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政策下的数学作业设计教学案例

2023-06-21 23:22邓高屏
少男少女·教育管理 2023年6期
关键词:应用性分配律乘法

邓高屏

课后作业的布置与批改,是数学课程教育实施的主要部分,同时又是数学课堂教学的主要补充与拓展,更是实现数学有效教学的关键环节。当前的作业布置在过程中只追求量,并且作业形式较为单一,内容也相对枯燥,大量的作业占了学生绝大部分的课余时间,作业没有新意,不利于学生的思维发展和学习自信心的培养。

2021年7月,我国实施“双减”政策,旨在减轻学生的课后作业负担,但需要注意的是,“作业负担”的多与少不仅取决于作业量与完成作业的时间,还取决于作业的内容与形式。从多维度进行作业设计,可以在新知教学后,诊断学生当天的学习情况,强化整体认识,促进学生对知识的实践应用和提高学生的思维水平,同时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从而落实“双减”政策。

小学数学作业的功能,通常有以下几方面:1. 让学生通过练习,巩固新学知识并运用新知。2. 通过练习,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计算能力。3. 教师可以在练习中评价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情况。4. 让学生通过练习,运用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现实问题,体会数学美,同时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逐步形成核心素养。

本学期笔者任教四年级数学,围绕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运算定律”中的“乘法分配律”的学习内容,笔者设计了对比性、结构化、实用性、拓展性作业,加深对课程的总体理解,从作业练习中提高学生思维水平。

一、作业注重基础,从易到难

“乘法分配律”这是一节数学概念课,对学生而言,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比较难掌握,所以本节课的课时作业设计,笔者抓住乘法分配律的定义,让学生从易到难,巩固乘法分配律的概念。

二、创新设计,提升思维水平

在学习了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的基础上,学生容易把乘法分配律与乘法结合律混淆。所以在作业设计中,笔者通过易错易混的练习题让学生进行对比练习,突破难点,掌握乘法分配律的公式,并融会贯通。选择题第2题是乘法分配律的实际应用,让学生体会乘法分配律不是单一的公式,还可以多样化,从而深度理解乘法分配律的实际应用。增加了学生对乘法分配律的基础性与对比性、结构性、应用性的学习,使学生从练习联系到实际应用中,增强学生的思考能力,从而达到较好的学习效果。

三、应用性作业,解决实际问题

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提到,小学阶段的核心素养主要表现为:数感、量感、符号意识、运算能力、几何直观、空间观念、推理意识、数据意识、模型意识、应用意识、创新意识。在应用意识中,要利用数学的概念、原理和方法去解决现实世界中的实际问题。理论结合实际,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所以在作业设计方面,笔者加入了解决问题,让学生在巩固知识点的基础上,利用所学知识处理身边的现实问题,使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就在生活中,让学生感悟数学。

在“双减”政策下基于学生核心素质的培养,需要精选书面写作,适应做些应用性强、综合性强的选择题,让学生意識到:日常生活中离不开数学,要学会用数学的思考方法引导人们的生活、学习。郑航信教授认为:“数学教育最基本最关键的目标是发展逻辑思维,数学作业的重要价值是能锻炼学生的数学思维。”

四、拓展性作业,务实人文底蕴

优秀的数学教师带给学生应该是一种数学素养的浸润。在作业设计第5题中,让学生不用笔算,直接口算两个较大的数相乘,通过乘法分配律就可以得到答案,不但比笔算快,也大大提高准确率。让学生感受数学的奇妙之处,使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深厚的兴趣,从而提高学好数学的信心,发挥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

总之,这节课的课时作业设计,笔者通过对比性、结构性、应用性、延伸性等内涵丰富、多样化的作业设计,进一步提高了学生在整体上掌握乘法分配律的重要性,认识简便运算在实践运用中的意义,提高了学生的思维水平,使作业不再单一、枯燥,使学生在体验克服困难中,找到解决的方法,体会数学的作用,体验数学的美,落实“双减”政策。

猜你喜欢
应用性分配律乘法
算乘法
运用乘法分配律简算
我们一起来学习“乘法的初步认识”
乘法分配律的运用
《整式的乘法与因式分解》巩固练习
把加法变成乘法
TD-LTE无线通信系统在核电应用性探讨
除法也有分配律吗
活用乘法分配律
人的行为方式在产品设计中的应用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