元;有的按照选文主题进行单元分类,如“仁者爱人、和而不同、胸怀天下、以史为鉴、故园情深、关爱生命、洞明世事、礼赞爱情、诗意人生”等。不管采用体裁分类还是主题分类,都是以文学作品作为学生阅读的推广,进行阅读理解的引导。

总体来看,从课程思政的角度对《大学语文》民族国家认同感进行培养,课程思政体系整体设计可以包括以下主要要素:

1.大学语文“家国情怀”课程思政设计

以儒家文化为背景的中国古代文学,本就沿袭着爱国情怀,“家国情怀”这一思政元素,可以选讲的文章非常丰富。从孔子《论语》到屈原《楚辞》,《战国策》中的士,《史记》中的历史篇目,再到唐宋明清散文等等,大量的文学作品都在传达古代读书人积极有为的人生观,即要将个人的价值放到社会国家的大背景中,中国传统儒家哲学强调个人的价值蕴藏在家国天下的价值体系中,这一点与思政教育培养为社会服务的人才理念一致。

古代对积极有为的高尚人格要求也体现在文学作品中,读书人要有志向,关注社会民生。文學的描写对象总是以社会人民大众为主体,关心人民大众生活疾苦,关注社会问题。比如唐朝诗人杜甫的“三吏三别”、白居易的《琵琶行》等诗作,现代文学《活着》《平凡的世界》,无不是从人民中间发掘素材。特别是,中华民族在近代、现代社会的历史进程中,遭遇西方列强入侵与抗日战争的艰难岁月,中国作家也对民生疾苦进行了关注。对民族的深情也出现在诗人艾青《我爱这土地》、戴望舒的《我用残损的手掌》、郭沫若的《女神》等等。通过文学阅读的引导,提示学生多关注社会普通大众的疾苦,可以联系思考在“扶贫攻坚”过程中,党员干部用心为人民造福的奉献精神,也是对普通百姓的热爱。

文学作品中也有不少批判社会现实的作品,对清代吴敬梓的《儒林外史》,老舍的《骆驼祥子》《四世同堂》,曹禺的《雷雨》,巴金的《家》《春》《秋》,鲁迅的《阿Q正传》等等。文学与作家都是具有强烈社会责任感的人。在教学语文写作中,要引导布置学生多关注民生题材,如关于“疫情时代感动的人”“疫情时代年青人能做什么”等等,对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执着,要增强写作的民族责任感,而不仅仅是个人抒写。

2.大学语文“党史四史”课程思政设计

大学语文中的四史教育,可以结合中华民族近现代社会的发展史,中国共产党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为世界谋大同的实践史发掘代表作品。其中,如毛泽东诗词的才气与情怀,陈毅诗歌,还有小说《百合花》《红日》《苦菜花》《保卫延安》《红岩》等等,从这些作品的片段中回忆在中国最艰难的岁月里,党发挥的巨大精神指引作用,才迎来了今天的平安与强大,也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路。

3.大学语文“传统文化”课程思政设计

国有坚定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其本质是建立在五千多年文明传承基础上的文化自信。大学语文的课文选文,应该包括传统文化主题。如《红楼梦》中记载了中国古代各种节气诗情画意的生活,再如作家艾青、莫言、老舍、沈从文、王安忆等具有地方特色的写作。教师可以让学生搜集比如“青岛专题”“重庆专题”“北京专题”“上海专题”,作家哪些作品写出了哪些地区的地方传统文化要素。学生可以领悟到传统建筑、节日、习俗、人情等等在文学中的记载,从而增强对传统文化的审美认同与接受。

4.大学语文“人与自然”课程思政设计

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类必须尊重自然、保护自然。文学关注的内容就不仅仅是人的价值,还包括人与自然的关系。中国古诗中充满了人与自然情景相映的美感,同时文学中对宇宙自然的变化描写与想象,也是在追求崇高豁达的人生境界。《庄子·逍遥游》、唐诗中的人与自然,宋词中的人与自然,从陶渊明到苏轼的人与自然。田园诗义的美好与山水自然的逍遥存在于文学中,也是唤醒生活在城市的学生对自然的尊重与热爱。

5.大学语文“生命与情感”课程思政设计

文学的思想教育功能的一个重要体现就是用道德感召和情感去触动大学生的认知,潜移默化影响大学生的内心世界,使大学生主动地从内心深处承认生命的价值与道德的感召。当今经济飞速发展,实用主义、功利主义盛行,崇高理想和价值追求受到冲击,自我中心和利己主义盛行,甚至出现道德观后退的现象,美好情感的感召才是对道德观念形成的良好铺垫。文学作品中的美好情感很多,如感恩,爱情,亲情,友情,奉献,关注他人。胡适的《母亲》,鲁迅的《伤逝》,三毛的散文,史铁生的散文,周国平散文,人与人之间充满了丰富的情感,而不是冷漠。学生受到作品的感染,就能自觉地表达出温暖人生的价值意义,理解付出才是人生最大的意义,而不是一味索取。

