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中的人口发展和人口发展战略

2023-06-22 05:56王金营
人口与经济 2023年1期
关键词:生育率中国式生育

党的二十大报告总结了新时代的十年党带领全国人民所取得的伟大成就,擘画了未来发展的宏伟蓝图,提出了新时代新征程中党的使命任务,进一步明确了国家发展目标,指明了前进方向,确立了方针、路线和策略。号召全党、全国人民在完整、准确、全面地贯彻新发展理念下,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和实现高质量发展,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二十大报告与十八大报告、十九大报告一脉相承,充分体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自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非常重视我国人口发展转变,重视人口发展战略,相机进行了三次重大的生育政策调整,而且党的代表大会和全会均对人口发展战略作出重要部署。人口是我国实现现代化进程中基础性、全局性、战略性的因素,人的全面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具体结果和体现。那么,在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征程中人口将如何发展?拥有的优势和面临的挑战是哪些?未来人口长期发展的战略取向应该是什么?本文通过深入学习和领会二十大报告精神,试图作一简要分析。

一、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中的人口发展

1949年以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进行了艰苦卓绝的中国式现代化探索。党的十八大后的十年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发展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和转变。党的二十大宣布,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通过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总体目标是到2035年“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大幅跃升,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迈上新的大台阶,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进入创新型国家前列;建成现代化经济体系,形成新发展格局,基本实现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设成为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领先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1]。

中国式现代化的实现、两个阶段伟大目标的达成,不会一蹴而就,必然面临艰难险阻,因而“我们必须增强忧患意识,坚持底线思维,做到居安思危、未雨绸缪” [1]。在这个新时代和新的征程上,中国人口将发生历史性的转变,人口负增长和深度老龄化将会带来各种复杂问题,未来人口发展既是中国式现代化的结果,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条件,有机遇和优势,也会有挑战和困难。因此,需要遵照党的二十大报告精神,优化人口发展战略,积极应对各种挑战。

1. 人口发展态势和表现

(1)人口规模巨大的基本面及其可能变动。党的二十大报告有关中国式现代化论述时开篇便阐明“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人口规模巨大是历史的积淀更是未来发展的基础和先决条件。那么,在未来的新征程中,我国的人口规模将会出现怎样的变动呢?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和中国式现代化的推进,低生育率将是一个必然结果,当然也必将为积极的生育支持政策以及生育友好型社会形成提供物质条件和制度保障,生育率实现适度水平也具有很大可能性。王金营、陈卫、UN等不同来源的中国人口发展预测结果显示,在高方案下我国人口将持续增长,至2035年前后总人口峰值达到14.41亿人左右。在中方案生育水平下,人口规模峰值将在2027年前后达到14.20亿人左右。在低方案生育水平下,将在2024年达到人口规模峰值,为14.15亿人。到2050年高、中、低方案中国人口总量分别为14.04亿人、13.30亿人、12.56亿人。如果生育水平能够提升并稳定在适度水平,未来30年中国人口规模不会少于13.3亿[2-4]。这说明到21世纪中叶,我国人口规模依然会巨大,只是不同生育水平下,人口规模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减少。在2050年之后若依然维持2020—2050年之间各自方案的生育水平,则到2100年分别减少到12.30亿人、9.16亿人、6.45亿人。从更加长远时间来看,未来我国人口规模可能变动的态势差异巨大,以2100年为目标时点看,人口规模的可能区间将在6亿—13亿[2-4],这期间的任何一个规模值均有可能。当然随着数值的增大,可能性便越小。

伴随着人口规模达峰后负增长,0—14岁少儿年人口规模持续减少,由当前的2.5亿多持续减少到2050年的2亿;15—64岁劳动年龄人口规模也将持续减少,由目前的9.5亿左右持续减少到2050年的7.76亿;在这一过程中,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将持续增加,由目前的1.9亿持续增加到2050年代的3.9亿以上[2-4]。

