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会人物品质 理解“清贫”含义

2023-06-21 05:06黄瑞珍
少男少女·教育管理 2023年6期
关键词:革命者方志敏自然段

黄瑞珍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统编义务教育教科书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第四篇课文,是一篇略读课文。这篇文章是方志敏烈士1935年在国民党反动派的狱中写下的,篇幅不长,语言精练、生动。文章以第一人称叙述了他被俘后,被两个国民党兵士搜身、逼问的经历,表达了他对“清贫”的理解,展现出一位共产党人坚定的革命信念和矜持不苟、舍己为公的高尚品质。

全文共十个自然段,可分为四个部分,以直抒胸臆与讲述事件相结合的方式,表达了方志敏内心坚定的革命信念,写出了“清贫”的内涵。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从“我”从事革命斗争十余年却从没有奢侈过谈起,直接表达出自己对“清贫”的理解——矜持不苟、舍己为公,并提出全文的主旨,即清贫是共产党员的美德。第二部分(第2—8自然段)写了“我”被俘时被两个国民党兵士搜身、逼问的过程,通过随身所带的物品,说明共产党员确实清贫。第三部分(第9自然段)写家中几套旧的汗褂裤和几双缝上底的线袜是“我”唯一的财产,这是从家中财产的角度写共产党人的清贫。第四部分(第10自然段)总结全文,点明清贫、朴素是革命者战胜困难的力量源泉,表明了自己的心迹。

这是一篇略读课文,是方志敏同志在狱中写的文章。教师应鼓励学生在充分预习的基础上,提出问题,从而有针对性地教学。引导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主动积累语言,理解刻画人物的方式,注意体会一些含义深刻的词句,明白“清贫”对于革命的意义。

二、教学目标

1. 认识“筹、矜”等9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吓”。

2. 默读课文,能结合课文内容体会方志敏的品质。

3. 能说出自己对“清贫”的理解。

三、教学重难点

1. 默读课文,能结合课文内容体会方志敏的品质。

2. 能说出自己对“清贫”的理解。

四、教学课件

多媒体课件、研学案、知识锦囊

五、教学课程

板块一:导入新课 了解人物

(一)导入新课

教师导入:同学们,今天我们来一起学习第12课《清贫》(板书:12*清贫)。我们再认识一位革命者——方志敏。(板书:方志敏)

(二)理解课题(清贫)

(三)作者简介

方志敏是一个怎样的人?从他身上,我们又能学习到哪些精神品质?(观看关于方志敏的相关资料精彩片段。)

【设计意图】通过影视资料,使学生对方志敏及文中的事件有了初步的认识,降低阅读的难度,同时也激发学生对英雄人物的敬佩。

板块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一)词语认读检测,完成研学任务一

1. 教师引导:请你默读课文,勾画出你认为应该重点识记的词语。

2. 学生交流,自学词语。(出示9个生字,一个多音字)

(二)快速阅读课文,把握主要内容,完成研学任务二

1. 教师提问:想一想,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情?(出示课件7)

2. 学生交流,教师展示交流结果。

预设:本文主要讲了方志敏被俘后被两个国民党兵士搜身、逼问的故事。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整体感知课文主要内容,既可以帮助学生了解方志敏的事迹,又能训练学生学会梳理叙事类文章的内容。

板块三:自读自悟体会品质

(一)从方志敏的自述中体会

教师提问:默读课文,思考从课文中哪里可以看出方志敏是清贫的?边读边勾画出来,在书上作批注。(小组讨论交流)

预设1:第1自然段,从“在这长期的奋斗中,我一向是过着朴素的生活,从没有奢侈过。”这句话中,我看出方志敏是清贫的。其中,“长期”“一向过着朴素的生活”,作为共产党的一个高级将领,实在难能可贵,值得敬仰。

预设2:第1自然段,“经手的款项,总在数百万元;但为革命而筹集的金钱,是一点一滴的用之于革命事业。”他管理那么多款项,依然能克己奉公,过着清贫的生活,令人敬佩。

预设3:第9自然段,方志敏把深山坞里保藏的几套旧的汗褂裤和几双缝上底儿线袜当作自己家的“传家宝”。从这可以看出,方志敏过得确实清贫,令人敬佩。

预设4:第9自然段,“我说出那几件‘传家宝来,岂不要叫那些富翁们齿冷三天?!”,从这句话中,我感受到方志敏是以轻松诙谐的语气来讽刺对方对个人私欲的满足,同时也在说明自己确实过着清贫的生活。

教师小结:在方志敏自述中,我们看到了方志敏的清贫,也感受到了方志敏清贫的程度。(板书:自述)

(二)从方志敏与两个兵士在动作、语言、神态等方面的对比中体会

1. 教师提问:那么,课文中还有哪里体现了方志敏的清贫呢?可以结合课文中有关方志敏与两个兵士在动作、语言、神态等方面的对比中来体会。(出示课件9)

小组合作,完成表格。(完成研学任务三)

2. 在朗读中体会。

教师引导:请你根据自己的理解,来读一读方志敏与两位兵士的对话,注意说话人的身份和语气,分角色朗读。大家开始吧!(出示课件10)

教师小结:从他们的动作、语言、神态中,我们感受到了他们在生活态度、处事方式、革命目标等方面存在着巨大的差异。这使我们更加认识到方志敏以“清贫”生活为乐,无论革命事业处于何等困境,始终要坚持信念、秉持崇高的气节。

(板书:动作、语言、神态)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引导学生聚集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描写,可以帮助学生在体会人物形象的过程中更加深入地认识这些描写的作用。关注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描写,体会方志敏清贫的品质。

板块四:再读清贫拓展延伸

(一)理解“清贫”含义

教师引导:请同学们再次默读课文,谈谈对“清贫”的理解。出示课件12。

(二)交流汇报

预设1:因为清贫,过洁白朴素的生活,是每個共产党员的美德,是革命者战胜困难的地方,所以方志敏要坚持清贫生活。

预设2:我认为,清贫,不是贫穷,而是一种精神的追求。这是革命者在战争年代的信仰,反映出革命者对于革命事业光明前途的坚定信心。

教师小结:清贫,洁白朴素的生活,正是革命者能够战胜许多困难的关键。

(板书:清贫朴素、舍己为公)

(三)拓展延伸——“清贫”的现实意义

教师引导:“清贫”不仅是革命年代的伟大信仰,在当下也具有重要的意义。现在请结合劳动模范、科学家,甚至家中过着简朴生活的长辈,来谈谈自己对“清贫”的理解。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结合当下的生活实际,谈谈自己眼中过着“清贫”生活的人,通过交流这些事例,丰富学生对“清贫”的认识。

板块五:布置作业

1. 古有“贫穷而守节”之说,本文将“清贫”作为标题,既概括了文章的主要内容,又表明本文赞美的是共产党员恪守清贫的崇高品质。请你课后搜集有关“清贫”的名言警句和历史小故事。

2. 阅读书籍:方志敏《可爱的中国》。

六、板书设计

猜你喜欢
革命者方志敏自然段
第二届方志敏文学奖征稿启事
方志敏建造的奇绩和奇功
秋天
革命者的斗争精神
致方志敏——写在方志敏诞辰120周年
方志敏创建闽浙赣苏区及其光辉业绩
美丽的秋天
怎样做个建设时期的革命者
革命者注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