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刊阅读史视域下青年学子的情怀涵育路径研究

2023-06-21 09:27洪佳婉
新世纪图书馆 2023年2期
关键词:情怀媒介

洪佳婉

摘 要 論文运用“报刊阅读史”视角,从微观叙事立场考察百年来在一定文化裹挟下共享着相似模式、又因个人所处时空环境和时代使命不同而呈现千姿万态的青年读者的报刊阅读审美变迁。在调研和访谈的基础上,论文分析高校学子面向报刊阅读的媒介接受、满足形态、实然困境与情怀本色,深入探究作为信息有生力量的高校图书馆,如何在优化情报服务链、创设微阵地、借力趣缘群体、呵护纸媒等路径中使青年学子超越“个人空间”而进入到“公共空间”,通过价值引领,公共情怀、人文情怀和家国情怀的涵育,助力其成长成才。

关键词 报刊阅读;媒介;情怀

分类号G252

DOI 10.16810/j.cnki.1672-514X.2023.02.005

Research on the Feeling Cultiv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ewspaper and Periodical Reading History

Hong Jiawan

Abstrac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ewspaper and periodical reading history”, the similar patterns shared under certain cultures in the past hundred years and the changes in the aesthetics of newspaper and periodical reading of different young readers due to different time-space environments and missions of the times are investigated in the aspect of micro-narrative mode. Besides, based on investigation and interview, the media acceptance, satisfaction forms, real problems and natural feelings of college students towards newspaper and periodical reading are analyzed, and how do college libraries as effective strength of information make young students enter “public space” from “individual space” by optimizing information service chain, setting up a micro battle field, obtaining help from the group of interest and taking care of paper media and make contributions to their growth by leading values and cultivating their public feelings, humanistic feelings and patriotism.

Keywords Newspaper and periodical reading. Media. Feeling.

0 引言

百年来,人们几乎是通过各种媒介与国家、民族建立社会关系。从最初的报刊纸媒到今天的广播、摄影、电视、互联网等新媒体方式,可以说媒介的日常使用,塑造了人们对国家、民族深深的情感和认同。

纵观报刊阅读史,就是一部从文本想象到社交网络的变迁史。进入新时期,由于技术、文化的代际更迭,我国报刊就从单一的纸媒迈进了纸媒与网媒融合的时代,于是,“纸媒+电子版报(刊)+手机报(刊)+网络客户端”的简单相加模式成为读者报刊阅读的主要方式。伴随着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数字技术的革新与发展,融媒体和智媒体的深度融合更是实现了新闻资讯的立体化传播,门户网站、微博、微信、App等多形态的聚合营造出了新媒体时代的资讯繁荣。近两年,短视频、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出现,推动报刊走上视听轨道,许多主流报刊,如《人民日报》)已发展成为拥有报、刊、网、端、微、屏等10多种载体的新型媒体矩阵,新闻维度得到拓宽,大众通过报刊阅读获取社会各类信息、资源和新闻的功能愈发凸显,阅读范式也从偏重视觉、文字和线性结构的纸媒走向非线性、非顺序、人机耦合的互联网泛在阅读。因此,在建党百年视野下纵观“报刊阅读史”,诚然也有着特别的价值。

1 建党百年视野下青年学子报刊阅读的审美变迁

报刊作为传播思想的有力载体,一直就与人们参与社会活动密切关联,而报刊阅读在由私人阅读充分走向公共视野的过程中,一直是有为青年积极参与社会变革不可或缺的成长途径,是青年获取重大新闻、重大事件的重要信息来源。在媒介化社会背景下,报刊活动成为政治运动的前置语境。就媒介而言,近代中华民族国家的建立及其认同感的塑造,主要依赖的是报刊[1]。报刊媒介既是引领思想、传递信仰、凝聚共识的火种,也是马克思主义者彼此联系、组织“连接”的纽带;学校、地缘和报刊媒介更是成为集结进步青年的重要因素和途径。回顾中国共产党成立初期,青年学生便处在变革的前沿,他们有知识,有文化,在高举科学与民主旗帜的同时,积极从党报、刊物中汲取马克思主义理论和革命思想等进步知识,并从中研判中国社会的性质和中国革命的道路,引领广大工农群众积极加入到拯救国家和民族命运的行列之中。