(2)年龄结构快速进入深度老龄化。在低生育率和人口平均预期寿命不断延长的作用下,加之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人口发展的历史积淀,未来人口少子老龄化将会加快。少儿人口比重由当前的17.8%左右(数据来源:作者对国家统计局公布的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计算获得。),快速下降到2050年的13%左右[5];而65歲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在2020年为13.60%(数据来源:作者对国家统计局公布的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计算获得。),并很快将超过14.0%,进入深度老龄型社会[5],此后由于20世纪60年代第二次和80年代第三次出生高峰人口进入老年,老年人口比重更加快速提高,在2032年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将超过20.0%,意味着进入超级老龄型社会。由此可见,在现代化进程中,人口规模巨大和人口年龄结构深度老化是基本状况和条件。

(3)健康水平和受教育程度将进一步提升。随着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和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高质量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将跃上更高台阶,卫生、健康服务将得到全面发展和提高,人民健康水平会进一步得到提升。根据联合国有关预期寿命的预测,结合我国在医疗、公共卫生、生殖健康等服务方面投入不断提高的实际,未来我国人口出生预期寿命将由2021年的77.93岁,持续提高到2050年的接近82岁,健康预期寿命也将进一步提高(数据来源:2021年数据是对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全国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计算的结果,未来年份人口平均预期寿命是根据联合国步长法预测推算得到。)。

与此同时,随着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投入将不断增加,高等教育的普及和质量会不断得到普遍提高,预计到2035年我国25—44岁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将达到甚至超过14年,25岁及以上新增成熟劳动力人口中接受大专及以上教育程度的占比将达到78%[2]。可见随着健康水平和受教育水平的提升,我国劳动从业人员的人力资本水平不断提高,存量进一步增大。

(4)人口向大城市聚集和区域人口分布格局变化。在现代化进程中,人口城市化也必然是经济、资源等要素的城市化,城市,特别是大城市,是人口、产业、资源和环境的重要载体,大城市和中心城市发展将成为我国实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推进现代化的主要空间和动力。在面临总体人口负增长新局面下,未来人口发展必然是向大城市和特大城市、中心城市聚集,在中国出现世界级大城市是现代化的必然,也是由中国人口规模巨大的条件所决定的。

当然,我国国土空间广袤、资源禀赋差异巨大,不同区域培育大城市、中心城市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东西南北中各个大区域的大城市、中心城市的发展,必然聚集各自足够的人口规模,从而促进人口在区域之间的合理再分布。

2. 新发展格局和高质量发展的人口优势

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这就要求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大幅跃升;需要创新引领和高水平科学技术自立自强;需要具有完备的现代化经济体系,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国际国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在推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中实现全方位高质量发展。我国人口规模巨大,也使得我们在实现中国式现大化伟大征程中具有了得天独厚的优势。

(1)巨大人口规模下的市场优势。如前所述,我国在2050年之前人口规模将保持在13亿以上,随着社会经济高质量的发展,人均收入不断提高,人民受教育水平不断提升,这便决定了我国拥有巨大的有效市场规模。在人口规模巨大和有效需求作用的宽大市场中,任何产品,无论是传统产品还是新产品,都具有巨大的市场需求。因而,这个巨大市场便可容纳更加完整的产业体系,具备更大的产业丰裕度,并且在巨大需求推动下市场和资本具有更大的创新动力和推力,使得新知识、新技术、新产品得以快速传播和摊销创新成本,实现创新引领的发展。在乡村振兴、共同富裕的不断推进中深化改革释放市场活力,形成统一大市场,则巨大人口规模和合理的空间分布将使得国内大循环不断畅通,使得国内市场和产业产品在参与国际市场循环和国际产业分工中竞争力更强,产业链和产品价值链得到提升。

