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消防职业化培训中实施分层分级培训的必要性探索

2023-06-21 21:19殷海诗
消防界 2023年2期
关键词:培训体系职业化

作者简介:殷海诗(1991- ),女,广东湛江人,汉族,本科,初级专业技术职务,研究方向:消防非学历在职教育、消防法律法规、防火监督管理。

摘要:在岗培训是消防救援人员走向职业化道路的重要一环,构建科学、规范、适合中国国情的消防救援人员分层分级培训体系,有利于改制转隶后消防救援人员尽快转身立岗,更进一步推动消防职业化发展。笔者通过在广东省消防救援总队训练与战勤保障支队挂职锻炼,亲历各种培训与授课,深刻认识到在岗培训对消防职业化建设的重要性。因此,要立足队伍现阶段实际需求,搭建分层分级培训体系,使前期基础不一的消防救援人员有针对性地快速提高综合素质,满足消防救援队伍职业化发展需求。

关键词:分层分级;培训体系;职业化

各层级消防救援机构每年都会组织培训办班,提升消防救援人员职业素养和专业化水平,在岗位分层分级培训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距离构建分层分级培训体系还有一定距离[1]。改制转隶前,受所在队站区域经济发展、灾情类型、个人兴趣爱好、职业规划等因素影响,消防救援人员能力水平有所差异。通过分层分级培训教育,将队伍整体素质提高到平均以上水平,更快更好地推动消防救援队伍职业化发展。

一、实行分层分级培训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职业化是一种工作状态的标准化、规范化、制度化,包含在工作中应该遵循的职业行为规范、职业素养和匹配的职业技能[2]。消防救援队伍一直是一支纪律严明的队伍,职业操守和职业素养是毋容置疑的。立足当下,消防走职业化道路最需要的就是尽快提升职业技能,补齐职业化要素短板。

(一)消防职业化培训现状

改制转隶后,消防救援队伍在岗培训开始趋于专业化、职业化,但是“眉毛胡子一把抓”“煮大锅饭”的情况没有得到本质改变[3]。受基层执勤任务重、在位率和人手不够等因素影响,当前在岗培训呈现出人数偏多、从业年限跨度大、知识背景参差不齐、岗位专长方向各异等现象。不精准分层分级学员培训,则会导致课程内容深浅难定位、教学形式选择受限、培训效果有所影响。甚至出现与其他培训班相似的课程,导致重复学习,没有达到预期学习效果[4]。有的培训班设置的理论考试与培训内容不挂钩、与培训目标不一致,促使学员迫于理论考试压力在课堂上背题库,错过课堂内容,没有达到培训提升效果。

(二)分层分级培训概述

分层分级教学的最原始概念源于美国教育家哈利斯(Harris,W.T.)1868年在圣路易州创立的“活动分团制”,以学习能力为分班标准而开展的一种教学形式,标志着分层分级教学在教育史上的开端[5]。在消防职业化培训中实施分层分级培训,根据消防救援人员不同的岗位要求、爱好特长、职业规划等要素,制定不同的培养方案,通过“分层培训,分级指导”优化教学效果,提高在岗培训质量。

(三)实施分层分级培训可行性分析

在消防职业化培训中实施分层分级培训的初衷是为每名消防救援人员量身打造合适其自身职业发展方向的培训计划。当前消防员的来源主要有退役士兵、社会青年、高校毕业生等,消防指挥员的来源有消防改制转隶任职、参加国家公务员考试任职、消防救援院校毕业任职等[6]。消防救援人员来源多样化决定了在崗培训要从实际出发、分层分级。确定不同层级的要求,进行不同层级的培养,给予不同层级的教学,组织不同层级的考核检测,使高层级学员能创造更多的可能性,低层级学员能够达到职业化最低要求,尽快补全补齐职业技能,走上职业化发展道路。

二、分层分级培训在消防职业化发展中的应用优势

以在广东省初战指挥和管理教育能力提升实训班授《固定消防设施实战应用》为例,经济发达地区队站有经济实力组织队员到第三方培训学校学习,对固定消防设施相关知识掌握较好;来自经济欠发达地区队站学员或者从事消防救援工作时间1至2年的学员对固定消防设施的类型、运用等基本概念还需要从头建立。这些特点导致在课程内容设计上很难做到分类施教,无法满足不同知识储量学员通过培训班提升知识能力的需求。因此,笔者在此次实训授课中探索分层分级教育,解决因学员知识背景不一、培训教学不能同时兼顾几个层次知识、授课内容跨度大等难题[7]。