在建党之初,我党所创办的报刊在战火的洗礼中应运而生,许多中央及地方的党报党刊在我党革命、建设、改革的不同阶段发出时代的最强音。从《新青年》 《共产党》 《先驱》 《向导》到《人民日报》《红旗》《求是》等,这些红色报刊成为党的“喉舌”和舆论指向标,不仅传播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党的方针政策,更是满足了知识分子的精神需求和对底层人民的启蒙开智。新中国成立后,报刊阅读更是融入到党员干部和普罗大众的生活和工作中,成为他们须臾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毛泽东同志就曾说过“一天不读报是缺点,三天不读报是错误”[2]。

从民族独立到今天走向民族复兴,但凡兴盛之世,必重思想争鸣、天下关怀。今天,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面对多种思潮文化和多元价值观念的激荡、交融、碰撞,基于社会观察的自觉和本能,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下一个百年之际,青年学子更应该对当今世情、国情、党情保有清醒关注和科学判断。青年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国务院印发的《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2016—2025年)》对青年年龄范畴的政策性界定为14~35岁[3],这个年龄段的群体正是高校读者的核心力量,也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路上的中坚力量。作为高校的知性群体,他们大都密切关注舆情,对社会热点和各类信息有较高的敏感度和探求欲,而报刊媒介作为具有天生优势的意识形态领域,又兼具当下公众舆论引导者的角色。同时。报刊呈现了关于国家、关于世界更为丰富的信息,是学子们了解社会、汲取新鲜思想的文化平台。因此,在不忘初心践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使命里,深入探究青年学子面向报刊阅读的媒介接受、满足形态、实然困境与情怀本色尤显重要。

2 面向报刊阅读的高校青年学子阅读现状调查与数据分析

本研究前期采用问卷调查与深度访谈相结合的方式对广东技术师范大学青年学子展开调查,共发放纸质问卷200份,获取有效问卷195份,本研究还抽样30名青年受众(男生15名,女生15名,文理生对半,党员和群众身份对半),通过面谈、视频、电话等方式进行了深度访谈,调查数据和结论分析如下。

2.1 为何读?——报刊阅读需求的多元性

报刊阅读在高校青年学生群体中享有极大的受众基础,根据调查,主要有三大需求。一是关注时政,此类读者需求目标比较明确,关切热点资讯,希望通过每日阅读新闻了解国内外重大事件;二是娱乐消遣,这类读者所占比例偏多,他们的需求目标较为随机,阅读报刊基本上只浏览休闲娱乐或生活资讯;三是查寻信息,这类读者需求目标清晰,希望在报刊上找到自己需要的资源,辅助学业研究。可以说,所有采访对象都表示会受到报刊资讯或多或少的影响,基本上都肯定报刊阅读的重要性——可以知晓国家大事,了解本地民生,洞察经济趋势,获取服务信息,休闲消遣等,多元化需求明显。时政新闻类、文摘文化类、文体影视类、汽车军事类、科技科普类、金融法律类、教育教学类、美食养生类都是大家较为关注的内容。然而坚持每天读报读刊的比例很低,在本次参与调研的学子中仅有15%,工科类学子更是寥寥无几。

2.2 如何读?——报刊阅读渠道的数字化

当前的高校大学生是握着鼠标、看着屏幕长大的一代。有趣的是,据被访者回忆,在上大学之前,由于学校限制使用手机,所以其报刊阅读主要还是以纸媒为主,主要通过邮政订购或者学校图书馆阅览。由于纸质报刊的阅读是金字塔型的、单向度的,传播渠道也是可量、可追溯的,因而这一阶段大家获得的信息都较为集中一致。一类是带有指向性和被动性的阅读,更多情况是作为碎片时间里的“第二课堂”素材学习使用的,如义务教育阶段的各类学习报刊、高中阶段的《读者》 《青年文摘》《萌芽》等杂志,另外一类是周末消遣型的“快餐式”报刊阅读,如IT类报刊、体育报、娱乐刊、本地报等,其获得的信息也偏向于碎片化知识。