(2)供给侧具备雄厚的人力资本优势。首先,未来30年我国劳动力规模依然在8亿以上,可实现就业人员规模也不会低于6亿。在这个巨大劳动供给量中,具有大学本科学历和研究生及以上学历者将分别达到3亿和0.8亿[5],具备巨大的人力资本存量和较高的人均人力资本水平,创新资源更加丰富。由此可见,巨大的人口规模及其决定下的劳动力规模、人力资本存量,既可以保证有效劳动供给,也可以为实现创新驱动和高技术水平的自主自立提供创新资源的保障。

(3)广袤国土空间上的人口分布优势。巨大人口规模在广袤国土空间上的合理分布和再分布,不仅为国内大市场提供宽广的回旋空间,促进统一大市场的形成,更重要的是有利于国内实现产业“梯度式”、“雁阵式”转移,使得我国在人口负增长下可以保持产业体系完整、提高基础和关键产业的丰裕度,并且可以通过产业在空间上的细化分工和产业的区域专业化发展,大幅度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和劳动生产率,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

3. 新发展格局、高质量发展中面临人口负增长下的挑战

在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新征程中,我们会面临人口负增长带来的挑战,“我们必须增强忧患意识,坚持底线思维,做到居安思危、未雨绸缪”[1]。

(1)低生育水平下人口负增长带来规模失稳风险。超低生育率是未来人口发展面临的巨大挑战。如果不能够使得生育支持政策和配套的公共政策落地落实,未来的中国,必将面临超低生育率的局面。而在超低生育率水平下,到2050年人口规模会减少到不足13亿,之后人口会以超过年平均1.5%的速度负增长,到2100年人口规模将减少到6.5亿甚至更少[5]。那时,一个由14亿总人口规模和7亿从业人口规模决定和建立起来的现代化市场体系、产业体系、城市体系会受到较大冲击,市场会萎缩,产业链会断裂,一些中小城市会衰败,现代化的城市资源得不到充分利用。因而,低生育率下人口负增长的规模失稳,将导致整个市场体系、产业体系和城市体系失稳,经济出现衰退。这一局面必须加以积极的应对,必须加以避免和改变。

(2)低生育率下年龄结构失衡的风险。超长时期的低生育率水平作用必然使得人口年龄金字塔急剧收缩,少子化和深度老龄化相伴的结构出现失衡,劳动力养老负担加重。超低生育率会使这一失衡状态更加严重。年龄结构的深度老化和老少失衡,不仅仅会对社会经济发展产生不利影响,更为严重的是会形成低生育文化和固化低生育率,而且由于深度老化帶来家庭结构、社会结构的巨大转变,代际之间将会失去相互支持,使得生育率回升更加困难。如此,生育率越低,持续时间越长,其回升的难度越大,将会给人口再生产与人口赓续均衡发展带来巨大风险和严峻挑战。由此,在人口发展上,不能够仅仅看到未来30年、未来80年,还要看更长远的时间。

(3)劳动供给减少、养老资源不足与宏观经济风险。随着人口负增长出现,劳动力人口的减少便进入快车道,而劳动力人口的减少必然带来有效劳动供给减少和人力资本存量的降低。根据人口预测,如果低生育率不能够回升到适度水平而维持低生育率或者出现超长时期超低生育率,未来劳动力规模将由现在的近10亿减少到不足3.5亿,可就业规模将由当前的7.7亿减少到2亿左右。一方面将会对我国业已形成的产业体系、保障体系、城市体系造成巨大冲击;另一方面由于届时的老年人口规模巨大,劳动力与老年人供养比将达到1.5—2比1,养老服务资源将面临不足的风险。由于两个方面的作用,将会带来物资短缺、通货膨胀、脱实向虚等宏观经济的稳定性风险。

(4)人口负增长下区域人口分布失衡带来的风险。这个过程中,人口规模达到顶峰随后进入人口负增长状态,各省市县会陆续进入人口负增长时代。由于地理环境因素和人口迁移因素各地区进入负增长的时间节点和速度不同,如果不能优化和有序实现人口流动,区域人口分布将会出现规模和结构失衡,一些地区人口急剧萎缩。这对区域产业转移升级发展、区域产业分工和专业化、城市资源利用带来不利影响,也会对国内大市场畅通产生阻隔。

