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基本运动技能发展的练习方法

2023-06-14 00:26曹强黄美勤
中国学校体育 2023年2期
关键词:操控性移动性三脚架

曹强 黄美勤

基本运动技能是《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2年版)》规定的学习内容之一。基本运动技能包括移动性技能、非移动性技能和操控性技能,主要发展学生的身体活动能力,为学生发展体能和学练专项运动技能奠定良好基础。基本运动技能主要是让学生在运动过程中体验方向、水平、路径、节奏、力量和位移速度的变化,感受与他人或物体的相对关系、感受时空变化等。[1]基本运动技能的练习方式多种多样,可根据不同的练习目的设计不同的练习方法。

一、基本运动技能的练习方法

(一)移动性技能练习方法

移动性技能主要包含走、跑、跳、钻、攀爬等活动。

1.攀爬“三脚架”

练习目的:发展学生的攀、爬、翻障碍能力。

器材准备:跑酷“三脚架”(1.5m×0.7m×0.8m)2副、保护垫(2m×1m)2张。

练习方法:用攀、爬、翻的方法连续过2个“三脚架”,手脚可并用(图1-1)。

练习建议:学生可自主选择过“三脚架”的方法;教师设置高低不同的障碍丰富学生攀爬动作的练习内容;障碍物可使用“三脚架”也可使用软体跳箱;障碍物可使用立体的,也可使用平面的。

注意事项:在落地区放置保护垫,防止学生摔落。

2.比谁翻得快

练习目的:发展快速移动能力。

器材准备:瑜伽砖(砖块数多于游戏人数、平放与竖放数量相等的散落在场地上)。

练习方法:将学生分成人数相等的2组,1组负责将瑜伽砖平放,另1组负责将瑜伽砖竖放,在规定时间内,比平放与竖放瑜伽砖块的数量(图1-2)。在练习时要求学生不停移动。

练习建议:扩大练习场地范围,以免发生碰撞;穿分队服,明确小组同伴;器材可以是瑜伽砖,也可以是双面不同颜色的纸牌等物品。

注意事项:练习时注意观察防止相撞。

3.滚翻追逐赛

练习目的:发展学生的滚翻能力。

器材准备:体操垫(2m×1m)4张。

练习方法:2名学生1组,分别站在四边形场地的对角。听到开始口令后,按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做前滚翻或侧滚翻动作追逐对方,连续滚翻后,先拍到对方后背为胜(图1-3)。如果练习1分钟后没有拍到对方,则停止比赛。追逐时身体不能接触垫外地面。

练习建议:2名学生選择的滚翻方法要一致;起始点可从前后垫出发,缩短追逐距离。

注意事项:追逐时只能用手拍对方后背,不能用脚蹬对方。

(二)非移动性技能练习方法

非移动性技能主要包含伸展、屈体、扭转、悬垂、支撑与推拉、平衡等活动。

1.“金鸡独立”

练习目的:发展学生的平衡能力。

器材准备:波速球若干、秒表1只。

练习方法:在单个波速球(可以用软垫子替代)上完成金鸡独立20s,脚触地为失败(图2-1)。

练习建议:练习前先在平地上练习,充分活动关节后,再到不同的器材上练习;可尝试2名学生站在同一个波速球上比赛。

注意事项:2名学生练习时,不能推拉同伴。

2.支撑式“石头剪刀布”

练习目的:发展学生的支撑能力。

器材准备:体操垫若干,秒表1只。

练习方法:2名学生1组进行单手支撑的“石头剪刀布”,10次“石头剪刀布”中赢的次数多者为胜(图2-2)。

练习建议:支撑方式可多元选择:单手(脚)、双手(脚)支撑、仰撑、俯撑、侧撑、跪撑等,双方应采用同一支撑方式;练习人数可以由2人到多人,多人时采用“手心手背”的方式得出输赢(可通过手心或手背少者确定)。