而到了大学阶段,作为媒介的强接触者,其个体完全有条件处于全天候、全方位、沉浸式的网络传播与绵延中,其阅读行为自由且多元,移动化、数字化、参与互动渐成阅读时尚。在读报方式方面,报纸电子版、门户网站、客户端(App)、官媒“公众号”、微信、微博、抖音号等新媒体平台超过了图书馆纸媒借阅和有声读物(博看期刊数据库、智华信无忧读报系统、中文在线);最受关注的资讯门户网站是央视新闻、网易新闻、腾讯新闻、搜狐新闻;而资讯App主要有今日头条、微博热搜、知乎日报、澎湃新闻等;在刊物阅读方面,通识类的杂志偏向选择到“图书馆阅览”,学术类的报刊则更多倾向使用图书馆数字资源。但根据调研和访谈,大部分学子虽然以网络或手机作为阅读报刊的首要途径,但是他们大多是在微信、QQ、微博等新闻弹出窗口,或者是在公众号、朋友圈或刷抖音、短视频中获知某些消息,极少寻找专门的门户网站或报纸电子版。大多受访者表示,网络信息很丰富,且更新速度很快,基本已填满了他们的碎片时间。

2.3 读什么?——报刊阅读偏好的人文性

根据调查结果,最受欢迎的报纸前5名是《羊城晚报》《南方周末》《广州日报》《南方都市报》《参考消息》,选择具有明显的岭南地方特色,并且杂志比报纸更受学生读者欢迎,《Vista看天下》 《新周刊》 《读者》 《三联生活周刊》《凤凰周刊》等具有一定知名度的纸本品牌报刊依然是大学生的首选,其人文性特点突出。可见,当下学生读者的阅读需求呈现出“高端深刻+低端娱乐”的倾向,无论是社会思考还是娱乐休闲,青年学子都正在形成一种“有趣有质”的审美追求。此外,工科男生偏好IT类、体育类、科普类和军事类报刊,而文科类女生则喜欢时尚娱乐类、文化生活类、健康文摘类为主的刊物;青年党员则多有对党报党刊的阅读需求,100%党员有关注学习强国,一半以上学子有关注人民号、全国党媒信息平台头条号、南方plus、羊城派等党报客户端。关于学术类期刊,除了学术科研和学科作业需要提取文本信息外,几乎没有学生会选择主动阅读。

3 高校青年学子面向报刊阅读的实然困境

在“万物皆终端”的当前,随着新型移动智能媒体的渗透和影响,报刊阅读生态日益丰富,可供大众休闲、学习的媒介打开方式越发多元化,然而青年学子的媒介素养和阅读期待却面临诸多令人担忧的现象。

3.1 “后真相”场域制约信息的获取与甄别

在“报、刊、网、微”全媒体传播的当下,纸媒已经慢慢淡出青年学子的视线,在线阅读平台、移动阅读App、自媒体平台与众多新闻资讯平台则成为青年学子获取信息的主要阵地[4],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4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5],青年网民群体占据了38.3%,接近四成。被称为“网络新一代”的青年学生作为该数据中的活跃力量,也是报刊媒介的主体受众对象。根据采访调查,本文所有受訪者均表示自己是通过网络、微博、微信、抖音、手机新闻客户端等获取资讯。面对传播媒介的日益多元,互联网的无边界性、强渗透性、快传播性带给青年学子大量无筛选的资讯,但由于在融媒体技术的影响下,信息“把关人”力量走向弱化,网络舆论环境呈现“情感先行,真相次之”的“后真相”趋势,各类超载信息更是把大众束缚在任性的“赛博空间”中,扑朔迷离的信息干扰、信息污染等问题层出不穷,这对刚跨进大学校门缺乏媒介素养的青年学子是个挑战。他们怀揣着对自我美好前景的至诚期待,连同一种自我觉醒式的人生追求,锐利而不失敏感地体味、发现、感怀并承袭着各类学识向前奔去,其求知过程实质是一个人开始自我寻觅、困惑、思索,并逐渐在社会空间中形成属于自己场域的重要过程。面对复杂的网络舆论形势,由于原有“意见市场”的规则和秩序被扰乱,继而出现信息的动荡和模糊,使得学子们在获取资讯的同时极易缺乏对事实的整体认知和价值考量,进而迷失于“后真相时代”。此外,在片面、主观等未知真相的不断翻转中,青年学子的理性认知能力和客观思考能力易被弱化,情绪容易走向偏激化、非理性化和庸俗化,甚至在共情的作用下容易产生情理错位,丧失信息甄别能力。