二、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的人口发展战略

1. 优化人口发展战略

如上所述,超低生育率和低生育率不仅仅是人口自身均衡发展面临的风险,还会使得社会、经济发展面临各种风险。低生育率持续与能否回升、老龄化加速与如何应对、区域人口分布与优化再分布等,将是未来人口发展和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口,生育率能不能从过低水平回升到适度水平更是最重要的关口。

优化人口发展战略,突出在“优化”上。一方面,人口发展战略要适应新局面、新征程所面临的新形势、新要求,研究、调整、修正以往在人口控制思想和条件下形成的战略;另一方面,人口发展战略要从人口、经济、资源、环境、安全等全系统来展开研究和确立目标任务,要坚持系统思维,统筹人口自身系统、经济子系统、资源子系统、环境子系统,以有利于综合实力提升、高质量持续发展为目的,综合优化原有不同子系统所确定的人口发展目标、任务和措施。使得战略目标明确且可及、战略任务聚焦、战略措施得当并符合实际。当然,人口长期发展战略一旦形成,则要有所作为,努力改变人口发展的既有轨道,促使人口实现长期均衡发展。

2. 现代化新征程中的人口发展战略目标和任务

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中,需要充分发挥我国人口规模巨大的优势,积极应对可能的问题和挑战,明确人口发展的中长期目标和阶段性任务。人口发展战略的目标既要保障人口自身系统稳定和赓续均衡发展,又要使人口与经济、资源、环境、安全相协调。基于人口自身赓续均衡发展以及有利于新发展格局形成,实现高质量发展、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经济体系和产业体系完整、资源和环境可持续发展,我国人口发展的目标,规模上到2050年应该保持13.5亿左右,到2100年应该保持在9亿以上。

这样的规模便决定了一定的人口年龄结构。

为达成这样的目标,战略任务是需要下大力气提升生育率到适度水平,改变既有人口变动轨迹向不断优化、均衡的方向发展;需要积极应对人口规模负增长和年龄结构持续老化,进一步提升包括健康和教育在内的人力资本水平;通过人口有序流动来优化人口在不同区域和空间上的分布。

3. 人口发展战略优化的路径和策略

(1)加强人口发展战略研究,提出优化发展战略的方案。面对世界面临的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在新时代新征程中,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和民族复兴,人口始终是基础性、全局性、战略性因素,人的全面发展是目标,而我国人口发展进入低生育率和深度老龄化为特征的新形态,同时面临着新社会经济形势和形态,也带来了新的问题。未来人口发展在新征程中既有优势也面临人口转变带来的问题和挑战。因此,需要进一步开展人口发展战略研究,提出优化人口发展战略的方案。

第一,需要重新研判未来人口发展的可能态势。未来人口发展变动存在怎样的可能性呢?在不考虑开放国际移民的前提下,生育率变动的可能性和预期寿命增长的幅度大小决定了人口发展的可能变动。显然,在现代化进程中,随着社会经济的高质量发展,人民的健康水平不断提高,寿命不断增长,然而生育率的变动最容易受到各种社会、经济、政策、文化因素的影响,既存在继续下降的可能,也存在着可提升的空间,那么生育率变动的可能性带来的人口发展可能态势将是怎样的呢?需要深入研究、分析和准确判断。

第二,不同的人口发展态势,其人口规模、结构、素质、分布对社会经济发展和资源环境产生不同的影响,需要科学探究、分析和揭示不同的人口发展对社会经济发展,特别是对市场体系、产业体系、城市体系、资源环境体系、安全体系产生哪些方面的影响?影响方向、影响程度到底是怎样的?需要研究判断怎样的人口发展态势既使得人口自身能够均衡可赓续发展,又使得人口与经济、资源、环境相协调,能够使得市场体系稳定、产业体系完备、城市体系健康、生态环境优美、安全体系坚固,不断增强综合实力,促进高质量发展。