(一)人人必有收获,人人得到提升

培训办班的目的是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教育,学习有价值的知识,实现培训一次成长一次的实际效果。当前消防救援人员除入队第一年集中集训,培训内容统一以外,下到队站后受到的相关专业化培训程度与深度以及方向都会有所不同,这就导致了消防救援人员出现不同地市、不同队站掌握职业技能能力参差和内容不一[8]。分层分级教学相比传统的“一刀切”教学,能较好地解决培训班学员人员多、知识背景不一的问题,有效提高教学效率,让不同层次的学员都能通过培训获得不同程度的提高,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在《固定消防设施实战应用》授课中,通过问卷调查、学员画像等途径分析参训学员知识结构。实训班有39.86%学员表示对固定消防设施完全不了解[9];50%学员表示知道大概,不能明确地分清每种设施的名称和作用;只有10.14%的学员能清楚地掌握与固定消防设施相关的内容。按照对固定消防设施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划分为“基础班”“框架班”“研讨班”等三个教学班组,真正做到因材施教。

对于“基础班”的学员,课程设计主要往能准确辨认固定消防设施外观和了解基本功能方向倾斜,达到能识别组件、记住名称和功能的教学目标,打好基础,引导后续自我研究探索。“框架班”授课更着重厘清各类消防设施系统自身结构和各系统之间的关系,强调主干知识,进行竖向、横向对比授课,搭建知识结构框架。“研讨班”则以学员们为主导,交流研讨在实战中使用固定消防设施展开灭火救援中遇到的问题和实战中解决的办法,拓宽课程的深度和广度。

(二)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

在岗培训不同于入职培训,参训学员都具备一定的灭火救援经验和知识储备,每个学员的个性之间也有所不同。灭火救援现场情况复杂多变,对消防救援人员全面能力素质要求较高,只有在掌握本岗位的技能并达到较高水平的基础上,同时掌握其他若干相关灭火救援技能,才能更好地完成保护人民群众人身和财产安全的重要使命,也有利于满足消防救援人员“首岗能顶上、多岗可迁移、发展可持续”的职业化发展需求。因此,在岗培训要立足于消防救援多元化实际需求,基于学员能力水平差异实施分层分级培训,促使每一名消防救援人员都能找准自己的坐标定位、特长优势、职业愿景,让培训真正服务于消防职业化发展。

在《固定消防设施实战应用》前期学员画像中,有学员表示,因为不了解固定消防设施,导致在灭火救援中“不会用”、在“六熟悉”中“不敢碰”、在防火巡查时“不懂查”的情况出现。相关知识的短板阻碍了消防救援人员职业化发展和多岗位交流的可能性。消防职业化发展必然要求造就一批“一专多能、多能一体”的复合型消防救援人才。对学员进行分层分级分类,尊重学员的个体差异,确定不同的培养方向,进行不同层次的培训,有利于消防救援人员在“专”的领域更加专业,在“全”的方面覆盖更广,真正实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局面。

三、构建分层分级培训体系的意见和建议

探索构建分层分级培训体系必须以学员为中心,教学成果为引导,符合消防职业化要求为方向,通过人员培养分级、课程设计分层、培训办班分层、评价机制分层等模式,建立与消防职业化发展体系相匹配的专业培训体系。通过分层分级培训发现不同消防救援人员的个体发展特征,并鼓励其进一步发展特长,实现培养“一专多能、多能一体”的复合型消防救援人才目标。

(一)人员培养分级

当前培训更多的是以岗位为划分标准,对参训学员是否参加过类似培训、是否具备参加更高层次培训的知识背景等情况考虑较少,会出现一些人员反复培训相同的内容或者参训学员因为缺乏基础知识支撑而跟不上授课内容情况。还有另一种现象,有些人员一直没有得到在岗培训的机会。

建立能力等级评定和培训预警制度,应在消防救援人员个人档案内增设培训档案模块,记录从入职到退出全过程的培训经历。从入职培训开始就对其职业能力做等级评定,衔接“一专多能、多能一体”,分为专业方向A级和入门达标B级,对任职岗位需要达到A级能力评定方可任职,对非任职岗位达到入门达标B级即可,转任新岗位前需培训考核达到专业方向A级。对长期未能得到职业技能提升、调任新岗位等情况进行预警,督促针对性培训的开展。让在岗培训、职业技能提升贯穿消防救援人员职业生涯全过程。同时,对消防救援人员岗位、特长、经历等要素量身定制合适个人发展方向的指导意见和建议,分析培训方向、培训层次,帮助消防救援人员认识自我、找准定位, 更好地向专业化、职业化转变。