3.2 网络泛娱乐化对新闻关注点的遮蔽和窄化

数字技术建构了“万物皆媒”的媒介形态,带给人们超越时空的泛在体验,而不同类型的媒介内容在长期的阅读活动中逐渐形塑着受众的认知与态度。当前,新闻阅读的媒介生态异常丰富,除了传统官媒、市场化官媒、网络平台外,还活跃着很多自媒体,由于媒介渠道的分散和信息传播的碎片化,青年学子的信息维度很广泛,知识维度却很受限,他们对报刊资讯的注意力被高度稀释,新闻关注点日渐娱乐化、八卦化。新闻关注点,指受众在不同载体上所关注、在意的新闻内容[6]。从媒介内容来看,由于报纸版面的编辑优势,纸质(电子版)报纸的读者容易关注到社会政治、主流焦点等严肃型议题,掌上客户端的读者则更显随机和偏见,容易关注到文化艺术、休闲娱乐等消遣型议题。根据调研显示,都市类报刊比党报党刊更受欢迎和关注,且当前青年学子的新闻关注点更多在“新”“热”“爆”,偏好娱乐体育、生活技巧、历史文化等内容,对一些严肃的社会议题并不太关注。而当前网络环境复杂多变,正处于发展阶段的全媒体生态系统仍不完善,存在着部分失衡的现象,这主要表现在过度媒体化带来话语秩序的失衡、透支商业化导致一些媒体选择性失衡,以及无序竞争造成业态环境的失衡,以及快速发展与信息安全的失衡 [7]。因此,在多種多样的新闻资讯中就不可避免地充斥着较多低俗、失真、缺乏营养的内容,消极新闻的连锁链、崇尚娱乐、明星、暴力等浅薄化而又能麻痹精神的内容会给青年学子的阅读集中力、生活状态、身心健康、思维模式、价值判断、情感态度等带来负面影响。网络的泛娱乐化和新闻关注点的遮蔽极易带偏青年学子思想的关注焦点和观念走向,削弱其社会责任感,窄化其理性思维与崇高信念。

3.3 媒介技术对社会临场感的弱化与疏离

当前纸媒的沉浸生态被打开,青年学子的生活世界因技术迭代而精彩,但也被智能信息流团团包围。网络、算法、数据为现代生活创造了不可计量的即时资讯,但也一步步影响着当前学子走向“数字异化”。从报刊阅读方式来看,通过网络客户端获取资讯的学子倾向于在文字表面跳荡的“快、浅、简”等“轻阅读”,对信息内容缺乏较为认真的阅读、回望与思考,且阅读过程容易被广告、消费信息所干扰,所以较难与事件当中人物产生共情,造成所感知的社会临场感较弱,甚至疏离。社会临场感是指在阅读新闻过程中,一个人对新闻内容的感知程度。这种感知弱化和疏离稀释了阅读沉浸感的存在。

从媒介技术来看,基于算法机制的新闻推送及评论互动等功能,影响着青年学子的信息接触方式,使其频繁甚至反复接触某类资讯或者受群体极化的影响而陷入审美思维的惰化和固化。精准定制、精准推送,在受众享受信息“精美化”服务的惬意时,信息孤岛的围墙也随之形成。由于缺少异质的多元化信息的碰撞,信息窄化还催生了个体与个体的隔离,个体与社会的疏远,信息在独享中失去了共振的交响。信息没有了互动交锋,信息极化、信息茧化不仅窄化受众视野,也让信息交流促进社会共识共情成了某种奢望,导致学子被动地接受单一知识,从而成为“单向度”的人。网络时代最权威的社会心理学家雪莉·特克尔在《群体性孤独》中说到,信息技术在给人们带来沟通便利的同时,也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弱化,有些人甚至因此丧失了面对面交流的能力。我们在访谈中也印证了这一点,当受访者放下手机时,经常会产生一种虚无的孤独感,由此可见,网络媒介的过度使用与孤独危机的蔓延使得高校青年学子受到自我认同焦虑的影响。

