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得好不如说得巧

2023-06-21 01:15刘雪玲
新班主任 2023年6期
关键词:演讲比赛选择题放学

刘雪玲

与学生沟通是教师的日常工作,教师在沟通时使用的语言、技巧会直接影响沟通的效果。为了提高师生沟通的有效性,我从多年的教育经验中归纳出了4个方法——设置“选择题”、留条“后路”、打造“试用平台”、展开“具体想象”。

设置“选择题”

在考试中,与填空题、问答题相比,学生更喜欢做选择题。同样,在教育学生时,教师不妨多给学生“出选择题”。

以学生没交作业为例,当学生没交作业时,若教师将“为什么没交作业”作为一道“论述题”让学生回答,效果往往不佳。此时,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选项,说:“作业是今天放学交上来,还是明天早上交上来?”面对这样的提问,学生如果是忘记带作业本了,他可以回答“明天一大早交”,如果是忘记写了,他可以回答“今天放学交”,然后抓紧时间补作业。当孩子做出了选择,教师就要给予孩子足够的信任,也可以询问孩子是否需要帮助,切忌在孩子还未行动前就流露出“你一定做不到”的想法。

若学生缺交作业的次数不多,在学生回答了何时补交并且顺利交上来后,教师也不必咄咄逼人,追问学生不交作业的原因。但是,学生如果屡次不交作业,教师还需要深究缺交作业背后的原因。这时,教师仍然可以用“做选择题”的方式与学生沟通。比如,教师可以问:“作业没交是因为没有写还是没有带?”“没有带是因为书包不是自己收拾的还是自己收拾落下了呢?”“没有写是因为放学顾着玩了还是作业记漏了呢?”……一步步引导学生说出没交作业的原因。教师了解原因之后,再精准施策,给予针对性指导。

学生在选择时会产生“选择权在自己手上”的心理暗示,而不是被迫的,抵触心理由此减弱,使得师生双方的沟通更加顺畅。

选择题式沟通适用于很多场景,比如:下节课道歉还是现在道歉?放学后收拾还是一会儿课间收拾?放学请家长解决还是一会儿我们私下解决?……时间一长,学生就能意识到,无论怎么选择,问题都是要解决的,从而学会勇敢面对错误。

留条“后路”

学校会举行各种活动,在遇到适合学生展现的机会时,如何鼓励学生抓住机遇、展示自我,也十分考验教师的说话技术。

面对某个机遇,学生胆怯的原因可能有:认为自己实力不足、担心比赛结果不好、害怕自己无法坚持。这时候,正面鼓励的效果不佳,因为当一个人不自信时,他人的肯定在他的脑海中其实是一个问号:我真的可以吗?以学校演讲比赛为例,班主任选定了一名种子选手参赛,认为该名学生具有参赛的资格和能力,若该名学生仍然觉得自己实力不足,大多是因为他没有类似的成功体验,也可能是他从未参加过比赛,还可能是他曾经失败过。若教师此刻仍然鼓励他:“相信自己,你一定能行!”他可能承受更大的心理压力:老师对我有如此高的期望,我怎么能辜负他?

教师不妨这样说:“学校马上举行演讲比赛了,这次老师想派你参加,你看是否有时间或者有兴趣。你如果不想参加的话也没关系,但是要早点告诉老师,这样老师才可以安排其他人参加。当然,你是老师的第一选择,我认为你很适合参加这次比赛,如果你不想参加的话,老师希望和你一起商量谁来参加。”

在此次对话中,教师给学生提供了“后路”:第一,学生有多余的精力再参加;第二,学生可以拒绝此次活动;第三,学生倘若想拒绝,要和老师一起商量其他人选。从学生的角度来看,他无论如何回答,都不会因为拒绝老师的要求而影响师生关系,心理压力大大降低。

打造“试用平台”

教师希望学生抓住某个机遇时,常常会把这个机遇形容得完美、诱人,这样的话术可以用在集体教育中,但不适用于个别谈话。当教师和某名学生单独交谈时,学生已经很紧张了,教师如果还继续描述这个机会是多么难得,很容易让他想打退堂鼓。其实,真正让学生感到恐惧的不是事件本身,而是缺乏经验,是无法把控事件的未知感。因此,教师可以为学生搭建“试用平台”,让他们先去试一试,积累一定的经验,降低他们对未知的恐惧。

还是以演讲比赛为例,在比赛开始前,教师或者学校一般会为参赛学生安排赛前指导。在与学生谈话时,教师可以这样说:“学校马上举行演讲比赛了,今天下午有一个演讲比赛指导培训,你去听听。培训到一半时,老师会悄悄去现场看你,如果你觉得比赛太难了,你就朝老师做一个‘X的手势,如果你觉得很感兴趣,就做一个‘OK的手势。”

当一件事情缺乏变通的弹性,人们往往会不假思索地拒绝;一旦弹性空间存在,当事人则会更加深入地思考,甚至更容易接受。在上面的事例中,教师先鼓励学生去试一试,让他们先“把一只脚踏进去”,并且给予学生“把那只脚抽回来”的弹性选项,学生就会毫无负担地接受这个挑战。

事实表明,当学生踏出尝试的第一步后,其他事情就简单多了。

展开“具体想象”

学期初,我会带领学生制订本学期计划,但是,在期末检验学期工作时,我发现有些孩子完成得很好,有些孩子连计划的30%都没有完成。为什么学生之间的差距会这么大呢?这与学生个体的执行力有关。

为了提高目标的达成率,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进行“具体想象”。在想象时,教师越是关注细节,越是能够帮助学生提高执行力。比如,学生在开学初确定“期末考试语文达到95分”的目标,这个目标太大,不好实现,教师就要引导学生由远及近地展开“具体想象”,就从期末考试的那张语文试卷开始。教师问:“如果语文卷面要达到95分,那么各小题的分数要如何分配?怎么做才可以让看拼音、写词语等基础题少失分?”学生答:“平时加强词语训练,多读拼音。”教师再追问:“那怎样加强词语训练呢?”学生接着说:“做词语专题训练,并在课后多用学过的词语造句。”教师继续问:“那要达到什么样的频率呢?”学生则会进一步随着教师的引导思考。

对每一个大目标,教师都可以用步步追問、具体想象的方式引导学生将达成大目标过程中的子目标清晰地列出来。如果学生无法提出具体措施,教师也可以为学生提供建议。

以上的师生沟通技巧只是一部分,提高师生沟通有效性的方法还有很多,教师在日常工作中可以多实验、多总结,在不同的场景中,在面对不同的学生时,选择不同的沟通方法,争取做到“一句顶万句”。

(作者单位: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实验教育集团鼎太小学)

责任编辑  魏  萌

猜你喜欢
演讲比赛选择题放学
难忘的小小营养师演讲比赛
单项选择题狂练
放学
数列选择题精选精练
注册中心举办“我为住建添光彩”演讲比赛
例说速解选择题的几种有效方法
快放学了!
放学歌
我的青春我做主 本刊在湘潭县举办初中生演讲比赛
十种妙招握在手 破解选择题无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