第三,健康、教育提升是人口与经济发展的内生因素,既是社会经济发展和现代化的结果,也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动力。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未来人口健康提升、教育水平提高与生育率变动、劳动供给、消费和储蓄、技术进步等方面互动的关系,深入研究健康提升、教育水平提高以及人口的空间流动再分布在应对人口老龄化、人口负增长方面的积极作用和局限性。

(2)优化各项政策,着力释放生育潜力、提升生育水平。生育潜力可释放空间的存在是决定生育政策的走向以及生育政策能否取得有效性的关键。因此,需要充分認识我国生育潜力以及其影响因素,并通过对生育潜力的深入调查、精确测算,把握生育支持的方向和力度,这也为进一步制定针对性的支持性政策提供了重要依据。从已有的调查分析来看,生育意愿低的原因主要是经济负担(生育、养育、教育),其次是照料资源短缺和女性职业就业与家庭的取舍、年龄大的因素、养育孩子费心(心理压力,孩子带来焦虑——社会氛围)等因素。这从另一侧面反映出这些因素的存在压缩了生育空间,而这些因素是各种社会经济既有制度、策略所形成的,是可以改变的,因此,生育潜力存在较大的可释放空间。

为此,要认真贯彻党中央精神特别是党的二十大报告精神,进一步开展生育潜力调查和动态监测,为优化各项公共政策和调整相关政策提供可靠依据。着力促进男女平等的时间支持政策、为女性提供更多的就业职业支持政策;着力增加托育幼教服务和隔代照料者支持以缓解工作与家庭冲突;着力深化教育改革、增加优质的公共基础教育资源、提升公共教育质量以降低家庭承担的教育成本,缓解因教育而引起的生育焦虑;着力增加生殖健康服务和保险投入,为面临生育困难的人群提供医疗保障和保险;同时要逐步解决房价过高问题,为年轻夫妇提供可承受婚育住房;制定和实施家庭能力提升的各项支持政策;营造婚育友好的社会氛围和文化环境,从而释放生育潜力,提升生育水平。

(3)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做好长短期战略政策储备。在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中,促进人口与经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是基础和关键,因而必须完整、准确、全面地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实现人口长期均衡发展及其战略目标。即时政策和长远的政策储备以及制度保障研究至关重要,需要综合考虑人口特征以及各种政策的适应性、时效性和政策效果,以新理论、新方法和新范式为基础,积极探索复杂多变和不确定性环境下,人口长期发展和经济、资源、环境高质量发展的一般关系和特殊关系,进行多阶段政策效果的模拟仿真,核验政策在应对中国人口问题中的实际效果,探索人口与经济、资源、环境协调可持续高质量发展下人口长期发展战略的制度保障。

参考文献:

[1]习近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26.

[2]王金营,等. 人口与经济发展方式[M]. 北京:科学出版社,2021:282-284.

[3]陈卫.中国人口负增长与老龄化趋势预测[J].社会科学辑刊,2022(5):133-144.

[4]United Nations,Department of Economic and Social Affairs,Population Division.World population prospects 2022[R],2022.

[5]王金营,李庄园,王冬梅. 中国人口长期发展目标研究——基于增强经济实力的认识[J]. 人口研究,2022(4):40-54.

基金项目:研究阐释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增强综合实力的中国人口长期发展战略研究”(21ZDA108)。

作者简介:王金营,河北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河北大学人口与健康发展研究中心主任。

猜你喜欢
生育率中国式生育
低生育率:怀疑、再调查与重复验证
中国式民主
中国低生育率研究进展:一个文献综述
不要让中国式焦虑,废掉了你的孩子
决不允许虐待不能生育的妇女
全球生育率,新加坡最低
应对生育潮需早做准备
不能生育导致家庭破裂
中国式失败
低生育率群体计划生育服务工作的探讨