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瓜疫病绿色防控技术

2023-06-14 16:21李莉
西北园艺·蔬菜 2023年2期
关键词:肥水冬瓜苗期

李莉

冬瓜疫病是一种土传真菌病害,传播迅速,严重影响冬瓜的品质和产量。现将冬瓜疫病的绿色防控技术总结如下,供菜农朋友    参考。

1   危害症状

冬瓜疫病主要侵害冬瓜的茎、叶和果实,苗期和成株期均可发病。苗期发病,茎、叶、叶柄呈水渍状,干枯萎蔫。成株阶段发病,多发生于靠近地面的嫩穗或节。开始时病部表现水渍状,失水致茎节收缩,茎节维管束不变色。感病茎节上部叶片萎蔫下垂,出现水渍状圆形或不规则的灰绿色大斑,潮湿时表面生出稀疏白霉,病叶严重腐烂。果实感病,先从花蒂部表现症状,开始出现水浸状斑点,圆形或近圆形,之后斑点扩大凹陷,果实起皱软腐,气候干燥时果实萎缩,呈棕色,有时开裂,停止生长。

2   传播途径

冬瓜疫病的发生与气候条件、栽培方式、肥水管理密切相关。病菌以卵孢子在病菌残体、土壤或土杂肥中越冬,是主要初侵染源。病菌借助气流、灌溉水、雨水飞溅传播,或通过施肥传播,从茎部或近地面果实伤口处入侵。种子也能带菌,导致冬瓜幼苗期发病。病部产生的孢子囊和游动孢子会引发重复侵染,造成病害迅速蔓延。

3   发病规律

冬瓜疫病的病原菌生存适温25~30 ℃,相对湿度85%以上。雨季来得早,雨量大,雨天多,或雨后骤晴,气温急剧上升,病害易流行。连作地块、低洼地、黏重土壤、连续降雨后排水不畅、定植过密、通风透光不良、无架栽培、施用未充分腐熟的土杂肥、偏施氮肥等,均易加重病害发生。6—9月高温高湿环境下受害较重。田间病残体清理不及时,或清理后随意堆放,都会为病害再侵染提供更多的菌源,加重病害发生。

4   防控措施

4.1   种子处理   根据当地环境条件选择抗病性强的品种,一般绿皮带粉的品种抗病能力更强,比如黑皮冬瓜、早青冬瓜、春早1号、杂代12号、杂代16号、粉杂2号等。播种前对土壤和种子进行消毒处理,可以减轻种子带菌引起的苗期病害。育苗时,苗床土壤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 kg拌土200 kg,或用25%甲霜灵可湿性粉剂8 g加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1 g加细土20 kg,与苗床土壤拌匀后撒施在苗床上,播种时下铺上盖,将种子夹在药土中间。

种子可用药液浸泡消毒。可选用50%多菌灵可湿粉剂500倍液,或4%农抗120瓜菜烟草专用型100倍液,或25%甲霜灵可湿粉剂800倍液,或72.2%普力克水剂800倍液,或40%福尔马林150倍液浸种30分钟,取出后用清水冲洗干净,用干净纱布或薄毛巾包好,置于30 ℃环境下催芽,待种子露白即可播种。也可选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或40%拌种双可湿性粉剂,按种子量的0.4%拌种后下种,保护种子不受病菌侵染。

4.2   合理轮作   重茬种植会增加病害发生的概率。要避免连作或与茄果类作物套种,有条件的地区可水旱轮作。最好与小麦、玉米等非瓜类作物轮作3年以上。无病害或发病率低于1%的地块可适当连作,前一年病害严重的地块不宜连作。

4.3   清洁田园   病菌侵染冬瓜果实前,喷杀菌剂加新高脂膜进行保护。发现病株及时拔除,田间的烂瓜、死株、病叶等要及时清理并带到田外深埋或烧毁。病株周围土壤应撒施石灰粉或灌药液消毒。病害发生普遍的,可全园喷施针对性防治药剂,每10天左右1次,连喷2~3次。上一茬收获后,及时清除病株、病瓜等运出田外集中处理,减少田间病菌数量,减少侵染源。在除草、施肥、摘藤等田间作业中,尽量不损伤植株。

4.4   加强管理

1)肥水管理。冬瓜生育期长,产量高,需要较多的肥水。苗期需肥需水量较小,抽蔓期也不多,开花结果期特别是在结果后要保证充足的肥水。

灌水要及时、适量,一般播种或定植后浇足缓苗水或定植水,苗期控水,结瓜后见湿见干,发现疫病后,浇水量要减到最低限,控制病情。结瓜盛期及时供水,严禁雨前浇水。夏季高温期不能漫灌或久旱猛灌,避免田间积水。浇水时间以早、晚为好,实行长畦短灌,大雨后及时排水。

以有机肥为主,适当施用磷钾肥或复合肥。一般按每亩深施腐熟的农家肥2 000~3 000 kg、三元复合肥50~60 kg、饼肥80~100 kg作底肥。苗期薄水薄肥,促进生长。留瓜后肥水应充足,促进果实膨大,每亩追施三元復合肥5~7  kg,7~10天1次,直至收获前10天停止 施肥。

2)植株管理。选择土层深厚、排灌方便的沙壤土或黏壤土地块种植冬瓜。适期播种育苗,合理密植,亩栽800~1 000株为宜。喷施促花王3号可有效抑制冬瓜主梢疯长,促进花蕾分化。及时去除过多的藤蔓、花朵、幼果,改善田间通风透光条件。用营养板或杯育苗,培植壮苗,增强抗病能力,2 ~ 3片真叶时定植。采用高畦地膜栽培。结瓜后垫草或搭架把瓜吊起来或垫高,减少与地面接触。当瓜蔓长至60 cm时即可引蔓上架,并在坐果前后摘除全部侧蔓,留瓜后主蔓保持10~12片叶打顶。

冬瓜坐果后45天左右,果皮有光泽、呈墨绿色,且植株大部分叶片保持绿色而不是黄色时,选择晴天的上午采收。也可根据市场供求情况适当提前采收上市。

4.5   药剂防治   冬瓜疫病发病初期,可选用72%克露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77%可杀得微粒可湿性粉剂500倍液,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56%霜霉清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50%甲霜铜可湿性粉剂600倍液喷雾或灌根。以上药剂交替使用,根据病情每隔5~7天喷1次,连喷2~3次。

参考文献

[1] 陈康丽,曾莉莎,周海琪,等.不同冬瓜品种对疫病的抗性与根际土壤微生物数量的关系[J].中国瓜菜, 2021, 34(6):6.

[2] 曾莉莎,陈康丽,吕顺,等.冬瓜和节瓜疫病的离体叶片接种方法研究[J].南方农业学报,2020,51(09):2 213-2 219.

[3] 潘绿昌,蒋菲.黔东南州黑皮冬瓜病虫害发生特点及防治措施[J].南方农业,2021,15(23):41-43.

[4] 张频.冬瓜主要病虫害的发生与防治[J].新农村(黑龙江),2017(18):89.

猜你喜欢
肥水冬瓜苗期
大葱苗期耐低磷品种的筛选
闷热三伏天 冬瓜可以这样煲
蔬菜苗期发生猝倒病怎么办
早春水难肥,了解原因最重要!正确肥水,这三样必须补
茄子苗期怎样蹲苗,需要注意什么?
为什么叫冬瓜
掌握这6点要素,让肥水更高效
沿海缢蛏养殖春季肥水技术
玉米苗期注重管 丰收高产有基础
既要环保,还要产量,鱼和熊掌如何兼得——谈新形式下如何肥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