4 面向报刊阅读的青年学子情怀涵育思路及实践

情怀是一种情绪状态和心境,无法在数据上给予量化分析,它不是考量报刊阅读接受的充分条件,更不是必要条件,但它却是一种美好的阅读体味、阅读兴致。从纸媒曾经塑造出的历史而言,纸媒有着培育读者思维和公共情怀的阅读价值。“公共”在这里指的是对他者和社会的关注。新时代青年学子作为社会主义建设的中坚力量,尤其需要情怀的滋养。故高校图书馆应充分发挥思想引领、理念共聚、情怀涵育之职能,关注报刊阅读的价值,弘扬主流意识形态,通过报刊杂志这个“知识人社会”中最大的公共网络,帮助读者把优质精神食粮从纷繁复杂的多元环境中筛选出来,引导青年学子在报刊阅读中洞察世情,连接他者,同频时代。

4.1 优化情报服务链,引领价值阅读

众所周知,导向是新闻的精神、媒体的灵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理想信念、文明道德、社会核心价值观及积极的心态、健康的生活方式、建设性的思维等等都是新闻的导向[8]。报刊作为传播媒介,被称为“交往和关系”的讯息,具有同一时间的知识和思想之分享功能,能够极佳地满足读者对价值引导和社会敏锐度的需要。因此,作为知识信息服务的图书馆要做青年学子价值观引导的指南针,不能让读者在信息需求里迷路,要守护好阅读阵地,加强阅读行为指导和价值导向引领。

首先,优化文献情报服务链。图书馆要主动融入网络,及时关注数字平台,努力在技术层面上为青年学子提供精准化的阅读服务,最大限度地延伸主流舆论的宣传触角。一是通过充分整合图书馆自身报刊资源、互联网资源、共享数据资源等,全方位多渠道构建和创新图书馆报刊资讯服务,凝聚主流价值传播渠道,实现广度上的传播能力与深度上的引领能力的耦合。二是整合良性情报链接空间,优化网络供给质量和效能。当前的主流官媒有着形式多样、与社会主流价值观“同符合契”的内容丰富的良性链接资源,如“央视新闻”“人民网”微信公众号、“新华每日电讯”抖音号、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学习强国客户端等。《2021全国党报融合传播指数报告》指出,建党百年报道成为全国366家党报融合传播的亮点[9]。面对如此丰富的主流内容生态,图书馆要善于抓住当下热点,站在网络话题前沿,整合资源链接并进行深度知识关联,积极以党媒为抓手,提供有效内容供给,引领青年学子在价值阅读中感受方向、感受信心,获取力量。

其次,优化媒介核心价值培育。媒介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一部分,图书馆媒介素养教育要坚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信念,坚持主流价值引领,通过开展必要的数字素养知识学习活动,示范搜集资料和新闻阅读技巧的方法,着眼于提高青年读者的媒介认知能力,情报辨识能力。另外,通过不同新闻平台或新闻渠道知识点的搜集、比对、判断,而后验证、修正,引导读者发现、搜集、组织、综合利用信息,更好地获取有价值的信息,并对虚拟与现实拥有清醒的认识,避免被不良信息裹挟。通过理论上指导、思维上启迪,方向上引领,及时把握学子思想动态,纯正阅读德行,将其思想碎片进行积极引导和整合,努力在每一次报刊阅读推广活动的价值取向上做到引导有力,形成网上网下同心圆。

4.2 创设微阵地,强化公共情怀

聚焦信息爆炸的今天,报刊从来都是重大新闻、关注民生的主要信息来源,是影响读者公共关怀的重要载体。复旦大学黄旦教授说过,报刊是一种交往关系,每分钟都提醒我们生活在一个集体之中。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高校青年学子具有政治参与的天然本能,也在以各种网络身份参与着当下的“公共文化”,他们喜欢新闻跟帖和链接转载,可是,由于高校青年学子普遍缺乏政治经验和独立的政治判断能力,所以网络政治参与往往呈现出非理性、易煽动的特点。在此次采访中,我们真切地看到了当代青年学子身上强烈的时代特征,却又隐约地感受到“工具主义”阅读对学生的侵蚀颇为严重,他们中的大多数人缺乏“为公众而思考”的情怀。当前大学生公共关怀的养料供给主要局限于学校理论教育和各类校园实践,培养作用甚微,而且这个年龄段的学子处于浅社会融入阶段,欠缺社会阅历和经验,对很多事实存在广泛的舆论分歧空间。大学教育有责任唤醒那些“精致的利己主义者”,特别是在经济高速发展中经历社会价值共振的高校青年学子,尤其需要自觉自发地践行公共情怀。因此,作为大学心脏的图书馆应该重视报刊这一大众媒介对青年学子公共关怀的培养。

