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虫子》:一个苦孩子的“昆虫记”

2023-06-19 09:45张家鸿
时代邮刊 2023年11期
关键词:金龟子小虫子瓢虫

● 张家鸿

作者:庞余亮 出版单位:人民文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3年2月

在那个四面环水的村庄,他是父母的第十个孩子,被爹娘取名“老害”。因为孤独和饥饿,他只能和蜻蜓、天牛、屎壳郎、蚂蚱、蚂蟥等小虫子为友。“老害”就是童年的庞余亮,《小虫子》是庞余亮细数往事时,流露出的对老朋友的惦念。惦念依托于往事,往事因惦念更显柔软与温暖,正如庞余亮所言:“这是一部属于我的《昆虫记》,也是中国孩子的蓬勃成长记。”

一只黄背萤火虫从“玻璃灯笼”里出来了,这是他见过的最大的萤火虫!简直就像他们家里的小月亮。它围着他转了一下就飞向母亲那边,落在母亲头上,如同“银簪子”。母亲没有说话,他也没有说话。“他多想这只‘银簪子’在母亲的头上多留一会儿。”

与别的小虫子相比,瓢虫实在是好看。翅膀好看。半球形的彩色翅膀合起来,成为半个彩色的球,严丝合缝。翅膀上的星星比翅膀更好看。瓢虫有二星、四星、六星、七星、九星……最多有二十八星。他注视并且凝视过它们。因为曾一一数过,才能确凿无疑地写下。

那些与小虫子打交道甚至亲密接触的岁月里,总有那么几个令人难忘且永远定格的画面或瞬间。对孩童来讲,任何一种精神特质都比不上游戏精神的重要与深刻。这也是庞余亮笔下童年的重要特质,也是他面对小虫子时常有的姿态。这固然源于好奇心,亦和孩子的调皮与天真密不可分。他是怎么玩金龟子和天牛的呢?用两根细线搓成一根绳子,绳子的两端各系一只。劈开半根芦苇把芦苇片插在金龟子背上的小盾片上,芦苇片另一端插在芦苇中间。细线的两头各自系上金龟子和天牛,二者都在手中飞舞,一左一右如左右护法。

如此说来,这些画面或瞬间,正是人到中年回望往事时的美好之源。在大人们看来颇为怪诞甚或不可思议的行为,恰恰是童心流淌之后的自然呈现。

是的,这是一本弥漫着童趣的书,它不可笑,反而很可爱。小孩可爱、往事可爱,那段时光尤其可爱。可笑带着居高临下的感觉,可爱带着将心比心的体贴。庞余亮的回忆正是一种体贴,他试图回到那个被父亲揍过、被同伴们取笑过、被小虫子欺负过的老害身上,去写曾经让他难堪、恐惧、快乐、悠然、满足的点点滴滴。话说回来,小虫子虽小,小虫子也不小。走到哪,都有它们;想到哪,都有它们;它们真是无处不在,它们的影响同样无处不在。

“一个人要长大,就要学会寂寞中的自我补偿。”写到螳螂时,庞余亮写下这么一句话。小虫子对他意味着什么?慰藉了寂寞?填补了孤独?他又在后记中写道:“童年最好的玩具,就是那些飞来飞去的小虫子。”

童年有多长?因人而异。从精神层面来看,童心依然跳动的人,童年并不会随着年华的逝去而画上句号,反而会以另一种隐秘的形式坚韧且顽固地存在着。

当下的孩子没有庞余亮那样的机缘,毕竟时移世异。如今,万家灯火何其平常。物质条件变好,当然值得欣慰。正因为如此,萤火虫的那点光变得不再珍贵,那点光也不再那么明亮,孩子被母亲头上的“银簪子”吸引的瞬间不再。正因为玩具选择的多元与纷繁,使得知了、蚂蚁、瓢虫渐渐“退出”孩子们的生活圈。很多时候,它们只是绘本上的图画或课堂上的标本,甚至从未真正进入过孩子们的世界。对于孩子而言,这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

本期推荐

“书生”长行,以献身的激情奔赴生命的前路

作者:聂震宁

出版单位:人民文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3年4月

一部富有烟火气息的唐代生活史

作者:师永涛

出版单位:现代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3年4月

猜你喜欢
金龟子小虫子瓢虫
金龟子 快乐童年守护人
小虫子的梦
松树金龟子
《我是一只小虫子》写话设计
小虫子的大世界
忙忙碌碌的金龟子
飞呀,小瓢虫
瓶盖子和小虫子
瓢虫
瓢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