注意事项:练习次数要与学生的运动能力匹配,低年龄段的学生不易次数过多。

3.悬垂大比拼

练习目的:发展学生的悬垂能力。

器材准备:单杠1副、保护垫(2m×1m)2张、秒表1只。

练习方法:抓握单杠悬垂比拼,时间长者为胜。落地时注意屈膝缓冲不摔跤(图2-3)。

练习建议:可以正手握杠,也可以反手握杠;可以一手正握、一手反握。

注意事项:落地区放置保护垫,掉落时双手不同时脱杠。

(三)操控性技能练习方法

操控性技能主要包含各种投、传、击、踢、接,用手或用脚运球,用短(长)柄器械击球等活动。

1.投掷打靶

练习目的:发展学生的投准能力。

器材准备:投掷粘球盘1副、粘球3个。

练习方法:用抛、投、扔等方法打靶,靶上数值代表相应分数,每名学生3次机会,比3次投掷的总分值,多者为胜,在投掷时脚不能踩线或越线,最后一投后需将器材放回原位(图3-1)。

练习建议:学生可自主选择投掷方法;可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积分比赛;根据学生的能力选择重量不同的投掷器材与投掷距离。

2.你抛我接

练习目的:发展学生的抛接能力。

器材准备:小篮球1个。

练习方法:2名学生1组相距4m,一抛一接,抛接成功次数多的组获胜(图3-2),接球时脚不能越线。

练习建议:根据学生能力设置距离,选择不同大小、硬度、形状的抛接器材,如,纸球、软式网球、飞盘等。

注意事项:观察、判断,防止球砸中脸部。

(四)组合练习方法

移动性技能、非移动性技能和操控性技能得到提升后,可进行移动性技能、非移动性技能和操控性技能组合练习。

练习名称:全能王。

练习目的:发展学生的综合技能。

器材准备:体操垫(2m×1m)1块、“隧道”3组,长条凳(4m)1个,“三脚架”(1.5m×0.7m×0.8m)1副,保护垫(2m×1m)1块,轮胎1个、沙包250g1个,秒表1只。

练习方法:学生站立于起点,听到教师口令后出发(开始计时),依次完成爬隧道、走“独木桥”、翻越“三脚架”、投掷入圈(3次)4个关卡,跑过终点计时结束,以完成时间多少排定名次,用时最短者获胜(图4-1~图4-4)。过隧道时投掷入圈最后一投后需将器材放回原位。如过“独木桥”时从“桥”上掉下,需在此关重新开始。

练习建议:投掷器材的重量与距离根据学生大小进行调节;可根据实际需要设置不同的“关卡”及难度。

注意事项:在“三脚架”前放置保护垫,以避免学生受伤。

二、发展基本运动技能应注意的事项

(一)依据水平段,提升学生运动能力

水平一阶段的学习中应关注基本运动技能的发展,在水平二至水平四阶段学习应关注专项运动技能的发展。在教学中应注重练习情境真实化、完善化、丰满化,以有效促进基本运动技能高效发展。此外,练习内容的选择要与学生的生活紧密相连,将课堂、大课间、家中、社区的练习内容联系在一起。

(二)依据学生需求,提升学生运动技能

在练习中发展单一运动技能的同时,也可将移动性技能与操控性技能相结合,非移动性技能与操控性技能组合,在设计练习中尽可能把多种能力、多种动作整合在一起进行练习,以综合、全面地提升学生的运动技能。如,抛接轻物练习,在原地练习时关注抛接技能,在移动练习时,既有走、跑的动作,又有抛与接的动作,还有判断与反应能力培养,具有思维性;还可以变换抛接的物体,随着物体的改变,将投、抛、丢、扔等动作相结合,促进了投的动作多样性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2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11-12.

猜你喜欢
操控性移动性三脚架
与5G融合的卫星通信移动性管理技术研究
浅析当代轻卡设计的新特征
汽车主流悬架系统解析
弹性系数可调节式汽车悬挂系统的创新设计
延续经典 畅想未来 捷信百年纪念系列三脚架、摄影包
巧放三脚架
基于安全灰箱演算的物联网移动性建模验证
美国麦格普公司新型M—LOK相机三脚架适配器
带上磐图拍风光
FMC移动性管理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