报刊具有“公共领域”的特性,寻求报刊阅读史视域的维度介入,无疑是当下读者“參与”并“融入”公共情怀研究的关键。在媒体深度融合的大背景下,青年学子面对报刊除了“阅”和“读”,还可以对内容进行点赞、转发或评论,参与文本意义的建构。图书馆报刊微阵地的创设,能够有效架起沟通闭环,为读者创造参与式传播的线下活动空间,在报刊的“二次开发”中为读者提供公共事务的原材料,协助青年学子摆脱私人简单娱乐性的纠缠,带领读者在微空间中加强对世界、国家或社会的清醒关注,在微交流中辨清当下那些形形色色的文化主张、偏狭和误读,提升读者参与公共意见表达的意愿和能力,协同营造理性、健康的公共信息服务空间,重塑公共性互动,从而产生稳定的公共情怀,形成公共精神。笔者所在的图书馆便创建了“初心斋”党建学习空间,成立了“悦刊汇”微阵地,引领一群有态度、有情怀、有想法的忠诚读者一起成长。主要措施是不定期开展主题报刊展,微型交流会,并在每月的“微群问政”中引发读者对实时讯息热点、公共话题、政治民生的关注、讨论和发声,努力在公共、群体、私人等多种价值坐标中寻找交汇点,以激发其参与公共事务、公共关怀的内生动力。

4.3 借力趣缘群体,滋养人文情怀

教育家蔡元培曾言:“有良大学斯有良社会”。无论时代如何变迁,社会关怀与人文精神,一直是大学不可或缺的文化情怀。当前,要提高报刊资讯对学生情怀的滋养,关键在于要将学生关切的现实问题、阅读困惑、阅读期待等以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方式贴近其情绪释放点,以此增强对其吸引力。新一代的青年学子有自己的天赋、情绪、爱好,对知识的理解,对生活的感受、对社会的认知,而在高校这个充满创造力、渴望向善向上的青年空间里,学子们的阅读取向、审美追求是有调整性和选择性的,他们思维活跃,敏感而有激情,但学习和就业压力都给在读学子带来了“内卷”的忧虑与无助。同时,在科技向善、数字为善的社会中,数字媒介也筑起了师生、生生交往的数字鸿沟,塑造着数字时代的下沉世界,导致其更加孤独、更加焦灼,对于此刻处于技术和人文交叉点的当下学子,报刊的功能也许不是必需,但趣味和情感却能锦上添花。有人说,共享、共鸣、共情是新一代读者的“三观”,调研中我们发现,人文报刊之所以在青年学子中有较好的受众基础,正是依赖于对其在文化、情怀、心灵滋养上的接受和忠诚。

报刊作为文化资源,在呈现世界图景的同时也深刻影响青年学子对个体命运和国家未来的想象。由于新闻并不能呈现所有的社会事实,只是选择性地报道对象,因此,读者的阅读感知就一直处于流动和偏向之中,他们也只会选择性地阅读、谈论那些被认为是重要的内容,导致功能性文盲(缺少探究的习惯和自我批判能力,只关注自己喜爱)越来越多。大学生需要一个实践的空间以及触及自己兴味的阅读审美方式。这就要求图书馆在阅读推广路径方面,准确把脉大学生的阅读心理、审美趣味及阅读行为方式。为促进有效交流和有趣灵魂的滋养,我们在报刊阅读推广实践中进行精准化定位,通过洞察小众趣缘群体的兴趣点,从关注读者的个体性差异转向更加关注对群体的筛选和深度知识服务,积极为学子创设共享思想空间的载体和平台,以新锐人文报刊为焦点,打造内容精品,搭建日常交流放松的小世界——报刊趣缘群,与读者建构全新的互动和体验。由于该群成员的情感是高度共通的,在情怀的驱使、共享的流畅、自由的表达中极易唤起共情共识。笔者所在图书馆就以趣缘群聚合各类读者,成功的将爱好《南方周末》 《新周刊》《读者》《国家地理》等各类种子用户聚合在“智慧小刊”微信群,努力在学习、成长、人生方向等方面实现对青年学子的贴近和平视,协助其打开思想空间,进一步修正价值,确定生活方向。报刊“趣缘圈”是基于共同价值基础、价值审美和情感体验的圈层,体验好、互动好、忠诚度高,对青年学子有极大的吸引力,对其思想和情怀涵育有很大影响。