(二)课程设计分层

在岗培训主要是成人教育,学员学习都具有一定的自主性。如果培训课程难度过深、任务繁重,则会导致部分基础知识欠缺的学员学习困难、学习兴趣减弱,出现学情分层现象。根据消防救援人员培养要求、课程标准,结合培训对象不同的基础,确定分层的教学目标,通过对教学内容重构,进行任务驱动,更有利于构造“一专多能”的知识结构。参考人员分级,对消防救援人员的培训课程设计分为A、B 层,同一主题应将培训内容分层为B层(基础入门级)和A层(拓展深度和宽度的提高级)。对初次学习该门课程的学员安排B层授课,需要提升职业技能或者已经培训过B层内容的学员可以晋升A层级授课。比如:火场供水相关内容授课,对战斗员讲火场供水计算,不要求精准掌握,能估算大概即可,即为B级;对于指挥员,尤其是大队级以上指挥员,则需要掌握火场供水计算方法,达到A级职业能力水平。

(三)培訓办班分层

在岗培训必须伴随消防救援人员整个职业生涯,面向全体消防救援人员,要求所有消防救援人员都达到统一标准的基本职业能力。“一刀切”的培训方式容易忽略学员的差异性,不加以分层,统一集中培训不适合所有学员和队站实际情况,因此培训办班要进行分层。以全省初战指挥和管理能力提升实训班为例,可以按从业年限、当前岗位、主要需要提升方面等分为不同期展开培训。如果确实受时间、规模、人员组织等因素影响,要选派未经B层级培训的学员参加A层级培训,可以在培训前通过“教务云”①等学习共享平台点对点推送B层级学习资料和课程至相关参训学员,供其补课,有条件的队站还可以采取“老带新” “集中学” “开小灶”等方式帮助参训学员尽快补全基础知识,以免参训时跟不上培训进度,让培训效果大打折扣。

(四)评价机制分层

教学评价是培训办班十分重要又容易被忽略的一个环节,运用好评价机制可以直接促进学员学习的动力和积极性。以往传统办班以最终考核成绩作为评定标准,容易让一些基础薄弱、能力不突出学员学习信心受到打击,自我表现兴趣不高。因此,应根据学员的特点,探索不同学员的发展特征和特长,采用分层全过程评量机制。其中,全过程指课前、课中和课后,分层指对学生的评价进行分层。通过合理、全面的评价方式,激励不同的学员,做到个性化精准培养,挖掘学员潜能,让每个层次学员的职业能力都能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顺利通过培训考核,获取新的职业能力评定等级,推动每个层次培训目标的落地与整体培训水平的提升。

参考文献

[1]胡人元.中美可燃液体火灾处置消防技能培训对比研究[J].武警学院学报,2019,35(06):42-45.

[2]连旦军.美国消防职业安全与培训的发展[J].现代职业安全,2017(08):64-67.

[3]祁祖兴.建筑消防设施远程培训系统建设与应用[J].消防科学与技术,2016,35(09):1330-1332.

[4]方艳培.陕西消防培训学校组建工作全面启动[J].安防科技,2013(11):6.

[5]郑洪全.消防专业技术广域网络教育培训平台[J].消防技术与产品信息,2012(09):36-38.

[6]邢晓霞,陈丽丽,陈仕民.加强消防培训,推动消防工作社会化进程[J].吉林化工学院学报,2012,29(06):115-118.

[7]颜连宇,阎文华,郑艳琼,等.云南消防培训学校办学水平评估方案设计[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2(12):30-32.

[8]张志源.莆田1650名从业人员参加消防培训[J].中国消防,2007(13):44.

[9]王彩焕,丁懿斐,朱建伟,等.第N张证书——上海启动消防职业资格认定和社会准入制度[J].上海消防,2006(08):14-24+2.注释

①教务云:由广东省消防救援总队训练与战勤保障支队自主研发的一款在线记录、分享培训办班相关学习资料、课件、授课视频的小程序。

猜你喜欢
培训体系职业化
关于完善军代表职业化制度的思考
基于学习路径图的高校图书馆学科馆员培训体系探究
安全生产培训体系的完善与创新探讨
高校二级党校培训教育体系建设及办学质量提升探微
探索高职院校学生干部培训体系的构建
基于心理行为训练的警察培训体系思考
职业化建设解决村官带头乏力问题
中国篮球职业化发展探析
职业化院长尚无生存空间
加速职业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