以上五个模块,基本上涵盖了目前高校采用的大学语文类教材中的选文主题以及相关的课程思政元素,作为重要的人文学科,大学语文具有丰富的课程思政元素。

三.大学语文课影响高校学生民族国家认同感的教学策略建议

1.结合现实的语文教学课程思政设计

大学语文教学选用的文章是传统经典作品,但对作品的理解与思考要联系现在生活现实,才更有启发意义。比如五四青年节左右,可以联系新华网给青年人的文章《我们正青春》,再结合阅读现代文学李大钊的《青春》,再结合《论语》中说君子,让学生讨论思考青年人的责任与最有价值的生活态度,这就将现实与古今经典进行了深度阅读。教师要多联络主流媒体、学习强国等相关栏目的推荐,加强课程思政的灵活性与现实性,也自然地联系到了民族国家认同感教育。

2.重视文学的深度阅读

目前,高校的大学语文课并不是必修课,有的学校“重理轻文”,甚至认为大学语文并不重要。但另一方面,社会文化流行着大量短视频消费,文字阅读正受着巨大冲击。正如意大利作家卡尔维诺认为声讯时代大部分都是与流行时尚相关的阅读,都与精神、思想、灵魂、哲学、生命、本质等无关。文学阅读正是从精神深度上对抗浅显的感观娱乐,在深度阅读中思考与实践更有意义深度的生命精神价值,是大学教育应该去坚守的。

3.树立为了大众的文学标准

文学的目的,是为了大众,文学客观再现生活现实从而促进人类向更好的方向发展。引导学生甄别什么是优秀的作品,网络上充斥的感官娱乐作品并不是优秀的作品,一系列的“美女总裁、天降名门、修仙闯关”都没有重要的价值,更可能会引起精神的堕落,学生要从具有人性力量的作品中汲取营养,在优秀的作品中体会其为了大众的普世情怀。

4.强调文学课的“隐性教育”功能

大学语文的选文,并不直接宣讲爱国主义,而是通过文章的情感与主题,让学生被优秀高尚的作品所感染,自我认同民族国家的历程与意义,自觉维护民族同家形象与利益,整体的教育方式都是“隐性”的,隐性教育让学生更容易接受思想教育。

5.引导学生语文阅读中的个性理解

进入深度阅读,文学作品的立体化可能出现学生阅读的不同体验,比如对萧红《呼兰河传》有同学读出了作家批判了旧时代保守乡村对生命价值的淡薄,也有同学读到作家在人生经历中的苍凉,学生的阅读体会都是真实的。教师要引导学生思考,落后的乡村观念是旧时代的影子,中国现代新农村的精神世界正处于积极的良好变革中;作家感受的苍凉人生是个人经历,同时我们也要建立更好的社会与人际关系,让更多的人感受生命的温暖,让文学阅读的最终走向正向与光明。

总之,大学语文课具有丰富的情感与思想内容,是强化大学生思想教育的重要课程,文学课在发挥课程思政功能的同时,也发挥文学课本身的文学审美性与情感性,就能把握好这个阵地的作用,将民族国家的认同感在隐性教育中得以良好的实现。

参考文献

[1]韩震.全球化时代的文化认同与国家认同[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3-5.

[2][美]本尼迪克特·安德森著,吴叡人译,想象的共同体——民族主义的起源与散布[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45-48.

[3]杜兰晓.当代中国大学生国家认同教育的路径探析——基于文化自信的视角[J].思想教育研究,2012,(12):99-100.

[4]劉晓哲.文学的育人功能及实现途径[J].高校理论战线,2012,(10):61.

[5]张旭.文学作品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谫论[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8,(11):33.

[6]彭茜.论国家认同的“情感转向”及其教育意蕴[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11):69.

[7]范大明.文化自信与大学生国家认同教育[J].文教资料,2021,(5):3.

本文系重庆市教育委员会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高校文学育人与大学生的民族国家认同感研究”(项目编号:20SKSZ095)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单位:重庆开放大学)

猜你喜欢
大学语文课程思政教学策略
大学语文创新教学初探
低年级写话教学策略
山西省2018年专升本选拔考试 大学语文
大学语文教学模式探析
大学语文教学的人文性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