4.4 呵护纸媒,厚植家国情怀

由于网络与手机媒介凭借其高端性、便利性、互动性、海量信息量等优势,吸引了大多数的青年学子,很多受访者表示,新闻类的信息基本通过手机或电脑都可以方便获取,但与纸质报刊相比,新闻信息的广度、深度相差较大。因此,过半的受访学生会有意识地利用图书馆去阅读报刊。纵观今日,纸媒在高校的图书馆里夹缝求生,媒体融合的狂欢分散了我们对纸媒的呵护,而纸媒拥有独特的温度和力量,百年来一直发挥着重要的价值传导、观念塑造和思想涵养功能,特别是党报党刊,既有国内外重大新闻,也有具体而微的百姓故事,富含爱国、爱家的优质文化资源,是青年学子成长路上厚植家国情怀最好的“营养剂”和精神因子。图书馆作为高校纸媒的存储中心,面对纸媒在过刊库中蒙尘积累,应该及时激活沉睡的报刊,以“培根铸魂”为目标,利用主流报刊媒体的信息机制和传播特点,引导学子在重拾纸媒中获取强大精神力量,协助青年人构建起正确的“共同史观”“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在守护纸媒活动中,我们发现,传统生硬的理论说教难以有效实现对青年学子的家国情怀涵育,而报刊作为现实图底更能将家国的描述和感知从抽象转为具体,笔者所在图书馆便尝试开展“寻味阅读,红色报刊新读,党报党刊分享会”等呵护纸媒活动,鼓励读者走进图书馆过刊库,静静溯源《新华日报》 《解放日报》《人民日报》《红旗》《求是》等党报党刊,在慢情怀中触摸那些泛着金黄色时光岁月的珍贵旧报刊,在对话历史,感受历史的浸润中汲取营养与智慧,经验与启示,增强责任担当,厚植家国情怀。

5 结语

在“自媒体时代”“大数据时代”“微时代”“云時代”等系列概念的大背景下,高校教育迎来从传统教育走向智能教育的转变。高校图书馆作为校园里最大的教育媒介场域,在报刊阅读推广中要扮演更主动、更积极、更智慧的角色,做好文化传承与价值引领,重视青年学子面向报刊阅读的教育赋能,要在“铸魂育人”与学习者之间形成积极的创生关系,努力点亮报刊阅读接受的意义探询、价值认同和情怀构建,助力青年学子成长成才。

参考文献:

卞冬磊.伟大的情感:近代报刊的“祖国”话语与意义争夺(1902—1927)[J].新闻与传播研究,2020(2):97-109, 128.

龚育之,逄先知,石仲泉.毛泽东的读书生活[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6.238.

新华社.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中长期青年发

展规划》(2016—2025)[EB/OL].[2017-04-13].http:

//www.gov.cn/xinwen/2017-04/13/content_5185555.

htm#1.

刘艳.社会化阅读主体的网络身份特点和数字

足迹分析及其启示[J].图书情报工作,2019(5):

21-30.

网信办.CNNIC发布第4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EB/OL].[2021-02-03].http:

//www.gov.cn/xinwen/2021-02/03/content_5584518.

htm.

何怡,林升栋.不同新闻阅读载体对关注点、临场感、信任与态度极化的影响[J].汕头大学

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0(12):61-72,95-96.

中国网.梁丽君.找准契合点,互联网共享共治[EB/OL].[2014-11-27].http://www.china.com.cn/opinion/yuping/node_7217354.htm.

人民网.叶泉.法制日报:新闻无处不在,导向无处不在[EB/OL].[2016-02-23].http://opinion.people.

com.cn/n1/2016/0223/c1003-28142569.html.

人民网.2021全国党报融合传播指数报告[EB/OL].[2021-12-29].http://media.people.com.cn/n1/2021/1229/c14677-32319846.html.

猜你喜欢
情怀媒介
少年情怀总是诗——“酿”诗
赣鄱情怀
民有呼我有应 “刚”与“柔”中显情怀
浅析新媒介文学中媒介的影响
媒介论争,孰是孰非
情怀
书,最优雅的媒介
欢迎订阅创新的媒介
反思媒介呈现中的弱势群体排斥现象
媒介延伸下的当代设计媒介转向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